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淮河大事记
淮河大事记

淮河大事记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030061365
  • 页数:322 页
图书介绍:
《淮河大事记》目录

一、夏代至北宋(公元前21世纪~公元1127年) 2

传说时代(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淮 2

周惠王二十年至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7~前651年)水利盟约 2

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陈蔡运河 2

楚庄王十七年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前591年)孙叔敖创建芍陂等灌溉工程 3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邗沟的开凿 3

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菏水的开挖 3

魏惠王十至三十一年(公元前361~前340年)鸿沟的开凿 4

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黄河在酸枣决口通泗侵淮 4

汉武帝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前129年)淮阳水利 4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决口入泗侵淮 4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汝南引淮灌溉 5

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公元25年后)浚五沟入澺 5

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鸿隙陂的修复 5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汝南方梁石洫 6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治汴 6

东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蒲阳陂的修复 6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鲖阳旧渠的修复 6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许下屯田 7

陈登修浚扬州五塘 7

陈登筑捍淮堰 7

邗沟改道 7

建安五年(200年)刘馥在淮南兴修水利 8

建安七年(202年)曹魏时期的淮河航运 8

建安十四年(209年)巢肥运河 8

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淮泗大水 9

魏齐王正始二年(241年)邓艾两淮屯田 9

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淮域大水 9

杜预废陂塘 9

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石鳖屯田 10

晋废帝太和四年(369年)恒公沟的开凿 10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淮泗运道兴建堰埭 10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疏浚汴渠 10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年)浮山堰 11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薛胄筑金口坝开挖丰兖渠 11

开皇七年(587年)隋初重开山阳渎 12

开皇十年(590年)赵轨大修芍陂 12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大运河的开通 12

大业三年(607年)山东、河南大水 13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洸河及丰兖渠的疏浚 13

唐朝初年下蔡水利 13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安徽、山东大水 13

贞观七年(633年)山东、河南大水 13

贞观十年(636年)修建陈留观省陂 14

贞观十八年(644年)修筑扬州勾城塘 14

贞观年间(627~649年)山东氶县、沂州蓄水灌溉 14

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颍州引润水灌田 14

永徽四年(653年)修建光州雨施陂 14

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修复宿州牌湖堤 15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开通涟水县新漕渠 15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开扩白水塘灌溉 15

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6年)复开西华县邓门陂 15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疏浚息县玉梁渠 15

开元二年(714年)修复梁公堰 16

开元七年(719年)创筑捍海堰 16

开元十年(722年)河南大水 16

开元十四年(726年)河南大水 16

开元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738~739年)齐瀚开伊娄河和广济新渠 17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河南、淮南水灾 17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引爱敬陂水通漕灌溉 17

贞元八年(792年)淮、泗大水 17

唐宪宗元和三至六年(808~811年)高邮富人、固本二塘的修筑 18

元和十三年(818年)淮水溢 18

唐文宗大和四至六年(830~832年)许卅堤塘灌溉 18

大和七年(833年)苏、皖两省诸州大水 18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徐、泗水灾 18

唐僖宗光启元年至昭宗大顺年间(885~891年)徐、泗、蔡三郡频年水灾 18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淮河旱涸 19

后周世宗显德年间(955~959年)颍州通商渠的疏浚 19

显德四至六年(957~959年)疏导汴水 19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开浚惠民河 19

开浚广济河 20

整治天源河 20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淮、颍、汝河水涨 20

开宝六年(973年)淮、淠河大水 20

开宝七年(974年)淮水入泗州城 21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方城运河的开凿 21

淮、汴水涨,入泗州城 21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在滑州南决侵淮 21

徐州、宿州大水 21

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龟山淮口至山阳末口运河的开通 22

西河单级船闸的创建 22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黄河在郓州王陵埽南决侵淮 22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汴河防汛 22

汴河疏浚 23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在滑州南溢侵淮 23

天禧四年(1020年)涟水灌溉 23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修筑范公堤 23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汴河木岸狭河工程 24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豫、皖、苏大水 24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沈括测量汴渠 24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变法与两淮水利 25

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南决侵淮 25

宋徽宗初年(1101~1102年)陈州水利 26

二、南宋至清朝(1127~1911年) 28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河 28

宋高宗建炎年间至宋光宗绍熙五年(1128~1194年)江淮运河两岸农田水利 28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淮东大水 28

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在李固渡南决侵淮 28

大定二十年(1180年)黄河在卫州及延津京东埽决口 29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淮河大水 29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南流夺淮 29

宋宁宗嘉定二年(1290年)两淮旱饥 29

嘉定八年(1215年)江淮旱蝗灾害 29

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黄河在开封寸金淀决口夺涡入淮 30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淮域蝗灾 30

至元十九至三十年(1282~1293年)开凿京杭大运河 30

至元二十一至三十一年(1284~1294年)两淮屯田 30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水在淮河腹地泛流 31

至元二十六至二十八年(1289~1291年)改建金口坝和创建堽城坝 31

至元二十六至元顺帝至正元年(1289~1341年)兴建会通河、济州河通航闸 31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淮水溢入泗州城 32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通泰海潮 32

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金堤决口后主流回复汴水泛道 32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黄河在曹州决口和引河入泗济运 32

修建兴化县南北塘 33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主流夺颍入淮 33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修筑淮扬运河重堤,实现运湖分隔 33

明成祖永乐七至八年(1409~1410年)黄水冲决陈州、开封两城 34

永乐九年(1411年)宋礼修浚会通河 34

永乐十二年(1414年)邝埜整修芍陂 35

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创筑淮安黄、淮南堤 35

陈瑄督运 35

永乐十四年(1416年)黄河在开封决口,主流夺涡入淮 35

永乐十五年(1417年)改建和增建会通河通航闸 35

永乐十六年(1418年)黄河在河南继续决溢成灾 36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黄、淮泛涨 36

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南北决口,南决夺颍入淮 36

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徐有贞堵塞沙湾决口,黄水屡犯开封 36

景泰五年(1454年)淮扬大水,湖决高、宝堤岸 37

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黄河水灌开封城 37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清河灌区的修建 37

成化十九年(1483年)芍陂的围垦和反围垦 38

成化二十至二十一年(1484~1485年)淮域大旱 38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白昂实施北堵南疏的治黄方略 38

弘治六年(1493年)刘大夏筑黄河北岸太行堤 39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黄河河道北徙泛滥苏、鲁 39

