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华眼科学  上  第3版
中华眼科学  上  第3版

中华眼科学 上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3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凤鸣,谢立信主编;朱秀安,赵家良,黎晓新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117189487
  • 页数:1295 页
图书介绍:第3版保持原著风格,分上、中、下三册,内容包括眼科学基础、总论,眼睑、泪器和眼眶疾病,结膜、角膜和巩膜疾病,晶状体病、青光眼,葡萄膜、视网膜和玻璃体病,眼屈光学、斜视与弱视、神经眼科学、眼外伤和职业性眼病、眼与全身病,共12卷。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内容涵盖了国内外公认的现代最新眼科基础理论和现代最新的临床技能,是我国目前眼科学内容最丰富、最具有权威性的专著,代表我国21世纪眼科学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国内影响最大的眼科学巨著。本书是眼科专家、眼科医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经常阅读的专著,也是非眼科学界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主要参考书。
《中华眼科学 上 第3版》目录

第一卷 眼科学基础 3

第一篇 眼科学发展史 3

第一章 国际眼科学发展史 3

第一节 古代的眼科学 3

一、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眼科学 3

二、古希腊、罗马的眼科学 4

第二节 中世纪至18世纪的眼科学 4

一、阿拉伯的眼科学 4

二、欧洲中世纪的眼科学 5

三、欧洲文艺复兴后的眼科学 5

第三节 19世纪眼科学的独立和发展 5

第四节 20世纪眼科学的发展 6

第二章 中国眼科学发展史 8

第一节 我国眼科学的萌芽时期 8

第二节 隋唐时代的眼科学 9

第三节 宋金元时代的眼科学 11

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眼科学 12

第五节 我国现代眼科学的崛起 14

一、西方眼科学的传入 14

二、我国现代眼科学的建立 14

三、新中国眼科学的发展 15

四、中医眼科学的发展 16

第二篇 眼的胚胎发育和比较解剖学 17

第一章 眼的胚胎发育 17

第一节 概述 17

一、眼组织的起源 17

二、早期眼的形态形成 18

三、胚胎时期的身长-眼长相关及眼的发育顺序 20

第二节 眼组织的发育 22

一、视网膜 22

二、葡萄膜 27

三、视神经 29

四、晶状体 30

五、玻璃体和晶状体悬韧带 32

六、角膜及其周围结构 33

七、巩膜 36

八、眼血管系统 36

第三节 眼附属器的发育 38

一、眼眶 38

二、眼外肌 39

三、眼球筋膜 39

四、眼睑和结膜 39

五、眼轮匝肌 40

六、泪器 40

第四节 眼在出生后的发育 41

一、眼球的增长 41

二、出生后的分化 41

第二章 眼的比较解剖学 43

第一节 眼的发生及发展 43

一、单细胞动物的光反应 43

二、多细胞动物的眼 43

三、动物的视觉 47

四、眼的位置 48

五、间接眼与直接眼 48

六、动物活动属性与环境 48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的眼 48

一、腔肠动物门 49

二、扁形动物门 49

三、线形动物门 49

四、环节动物门 49

五、节肢动物门 49

六、软体动物门 50

七、毛颚动物门 50

八、棘皮动物门 50

第三节 脊椎动物眼的比较解剖 50

一、眼球 50

二、眼球壁 54

三、眼内容物 65

四、眼眶及眼附属器 67

五、视路 70

六、眼部血管和神经 74

第三篇 眼的解剖组织学 77

第一章 眼球 77

第一节 眼球壁 77

一、纤维膜 77

二、葡萄膜 87

三、视网膜 95

第二节 眼球内容物 107

一、前房 107

二、后房 107

三、晶状体 107

四、玻璃体 110

第三节 眼球的神经支配 111

一、感觉神经 111

二、副交感神经 111

三、交感神经 112

四、睫状神经节 112

第四节 眼球的血液循环系统 112

一、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 112

二、睫状血管系统 115

三、眼微血管的结构和超微结构 118

第二章 眼附属器的解剖组织学 126

第一节 眼睑 126

一、眼睑的组织结构 127

二、眼睑的血管 131

三、眼睑的淋巴 132

四、眼睑的神经 132

五、眉 133

第二节 结膜 134

一、结膜的解剖 134

二、结膜的组织学 134

三、结膜的腺体 135

四、结膜的血管 135

五、淋巴 136

六、结膜的神经 136

七、结膜半月皱襞 137

八、泪阜 137

第三节 泪器 137

一、泪腺 137

二、泪道 138

第四节 眼眶 140

一、眼眶骨壁 140

二、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143

三、眼眶内容物 143

四、眶脂体 144

五、眶的骨膜与筋膜 144

第五节 眼外肌 145

第六节 神经 147

一、视神经 147

二、动眼神经 148

三、滑车神经 148

四、三叉神经 149

五、展神经 152

六、面神经 152

七、眼的自主神经 152

第七节 血管与淋巴 152

一、动脉 152

二、静脉 153

三、淋巴 154

第三章 视路及视觉中枢 156

第一节 视路的解剖 156

一、视交叉 156

二、视束 157

三、外侧膝状体 158

四、视放射 159

五、视皮质 159

六、视路各部分神经纤维的分布 160

七、视路的血液供应 163

第二节 视觉联合区 164

一、纹状旁区和纹状周围区 164

二、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皮质区 165

三、视路与视觉反射 166

四、膝-纹状外视觉系统 167

第四篇 眼的生理生化 168

第一章 眼的血循环 168

第一节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68

一、概论 168

二、视网膜血管 168

三、视盘血管 168

四、脉络膜血管 169

五、虹膜血管 169

六、睫状体血管 169

第二节 血-眼屏障 170

第三节 眼血流动力学 171

一、血液流变性与眼血流 171

二、血管内压力、弹性和眼血流 172

三、眼内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172

四、眼内压和眼血流 173

第四节 眼血循环的调节 173

一、眼血管的神经支配和调节 173

二、眼血管的代谢性调节 174

三、体液性调节 174

四、肌原性调节和自动调节 174

第二章 泪液 176

第一节 泪液的生成与排出 176

一、泪液的产生 176

二、泪液的分泌 176

三、泪液的排出 177

四、泪液的测量 177

第二节 泪膜 178

一、泪膜的结构 178

二、泪膜的流体力学 179

三、眼表地形改变对泪膜的影响 179

四、泪膜改变对眼表的影响 179

第三节 泪液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179

一、蛋白质 179

二、酶类 181

三、脂质 181

四、代谢产物 181

五、电解质 182

第四节 泪液的功能 182

第三章 房水 184

第一节 房水的形成 184

一、房水形成的解剖基础 184

二、房水形成的过程 186

三、房水生成率的测定 188

四、影响房水生成的因素 189

五、房水与眼压的关系 190

第二节 房水的组成成分 190

第三节 血-房水屏障 194

一、血-房水屏障的解剖学基础 194

二、影响血-房水屏障的因素 194

第四节 房水流出的途径 195

一、小梁网的结构 195

二、Schlemm管 196

三、小梁网和Schlemm管之间的通道 196

四、非经典的房水排出通道 197

五、影响房水流出的因素 197

第四章 眼压 201

第一节 房水生成与房水流出及眼压 201

第二节 眼血液动力与眼压 202

第三节 眼压的生理性变动 202

第四节 影响眼压的因素 204

第五节 眼压的调节 206

一、眼压的神经性调节 206

二、眼压的体液性调节 207

三、眼压的同感性反应 208

