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划分与创新发展 产业网络视阈下的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新民,李芳,李昕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4153217
- 页数:256 页
第1章 区域划分与创新发展 1
1.1 区域划分相关理论 1
1.1.1 区域 1
1.1.2 区域划分概念和分类 2
1.1.3 经济区域的划分程序和方法 4
1.1.4 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博弈与协调 8
1.2 区域创新发展理论 12
1.2.1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13
1.2.2 进化经济学理论 13
1.2.3 新区域科学理论 13
1.2.4 新产业区理论 14
1.2.5 三螺旋理论 14
1.2.6 增长极理论 14
1.2.7 经济辐射理论 14
1.3 创新模式的演进 15
1.3.1 从国家创新系统到区域创新系统 15
1.3.2 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 17
1.3.3 从企业创新系统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21
第2章 产业网络视阈下的区域创新系统 23
2.1 产业网络:区域划分的新趋势 23
2.1.1 产业网络概念 23
2.1.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26
2.1.3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结网模式 28
2.2 基于产业网络的区域创新 30
2.2.1 区域创新网络 30
2.2.2 区域创新环境 31
2.2.3 基于产业网络的区域创新系统构成 32
2.3 产业网络视阈下的区域创新子系统 33
2.3.1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 34
2.3.2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系统 35
2.3.3 以技术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技术服务系统 36
2.3.4 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子系统 37
2.3.5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38
第3章 区域划分的基石: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评价 40
3.1 核心城市的识别与辐射带动 41
3.1.1 区域性核心城市 41
3.1.2 经济辐射带动 43
3.1.3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机理 44
3.2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5
3.2.1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 56
3.2.2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评价指标初选 59
3.2.3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评价指标筛选 65
3.3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69
3.3.1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69
3.3.2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0
3.4 案例: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实证研究 74
3.4.1 山东半岛城市群概况 74
3.4.2 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综合评价 76
3.4.3 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提升辐射带动能力的对策建议 91
3.5 案例:青岛市自主创新和龙头辐射带动能力评价 96
3.5.1 青岛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测度 97
3.5.2 青岛市龙头辐射带动能力评价 105
3.5.3 制约青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龙头作用发挥的“瓶颈”因素分析 116
第4章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22
4.1 区域创新综合评价维度与模型选择 123
4.2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124
4.2.1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维度 124
4.2.2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26
4.2.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流程 127
4.3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129
4.3.1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初选与说明 129
4.3.2 定量筛选方法的选取及原理简介 132
4.3.3 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级指标的定量筛选 134
4.4 案例:山东省产业网络的识别与区划选择 137
4.4.1 山东省产业网络结构 137
4.4.2 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划选择 146
第5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度评价 149
5.1 协调度的内涵 149
5.2 协调度评价方法的选择 150
5.2.1 协调度评价方法的介绍 150
5.2.2 协调度评价方法的选取 154
5.3 区域创新系统子系统实力评价测度模型 154
5.3.1 区域创新系统子系统综合实力测度 155
5.3.2 区域创新系统子系统相关度测度 159
5.4 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 161
5.4.1 系统间静态协调度测度 161
5.4.2 区域创新静态协调度测度 162
5.4.3 区域创新动态协调度测度 163
5.5 案例: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定 163
5.5.1 山东省17个地市创新系统协调度评价 164
5.5.2 山东省“一群一圈一带”创新系统协调度评价 167
5.5.3 山东省“一体两翼”创新系统协调度评价 171
第6章 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评价 176
6.1 有效性的内涵 176
6.2 有效性方法的选择 177
6.2.1 DEA方法原理 177
6.2.2 区域创新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步骤 181
6.2.3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181
6.3 有效性结果分析 183
6.3.1 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分析 183
6.3.2 区域创新的规模收益分析 183
6.3.3 区域创新的松弛变量分析 184
6.3.4 区域创新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分析 184
6.4 案例:山东省区域创新有效性评价 185
6.4.1 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计算结果 186
6.4.2 区域创新系统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计算结果 187
6.4.3 以“一群一圈一带”为例结果分析 202
第7章 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 206
7.1 成熟度的内涵 206
7.2 区域创新成熟度模型构建 207
7.2.1 现有成熟度评价方法介绍 207
7.2.2 成熟度评价方法的选择 212
7.2.3 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212
7.3 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测度 214
7.3.1 区域创新能力测度 214
7.3.2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能力测度 214
7.3.3 区域创新系统整体成熟度分析 215
7.4 案例: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测定 216
7.4.1 山东省17个地市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测度 216
7.4.2 山东省“一群一圈一带”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测度 217
7.4.3 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测度 218
第8章 区域划分模式的比较:以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为例 220
8.1 行政区划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220
8.1.1 行政区划下成熟度测评结果分析 221
8.1.2 行政区划下协调度测评结果分析 221
8.1.3 行政区划下有效性测评结果分析 225
8.2 “一群一圈一带”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226
8.2.1 “一群一圈一带”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分析 226
8.2.2 “一群一圈一带”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度分析 227
8.2.3 “一群一圈一带”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分析 228
8.3 “一体两翼”区域创新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229
8.3.1 “一体两翼”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分析 229
8.3.2 “一体两翼”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度分析 230
8.3.3 “一体两翼”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分析 231
8.4 三种区域划分比较和选择 232
第9章 区域划分与创新发展的策略设计 234
9.1 区域划分与区域发展战略 234
9.2 区域创新系统优化策略 236
9.2.1 经济区划“优势互补、协调推进” 236
9.2.2 打破行政区划,加强产业联动 236
9.2.3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转化 238
9.2.4 推进区域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推进创新主体间资源共享 239
9.2.5 坚持人才战略,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241
9.2.6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241
9.2.7 营造创新文化,培养创新文化 242
参考文献 243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花样民游 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的创新与指导》刘娟 2019
- 《幼儿园区域活动新思考》黄玉娇,周霞编著 2019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及优化政策研究》孙建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研究》樊春燕主编 2019
- 《创新的脚步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集萃》民政部编写组编著 2018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