正德十二年(1517年)黄、淮泛溢 39

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江、淮、海暴溢 40

嘉靖十八年(1539年)苏北海潮 40

嘉靖十九年(1540年)黄决野鸡岗夺涡入淮 40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黄水冲决曹县 40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淮水暴溢 41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黄河再决曹县 41

嘉靖四十年(1561年)淮河水涨,里运河决堤 41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衡开南阳新河 41

明穆宗隆庆三至六年(1569~1572年)黄、淮连年水灾 42

隆庆六年至神宗万历六年(1572~1573年)王宗沐重修高家堰和淮安西长堤 42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黄、淮并涨,决高堰等湖堤十五处 43

万历五年(1577年)黄、淮并涨,决高堰等湖堤 43

万历六年(1578年)蓄清刷黄 43

万历十年(1582年)苏北海潮 44

万历十六年(1588年)潘季驯大筑荥泽至海口的黄河堤防 44

万历十七年(1589年)淮域大旱 45

万历十九年(1591年)黄、淮决溢,水淹泗州城 45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 45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分黄导淮 46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李化龙开泇河 46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郭陂塘的修竣 47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泇河入黄口的修治 47

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年)黄、淮交涨,水灌兴化、盐城 47

崇祯十二至十四年(1639~1641年)淮域连年大旱 48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水淹没开封 48

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黄、淮决溢 48

顺治六年(1649年)淮河大水 48

顺治九年(1652年)清政府阻止黄河改道北流入海 49

顺治十五年(1658年)黄、淮交涨 49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高邮清水潭决口 49

康熙三年(1664年)淮溢、盐城海啸 49

康熙七年(1668年)临沂、郯城发生大地震 50

黄、淮在苏北多处决溢 50

康熙九年(1670年)黄、淮决溢 50

康熙十二年(1673年)淮决高良涧,下游大水 50

康熙十四年(1675年)黄河、运河决溢 51

康熙十五年(1676年)洪泽湖大堤决口三十四处 51

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治理黄、淮、运规划 51

靳辅主持大挑清口诸引河 51

康熙十七年(1678年)靳辅主治苏北黄河决口、增筑漕堤 52

康熙十八年(1679年)靳辅在黄、运沿岸修筑滚水坝 52

康熙十九年(1680年)靳辅主持新开皂河 52

淮河洪水淹没泗州城 53

靳辅建洪泽湖大堤滚水坝和里运河归海坝 53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 53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河决淮涨,苏北大水 53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靳辅主持开挖中运河 54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山东省郯城县禹王台建竹络坝 54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 54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董安国主持挑云梯关外马港引河 54

黄、淮大水 55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口首次建东西束水坝 55

颜伯珣督修芍陂 55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 55

黄、淮决溢 56

张鹏翮治理清口 56

张鹏翮改建归海五坝 56

沂、沭河地区大水 56

康熙四十年(1701年)济宁、兖州二府大水 56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张鹏翮扩建清口引河 57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第四次南巡 57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第五次南巡 57

淮河大水 57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黄、淮大水 58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第六次南巡 58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筑蔺家坝 58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河决中牟等地,南入贾鲁河 59

雍正二年(1724年)修建独山湖临运堤 59

雍正三年(1725年)山东增建戴村坝上流石坝 59

黄、淮大涨 59

雍正四年(1726年)修筑马踏湖、南旺湖堤 59

雍正六年(1728年)修筑蜀山湖堤、闸 60

雍正七年(1729年)修建范公堤各泄水闸 60

雍正八年(1730年)沂、沭、泗地区发生大洪水 60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黄、淮大水 61

乾隆二年(1737年)筑清口草坝 61

河南汝河大水 61

乾隆四年(1739年)黄河决于曹县,六州县受灾 61

乾隆六年(1741年)淮河中下游各州县大水 61

开挖惠济河 62

乾隆七年(1742年)黄、淮决溢,皖、苏受灾 62

乾隆八年(1743年)修筑六塘河及前后沭河堰工 62

乾隆十一年(1746年)黄、淮、运并涨 62

增修范公堤及沿海诸河 62

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范公堤各越闸 63

乾隆十四年(1749年)大浚山东运河 63

安徽沿淮各州县大水 63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阅视洪泽湖大堤 63

豫东商丘地区除涝工程开工 63

乾隆十七年(1752年)山东修建沿运河、湖涵闸 64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黄、淮决溢 64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黄、淮大水 64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修浚山东运河 64

淮河上中游制定飞马报汛制度 65

河南挑浚贾鲁河、涡河等河道 65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修建山东运河闸坝 65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黄河南决夺涡入淮 66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浚苏北串场等河 66

河总高晋建云梯关碑 66

乾隆三十年(1765年)疏竣中运河、改订微山湖水志 66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江苏挑六塘河,修沂河堤工 66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沂、沭、泗河水溢 67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阳关立水志,并规定报汛水位 67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阜阳各州县挑沟渠七十余道 67

山东水源不足,车水济运 67

乾隆四十年(1775年)浚睢河南北股河和淮安境河湖 68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山东大旱,挑南旺运河,浚蜀山湖蓄水济运 68

黄河决祥符、考城夺涡入淮 68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决口仪封,南四湖周边各县被淹 68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淮、睢河泛涨,中下游各州县被淹 69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大修济宁至台儿庄运河土石堤岸及闸坝工程 69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整修太行堤八百余里 69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山东省三年连续大旱 69

苏北连续两年大旱 70

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黄河决丰汛六堡、鲁西南被淹 70

嘉庆四年(1800年)河决砀汛,淮水盛涨 70

大挑山东运河、整修运河闸坝工程 70

嘉庆十二年(1807年)山东大浚牛头河 71

嘉庆十五年(1810年)修淮河海口工程 71

嘉庆十八年(1813年)洪泽湖南开挖头、二、三河 71

疏浚山东泉源工程 71

大兴淮扬下河水利 72

嘉庆十九年(1814年)挑山东各泉河,收水济运 72

黄河决溢入淝河、秋禾被淹 72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查勘微山湖 72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浚南北六塘河、盐河等河 72

道光四年(1824年)御黄坝分溜倒灌 73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 73

道光十二年(1832年)河决祥符,桃源人为扒口 73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河决桃源,六塘河溢 73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河决中牟,冲入贾鲁河,淮河中下游受灾 73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黄河决口桃源,邳、宿大水 74

