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神农本草经辑注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神农本草经辑注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神农本草经辑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继兴主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71472
  • 页数:7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辑注和研究两部分组成。辑注部分,辑、校、注并举,注重正本清源,考证翔实,注释精当。研究部分,以对辑复《本经》的研究思路和辑注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与论述,对诸家辑佚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据证提出己见。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 神农本草经辑注》目录

卷一 1

序录 1

序 1

录 29

卷二 33

上药(上品) 33

一 菖蒲 33

二 菊花 34

三 人参 36

四 天门冬 37

五 甘草 38

六 乾地黄 39

七 术 41

八 菟丝子 42

九 牛膝 44

十 茺蔚子 45

十一 女萎 46

十二 防葵 47

十三 柴胡 48

十四 麦门冬 49

十五 独活 50

十六 车前子 51

十七 木香 52

十八 薯蓣 53

十九 薏苡仁 54

二十 泽泻 55

二十一 远志 56

二十二 龙胆 57

二十三 细辛 58

二十四 石斛 59

二十五 巴戟天 60

二十六 白英 60

二十七 白蒿 61

二十八 赤箭 62

二十九 菴?子 63

三十 菥蓂子 63

三十一 蓍实 64

三十二 赤芝 65

三十三 黑芝 65

三十四 青芝 66

三十五 白芝 66

三十六 黄芝 66

三十七 紫芝 67

三十八 卷柏 67

三十九 蓝实 68

四十 蘪芜 69

四十一 丹参 69

四十二 络石 70

四十三 蒺?子 71

四十四 肉蓯蓉 72

四十五 防风 73

四十六 蒲黄 74

四十七 香蒲 74

四十八 续断 75

四十九 漏芦 76

五十 天名精 76

五十一 决明子 77

五十二 飞廉 78

五十三 旋花 79

五十四 兰草 79

五十五 蛇床子 80

五十六 地肤子 81

五十七 景天 81

五十八 茵陈蒿 82

五十九 杜若 83

六十 徐长卿 84

六十一 石龙? 84

六十二 王不留行 85

六十三 升麻 86

以上草部 87

六十四 牡桂 87

六十五 菌桂 88

六十六 松脂 89

六十七 槐实 90

六十八 枸杞 91

六十九 柏实 92

七十 茯苓 92

七十一 榆皮 94

七十二 酸枣 94

七十三 蔓荆实 95

七十四 辛夷 96

七十五 五加皮 96

七十六 杜仲 97

七十七 女贞实 98

七十八 蕤核 99

以上木部 100

七十九 橘柚 100

八十 大枣 101

八十一 葡萄 102

八十二 蓬蘽 103

八十三 藕实茎 103

八十四 鷄头实 104

八十五 冬葵子 105

八十六 苋实 106

八十七 白瓜子 106

八十八 苦菜 107

八十九 胡麻 108

以上谷部 109

九十 丹砂 109

九十一 云母 110

九十二 玉泉 111

九十三 石钟乳 112

九十四 礬石 113

九十五 消石 115

九十六 朴消 116

九十七 滑石 117

九十八 空青 117

九十九 曾青 118

一○○禹馀粮 119

一○一 太一馀粮 120

一○二 白石英 121

一○三 紫石英 122

一○四 青石脂 123

一○五 赤石脂 124

一○六 黄石脂 124

一○七 白石脂 125

一○八 黑石脂 125

一○九 白青 126

一一○扁青 127

以上石部 127

一一一 龙骨 127

一一二 熊脂 128

一一三 白胶 129

一一四 阿胶 130

一一五 丹雄鸡 132

一一六 ?肪 135

一一七 石蜜 136

一一八 蜂子 138

一一九 蜜蜡 138