第六节 正常和病理性眼压 208

第五章 角膜与巩膜 212

第一节 角膜生理与生化 212

一、角膜的生物化学 212

二、角膜的营养和代谢 213

三、角膜的透明性 214

四、角膜的通透性 216

五、角膜的水肿压 216

六、角膜的神经和知觉 217

七、角膜的生理免疫 217

八、与角膜有关的干细胞 219

九、角膜的损伤修复 221

第二节 巩膜生理生化 223

一、巩膜的生物化学 223

二、巩膜的生物力学与可扩张性 224

三、巩膜的不透明性和含水量 224

四、巩膜的营养代谢 224

五、巩膜与年龄 225

六、巩膜的生理免疫 225

第六章 晶状体生理与生化 227

第一节 晶状体结构与生理 227

一、晶状体结构 227

二、晶状体生理 227

三、晶状体透明性 229

四、晶状体调节 229

第二节 晶状体生物化学 231

一、非蛋白质成分 231

二、酶活性与分布 232

三、糖代谢 232

四、抗氧化防护系统 233

第三节 晶状体蛋白质 234

一、晶状体蛋白质组学 234

二、晶状体蛋白分子结构 234

三、晶状体蛋白的合成后修饰 237

四、晶状体蛋白与白内障 237

第四节 晶状体的分子生物学 238

一、晶状体蛋白基因 238

二、白内障基因 240

第七章 玻璃体生理生化 242

第一节 玻璃体的结构和生理 242

第二节 玻璃体内各种成分的分布 244

第三节 玻璃体的功能 244

第四节 玻璃体的生长发育与年龄相关性改变 245

第五节 玻璃体的物种差异 246

第八章 视网膜的生理生化 247

第一节 视网膜生理学 247

一、视网膜的透明性 247

二、视网膜的内外屏障 248

三、视网膜对光的适应性 249

四、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250

五、光感受器的物理特性、生理功能及再生过程 252

六、节细胞本身的感光性 253

七、视网膜的突触结构和组合 254

八、黄斑的生理功能 258

第二节 视网膜的生化代谢 258

一、视网膜的蛋白质代谢 258

二、视网膜的糖代谢 261

三、视网膜的脂代谢 262

四、视觉信号的化学传递 262

五、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生化与代谢 264

六、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生化代谢的改变 266

第九章 眼的保护机制 269

第一节 眼眉 269

第二节 眼睑 269

一、功能 269

二、眼睑的运动 270

第三节 睑裂 271

第四节 泪液 271

第十章 瞳孔与眼内肌 272

第一节 眼内肌的功能 272

第二节 瞳孔 272

一、正常瞳孔 272

二、瞳孔反射 272

三、检查瞳孔的方法 273

四、影响瞳孔的因素 274

第三节 调节 275

一、与调节有关的组织解剖 275

二、调节时眼部的变化 276

三、检查调节力的方法 276

四、影响调节的因素 277

第十一章 眼外肌的生理 279

第一节 眼位置几何学 279

一、眶轴与视轴 279

二、眼球旋转中心 279

三、眼球旋转轴 279

四、眼位 280

第二节 眼球运动法则 280

一、Donders法则 280

二、Listing法则 280

三、Sherrington法则 281

四、Hering法则 281

第三节 单条眼外肌的作用 282

一、眼外肌肌肉附着点和肌肉牵引力方向的影响因素 282

二、单条眼外肌的作用 282

三、眼球运动范围 283

第四节 眼外肌的协同作用 283

第五节 眼球运动分类 285

一、单眼运动 285

二、双眼运动 285

三、微小眼球运动 286

第五篇 视觉生理 287

第一章 视觉的基本功能 287

第一节 亮度分辨 287

一、光谱敏感性和Purkinje位移 287

二、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方向敏感性 288

三、亮度分辨 288

第二节 空间分辨 289

一、视力与对比敏感度 289

二、马赫带 289

三、空间总合 290

第三节 时间分辨 290

第四节 颜色分辨 290

第五节 眼球的运动 291

第六节 图像识别 292

一、与图像识别有关因素 292

二、图像识别理论 292

第二章 光觉 294

第一节 光的性质与传递 294

第二节 视网膜感光细胞与视色素 295

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 295

二、视色素 295

第三节 视色素的光转换机制 298

第四节 光适应 300

第三章 形觉 302

第一节 物与像的关系 302

一、眼的成像缺陷 302

二、视网膜像的移动 302

第二节 视力 303

一、视角 303

二、视力及视力表 303

三、影响视力的因素 304

四、视网膜视力 304

五、视力的客观测定 305

六、其他视力测试方法 305

第三节 对比敏感度 305

一、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306

二、视觉系统的对比敏感度函数 306

三、对比敏感度的心理物理方法的测定 307

四、对比敏感度的视觉电生理法的测定 308

五、低视力的对比敏感度 308

第四章 视野 310

第一节 视野和视野检查的基本概念 310

第二节 有关视野和视野检查的基础知识 311

一、光刺激的心理物理学规律 311

二、视野和视野检查的解剖学基础 312

第三节 影响正常视野的因素 320

第四节 视野检查的常用术语 321

第五章 色觉 323

第一节 光与色 323

一、可见光与光谱 323

二、物体的颜色 323

三、物体的温度和颜色 323

四、颜色光线的应用与交通信号系统 323

第二节 视觉与色觉 324

一、色觉功能的演变 324

二、视网膜的感色野 324

第三节 色觉的物理、化学、生理和心理现象 324

一、电学现象 324

二、视色素 324

三、明适应、暗适应和色适应 325

四、后像和色疲劳 325

五、对比 325

六、其他因素对色觉的影响 326

第四节 颜色的特性 326

一、颜色的三特性 326

二、Larglunge颜色立体 326

三、补色 327

四、颜色的匹配和混合 327

第五节 颜色系统 327

第六节 光谱轨迹 328

第七节 颜色视觉理论 328

一、Ladd Franklin学说 328

二、Young-Helmholtz学说 328

三、Hering学说 329

四、阶段学说 329

六章 运动视觉 331

一、运动视觉的研究 331

二、运动视觉的传导途径 331

三、运动视觉的基本特征 332

四、运动视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332

七章 视觉电生理 333

第一节 光感受器的电活动 333

一、光感受器的结构及视色素与视觉信息 333

二、光感受器的细胞内记录电反应 333

三、光感受器的细胞外记录电反应 333

四、光感受器电位的离子机制 334

第二节 视觉换能过程 335

一、视觉换能过程中的内部信使 335

二、光感受机制 336

第三节 视网膜的突触机制和递质 336

一、细胞末端的突触结构 337

二、突触前过程 337

三、视网膜中的神经递质 337

四、突触后电位 338

第四节 视网膜各层细胞的电活动 338

一、侧抑制现象和感受野 338

二、水平细胞的电活动 339

三、双极细胞的电活动 339

四、无足细胞的电活动 340

五、神经节细胞的电活动 340

六、视网膜内各级神经元间信息传递 341

第五节 视通路和视中枢的电活动 342

一、外侧膝状体的电活动 342

二、大脑皮质细胞的电活动 342

第六节 临床视觉电生理 343

一、眼电图 343

二、视网膜电图 344

三、视觉诱发电位 346

四、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346

第六篇 眼科微生物学 348

第一章 眼科细菌学 348

第一节 概述 348

一、细菌形态与结构 348

二、细菌的代谢与繁殖 348

三、细菌合成、分解产物 349

四、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349

五、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349

六、抗细菌感染免疫 349

七、细菌性眼病的病原学诊断 349

第二节 与眼科有关的细菌 349

一、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349

二、厌氧菌 356

第二章 眼科衣原体学 359