归江十坝全部建成 74

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在丰县、砀山决口 74

淮河改道入江之始 74

咸丰三年(1853年)黄河丰北决口塞而复决 75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 75

咸丰六年(1856年)淮域大旱,河湖枯竭,飞蝗蔽天 75

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淮安绅士丁显提出复淮故道倡议 76

淮域大水 76

司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设立导淮局 76

泗水泛滥成灾 76

同治七年(1868年)黄河决荥阳,铜瓦厢决口堵否之争 77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于郓城决口,鲁西南被淹 77

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鸿章反对黄河回归淮徐故道 77

黄河决东明入运,徐、海大水 77

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年)豫、皖、苏、鲁四省大旱,民大饥 78

光绪三年(1877年)豫、皖、苏大旱,大饥 78

光绪七年(1881年)刘坤一设立导淮局 78

光绪九年(1883年)两江总督左宗棠查勘淮河入海道 79

豫、皖、苏淫雨大水 79

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在郑州决口危害豫东 79

光绪十六年(1890年)泗河大水 79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淮河中游大水 80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豫、皖、苏夏大雨,淮水泛溢成灾 80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豫东、苏北地区大雨,河水泛溢成灾 80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淮河轮船客货运输公司成立 81

清溥仪宣统元年(1909年)疏浚淮河中游航道 81

皖、苏大雨,沿淮及里下河受灾 81

宣统二年(1910年)豫、皖、苏大水 82

宣统三年(1911年)张謇设立江淮水利测量局 82

三、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9月) 85

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都督柏文蔚公布了导淮兴垦大纲 85

美国技师詹美生提出导淮方案 85

民国2年(1913年)江淮测量局在淮河中下游建立水文站 85

淮河流域大旱 85

北洋政府设立导淮局 85

民国3年(1914年)导淮局改为全国水利局 86

苏北大旱,沿海卤潮倒灌 86

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成立 86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成立 87

苏、鲁两省在台儿庄召开治运会议 87

安徽省修筑颍上、霍邱淮堤 87

民国5年(1916年)淮河大水 88

民国6年(1917年)《勘淮笔记》出版 88

民国8年(1919年)张謇发表《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 88

安徽省水利局导淮计划 89

台儿庄、韩庄设水文站 89

民国9年(1920年)费礼门提出《导淮计划书》 89

沂河首次在李家庄设水文站 89

民国10年(1921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 89

沭河开始设立水文站 90

孙中山提出: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 90

民国13年(1924年)河海工科大学成立 90

民国14年(1925年)全国水利局发表治淮计划 91

民国15年(1926年)黄、泗、运河决口为灾 91

民国16年(1927年)整治泗河 91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导淮图案整理委员会 92

《淮系年表》和《江苏水利全书》出版 92

淮河流域大旱 92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导淮委员会组织法条例》 92

淮河流域旱蝗灾害 93

导淮委员会成立 93

导淮委员会隶属沿革 93

导淮委员会举办工务人员训练班 93

国民政府设导淮基金 94

德国方修斯教授来华 94

民国19年(1930年)李仪祉与方修斯视察盐、灌河 94

李仪祉、须恺查勘淮河中下游 94

召开《导淮工程计划》研讨会 94

豫东大旱,豫南大水 95

山东运河工程局成立 95

民国20年(1931年)淮河流域大水 95

中国水利学会成立 96

国民政府审议通过第一期《导淮工程计划》 96

皖淮筑堤浚河工程 96

拟定导淮入海工程计划 96

疏浚南四湖西洙水河、万福等河 96

民国21年(1932年)国际工程专家考察淮河 97

治理泗河 97

庄崧甫辞职,陈果夫接任 97

导淮委员会设立公地整理机构 98

民国22年(1933年)张福河疏浚工程开工 98

整修戴村坝 98

疏浚蔡河 98

查得利博士视察苏北水利工程 98

疏浚八里河、乐成河 99

疏浚坡河 99

黄河决口、鲁西南受灾 99

疏浚彭河 99

整治京杭运河第一次讨论会在南京举行 99

导淮委员会建立第一个气象站 100

民国23年(1934年)兴建邵伯船闸 100

兴建淮阴船闸 100

兴建刘老涧船闸 100

导淮入海水道工程开工 100

民国24年(1935年)导淮委员会设立水工模型试验所 101

兴建高邮船闸 101

黄河鄄城董庄决口南泛,苏、鲁两省受灾 101

洪泽湖三河活动坝动工兴建 101

杨庄活动坝开工兴建 101

民国26年(1937年)完成入江水道测量任务 102

筹措土地兴垦经费 102

淮河正阳关段浅滩疏浚 102

任命须恺为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 102

民国27年(1938年)导淮委员会西迁 102

国民党在黄河花园口炸口泛淮 102

修筑防黄泛西堤 103

修筑防黄泛东堤 103

民国28年(1939年)苏北沿海发生罕见的海啸 103

日本空摄黄泛区 105

整治沙颍河 105

安徽省修筑防泛堤 105

民国29年(1940年)安徽省测量淮北诸河 105

新四军开挖永城新四沟 105

民国30年(1941年)新四军组织群众修筑海堤 106

国民政府召开淮域工程会议 106

民国31年(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水利法》 106

淮河流域大旱 106

召开临泉会议讨论黄水南侵 106

《再续行水金鉴》出版 106

民国32年(1943年)召开第一、二、三次整修黄泛工程会议 106

新四军修复洪泽湖大堤 107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带领军民抗洪筑堤 107

高宝县民主政府开挖农抗河、抗日河 107

河南省连续大旱 107

淮北抗日民主政府修筑淮河大堤 108

苏北解放区挖河修渠、发展灌溉 108

民国33年(1944年)淮宝县民主政府修筑高邮湖人字头拦河坝 108

导淮委员会创立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108

苏皖解放区兴修农田水利 109

拟定黄泛区善后救济计划 109

民国34年(1945年)解放区军民疏浚河道、排涝垦荒 109

民国35年(1946年)抗日军民整修苏北运河 109

黄河花园口堵口 110

战后淮河干支流堵口复堤工程 110

豫、皖两省发生洪涝灾害 111

民国36年(1947年)山东省南运河复堤 111

沂、沭河查勘、复堤 111

泗河堵口复堤护岸 111

行政院水利部成立 112

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成立 112

山东运、泗河泛滥成灾 112

筹办濉河整理工程 112

民国37年(1948年)抗日民主政府以工代赈修海堤 112

中共华东局批准导沭工程方案 113

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南迁 113

民国38年(1949年) 113

豫皖苏分局发布春耕生产和兴修水利指示 113

解放区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导沭入海计划 113

解放区苏北运河工程局成立 113

山东导沭工程开工 113

南京军管会接管淮河水利工程总局 114

苏北春季治水修堤工程全面展开 114

华东农林水利部组织勘测队赴淮河流域勘测 114

皖北各县春修水利完工 114

南京军管会召开江、淮防汛会议 115

中共华东局发布防汛抢险指示 115

淮、沂、沭河中下游发生水灾 11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995年12月) 119