一二○ 牡蛎 139

以上虫部 141

卷三 141

中药(中品) 141

一二一 乾姜 141

一二二 葈耳实 142

一二三 葛根 143

一二四 栝楼根 143

一二五 苦参 144

一二六 芎藭 145

一二七 当归 146

一二八 麻黄 147

一二九 通草 148

一三○ 芍药 148

一三一 蠡实 149

一三二 瞿麦 150

一三三 玄参 151

一三四 秦艽 152

一三五 百合 152

一三六 知母 153

一三七 贝母 154

一三八 白芷 155

一三九 淫羊藿 156

一四○ 黄芩 156

一四一 石龙芮 157

一四二 茅根 158

一四三 紫菀 159

一四四 紫草 160

一四五 茜根 160

一四六 白鲜皮 161

一四七 酸浆 161

一四八 紫参 162

一四九 藁本 162

一五○ 狗脊 163

一五一 萆薢 164

一五二 白兔藿 164

一五三 营实 165

一五四 薇衔 166

一五五 水萍 167

一五六 王瓜 168

一五七 地榆 168

一五八 海藻 170

一五九 泽兰 171

一六○防己 172

一六一 牡丹 173

一六二 款冬花 174

一六三 石韦 175

一六四 马先蒿 175

一六五 女菀 176

一六六 王孙 176

一六七 云实 177

一六八 爵床 178

一六九 黄耆 178

一七○黄连 179

一七一 五味子 180

一七二 沙参 181

一七三 桔梗 181

一七四 莨菪子 182

一七五 陆英 183

一七六 姑活 183

一七七 屈草 184

一七八 别覉 185

一七九 翘根 185

一八○萱草 186

以上草部 187

一八一 梔子 187

一八二 竹叶 188

一八三蘖(柏)木 189

一八四 吴茱萸 190

一八五 桑根白皮 191

一八六 芜荑 193

一八七 枳实 194

一八八 厚朴 195

一八九 秦皮 196

一九○秦椒 196

一九一 山茱萸 197

一九二 紫葳 198

一九三 猪苓 199

一九四 白棘 200

一九五 龙眼 200

一九六 木兰 200

一九七 桑上寄生 201

一九八 柳花 202

一九九 卫矛 202

二○○合欢 203

二○一 松萝 204

二○二 乾漆 204

二○三 石南 205

二○四 蔓椒 206

二○五 栾花 206

二○六 淮木 206

以上木部 207

二○七 梅实 207

二○八 蓼实 208

二○九 葱实 209

二一○水苏 210

二一一 瓜蒂 211

二一二 水斳 211

二一三 粟米 212

二一四 黍米 213

二一五 麻蕡 214

以上谷部 215

二一六 石硫黄 215

二一七 石膏 217

二一八 磁石 217

二一九 阳起石 219

二二○理石 220

二二一 长石 220

二二二 孔公孽 221

二二三 殷孽 222

以上石部 223

二二四 发髲 223

二二五 白马茎 223

二二六 鹿茸 224

二二七 羖羊角 225

二二八 牡狗阴茎 226

二二九 羚羊角 226

二三○ 牛黄 228

二三一 麝香 229

二三二 天鼠屎 230

二三三 伏翼 230

二三四 蠡鱼 231

二三五 鲤鱼胆 231

二三六 乌贼鱼骨 232

二三七 海蛤 232

二三八 石龙子 234

二三九 白殭蚕 234

二四○桑螵蛸 235

以上虫部 237

卷四 237

下药(下品) 237

二四一 附子 237

二四二 乌头 238

二四三 天雄 240

二四四 半夏 240

二四五 虎掌 241

二四六 鸢尾 242

二四七 大黄 243

二四八 葶苈 244

二四九 草蒿 245

二五○旋覆花 245

二五一 藜芦 246

二五二 钩吻 247

二五三 射干 248

二五四 蛇含 248

二五五 恒山 249

二五六 蜀漆 250

二五七 甘遂 251

二五八 白蘝 251

二五九 青葙子 252

二六○ 雚菌 253

二六一 白及 253

二六二 大戟 255

二六三 泽漆 255

二六四 茵芋 256

二六五 贯众 256

二六六 蕘花 257

二六七 牙子 257

二六八 羊踯躅 258

二六九 芫花 259

二七○ 商陆 260

二七一 羊蹄 261

二七二 萹蓄 262

二七三 狼毒 262

二七四 鬼臼 262

二七五 白头翁 263

二七六 羊桃 264

二七七 女青 265

二七八 连翘 266

