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认同与变迁
认同与变迁

认同与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雯娟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7026495
  • 页数:2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政权的合法性的理论、近代中国政治合法化主题及来源,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合法性重构等问题。
《认同与变迁》目录
标签:变迁 认同

第一章 政治合法性基本理论 1

一、西方学者论政治合法性 1

二、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的政治合法性思想 22

(一)“天赋君权论” 23

(二)“有德”、“有道”论 24

(三)“大一统”论 25

(四)“革命”论 26

三、政治合法性基本理论解析 27

(一)政治合法性的涵义 28

(二)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32

(三)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41

(四)政治合法性的意义 51

(五)政治合法性危机 53

(六)政治合法化 61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合法化主题及来源 70

一、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社会状况 71

(一)政治秩序严重失范 71

(二)传统价值规范严重弱化 76

(三)政治合法性丧失、社会的政治认同感需求强烈 79

(四)政党林立、政党政治意识扩大 81

(五)民众的被剥夺感增强、革命心理强烈 83

二、近代中国政治合法化主题 85

(一)民族民主革命 86

(二)变革与发展 90

三、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93

(一)革命 93

(二)领袖魅力 97

(三)法律程序 99

第三章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探析 101

一、国民党政权初建时的合法性基础 102

(一)政党政治体制的确立及特点 102

(二)合法性基础的先天不足 109

二、国民党建构政治合法性的努力 115

(一)独特意识形态的建立和灌输 115

(二)通过党和国家政权的“统一”树立政治权威 117

(三)通过抗战暂时赢得较高政治认同 119

三、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120

(一)战时民众对国民党政治认同的削弱 120

(二)战后合法性危机的加剧 122

四、国民党政权合法化失败原因解析 124

(一)党的民众基础薄弱 124

(二)意识形态感召力低下 130

(三)革命精神和先进政党特性丧失 133

(四)国民党领袖魅力不足 139

(五)政治作为脱离合法化主题 141

(六)制度性缺陷难以化解民众的革命情绪 147

第四章 革命及根据地政权合法性分析 152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的合法性论证 153

(一)革命领导权的转移 153

(二)理论论证 156

(三)客观合理性 158

(四)主观合理性 164

二、根据地政权的合法性 168

(一)革命中心的转移 168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71

(三)红色政权的合法化 173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 185

(五)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合法化 186

三、战后民众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扩大 192

(一)战后共产党为和平建国的努力 192

(二)民众对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扩大 193

四、中国共产党获得高度合法性之根源 195

(一)先进的价值理念 195

(二)强大的意识形态魅力 198

(三)准确把握并实践合法化主题 200

(四)党组织的强有力 204

(五)坚强团结的领导核心 206

(六)注重农村奋起 207

第五章 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架构 209

一、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历史合理性 209

(一)革命产物与现实需要的结合 209

(二)过渡时期的高度压缩 212

(三)新民主主义政权合法性的标志 215

(四)政治动员的价值和成效 217

二、革命式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和路径选择 219

(一)天然合法性论 219

(二)人民公仆论 221

(三)为民做主论 223

第六章 市场经济下的政治合法性重构 224

一、改革开放后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225

(一)时代变迁与价值观演变 225

(二)合法性来源的转移 227

(三)合法性形式的反思 231

二、政治合法性内涵的重构 233

(一)重构合法性的价值认同基础 233

(二)意识形态的更新与发展 236

(三)民主体制与法制权威目标的确立 239

(四)探索有效的合法化途径 243

三、市场经济与党的角色革新 252

(一)从“党—人民”关系到“国家—社会”关系 253

(二)从“执掌政权”到“政治领导” 254

(三)党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 256

第七章 政治合法性与政党权威 258

一、党推动政治合法性的形式转变 259

(一)正确面对市场经济主体 259

(二)重构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260

(三)重视农村支持 263

二、党推动政治合法性的内容更新 265

(一)健全的政绩观与民众认同 265

(二)正确的决策机制与民众参与 267

(三)畅通的渠道与民众监督 268

三、在政治合法性发展中巩固权威 272

(一)权利权力搏弈中党主持公正 272

(二)法治建设中党以身作则 274

结论 275

参考文献 2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