1949年 119

苏北区党委发出开展冬春生产救灾的指示 119

修复淮阴、惠济船闸 119

淮河水利工程局编制水利事业计划 119

淮河中游干支流河道测量 119

政务院任命淮河水利工程总局领导人员 119

洪泽湖地形测量 119

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在京举行 120

苏北区党委、行署颁布《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 120

苏北导沂整沭领导机构成立 120

导沂整沭第一期工程开工 120

沂、沭、汶、运治导会议在徐州召开 121

山东省导沭第二、三期工程 121

淮河中游堤防工程开工 121

盐城地区兴筑海堤 121

1950年 121

政务院设立黄泛区复兴委员会 121

淮总兴建皖淮曹山脚等六涵洞 122

沂、沭河治导技术会议在沪举行 122

颍河整治工程开工 122

淮河中、上游工程局在蚌埠成立 122

黄泛区查勘 122

泗河下游改道 123

修筑南四湖湖西大堤 123

华东水利部决定复建淮河流域水文站 123

华东水利部派专家研究导沭工程 123

淮河流域四省区成立防汛机构 123

淮河大水 124

皖北灾区视察团到灾区视察 124

毛泽东主席关于治理淮河的批示 124

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成立 125

中央灾区慰问团到皖北、河南灾区慰问视察 125

治淮会议在北京举行 125

皖北生产救灾治淮指挥部成立 125

周恩来总理督促治淮给有关领导的信 125

淮河上游工程局成立 126

外地测量队支援治淮 126

淮河入海水道查勘 126

河南省治淮总指挥部成立 126

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126

大专院校学生参加治淮 126

河南省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 127

山东省导沭第四、五期工程相继开工 127

皖北行署与军区政治部发布治淮动员令 127

淮河下游工程局成立 127

治淮委员会在蚌埠成立 127

苏北运河整修工程开工 128

淮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蚌埠举行 128

周恩来总理谈治淮原则 128

淮河中游干支流复堤工程全面开工 128

全国水利会议在京举行 128

老王坡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29

中央航测大队测量淮河中游湖泊地形 129

汝河疏浚及堤防培修 129

吴宋湖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29

潼湖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29

濉河疏浚 130

西淝河整治工程开工 130

蛟停湖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30

导沂二期工程开工 130

1951年 131

苏北运河工程局并入淮河下游工程局 131

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到淮委协助工作 131

淮委制定治淮方略初步报告 131

《治淮通讯》创刊 131

城西湖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31

城东湖蓄洪工程开工兴建 132

傅作义部长等视察治淮工程 132

洪河整治工程开工 132

山东省抽调干部支援皖北治淮 132

润河集分水闸开工兴建 132

山东省导沭整沂委员会成立 133

淮河流域精密水准测量 133

石漫滩水库工程开工 133

板桥水库工程开工 133

白沙水库工程开工 134

淮委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蚌埠举行 134

分沂入沭及整沂工程开工 134

中央治淮视察团到淮河授发毛主席题字锦旗 134

老王坡蓄洪工程失事 134

中央戏剧学院派团来治淮工地慰问演出 135

印度总理尼赫鲁参观润河集分水闸工程 135

山东省举办导沭第六、七期工程 135

淮委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蚌埠举行 135

中央水利部第二次治淮会议在京举行 135

华东区治淮劳改总队指挥部成立 136

金秀兰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 136

治淮劳模参加国庆观礼 136

淮委提出治淮五年计划报告(草案) 136

下草湾引河开工 136

越南人民访华代表团参观治淮工程 137

骆马湖皂河闸开工 137

苏北灌溉总渠开工 137

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成立 137

沱河疏浚工程开工 138

漴潼河疏浚与峰山切岭工程开工 138

团中央发布加强治淮工程中团的工作指示 138

安河疏浚工程开工 138

濛洼蓄洪工程开工 138

修筑蚌埠市圈堤 139

瓦埠湖蓄洪工程开工 139

1952年 139

佛子岭水库工程开工 139

水利一、二师奉命参加治淮 140

中国人民志愿军及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到治淮工地参观 140

苏北建设沿海防风林区 140

傅作义部长视察山东省水土保持工程 140

治理赵王河 140

治理洸、府河 141

傅作义部长偕苏联专家到河南、安徽水库工地视察 141

淮委推广祝怀顺小队工作法 141

世界工联参观苏北治淮工程 141

治淮陈列馆开馆 141

徐州、宿县签订奎河治理协议 141

淮河流域发生涝灾 142

淮委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蚌埠举行 142

治淮劳模国庆观礼代表团赴京 142

淮河流域增建水文等站 142

三河闸工程开工兴建 142

薄山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142

淮委创办淮河水利学校 143

江苏、安徽两省人民政府成立 143

政务院任命谭震林为淮委主任 143

治淮除涝代表会议在蚌埠举行 143

山东省导沭第八、九、十期工程开工 143

泊岗引河开工 144

平原省撤销 144

南湾水库开工兴建 144

陈族湾分洪道培堤工程开工 144

1953年 145

淮委测量总队成立 145

治淮工程实施定额管理 145

包河整治工程开工 145

洪河整治工程开工 145

泉河整治工程开工 146

引北淝河入涡工程开工 146

城西湖等行蓄洪区庄台工程开工 146

濉河排涝工程开工 146

北淝河排涝工程开工 146

疏浚整治万福河 147

淮委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蚌埠举行 147

山东省治淮指挥部成立 147

沂、沭河联防指挥部成立 147

颍河上游发生洪水灾害 148

淮河行蓄洪区的补偿办法 148

政务院批准山东省设立微山县 148

沂、沭、汶、泗区水利工作座谈会在蚌埠举行 149

淮河流域水利工作会议在蚌埠举行 149

淮河流域增设水文站 149