一、沙眼衣原体 359

二、肺炎衣原体 360

三、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360

第三章 眼科螺旋体学 362

一、梅毒螺旋体 362

二、伯氏包柔螺旋体 362

第四章 眼科真菌学 364

第一节 概述 364

第二节 与眼科有关的主要真菌 365

一、丝状真菌 365

二、酵母型真菌 366

三、双相型真菌 366

第五章 眼科病毒学 368

第一节 概述 368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368

二、病毒的复制繁殖 368

三、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368

四、病毒感染与病毒致病作用 368

五、病毒抗原性与机体抗病毒免疫 369

六、病毒性眼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369

七、抗病毒药物治疗 370

第二节 与眼科有关的病毒 370

一、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370

二、核糖核酸病毒 373

第六章 眼科寄生虫学 377

一、猪带绦虫 377

二、刚地弓形虫 377

三、旋盘尾丝虫 378

四、罗阿丝虫 378

五、犬弓蛔虫、猫弓蛔虫 379

六、可致病的自生生活阿米巴 379

七、结膜吸吮线虫 381

八、卡氏肺囊虫 381

九、旋毛线虫 381

十、曼氏迭宫绦虫 381

十一、棘球绦虫 382

十二、血吸虫 382

十三、利什曼原虫 382

十四、微孢子虫 382

十五、班氏丝虫 383

十六、恶丝虫 383

十七、棘颚口线虫 383

十八、非洲锥虫 383

十九、节肢动物、昆虫 383

第七篇 眼科病理学 385

第一章 眼病理检查技术 385

第一节 病理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385

一、对标本的要求 385

二、标本的固定 385

三、组织的取材与处理 385

四、脱水 386

五、浸透 386

六、包埋 386

七、切片 387

八、染色 387

第二节 病理HE片的制作 387

第三节 组织化学染色 387

一、常用的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387

二、常用的组织化学染色基本流程 387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389

一、临床诊断工作中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389

二、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 389

三、双标染色方法 391

第五节 电子显微镜检查技术 391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 391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 391

三、冷冻-蚀刻技术 391

第六节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392

第七节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392

第二章 炎症 393

第一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393

一、变质 393

二、渗出 393

三、增生 394

第二节 急性炎性反应 394

一、血管性反应 394

二、细胞性反应 395

三、炎症的化学介质 395

四、炎症细胞 397

第三节 慢性炎症 399

第四节 对生物性物体的反应 399

第三章 创伤、再生和修复 402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402

一、造成损伤的因素及机制 402

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损伤的改变 403

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405

四、变性和物质沉积 406

五、坏死 407

第二节 损伤的再生和修复 408

一、皮肤伤口愈合 408

二、角膜愈合 409

第三节 眼内异常愈合反应 410

第四章 眼常见肿瘤 411

第一节 肿瘤概述 411

一、肿瘤的定义 411

二、肿瘤的起源 411

三、肿瘤干细胞 411

四、肿瘤的生长模式 412

五、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412

六、肿瘤的血供 412

七、肿瘤内的炎症反应 413

八、肿瘤的分化、死亡与退变 413

第二节 眼部表面外胚层起源的肿瘤 414

一、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鳞状上皮乳头状癌 414

二、原位癌与鳞状上皮癌 414

三、基底细胞癌 415

四、发生在皮脂腺的肿瘤 416

第三节 神经外胚层起源的肿瘤 417

一、髓上皮瘤 417

二、神经母细胞瘤 418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 419

第四节 中胚层起源性的肿瘤 420

一、纤维性肿瘤 420

二、肌源性肿瘤 421

三、脂肪瘤与脂肪肉瘤 422

四、血管性肿瘤 423

第五节 视神经相关的肿瘤 424

一、视神经胶质瘤 424

二、脑膜瘤 424

第六节 色素性肿瘤性病变 425

一、雀斑 425

二、色素痣 425

三、黑变病 425

四、黑色素细胞瘤 425

五、黑色素瘤 426

第七节 眼部转移性肿瘤及转移癌 428

第五章 变性疾病与营养不良 430

第一节 结膜变性 430

一、睑裂斑 430

二、翼状胬肉 430

三、结膜淀粉样变性 430

四、结膜干燥症 431

第二节 角膜病变 431

一、角膜变性 431

二、角膜营养不良 432

第三节 白内障 435

一、白内障的病理改变 435

二、白内障的病理过程 436

第四节 青光眼 437

一、原发性青光眼 437

二、继发性青光眼 437

第五节 视网膜变性与视网膜色素变性 438

一、周边部视网膜微小囊样变性 438

二、变性性视网膜劈裂症 439

三、视网膜铺路石样变性 439

四、视网膜色素变性 439

第六节 黄斑变性 439

一、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439

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439

第二卷 眼科学总论 443

第一篇 眼免疫学概论 443

第一章 免疫的基本概念 444

第一节 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444

一、先天性免疫应答 444

二、获得性免疫应答 444

第二节 免疫组织、器官与细胞 444

一、免疫组织和器官 444

二、免疫细胞 445

第三节 免疫分子 445

一、细胞因子 446

二、免疫球蛋白 446

三、补体系统 446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447

五、细胞黏附分子 447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 447

一、抗原 447

二、免疫应答过程 447

三、特异性抗体 448

第五节 免疫耐受 448

一、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448

二、免疫耐受与疾病 448

第六节 免疫反应介导的组织损伤 448

一、Ⅰ型超敏反应 448

二、Ⅱ型超敏反应 448

三、Ⅲ型超敏反应 449

四、Ⅳ型超敏反应 449

第二章 眼免疫学的基本知识 451

一、结膜 451

二、角膜 451

三、泪液 451

四、前房相关免疫偏离 451

五、眼部其他免疫赦免部位 452

第三章 眼的感染免疫 454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 454

一、细菌的致病性 454

二、机体防御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454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免疫 455