二七九 石下长卿 266

二八○ ?茹 267

二八一 乌韮 268

二八二 鹿藿 268

二八三 蚤休 269

二八四 石长生 269

二八五 ?草 270

二八六 牛扁 270

二八七 夏枯草 270

二八八 败酱 271

二八九 白薇 271

二九○ 积雪草 272

二九一 蜀羊泉 272

以上草部 273

二九二 巴豆 273

二九三 蜀椒 274

二九四 皂荚 275

二九五 楝实 275

二九六 郁李仁 276

二九七 莽草 276

二九八 雷九 277

二九九 梓白皮 278

三○○桐叶 278

三○一 药实根 279

三○二 黄环 279

三○三 溲疏 280

三○四 鼠李 281

以上木部 281

三○五 桃核仁 281

三○六 杏核仁 283

三○七 假苏 284

三○八 苦瓠 284

三○九 大豆黄卷 284

三一○腐婢 286

以上谷部 286

三一一 石胆 286

三一二 雄黄 288

三一三 雌黄 289

三一四 水银 289

三一五 肤青 290

三一六 凝水石 291

三一七 铁落 292

三一八 铅丹 293

三一九 粉锡 293

三二○代赭 294

三二一 卤鹹 295

三二二 青琅玕 297

三二三 ?石 297

三二四 石灰 299

三二五 白垩 300

三二六 冬灰 300

以上石部 301

三二七 六畜毛蹄甲 301

三二八 犀角 301

三二九 豚卵 302

三三○麋脂 303

三三一 鼺鼠 304

三三二 燕屎 304

三三三 龟甲 305

三三四 虾蟇 305

三三五 ?鱼甲 306

三三六 龞甲 307

三三七 蚱蝉 307

三三八 露蜂房 308

三三九 马刀 308

三四○ 蟹 309

三四 蛇蜕 310

三四二 蝟皮 311

三四三 蠮螉 311

三四四 ?蜋 312

三四五 蛞蝓 312

三四六 白颈蚯蚓 313

三四七 蛴螬 314

三四八 石蚕 315

三四九 雀甕 316

三五○ 樗鸡 316

三五一 斑蝥 316

三五二 蝼蛄 317

三五三 蜈蚣 318

三五四 马陆 319

三五五 地胆 319

三五六 萤火 320

三五七 衣鱼 320

三五八 鼠妇 321

三五九 水蛭 322

三六○ 木? 323

三六一 蜚? 323

三六二 蜚蠊 324

三六三 ?虫 325

三六四 贝子 325

三六五 彼子 326

以上虫部 327

辑复《神农本草经》的研究 327

导言 327

第一部 辑复《本经》药物目录的研究 329

第一篇 《本经》药数与药名的确定 329

第一章 古籍所载《本经》药数、药名考 329

一、《本经》药数及药名的出典及依据 329

二、《本经》原书的药数 330

三、《证类本草》所载的《本经》药数和药名 331

四、《唐本草》所载的《本经》药名 331

五、《本草经集注》所载的《本经》药名 332

六、《本草纲目》所载的《本经》药数和药名 333

七、宋以前文史古籍所载的《本经》药名 339

八、小结 339

第二章 《本经》药物的变动及其辑复要求 340

一、《本经》药物正品与副品的分合 340

二、《本经》早期传本中的兼并药物 353

三、《本经》早期传本中的脱遗药物 354

四、陶弘景所记《本经》与《别录》的疑似药物 357

五、《唐本草》所记《本经》与《别录》的疑似药物 359

六、后世对《本经》药名、药品、药类之异说 361

七、小结 364

第二篇 《本经》药物三品隶属的确定 372

第三章 《本经》三品药物差异考 372

一、《本经》三品药物分类及在其古传本中的差异 372

二、《本经》后世辑本中的三品差异 379

三、《本经》原文的三品定义及其药物佚文中的差异 387

四、小结 394

第四章 古本草序录“七情表”所载《本经》佚文考 394

一、七情旧注的内容与名称 395

二、七情旧注的早期演变 395

三、古本七情旧注中所存在的问题 396

四、“七情表”的特点 397

五、“七情表”古传本的种类 398

六、六种古本“七情表”所载《本经》药数的比较 399

七、两大类古“七情表”传本系统 400

八、“七情表”两类传本系统的区别 405

九、“七情表”对《本经》辑佚的价值 407

第三篇 《本经》药物特征专项的确定 408

第五章 记述《本经》药物的各种项目及其辑复原则 408

一、《本经》药物记文的项目种类及其排列顺序 408

二、正名(药物正名) 409

三、别名(药物别名) 412

四、性味 413