江苏省颁发船闸过闸费征收暂行办法 149

淮委颁发流域除涝工程排水标准暂行规程 149

治淮工程展览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 150

1954年 150

洪泽湖蓄水位研究会议在蚌埠举行 150

淮委召开治淮计划管理会议 150

沙河险工整修工程开工 150

芡、泥黑河治理 150

汾河治理工程开工 151

梅山水库工程开工 151

淮河发生特大洪水 151

政务院致电慰问淮河防汛抢险人员 152

淮河流域增设水文站 152

白沙水库灌区开工 152

江风口分洪闸开工兴建 152

淮委开展全流域社会经济调查 152

淮委提出沂、沭、汶、泗流域洪水处理初步意见 152

皖、苏两省边境行政区划调整 153

增辟淮河中游行洪区 153

修筑淮南市工矿圈堤 153

1955年 154

淮委召开安全技术劳保会议 154

淮委召开治淮工程管理会议 154

水利部组织编制淮河流域规划 154

泥河洼滞洪工程开工兴建 154

运河(黄河南岸至苏州)航道查勘 155

西淝河整治工程开工 155

淮委机构调整 155

淮河流域土壤普查 155

佛子岭设立地震台 156

国务院任命曾希圣兼任淮委主任 156

淮委支援黄河测量 156

治淮系统精简机构 156

淮委正、副秘书长变动 156

射阳河挡潮闸开工 156

苏、皖两省的睢、灵、铜、宿四县水利纠纷订立协议 157

江苏提出《淮河入江水道第一期工程计划任务书》 157

花园口兴建引黄闸 157

淮北大堤全面修筑 157

1956年 158

新沂河整治 158

板桥水库加固 158

石漫滩水库扩建 158

白沙水库扩建 158

菏泽地区举办虹吸引黄灌溉工程 158

修筑涡河堤防 159

万福河治理 159

薄山水库扩建 159

响洪甸水库开工兴建 159

沂、沭、泗河流域水土保持查勘 160

淮河洪涝灾害 160

汶河划归黄委管理 160

淮委成立地质勘探大队 160

鲁、苏两省水利纠纷达成协议 160

微山湖行政区划调整 161

磨子潭水库开工兴建 161

新洋港闸开工兴建 161

安徽省淮北平原治涝工程开工 161

伊家河治理开工 161

里运河整治开工 162

淮河中游汛后复堤 162

整修淮河入江水道 162

1957年 162

全国水利会议在京举行 162

复新河治理开工 163

江苏省旱改水工作会议在阜宁举行 163

淮委编制沂、沭、泗区流域规划 163

水利工地挖掘出土文物 163

淮委整编机构 164

淮河流域大水 164

江苏省颁布堤防管理养护暂行办法 164

永城、砀山两县水利纠纷达成协议 164

国家计委等发布冶淮计划调查报告 164

蔺家坝口门堵缩协商会议在徐州举行 165

宿迁控制工程开工兴建 165

毛泽东主席关于厉家寨治理山河典型的批示 165

沂河及总沭河堤防培修 165

安峰水库开工兴建 165

中运河上段东西堤退建 166

水利部拟定解决淮河流域水利纠纷的原则意见 166

邳苍分洪道工程开工 166

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167

沙颍河治理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 167

1958年 167

水利部批复分淮入沂综合利用规划 167

新沂河扩大工程开工 168

颍河阜阳闸开工兴建 168

河南省兴建梅山灌区 168

洪河分洪道工程开工 169

宿鸭湖水库开工兴建 169

泗河治理开工 169

修筑南四湖湖西大堤 169

韩庄运河治理开工 170

安徽省提出建设淮北水网化 170

分淮入沂工程开工 170

朱德副委员长到佛子岭水库视察 171

大运河苏北段整治 171

兴建三义寨引黄灌溉工程 171

昭平台水库开工兴建 171

苏、鲁边界水利纠纷签订协议 171

安徽省颁布淮河流域河道管理养护办法 172

宿鸭湖灌区开工兴建 172

治淮委员会撤销 172

涡河蒙城闸倒塌与重建 172

兴建韩庄节制闸 172

河南省提出平原地区河网化建设 173

淠史杭灌区开工兴建 173

江苏省制订水利化规划 174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 174

蚌埠闸开工兴建 174

临淮岗水库工程兴建与停建 174

陡山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175

刘少奇委员长视察三河闸等水利工程 175

日照水库开工兴建 175

小塔山水库开工兴建 175

南四湖二级坝枢纽工程开工兴建 176

许家崖水库开工兴建 176

沙沟水库开工兴建 176

不牢河航道开挖动工 177

里运河续建工程开工 177

田庄水库开工兴建 177

小仕阳水库开工兴建 177

唐村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177

杨庄水库兴废 178

岩马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178

尼山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178

京、冀、豫、鲁、皖、苏六省市河网化规划座谈会在京召开 179

白龟山水库开工兴建 179

石梁河水库开工兴建 179

会宝岭水库开工兴建 179

苏北兴建一批大型灌区 180

1959年 180

石山口水库开工兴建 180

淮河中游二道河改道工程的兴废 180

陈垓引黄灌溉工程开工兴建 181

聂荣臻副总理视察梅山水库 181

鄄城苏泗庄引黄灌区开工兴建 181

淮河流域大旱 181

万福闸工程开工兴建 181

出山店水库工程开工与停建 181

西苇水库开工 182

梁济运河工程开工 182

沙颍河周口闸和槐店闸开工 182

嶂山闸工程开工兴建 183

南湾水库灌区开工兴建 183

跋山水库开工兴建 183

青峰岭水库开工兴建 183

马河水库开工兴建 184

岸堤水库开工兴建 184

1960年 184

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到梅山水库视察 184

水电部在京召开微山湖地区水利问题协商会议 184

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史河梅山水库及沙颍河分水问题的意见 185

商城、固始县两水库倒坝失事 185

李先念视察梅山水库 185

梅山高速水流试验室开工 185

南陶洛水库停建 185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保安全检查 185

1961年 186

安徽省召开水利工作会议 186

苏、鲁两省邳、苍、郯、新边界纠纷协议 186

中共中央批转水电部党组解决冀、鲁、豫三省边境地区水利问题的意见 186

谭震林副总理主持解决豫、皖边界水利纠纷问题 187

河南省调正平原地区治水方针 187

安徽省设立淮河修防局 187

江都第一抽水站开工兴建 187

1962年 188

周恩来总理谈治淮经验教训 188

关于微山湖蓄泄运用的意见 188

关于五省一市平原地区水利问题的处理原则 189

谭震林副总理主持召开引黄灌溉及边界水利问题会议 189

开封、商丘与菏泽专区达成边界水利协议 189

豫、皖两省边界水利达成协议 190

安徽省发布确保堤防安全的布告 19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解决边界水利问题的通知 190