一、病毒的致病性 455

二、机体抗病毒免疫 455

三、病毒感染与免疫学诊断 455

四、三种眼部常见的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 455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免疫 456

第四节 衣原体感染的免疫 456

一、沙眼的免疫病理 456

二、包涵体性结膜炎的免疫病理 456

第五节 螺旋体感染的免疫 456

一、梅毒 457

二、莱姆病 457

三、钩端螺旋体病 457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458

一、眼囊尾蚴病 458

二、眼弓形虫病 458

三、眼弓蛔虫病 458

第四章 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60

第一节 概述 460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及机制 460

一、自身抗原的暴露或改变 460

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461

三、免疫遗传因素 461

四、环境及其他诱发因素 461

第三节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自身炎症性)疾病或与眼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61

一、边缘性角膜溃疡 461

二、Mooren角膜溃疡 461

三、Sj?gren综合征 462

四、幼年型慢性关节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 462

五、强直性脊椎炎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 462

六、炎症性肠道疾病及其伴发的葡萄膜炎 463

七、交感性眼炎 463

八、Vogt-小柳原田病 463

九、Beh?et病 464

十、晶状体相关的葡萄膜炎 464

第五章 角膜移植及免疫排斥反应 467

一、角膜的抗原成分 467

二、角膜的免疫特点 467

三、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有关因素和机制 468

四、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 469

第六章 眼的肿瘤免疫 471

第一节 眼免疫赦免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471

第二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472

一、抗体免疫治疗 472

二、细胞免疫治疗 472

三、肿瘤疫苗 473

第三节 常见眼肿瘤的免疫 473

一、葡萄膜黑色素瘤 473

二、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474

三、视网膜母细胞瘤 474

第七章 眼创伤的免疫 476

一、眼表创伤的免疫 476

二、眼穿孔伤的免疫 477

三、眼创伤后感染的免疫 479

第八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81

一、流行病学 481

二、传染途径 481

三、致病机制 481

四、临床表现 481

五、诊断 482

六、治疗 482

第二篇 眼的遗传学概论 484

第一章 遗传与眼科疾病 484

第一节 遗传病的概念 484

一、遗传病的定义 484

二、遗传病的种类 484

三、遗传易感性 485

四、遗传异质性 485

第二节 眼科遗传学的发展史 485

第三节 遗传物质及遗传方式 486

一、遗传物质及其作用 486

二、遗传的基本定律与单基因遗传病 486

三、多基因遗传病 488

四、染色体病 488

第二章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490

第一节 群体普查与家系调查法 490

一、群体普查法 490

二、系谱分析 490

第二节 双生子法 490

第三节 种族间比较 490

第四节 关联分析法 490

第五节 疾病组分分析 491

第六节 染色体检查 491

第七节 生化检查 491

第八节 分子遗传学基本技术 491

第九节 基因定位与人类基因图 491

第三章 常见眼科遗传病 494

第一节 眼睑疾病 494

一、眼睑缺损 494

二、内眦赘皮 494

三、下睑赘皮 494

四、单重睑 494

五、先天性上睑下垂 494

六、双行睫 495

第二节 泪道遗传性疾病 495

一、先天性泪小管和泪点缺如或闭锁 495

二、多泪点和泪小管 495

三、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495

四、先天性泪囊瘘 495

第三节 眼球疾患 495

一、先天性无眼球 495

二、先天性小眼球 495

三、独眼畸形和并眼畸形 495

四、隐眼畸形 496

第四节 遗传性角膜病 496

一、角膜大小、形状和曲度异常 496

二、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 496

三、先天性角膜白斑 497

四、角膜胎生环 497

第五节 巩膜疾病 498

第六节 虹膜与睫状体遗传性疾病 498

一、眼前节发育不良 498

二、先天性瞳孔畸形 498

第七节 原发性青光眼与遗传 498

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499

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499

三、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499

第八节 晶状体疾病与遗传 499

一、先天性白内障 499

二、老年性与早老性白内障 500

三、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500

第九节 视网膜遗传性疾病 501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 501

二、Leber先天性黑矇 502

三、卵黄样黄斑变性 502

四、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 503

五、视锥-杆细胞营养不良 503

六、黄色斑点眼底 503

七、显性遗传性黄斑囊样水肿 503

八、无脉络膜症 503

九、回旋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503

十、中央型脉络膜萎缩变性 504

十一、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变性 504

十二、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504

十三、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504

十四、小口病 504

十五、家族性疣 504

十六、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504

十七、视网膜母细胞瘤 505

第十节 视神经遗传性疾病 505

一、视盘发育异常 505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 506

三、隐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506

四、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506

第十一节 屈光不正与遗传 507

一、远视眼 507

二、中低度近视眼 507

三、高度近视眼 507

四、散光眼 508

第十二节 色觉异常与遗传 508

一、红绿色盲 508

二、蓝色盲和蓝色弱 508

三、全色盲 508

第四章 眼遗传病的诊断、防治与遗传咨询 510

第一节 眼遗传病的诊断 510

一、临床诊断 510

二、实验室检查 510

第二节 产前诊断 511

一、产前诊断对象的选择 511

二、产前诊断技术 511

第三节 遗传病的预防与遗传咨询 513

一、遗传病的登记 513

二、遗传咨询 513

三、携带者的检出 513

四、新生儿筛查及症状出现前的预防 514

五、环境保护,避免诱因 514

六、婚姻及生育指导 514

第四节 遗传病的治疗 514

一、外科治疗 514

二、内科治疗 514

三、基因治疗 514

第三篇 眼科药物学 517

第一章 总论 517

第一节 眼科药物代谢动力学 517

一、药物的眼内过程 517

二、药物动力学过程和药动学参数 519

第二节 影响药物对眼作用的因素 520

一、给药途径 520

二、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520

三、患者生理因素 521

四、病理状态 521

五、合理用药 521

第三节 眼用药物剂型 522

一、滴眼液和眼膏 522

二、眼用注射液 522

三、新型眼部给药系统 522

第四节 眼科新药临床研究 523

一、新药的概念及分类 523

二、眼科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和分期 524

三、参与新药临床试验的各方的职责 524

四、临床试验前的准备 525

五、临床试验 526

第二章 眼科化学治疗药物 529

第一节 抗生素 529

一、青霉素类 529

二、头孢菌素类 530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531

四、氨基糖苷类 531

五、大环内酯类 532

六、多肽类 532

七、四环素类 533

八、其他眼用抗生素 533

第二节 合成抗菌药物 533

一、氟喹诺酮类药物 533

二、恶唑烷酮类 535

三、磺胺类药物 535

四、甲硝唑和替硝唑 535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 535

一、抗真菌抗生素 535

二、唑类抗真菌药 536