五、药毒 414

六、主治 415

七、功效 415

八、生境 416

九、产地 418

十、采制 418

十一、服用 420

十二、七情 421

十三、现存《本经》佚文项目不全的药物 422

第六章 古本草序录“诸病通用药”所载《本经》佚文考 422

第一节 前言 422

一、“诸病通用药”的演变过程 423

二、传世的“通用药”中《本经》佚文情况 424

第二节 《本经》药名佚文 426

一、正品药名佚文 426

二、副品药名佚文 426

三、药物别名佚文 430

四、“通用药”记载失误的《本经》药名 432

五、“通用药”所录《本经》药数 433

第三节 《本经》药性佚文 436

一、“通用药”药性佚文的种类 436

二、“通用药”药性佚文的特点 437

第四节 “通用药”病名中的《本经》佚文成分 444

第七章 《本经》药物毒性考 450

第一节 《本经》药物毒性的特点 450

第二节 传世《本经》佚文中毒性待考药物 451

第三节 传世古本草所载《本经》三品药毒归属 453

第四节 《本经》辑本中的药毒记文及其三品归属 455

第五节 三品药毒在现存《本经》传本、辑本中所占比例 465

第六节 小结 469

第四篇 复原《本经》药物目录的具体措施 469

第八章 厘定《本经》三品药目的原则与要求 469

一、基本依据 469

二、主要参考依据 471

第九章 在传世古本草基础上《本经》三品药目的辑复 471

第一节 上品药目的辑复 472

一、第一类,被传世古本草混淆错乱的《本经》上品药物 472

二、第二类,未被傅世古本草混淆错乱的《本经》上品药物 474

三、第三类,在傅世古本草中具有上品药效定义的非上品《本经》药物 474

第二节 中品药目的辑复 475

一、第一类,被传世古本草混淆错乱的《本经》中品药物 475

二、第二类,未被传世古本草混淆错乱的《本经》中品药物 478

三、第三类,在传世古本草中具有中品药效定义的非中品《本经》药物 478

第三节 下品药目的辑复 479

一、第一类,被传世古本混淆错乱的《本经》下品药物 479

二、第二类,未被传世古本草混淆错乱的《本经》下品药物 481

三、第三类,在传世古本草中具有下品药效定义的非下品《本经》药物 481

第十章 新辑《本经》药物的依据及目录 482

第一节 辑复《本经》三品药物依据检索表 482

第二节 新辑《神农本草经》药物目录 489

一、上品——共一百二十种,现列表如下(见表39) 489

二、中品——共一百二十种,现列表如下(见表40) 490

三、下品——共一百二十五种,现列表如下(见表41) 492

第二部 辑复4《本经》药物本文的研究 495

第五篇 《本经》佚文渊源出处的核实 495

第十一章 收载《本经》佚文的药典性本草学古籍考 495

第一节 证类本草类 495

一、《大观本草》 495

二、《政和本草》 498

三、《绍兴本草》 499

第二节 《唐本草》类 500

一、敦煌出土唐人书写的残卷本 500

二、日本仁和寺收藏日人书写的残卷本 501

三、保存《唐本草》佚文的传世古籍 502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类 503

一、出土的残卷 503

二、保存《本草经集注》佚文的传世古籍 504

第四节 其他药典性本草学古籍 504

一、《本草品汇精要》 504

二、《本草纲目》 505

三、小结 508

第十二章 传世非药典性本草学古籍所载《本经》古本佚文考 508

第一节 传世汉魏古籍中的《本经》古本佚文 508

一、《神农黄帝食禁》所引佚文 508

二、《楚辞章句》所引佚文 509

三、《尔雅樊氏注》所引佚文 509

四、《淮南子》高诱注所引佚文 510

五、《吕氏春秋》高诱注所引佚文 510

六、《嵇中散集》所引佚文 511

七、《尔雅孙氏注》所引佚文 511

八、《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所引佚文 511

九、《李当之药录》所引佚文 512

十、《吴普本草》所引佚文 512

第二节 传世晋及南北朝古籍中的《本经》古本佚文 512

一、《博物志》所引佚文 512

二、《抱朴子·内篇》所引佚文 513

三、《肘后备急方》所引佚文 513

四、《尔雅郭氏注》所引佚文 513

五、《蜀都赋注》所引佚文 515

六、《养生要集》所引佚文 515

七、《养生略要》所引佚文 515

八、《世说新语注》所引佚文 516

九、《水经注》所引佚文 516