安徽省颁发水利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191

1963年 191

韩庄运河扩大工程开工 191

沂北灌区开工兴建 191

惠济河治理 191

废黄河七堡决口 191

国务院关于认真执行边界水利问题协议规定的通知 191

江都第二抽水站开工兴建 192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 192

苏、皖两省边界水利问题补充协议 192

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成立 193

1964年 193

豫、皖两省边界水利问题处理意见 193

阜阳、信阳边界水利纠纷协商意见 193

鲁、苏两省边界水利问题处理意见 193

刘伯承元帅视察淠史杭灌区 193

信阳与阜阳、六安地区座谈边界水利 194

焦裕禄逝世 194

国务院派工作组调查豫、皖、苏、鲁四省拆除阻水工程情况 194

郭沫若副委员长视察淠史杭灌区 194

中央同意冀、鲁、豫、皖、苏有关边界水利问题协商意见 194

水电部规划局编制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 194

河南省治理涡河干支流 195

1965年 195

江苏省召开盐碱土地区农业生产座谈会 195

河南省颁布河道工程管理养护办法 195

全国水利会议在京举行 195

花山水库开工兴建 196

水电部成立淮河规划工作组 196

水电部淮河规划组查勘 196

洪河治理 196

斗龙港整治 197

开挖洙赵新河 197

新沂河续建工程开工 197

1966年 197

江苏省治理滨、阜、涟、灌地区盐碱地 197

李先念、傅作义视察杞县农田基本建设 198

水电部关于山东省恢复和发展引黄灌溉的意见 198

城西湖蓄洪区大规模围垦 198

斗龙港闸鱼道建成 198

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旱灾 198

昭平台水库溢洪道改建 199

五河分洪闸开工兴建 199

柳园口灌区开工兴建 199

石山口灌区开工兴建 199

龙窝引河灌区开工兴建 199

洪泽湖大堤加固 199

新汴河工程开工兴建 200

泼河水库开工兴建 200

五岳水库开工兴建 200

新濉河复堤 201

昭平台灌区动工兴建 201

江都第三抽水站开工 201

1967年 201

水电部解决南四湖水利问题的意见 201

东鱼河工程开工 202

郓城苏阁引黄灌区动工兴建 202

微山湖地区纠纷协商会议在南京举行 202

石梁河水库蓄水和库区移民问题会议记要 202

1968年 203

伊家河复航 203

淮河上中游洪水灾害 203

沱河治理 203

三河闸加固工程开工 203

新通扬运河续建 204

1969年 204

引汉渠首工程开工兴建 204

水电部关于豫、皖两省淮河规划工作的意见 204

洙水河治理 204

江苏省治淮机构重新建立 205

淮南支流发生特大洪水 205

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 205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 205

泼河灌区开工兴建 206

水电部组织淮河流域查勘 206

宿鸭湖水库扩建 206

颍河治理 206

1970年 207

鲇鱼山水库工程开工兴建 207

淠河总干渠正式通航 207

孤石滩水库复建工程开工 207

赵口引黄灌区开工兴建 207

水电部在京召开淮河规划会议 208

安徽省治淮指挥部成立 208

万福河综合治理 208

1971年 208

治淮规划小组提出关于贯彻执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报告 208

石梁河水库库区行政区划调整 209

南四湖二级坝东股引河开工 209

安徽省颁布长江、淮河堤防河道管理规定 209

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成立 209

兴建城西湖进洪闸 209

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开工 209

彭家道口分洪闸开工 210

茨淮新河工程动工兴建 210

骆马湖南堤决口 210

沭新河工程开工 210

分沂入沭水道扩大工程开工 211

兴建太平闸 211

黄沙港整治工程开工 211

1972年 211

国务院批转处理淮河河道阻水情况报告 211

治淮规划小组会议在京召开 212

新沭河扩大工程开工 212

郝砦引黄闸开工 212

兴建旧城引黄灌区 212

怀洪新河出口段开工 212

嶂山切岭续建工程开工 213

鲇鱼山水库灌区动工兴建 213

韩庄运河扩建工程开工 213

兴建曹台孜退水闸 213

淮安第一抽水站动工兴建 213

1973年 214

上桥枢纽工程动工兴建 214

南四湖湖腰扩大工程开工 214

淮域四省开展“五查、四定”工作 214

国务院召开北方抗旱会议 215

奎濉河边界水利问题达成协议 215

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参观淠史杭灌区 215

阚疃枢纽工程动工兴建 215

汾河整治工程开工 215

江都抽水站第四站工程兴建 215

淮办在扬州召开施工经验交流会 216

1974年 216

加固处理入江水道等堤防工程 216

石港和蒋坝两抽水站动工兴建 216

复新河治理工程开工 216

豫、皖两省王引河治理达成协议 217

新沭河大官庄闸动工兴建 217

江苏省铜山县吴湾水库溃坝 217

沂、沭河暴雨洪水 217

水电部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 217

骆马湖南堤险段加固工程开工 218

山东省东调工程总干排开工 218

沭河复堤护险工程开工 218

1975年 218

淮安第二抽水站开工兴建 218

李先念副总理关于治理淮河污染的批示 218

国务院五部关于抓紧淮河清障工作的意见 219

苏、鲁两省达成解决边界水利问题五个文件 219

冈比亚总统参观江都站 219

淮办召开水利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经验交流会 219

陈云视察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220

“七五·八”特大暴雨洪水 220

中共中央慰问河南灾区广大军民 220

水电部组织“七五·八”暴雨洪水调查 220

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 221

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在郑州召开 221

1976年 221

石山口水库加固工程开工 221

加强调查研究,为治淮规划会议作准备 222

水电部在京召开治淮规划预备会 222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王新安为“英雄民兵营长”称号 222