三、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 536

四、烯丙胺类抗真菌药 537

第四节 抗病毒药物 537

一、非选择性抗疱疹病毒药物 537

二、选择性抗疱疹病毒药物 537

三、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 538

四、其他抗病毒药 538

第三章 抗炎药和影响免疫功能药物 540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540

一、主要药理作用 540

二、临床应用 540

三、不良反应 542

四、眼科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42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543

一、概述 543

二、眼科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 543

三、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的安全性评价 544

第三节 免疫抑制药 544

一、糖皮质激素 544

二、神经钙蛋白抑制剂 544

三、烷化剂 545

四、抗代谢药 545

五、抗生素类 545

六、抗体制剂 546

七、植物药有效成分 546

第四节 抗变态反应药 546

一、减轻充血剂 546

二、组胺受体阻断药 546

三、过敏介质阻释药 548

第四章 抗青光眼药物 549

第一节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物 549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549

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550

第二节 拟胆碱能神经药物 551

一、拟乙酰胆碱药 551

二、节后拟胆碱药 552

第三节 碳酸酐酶抑制剂 552

一、全身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552

二、眼局部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553

第四节 前列腺素衍生物 553

第五节 高渗脱水药物 555

一、全身高渗脱水药 555

二、眼局部高渗脱水药 555

第六节 视神经保护药 555

第七节 抗青光眼滤过术的辅助药物 556

第五章 影响凝血系统和血管的药物 559

第一节 抗凝血药和溶血栓药 559

一、抗凝血药 559

二、抗血小板药 560

三、溶血栓药 560

第二节 促凝血药和止血药 561

一、促凝血药 561

二、止血药 562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 562

一、概述 562

二、眼科常用的血管扩张药 562

第六章 眼科手术用药 565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565

一、局部麻醉的方式 565

二、眼科常用的局麻药 565

第二节 手术前用药 566

一、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567

二、镇痛药 568

第三节 术中用药 569

一、黏弹性保护剂 569

二、平衡液 570

三、眼内惰性填充物 570

第七章 影响眼组织代谢的药物 572

第一节 维生素类 572

一、脂溶性维生素 572

二、水溶性维生素 573

第二节 酶及生物制品 574

一、酶制剂 574

二、生物制品 574

第三节 防治白内障药物 575

一、防治老年性白内障药物 575

二、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药物 576

三、后发障的药物防治 576

四、防治白内障的中成药 576

第八章 治疗干眼的药物 577

第一节 人工泪液 577

一、黏多糖类 577

二、聚丙烯酸类 577

三、纤维素醚类 577

四、聚乙烯类衍生物 577

五、甲壳胺 577

六、其他 577

第二节 增加泪液分泌药物 578

一、拟胆碱能药 578

二、嘌呤P2Y2受体激动剂 578

三、其他增加泪液分泌药物 578

第三节 激素和抗炎、免疫抑制剂 578

一、雄激素 578

二、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 578

第九章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 580

第一节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580

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适体 580

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 580

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饵受体药物 581

四、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其受体生成的药物 581

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81

第二节 其他类药物 581

一、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581

二、糖皮质激素 582

三、环氧酶-2抑制剂 582

第十章 其他类药物 583

第一节 散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 583

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 583

二、α受体激动药 584

第二节 生长因子 584

一、概述 584

二、生长因子在眼科的应用研究 584

第三节 消毒防腐药 586

一、酚类 586

二、碘类 586

三、重金属化合物 587

四、表面活性剂 587

五、醇类 587

六、酸类 588

第四节 螯合剂和诊断试剂 588

一、螯合剂 588

二、诊断试剂 588

第四篇 眼科诊断学概论 590

第一章 病史及一般检查 590

第一节 病史 590

第二节 眼科一般检查 590

第二章 眼科症状学 593

第一节 视觉障碍 593

一、视力减退 593

二、视野缺损 593

三、色觉异常 594

四、夜盲与昼盲 594

五、彩色视 594

六、内视现象 594

七、幻视 594

八、视物变形 594

九、皮质盲与知觉盲 594

十、复视 595

第二节 眼痛、头痛及不适感 595

第三节 眼分泌物异常 595

第四节 患者常诉说的症状 595

第三章 裂隙灯活体显微镜检查 596

第一节 裂隙灯活体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原理 596

第二节 检查方法 596

一、受检者的准备 596

二、六种基本检查方法 597

三、颤动光线、定位、影的投射及光学切面的扭曲 598

四、玻璃体和眼底检查法 598

第三节 临床应用 600

一、结膜检查 600

二、角膜检查 601

三、前房检查 603

四、虹膜检查 604

五、晶状体检查 605

六、玻璃体检查 607

七、眼底检查 608

八、眼底周边部压陷检查 608

第四章 角膜特殊检查法 612

第一节 角膜曲率计 612

第二节 角膜地形图 612

第三节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 613

第四节 角膜内皮细胞镜 613

第五节 共聚焦显微镜 614

第六节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616

第五章 眼底检查法 619

第一节 检眼镜发明简史 619

第二节 眼底检查准备工作 622

第三节 后映照法 623

第四节 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625

第五节 间接检眼镜检查法 627

第六节 裂隙灯活体显微镜眼底检查法 631

第七节 特殊光线下眼底检查法 634

第八节 正常眼底 634

第九节 眼底病变测量法 636

第十节 眼底定位法 637

第十一节 眼底病变的作图记录 639

第十二节 眼底检查示教和成像技术 640

第六章 视功能检查 643

第一节 视力 643

一、测定视力的原理 643

二、视力测定 643

第二节 对比敏感度 646

第三节 暗适应 648

第四节 色觉 649

一、检查方法 649

二、临床应用 651

第五节 视觉运动觉 652

第六节 双眼视 653

第七章 视野检查法 654

第一节 视野检查的发展史 654

第二节 视野检查方法及常用视野计 654

一、视野检查方法 654

二、用于动态视野检查的视野计 655

三、用于静态视野检查的视野计 657

四、其他类型计算机自动视野计 664

五、粗测和筛查视野缺损的方法 666

第三节 视野缺损的分类和定位 667

一、单眼视野缺损 667

二、双眼视野缺损 668

三、交界性视野缺损 670

第四节 视路各段常见病变的视野缺损 670

一、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670

二、视神经常见疾病所致的视野缺损 670

三、视交叉部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672

四、视交叉以上视路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675

五、青光眼所致的视野缺损 677

第八章 视觉电生理测定 680

第一节 视网膜电图 682

一、常规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 682

二、特殊视网膜电图的记录方法 684

三、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 685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 685