十、《齐民要术》所引佚文 516

十一、《毛诗义疏》所引佚文 516

十二、《玉篇》残卷所引佚文 517

第三节 传世隋、唐、五代古籍中的《本经》古本佚文 517

一、《北堂书钞》所引佚文 517

二、《五行大义》所引佚文 518

三、《经典释文》所引佚文 518

四、《甄氏本草》所引佚文 520

五、《艺文类聚》所引佚文 520

六、《千金要方》所引佚文 520

七、《千金翼方》所引佚文 521

八、《外台秘要方》所引佚文 521

九、《后汉书》李贤注所引佚文 521

十、《昭明文选》李善注所引佚文 522

十一、《初学记》所引佚文 522

十二、《一切经音义》所引佚文 523

十三、《刊谬补缺切韵》残卷所引佚文 523

十四、《四声本草》所引佚文 524

十五、《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所引佚文 524

十六、《说文解字系传》所引佚文 524

第四节 传世宋辽古籍中的《本经》古本佚文 525

一、《太平御览》所引佚文 525

二、《事类赋》所引佚文 532

三、《尔雅疏》所引佚文 532

四、《续一切经音义》所引佚文 534

五、《图经衍义本草》所引佚文 534

六、《宝庆本草折衷》所引佚文 534

七、《急就篇补注》所引佚文 535

第五节 传世日本早期古籍中的《本经》古本佚文 535

一、《秘府略》残卷所引佚文 535

二、《本草和名》所引佚文 536

三、《和名类聚钞》所引佚文 536

四、《医心方》所引佚文 537

五、《弘决外典钞》所引佚文 540

六、《香要抄》所引佚文 540

七、《药种抄》所引佚文 541

八、《香药抄》所引佚文 541

九、《香字抄》所引佚文 541

十、《长生疗养方》所引佚文 541

十一、《本草色叶抄》所引佚文 542

十二、《顿医抄》所引佚文 542

十三、《覆载万安方》所引佚文 543

十四、其他日本古籍所引佚文 544

第六节 小结 544

第十三章 《吴普本草》所引《神农本草经》古本的考察 545

第一节《吴普本草》是《神农本草经》在二、三世纪间的辑注本 545

第二节 吴本《本经》与传本《本经》佚文的对照 557

一、在《吴普本草》佚文中既有《本经》药名,又保留了《本经》佚文者 558

二、在《吴普本草》佚文中虽系《本经》的药名。但尚缺《本经》佚文者 564

第三节 吴本《神农本草经》的特点 565

一、《吴普本草》所据《神农本草经》古本的种类 565

二、吴本《本经》的药名文字和传本《本经》的异同 566

三、吴本《本经》中药物正名与别名的混淆 567

四、吴本《本经》中药物正品与副品的混淆 569

五、吴本《本经》中药物朱字与墨字的混淆 569

六、《吴普本草》和《本经》七情旧注的关系 571

第十四章 《李当之药录》辑注《神农本草经》古本的考察 573

第一节 《李当之药录》是二世纪顷《神农本草经》的辑注本 573

第二节 李本《本经》原文及李氏注释 581

一、李本《本经》原文及其特点 581

二、在李本《本经》佚文中辨识李注的证据 582

三、李当之注文的主要内容 583

四、李当之对于某些《本经》药物实物的补充说明 584

五、李当之对《别录》药物名实的注释 585

六、李当之能辨识的《别录》药物,迄陶弘景时已不复识者 585

七、李当之所引的《本经》药物七情旧注 587

第三节 李当之新记药性与传本《本经》的比较 587

第六篇 《本经》辑佚的学术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589

第十五章 《本经》诸辑本所辑《本经》佚文考 589

第一节 辑本的源流及其种类 590

第二节 南宋王炎辑本的考证 593

一、汪宏辑本所据《本草正经》的明翻刻本 593

二、王阐运辑本所记《本草正经》的明翻刻本 593

三、《本草正经》与《嘉祐本草》的关系 594

四、《本草正经》所辑《本经》药物的特点 594

五、《本草正经》对于其他本草学的影响 595

第三节 明代以后《本经》诸辑本的依据及其特征 596

一、卢复辑本 596

二、过孟起辑本 596

三、孙星衍辑本 596

四、狩谷望之志辑本 597

五、顾观光辑本 597

六、森立之辑本 597

七、汪宏辑注本 599

八、王闓运辑本 599

九、王仁俊辑本 599

十、姜国伊辑本 599

十一、黄奭辑本 602

十二、尚志钧辑本 602

十三、莫文泉辑注本 603

十四、蔡陆仙辑注本 604

十五、刘复辑本 604

十六、曹元宇辑注本 604

十七、王筠默辑注本 605