召开王引河施工座谈会 222

永幸河工程开工 223

胜利渠灌区工程开工 223

徐洪河工程开工 223

茭菱抽水站开工 223

泼河、五岳两座水库除险加固开工 224

临洪西抽水站工程开工 224

皂河翻水站开工兴建 224

1977年 224

淮安运东船闸施工期发生沉船事故 224

茨河铺枢纽工程动工兴建 225

关于淮南市淮河铁路桥建设问题的意见 225

淮河流域第一个水土保持试验站建成 225

韩庄节制闸扩建工程开工 225

国务院批准成立治淮委员会 225

王路明同志任淮委主任 226

沂、沭河流域遭冰雹袭击 226

淮委无线专用电台开始报汛 226

李先念副总理对淮河防洪大堤遭破坏的批示 226

五河县淮河公路桥阻水问题得到处理 226

惠济河干流整治工程开工 227

薄山水库加固工程开工 227

1978年 227

兴建苏泗庄引黄闸 227

插花枢纽工程动工兴建 227

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到济宁视察 228

淮委召开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会议 228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陈永贵到山东视察农田基本建设 228

国务院有关部委审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28

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淠史杭 229

水电部明确淮委防汛职责 229

淮河流域洪水调度意见 229

陈云同志赞成南水北调规划方案 229

南四湖西股引河工程开工 230

河南省包河治理工程开工 230

淮委召开大型水库加固设计工作会议 230

淮河流域大旱 230

1979年 231

邳苍郯新地区水利问题达成协议 231

王英先任淮委主任 231

里运河界首段工程开工 231

李先念副总理视察江都站 232

淮委召开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 232

北京援皖打井队完成任务 232

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召开 232

淮委召开水力资源普查成果验收会议 233

南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33

新通扬运河西段拓浚工程开工 233

水利部抗震加固工作组赴山东、安徽调查 233

钱正英部长到江苏进行农业调查 234

皂河抽水站枢纽工程开工 234

1980年 234

关于石梁河水库库区土地调整问题 234

淮委关于解决丰县、砀山两县边界水利问题的意见 234

山东省颁发《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235

国家农委批转南四湖边界水利问题报告 235

中国科协组织专家进行皖西考察 235

河南省颁布《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235

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 236

水利部批复淮委在防汛和洪水调度职权问题 236

西淝河上段治理工程开工 236

水利部召开治淮工作会议 236

南四湖大型水面蒸发试验站建成 237

1981年 237

李苏波同志任淮委主任 237

佛子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37

水利部、淮委组队查勘淮河流域 237

全国水利管理会议在京召开 238

安徽省人大通过《安徽省长江、淮河河道堤防管理办法》 238

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江苏省铜山县微山湖围湖的处理意见 238

水利部通知开展“三查三定”工作 238

杨静仁副总理主持南四湖地区安定团结问题座谈会 238

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对沂、沭、泗水系实行统一管理 239

淮委对沿淮洼地、行洪区进行典型调查 239

淮委成立规划设计院 240

国务院在京召开治淮会议 240

洪洼处理工程实施 240

1982年 240

安徽省政府召开淮河清障会议 240

国务院批转《治淮会议纪要》 241

淮委召开淮河流域水产规划工作会议 241

水利部审定《淮河流域修订规划任务书》 241

水利部召开引黄与涡河淤积问题会议 241

国家计委批准运河徐扬段续建工程 242

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水费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 242

南四湖分水及控制运用管理补充规定 243

南四湖渔、湖民庄台工程开始实施 243

黄淮海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在济南召开 243

世界银行贷款综合治理改造低产田 243

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淠史杭灌区管理暂行办法》 244

淮河流域出现暴雨洪水 244

淮委召开流域重点县水土流失调查会 244

河南省总结“七五·八”水库失事的经验教训 245

国务院召开解决微山湖纠纷问题会议 245

《治淮》杂志复刊 245

中、意合作建设淮河微波通讯网 246

李苏波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议 246

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追认沈恩久为烈士 246

1983年 246

抬高洪泽湖蓄水位处理工程实施 246

水电部召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247

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方案 247

新沂河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48

涡西堤圈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48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两部解决奎河污染问题报告 248

淮滨县城郊淮堤加固工程开工 248

淮委召开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248

水电部批准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249

国务院批转七大江河防汛工作报告 249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庄台建设开工 249

水电部对江苏境内沂、沭、泗工程移交问题的意见 250

河南省制定行、滞洪区政策 250

《淮河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250

淮委领导班子换届 251

淮委召开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工作会议 251

小蚌埠段退堤工程开工 251

淮委设置水质监测中心 251

四省建设银行召开治淮拨款联行会议 251

虬龙沟治理工程开工 252

山东省菏泽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252

河南省昭平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52

淮河流域粮食总产量突破1千亿斤 252

淮河干流便峡段退建工程开工 252

1984年 253

水电部关于沂、沭、泗水利工程交接问题函复江苏省政府 253

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河南省改造低产田项目开工 253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解决微山湖争议问题报告 253

淮河流域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在漯河市召开 254

豫东颍河、洪汝河流域暴雨成灾 254

河南省郏县恒压喷灌试验工程建成 254

淮委召开卫星遥感应用工作会议 255

赵紫阳总理视察淮河 255

淮河流域规划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济南市召开 255

淮委召开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评审会 25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山东、江苏 256

淮河文学艺术协会成立 256

淮委召开地表水调查与评价报告审查会 256

水电部在京召开全国水利改革座谈会 257

1985年 257

涡东堤圈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57

中国水利学会在信阳召开临淮岗工程学术讨论会 257

李鹏副总理视察淮河上、中游 258

国务院在合肥召开治淮会议 258

国家计委副主任徐青等查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 258

淮委、海委联合赴美考察跨流域调水问题 259

南四湖湖腰第二节制闸改建 259

新华社记者发表淮河流域经济开发调查报告 259

水电部对解决平圩电厂运输码头阻水问题的意见 259

万里和李鹏副总理对淮河阻水问题的批示 259

安徽省梅山水库高速水流试验室建成 260

蚌埠水利学会举办青少年水利科技夏令营 260

国务院转发民政部关于解决微山湖湖产经营问题报告 260

淮委与流域四省开展纪念治淮35周年活动 260

淮委水利经济研究会成立 260

淮河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在淮安召开 261

淮委建设微波通信扩展工程 261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山东省岸堤水库视察移民问题 261