一、视觉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 685

二、正常视觉诱发电位波形及分析 686

三、临床检查应当选择的条件 688

第三节 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690

一、基本原理 690

二、临床应用 691

第四节 眼电图 692

一、记录方法 692

二、正常眼电图及分析 693

三、其他眼电图检查方法 693

四、眼电图的临床应用 693

第九章 瞳孔反应 695

第一节 瞳孔的一般概述 695

第二节 瞳孔的正常反应 697

第三节 瞳孔的异常反应 699

一、光反射传入障碍的瞳孔异常 699

二、光反射传出障碍的瞳孔异常 699

三、交感神经损害的瞳孔异常——Horner综合征 700

四、其他瞳孔异常 700

第四节 瞳孔的药物反应 700

第十章 眼底血管造影术 702

第一节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702

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展简史 702

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03

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释义 706

四、正常与异常眼底荧光图像 709

第二节 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术 715

一、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发展简史 715

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16

三、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临床释义注意要点 717

四、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720

第十一章 眼科影像诊断 730

第一节 X线显像 730

一、摄影技术 730

二、正常眼眶 730

三、异常眼眶 731

四、异物定位 732

五、泪囊造影 732

六、眼眶骨折 733

第二节 超声检查 733

一、超声成像基础 733

二、眼科超声显示形式和超声诊断仪 733

三、检查方法 734

四、正常超声图像 735

五、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 737

六、病理超声图像 737

七、伪影 739

第三节 CT检查 740

一、CT基本知识 740

二、CT检查方法 741

三、正常眼部CT图像 742

四、CT检查的适应证 743

五、眼内病变CT图像 744

六、眼眶病变CT图像 744

七、眼部外伤 748

八、伪影 748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 749

一、成像原理和成像方法 749

二、检查方法 750

三、正常眼部磁共振成像 751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752

五、眼球病变磁共振成像 752

六、眼眶病变磁共振成像 752

七、眼眶周围结构病变磁共振成像 754

八、伪影 754

第五节 相干光断层成像术 754

一、原理与图像分析 755

二、正常OCT图像及其变化 756

三、青光眼及视神经疾病 758

四、视网膜及脉络膜疾病 760

第六节 其他影像技术检查 764

第十二章 眼科微生物学检查法 768

第一节 细菌学检查法 768

一、标本采集 768

二、显微镜下细菌形态学观察 768

三、细菌培养与鉴定 769

四、药物敏感试验 770

五、血清学试验 770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检查法 770

一、检测衣原体 770

二、检测抗体 770

第三节 螺旋体检查法 770

第四节 真菌学检查法 771

一、标本采集 771

二、直接涂片光学显微镜检查真菌 771

三、真菌培养与鉴定 772

第五节 病毒学检查法 772

一、标本采集 772

二、直接镜检病毒包涵体、病毒抗原和病毒体 772

三、病毒分离培养 772

四、血清学试验 773

第六节 原虫检查法 773

一、标本采集 773

二、实验室检查 773

第七节 弓形虫检查法 774

第八节 螨虫检查法 774

第九节 眼科细胞学检查法 774

第五篇 眼病治疗学概论 779

第一章 眼病的药物治疗 779

第二章 眼病的手术治疗 781

第一节 引言 781

第二节 术前准备 781

一、医生方面的准备 781

二、患者方面的准备 782

三、手术前给药 783

第三节 麻醉 784

一、眼局部麻醉 784

二、全身麻醉 787

第四节 手术室的布置和要求 788

第五节 显微手术 789

一、手术显微镜 789

二、患者的枕垫和医生的臂托、座椅 790

三、显微手术器械 790

四、缝针和缝线 791

五、前房内及玻璃体腔内手术的特殊要求 791

六、显微手术几个基本的操作要领 792

第六节 术后护理及随访要求 792

一、术后护理 792

二、术后随访 794

第三章 物理疗法 795

第一节 按摩(指压)疗法 795

第二节 热疗法 795

第三节 冷凝疗法 797

第四节 电疗法 798

第五节 放射疗法 799

第六节 超声波疗法 800

第七节 激光疗法 802

第八节 高压氧疗法 811

第四章 心理治疗 814

第一节 心理治疗的临床意义 814

第二节 眼科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814

第三节 几种常见眼病的心理治疗 815

第四节 盲人的心理治疗 818

第六篇 公共卫生眼科学和眼病流行病学 819

第一章 公共卫生眼科学 819

第一节 公共卫生眼科学的形成和基本概念 819

第二节 公共卫生眼科学的研究内容 820

第三节 公共卫生眼科学与防盲治盲和初级眼保健 821

第四节 学习公共卫生眼科学应注意的问题 822

第二章 眼病流行病学概论 824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824

第二节 流行病学原理 825

一、疾病分布原理 825

二、病因论和疾病的因果推断 827

第三节 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828

一、描述性研究 828

二、分析性研究 831

第四节 疾病的筛查 837

一、疾病筛查的概念 837

二、疾病筛查的应用原则 837

三、疾病筛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838

四、疾病筛查试验的评估 841

五、疾病筛查的优缺点 844

第三章 眼病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846

一、统计学基本知识 846

二、常用的统计指标 847

三、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850

四、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852

第四章 盲和视力损伤以及一些眼病的流行病学 855

一、盲与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 855

二、白内障的流行病学 859

三、沙眼的流行病学 861

四、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 862

五、角膜病的流行病学 863

六、青光眼的流行病学 864