第四节 《本经》诸辑本的药名与药数 605

一、与《本经》旧目药物名数全同的辑本 605

二、与《本经》旧目药物名数相异的辑本 605

三、《本经》诸辑本中药物的增减(参见第十六章第一节三) 611

第五节 《本经》诸辑本药物名数的类别 611

一、将旧目的正品药改为副品药,而合并于其他正品药者 611

二、将旧目的正品药并于其他正品药者 612

三、将《本经》的副品药自原正品药中析出,改为另一种正品药者 612

四、据《本经》古本补入的《本经》正品药 612

五、将《证类》墨字的《别录》正品药改为《本经》的正品药者 612

第六节 《本经》诸辑本的其他差异 613

小结 613

第十六章 《本经》诸辑注本所辑佚文考 613

第一节 只收载《本经》药物的辑注本 614

一、收载全部《本经》药名、药数的辑注本 614

二、收载部分《本经》药名、药数的辑注本 616

三、《本经》诸辑本及辑注本中药物的增减 617

第二节 兼收载非《本经》药物的诸辑注本 621

【附】其他辑注本 628

第七篇 《本经》佚文的特点及其科学价值之评估 629

第十七章 《本经》佚文古字考 629

第一节 《本经》古本佚文中的异写字 629

第二节 《本经》佚文中的讳字 631

第三节 《本经》药名的通假字 635

第四节 《本经》病证名的通假字 643

第五节 《本经》佚文中的其他通假字 649

第十八章 《本经》所记古国名、地名考 652

一、《本经》和《别录》在记载药物生境及产地的区别 653

二、见于药物正名的国名和地名 654

三、见于药物别名出处的古国名 658

四、小结 659

第十九章 《太平御览》引用《本经》佚文的价值 660

第一节 《御览》所引《本经》佚文的渊源继承性 660

一、《御览》与《艺文类聚》二书所引相同佚文的比较 660

二、《御览》与《初学记》二书所引相同佚文的比较 661

三、《御览》与《艺文类聚》、《初学记》三书所引相同佚文的比较 661

四、《御览》与《秘府略》二书所引相同佚文的比较 662

第二节 《御览》所引《本经》佚文的特点 662

一、《御览》所引用的《本经》古传本 663

二、《御览》所引《本经》佚文的体例 663

三、《御览》引录《本经》个别药物的分条失误 665

第二十章 《本经》古本佚文信实程度的评诂 666

一、《本经》佚文和《本经》古本佚文的区别 666

二、传世《本经》古本佚文的共同规律 667

三、古籍佚文的信实程度 668

四、小结 672

第八篇 本书辑复《本经》的方案与步骤 673

第二十一章 《神农本草经》书名和卷数的确定 673

第一节 原书书名及其异称 673

一、确定原书名的依据 673

二、古异称的考证 673

第二节 原书卷数 678

一、既知古籍所载的卷数 678

二、后世辑本的卷数及对卷数的争议 679

三、原书卷数及各卷内容的确定 680

第二十二章 辑复《本经》首要解决的课题 681

第一节 《本经》药物目录的确定 682

一、第一类课题:《本经》药名的确定 682

二、第二类课题:《本经》药物三品隶属的确定 682

三、第三类课题:《本经》药物特征专项的确定 682

四、第四类课题:复原《本经》药物目录的具体措施 683

第二节 《本经》原书佚文的考察 683

一、第五类课题:《本经》佚文渊源出处的核实 683

二、第六类课题:《本经》辑佚的学术成果与尚待发展的任务 684

三、第七类课题:《本经》佚文的特点及其科学价值之评估 684

第二十三章 辑复《本经》的步骤 685

第一节 拟定体例 685

一、文字处理 685

二、每种药物项目的书写规格要求 685

第二节 采用版本 687

一、《证类本草》类 688

二、《新修本草》类 688

三、《本草经集注》类 689

四、收载《本经》部分佚文的中国古医书类 689

五、收载《本经》部分佚文的日本古医书类 691

六、收载《本经》部分佚文的训诂注释古籍类 691

七、收载《本经》部分佚文的古类书类 692

八、收载《本经》部分佚文的其他古文史书类 693

九、收载《本经》古注的典籍类 693

第三节 辑复程序 694

一、药典性古本草所载《本经》佚文的辑复 695

二、其他古籍所载《本经》佚文的辑复 696

三、《本经》辑本的参校 698

四、《本经》古注的辑复 698

五、《本经》本文的训诂 699

六、按语及统稿 700

附录:主要引书的畧称、全称及其版本依据一览表 700

药名索引 71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