皖西四大水库水电站划归安徽省管理 261

1986年 261

淮河干流南润段实行防洪保险试点 261

淮委召开治淮规划设计工作会议 262

河南省宿鸭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62

杨振怀副部长检查淮河河道清障工作 262

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实行双重领导 263

淮委召开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263

淮委召开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 263

淮委成立技术咨询委员会 263

马里总统参观江都抽水站枢纽工程 263

国务院批转“七五”期间治淮报告 264

水电部调查涡河淤积与引黄灌溉问题 264

江苏省人大通过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264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设计任务书评估会在京召开 264

山东省陡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64

中国水电工会淮河委员会正式成立 265

淮委召开淮河流域统计工作座谈会 265

《淮河流域水产规划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65

水电部召开会议审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65

淮委应用遥感技术开展淮河流域水系、湖泊变迁的研究 265

1987年 266

河南省板桥水库复建工程开工 266

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 266

水电部在金寨县召开全国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小流域会议 266

陡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267

水电部在漯河市召开全国河道堤防管理经验交流会 267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解决邳苍分洪道水利纠纷问题 267

安徽省领导检查淮河清障工作 267

国家防讯总指挥部和水利部纪检组到沂、沭、泗地区检查清障工作 267

国务院批复城西湖退耕还湖 268

河南省沙河南堤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68

李鹏副总理对淮河防汛工作的批示 268

淮委召开水利工程混凝土老化问题研讨会 268

唐垛湖、姜家湖行洪堤退建工程开工 269

1988年 269

安丰塘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9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探洞工程竣工 269

水利部部署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规划工作 270

淮委规划设计院考察埃塞俄比亚小水电资源 270

国务院批准安徽省建立行蓄洪区防洪基金 270

李鹏副总理视察淠史杭灌溉工程 270

《千里淮河摄影展览》在北京举行 270

李鹏总理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报告的指示 271

兴建淮河上中游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271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成立 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 271

国务院表彰奖励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科技人员 272

淮河中游大型河工模型试验通过鉴定 272

《沂沭泗河道志》第一次编写会议在徐州召开 272

淮委召开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成果评审会 272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测中心成立 273

黑茨河治理工程实施 273

邳苍分洪道西偏泓治理工程开工 273

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旱灾 273

1989年 274

山东省许家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74

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江都抽水站水利枢纽 274

淮河、颍河冬季污染严重 274

水利部工作组到山东省检查病险水库 275

江苏省政府颁布水利工程水费计收管理办法 275

淮委安装天气雷达远程终端为防汛服务 275

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成立 275

钱正英等领导调查南水北调东线沿途农业和水利问题 275

淮河防汛气象服务联防协作会议在蚌埠市召开 275

水利部任命袁国林为淮委主任 276

水利部授予王传军等为劳动模范 276

水利部副部长侯捷检查淮河防汛工作 276

淮委监测洪泽湖水质 276

淮委数字程控交换机安装调试成功 276

世界银行派员到淮委考察 276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查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77

水利部表彰淮河流域10个水利建设先进县 277

淮委召开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技术研讨会 277

宋平视察安徽沿淮退堤和庄台工程 277

淮委引进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 277

治淮成就展品参加北京国际水利展览会 278

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考察评估江苏省通榆河工程 278

世界银行考察皖、苏农业灌溉贷款问题 278

淮河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洛阳市召开 278

山东省人大通过《山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278

梁济运河扩挖筑堤工程开工 279

1990年 279

治淮委员会更名 279

水利部总工程师何璟等一行来淮河考察 279

淮委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 279

河南省政府颁布《河南省淮河行、蓄洪区若干问题规定》 279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颁布污染源第一批限期治理项目 279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等组织考察团考察淮河 280

水利部批准淮委三定方案 280

国务委员陈俊生率团检查淮河防汛工作 280

安徽省霍山县农村电气化试点工作通过验收 280

南四湖湖西大堤联防指挥部成立 281

国家颁布《淮河流域防止河道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决定(试行)》 281

国务院组织有关部、委调查韩庄运河航道事故问题 281

河南省行洪区堤防铲除安置工作开始实施 281

水利部召开资源自然区划与行政区划相结合管理模式研讨会 282

水利部组织水利基建工程质量大检查 282

国家审计署和水利部对黑茨河工程资金使用进行审计 282

治淮战略研讨会在蚌埠召开 282

淮委隆重举行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40周年纪念大会 282

城西湖进洪闸加固工程开工 283

建立淮河流域河流污染联防制度 283

水利部副部长侯捷带队查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283

淮委主办全国灾害性水文气象学术讨论会 284

安徽省颁布水利工程水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办法 284

水利部在京召开淮河流域规划与治理座谈会 284

1991年 284

水利部杨振怀部长察看穿黄工程 284

淮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更名 284

淮河正阳关以上水文遥测系统投入试运行 285

中国音乐家协会采风队到淮河采访 285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张季农等专家考察淠史杭灌区 285

国务院副秘书长李昌安检查淮河防汛工作 285

沂、沭、泗地区发生暴雨洪水 285

李鹏总理对治淮作重要指示 286

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286

淮委连续召开防汛紧急会议 287

杨振怀部长到安徽检查指导抗洪救灾 287

河南省长李长春指挥抗洪抢险 287

江苏省政府召开防汛抗灾紧急会议 287

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等深入抗洪第一线 287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办灌溉工程 288

江泽民总书记电话询问皖、苏抗洪救灾情况 288

田纪云副总理转达党中央对安徽省防汛救灾的关怀 288

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淮河察看灾情 288

国内新闻界不断到淮河采访报道 288

李鹏总理打电话慰问安徽省抗洪抢险军民 289

李鹏总理再次亲临淮河视察灾情 289

李鹏总理主持召开抗灾救灾会议 289

治淮工作汇报会在京召开 289

联合国副秘书长爱沙特考察江苏灾情 290

国务院在京召开治淮、治太会议 290

淮委召开治淮基建前期工作会议 290

骆马湖嶂山闸加固工程开工 290

金日成主席参观江都抽水站 291

中国科协组团考察淮河灾情 291

安徽省临王段淮堤加固工程开工 291

安徽省成立治淮领导小组 291

山东省成立治淮、治海领导小组 291

淮委召开基建管理工作会议 292

淮河入江水道加固工程开工 292

入江水道新民滩处理工程开工 292

正南淮堤除险加固工程开工 292

河南省成立治淮指挥部 293

沂、沭河堤防加固工程开工 293

江苏省成立治淮、治太领导小组 293

怀洪新河开工建设 293

安徽省寿县城墙加固工程开工 293

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 294

淮河中游峡山口拓宽工程开工 2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