七、儿童盲的流行病学 865

八、眼外伤的流行病学 867

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867

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 869

第五章 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 870

第三卷 眼睑、泪器和眼眶疾病 877

第一篇 眼睑疾病 877

第一章 先天性眼睑疾病 877

第一节 睑裂狭小综合征 877

第二节 眼睑缺损 878

第三节 小眼球和无眼球 878

第四节 内眦赘皮 879

第五节 上睑下垂 880

第六节 下颌-瞬目综合征 881

第七节 双行睫 881

第八节 睑内翻 882

第二章 眼睑皮肤病 884

第一节 眼睑充血与出血 884

一、眼睑充血 884

二、眼睑出血 884

第二节 眼睑水肿 884

第三节 细菌感染 885

一、丹毒 885

二、脓疱病 885

三、眼睑疖 885

四、眼睑脓肿 885

五、结核 886

六、梅毒 886

七、淋病 886

八、软性下疳 887

九、麻风 887

十、炭疽 887

十一、鼻疽 887

第四节 病毒感染 887

一、单纯性疱疹 887

二、带状疱疹 887

三、水痘 888

四、麻疹 888

五、传染性软疣 888

六、流行性腮腺炎 888

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889

第五节 真菌感染 889

第六节 寄生虫感染 889

第七节 过敏性炎症 889

第八节 风湿性疾病 890

一、红斑狼疮 890

二、皮肌炎 890

三、硬皮病 891

四、干燥综合征 891

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 891

六、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 891

第九节 眼睑象皮病 892

第十节 肉样瘤病 892

第十一节 神经性皮炎 892

第十二节 眼睑化妆性色素沉积 893

第十三节 维生素缺乏 893

一、维生素A缺乏 893

二、维生素B1缺乏 893

三、维生素B2缺乏 893

四、烟酸缺乏 894

五、维生素C缺乏 894

六、维生素D缺乏 894

七、维生素K缺乏 894

第十四节 淀粉样变性 895

第十五节 眼睑松弛症 895

第十六节 睑皮松弛症 895

第十七节 睑皮迟缓 896

第十八节 睑皮萎缩 896

第三章 睑缘炎 897

第一节 干燥性睑缘炎 897

第二节 鳞屑性睑缘炎 897

第三节 溃疡性睑缘炎 897

第四节 眦角性睑缘炎 898

第四章 睑腺病 899

第一节 外睑腺炎 899

第二节 内睑腺炎 899

第三节 睑板腺囊肿 899

第四节 睑板腺阻塞 900

第五章 眼睑和眉异常 901

第一节 倒睫 901

第二节 睑内翻 901

一、先天性睑内翻 901

二、瘢痕性睑内翻 901

三、退行性睑内翻 902

四、急性痉挛性睑内翻 902

第三节 睑外翻 902

一、老年性睑外翻 902

二、麻痹性睑外翻 902

三、瘢痕性睑外翻 903

四、先天性睑外翻 903

第四节 上睑下垂 903

一、肌源性上睑下垂 903

二、腱膜性上睑下垂 904

三、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904

四、假性上睑下垂 904

五、上睑下垂的治疗 904

第五节 眼睑退缩 905

第六节 睑球粘连 906

第七节 眼睑闭合不全 907

第八节 眉畸形 907

第六章 眼睑神经疾病 909

第一节 眼睑痉挛 909

第二节 眼睑麻痹 910

第七章 眼睑肿瘤 912

第一节 眼睑良性肿瘤 912

一、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912

二、假性癌性增殖 912

三、角化棘皮瘤 912

四、皮脂溢性角化病 912

五、反转性滤泡性角化病 913

六、良性苔藓样角化病 913

七、光化性角化病 913

八、大细胞棘皮瘤 913

九、色素痣 913

十、眼睑附属器肿瘤 914

十一、血管瘤 914

十二、血管畸形 915

十三、黄色瘤 916

第二节 眼睑恶性肿瘤 916

一、基底细胞癌 916

二、鳞状细胞癌 918

三、眼睑皮脂腺癌 918

四、黑色素瘤 919

五、神经内分泌癌 920

第八章 眼睑手术 922

第一节 眼睑手术基本技术 922

一、切口和缝合 922

二、充填和修补 923

三、松解和紧缩 924

四、组织移植 925

第二节 上睑成形术 929

一、术前评估和准备 929

二、手术方法 929

三、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930

第三节 下睑成形术 930

一、术前评估和准备 930

二、手术方法 931

三、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931

第四节 睑内翻矫正术 931

一、先天性睑内翻 932

二、退行性睑内翻 932

三、瘢痕性睑内翻 933

四、睑内翻矫正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934

第五节 睑外翻矫正术 934

一、瘢痕性睑外翻 934

二、老年性睑外翻 934

三、麻痹性睑外翻 935

第六节 上睑下垂矫正术 935

一、手术时机 935

二、术前检查 936

三、手术方法 936

四、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939

第七节 眼睑退缩矫正术 940

一、上睑退缩矫正术 940

二、下睑退缩矫正术 941

第八节 眼睑肿瘤切除术 942

一、手术治疗原则 942

二、Mohs法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 942

三、眼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943

第九节 眼睑缺损修复术 944

一、眼睑缺损的原因和分类 944

二、影响眼睑缺损修复的因素 944

三、眼睑浅层缺损 945

四、上睑全层缺损 945

五、下睑全层缺损 947

六、眦部缺损 948

七、睑缘缺损 948

第十节 眉畸形矫正术 948

一、眉畸形 948

二、眉下垂 949

第二篇 泪器疾病 951

第一章 泪腺疾病 951

第一节 泪腺分泌异常与干眼 951

一、泪液的检测方法 952

二、干眼诊断步骤和标准 954

三、泪液分泌过少 954

四、泪液分泌过多 954

第二节 泪腺炎症 955

一、急性泪腺炎 955

二、慢性泪腺炎 956

三、泪腺肉样瘤病 957

四、sj?gren综合征 957

五、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病) 958

六、淀粉样变性 959

第三节 泪腺肿瘤 961

一、泪腺肿瘤分类 961

二、泪腺多形性腺瘤 962

三、泪腺多形性腺癌 964

四、泪腺腺样囊性癌 965

五、其他泪腺癌 966

六、泪腺囊肿 967

七、泪腺区其他肿瘤 967

第四节 泪腺与全身性疾病 969

一、甲状腺相关眼病 969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 969

三、白血病 969

四、淋巴细胞性肿瘤 969

五、眼眶嗜酸性肉芽肿 969

六、Wegener肉芽肿 970

七、结节性多动脉炎 970

第五节 泪腺脱垂 971

第六节 泪腺萎缩 971

一、老年性泪腺萎缩 971

二、特发性泪腺萎缩 971

三、继发性泪腺萎缩 971

第七节 其他泪腺病变 971

一、泪腺瘘 971

二、泪腺结石 971

第二章 泪道疾病 973

第一节 泪道的检查 973

一、临床病史 973

二、局部检查 973

三、泪液的排泄试验 974

四、味觉检查 974

五、泪道检查 974

六、X射线成像 975

七、CT检查 976

八、B型超声检查 977

九、磁共振成像 977

十、核素泪道造影 977

十一、泪道内镜检查 978

第二节 泪道功能不全 978

第三节 泪道狭窄或阻塞 979

第四节 泪道炎症 980

一、泪小管炎 980

二、泪囊炎 980

第五节 泪道憩室和囊肿 984

第六节 泪道异物及泪石 984

第七节 泪道肿瘤 984

一、泪小管肿瘤 984

二、泪囊肿瘤 985

第八节 泪道手术 986

一、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 987

二、泪道激光成形术 987

三、鼻腔泪囊造口(吻合)术 989

四、泪道内镜下泪道微创成形术 991

五、泪小管断裂修复术 992

第三篇 眼眶疾病 995

第一章 概述 995

第一节 眼眶解剖 995

一、眼眶的系统解剖 995

二、断层解剖 1000

第二节 眼眶病发病率 1000

第三节 眼球位置异常 1001

一、正常眼球突出度 1001

二、眼球突出 1002

三、假性眼球突出 1002

四、眼球脱垂 1002

五、眼球内陷 1002

六、眼球移位 1002

七、眼球搏动 1002

第四节 眼眶病诊断 1002

一、一般情况和病史 1002

二、眼部检查 1003

三、眼眶周围和全身检查 1004

四、实验室检查 1004

第五节 影像学诊断 1005

一、超声检查 1005

二、X射线成像 1007

三、计算机断层成像 1008

四、磁共振成像 1010

五、放射性核素显像 1011

第二章 眼眶先天和发育异常 1014

第一节 颅缝早闭症 1014

一、Crouzon综合征 1014

二、尖头畸形和尖头并指(趾)综合征 1015

三、舟状颅畸形 1016

四、Saethre-Chotzen综合征 1016

第二节 眶距增宽症 1017

第三节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 1017

第四节 脑膜-脑膨出 1021

一、前部脑膜-脑膨出 1022

二、后部脑膜-脑膨出 1022

第五节 神经纤维瘤病 1023

第三章 眼眶炎症 1028

第一节 眼眶感染性炎症 1028

一、眼眶蜂窝织炎 1028

二、眼眶脓肿 1030

三、眶骨膜下脓肿 1032

四、眶骨髓炎、骨膜炎 1033

五、急性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 1035

六、眼球筋膜炎 1035

七、眼眶真菌病 1036

八、结核病 1037

九、梅毒 1038

十、猪囊虫病 1038

第二节 特发性眼眶炎症 1039

一、眼眶炎性假瘤 1039

二、痛性眼肌麻痹 1042

第三节 眼眶慢性炎症 1043

一、Wegener肉芽肿 1043

二、眼结节病 1043

三、中线特发性破坏性疾病 1044

第四章 眼眶囊肿 1046

第一节 发育性囊肿 1046

一、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1046

二、畸胎瘤 1049

第二节 单纯性囊肿 1050

一、结膜上皮囊肿 1050

二、植入性囊肿 1051

三、呼吸道上皮囊肿 1051

四、浆液囊肿 1051

第三节 寄生虫囊肿 1051

一、猪囊尾蚴病 1051

二、裂头蚴虫病 1051

三、包虫病 1052

四、肺吸虫病 1052

第四节 黏液囊肿 1053

第五节 血肿及血囊肿 1055

第六节 视神经鞘囊肿 1056

第五章 血管瘤、淋巴管瘤和血管畸形 1058

一、血管内皮瘤 1058

二、血管外皮瘤 1058

三、血管平滑肌瘤 1059

四、毛细血管瘤 1059

五、海绵状血管瘤 1062

六、静脉性血管瘤 1064

七、淋巴管瘤 1066

八、静脉曲张 1067

九、颈动脉-海绵窦瘘 1071

第六章 眼眶间叶组织肿瘤 1076

第一节 肌组织肿瘤 1076

一、横纹肌瘤 1076

二、横纹肌肉瘤 1076

三、平滑肌瘤 1081

四、平滑肌肉瘤 1082

第二节 结缔组织肿瘤 1082

一、纤维瘤 1082

二、纤维肉瘤 1083

三、纤维组织细胞瘤 1084

四、脂肪瘤 1086

五、皮样脂肪瘤 1087

六、脂肪肉瘤 1088

七、黏液瘤 1089

八、软骨瘤 1089

九、软骨肉瘤 1090

十、骨瘤 1091

十一、骨肉瘤 1092

十二、动脉瘤样骨囊肿 1092

十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1093

十四、骨化纤维瘤 1094

十五、间叶瘤 1095

第七章 眼眶神经源性肿瘤 1098

一、视神经胶质瘤 1098

二、视神经鞘脑膜瘤 1099

三、神经鞘瘤 1102

四、眼眶神经纤维瘤 1104

五、化学感受器瘤 1105

六、颗粒细胞瘤 1106

七、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1107

第八章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组织细胞病 1110

第一节 眼眶恶性淋巴瘤 1110

一、眼眶恶性淋巴瘤分类 1110

二、眼眶常见恶性淋巴瘤 1110

第二节 眼眶白血病 1116

一、儿童眼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1116

二、成人眼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18

第三节 眼眶浆细胞瘤 1120

一、眼眶孤立性浆细胞瘤 1120

二、眼眶多发性骨髓瘤 1122

第四节 眼眶组织细胞病 1124

一、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病 1124

二、窦性组织细胞增多病 1128

三、少年性黄色肉芽肿 1128

第九章 眼眶继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 1132

第一节 继发于眼球的肿瘤 1132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 1132

二、恶性黑色素瘤 1133

第二节 眼睑及结膜肿瘤 1135

一、基底细胞癌 1135

二、睑板腺癌 1135

三、眼睑及结膜鳞状细胞癌 1136

第三节 鼻窦肿瘤 1137

一、鼻窦良性肿瘤 1137

二、鼻窦恶性肿瘤 1138

三、鼻咽腔肿瘤 1139

第四节 颅内肿瘤 1139

一、蝶骨脑膜瘤 1139

二、其他颅内肿瘤 1140

第五节 眼眶转移性肿瘤 1141

第十章 甲状腺相关眼病 1145

第一节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免疫学研究 1145

第二节 眼眶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 1146

一、组织病理学 1146

二、超微结构 1147

三、免疫组织化学 1147

第三节 甲状腺相关眼病临床特点 1149

一、眼睑位置异常和表现 1149

二、眼部软组织受累及特征 1151

三、角膜受累 1152

四、眼外肌病 1153

五、影像学特点 1156

六、眼部病变的分类及活动性的判断 1160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1160

第四节 治疗 1162

一、干预标准 1162

二、药物治疗 1163

三、放射治疗 1166

四、手术治疗 1168

第十一章 眼眶手术 1172

第一节 概述 1172

一、局部解剖 1172

二、眼眶手术入路的选择 1173

三、影像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