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版权客体论
版权客体论

版权客体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海君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031424
  • 页数:6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版权客体论》的第2版,以版权课题范围的勾勒为中心,围绕思想表达两分法和原创性原则,结合非独立性创作因素,功能性因素、非文字性因素、事实性因素、表达量的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对版权法保护的对象进行逐渐深入的解读。本书可供知识产权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版权客体论》目录
标签:客体 版权

导论 3

一、选题的意义 3

二、研究现状 5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版权客体的范围——以思想表达两分法为中心 11

第一节 思想表达两分法 11

一、概念追问:是否真的有思想表达两分法 11

二、历史追索:思想表达两分法缘何被提起 14

三、根基追究:为何要有思想表达两分法 20

四、方法探索:怎样区分思想与表达 24

五、效果反思:思想表达两分法是否真的有用吗 38

六、未来展望:思想表达两分法何去何从 39

七、结语 41

第二节 合并原则与情景原则 42

一、合并原则:表达方式有限性之克服 42

二、情景原则:表达方式必要性之保障 44

三、适用范围:不同类型作品之个别适用 48

四、结语 53

第三节 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 53

一、南辕北辙: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的价值取向 54

二、各有千秋:约减主义与整体感念和感觉原则的实践发展 54

三、一张一弛: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的适用范围 57

四、利弊权衡: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的实施效果 62

五、结语 64

第四节 思想的法律地位 65

一、视角转换:思想应否受法律保护 65

二、性质界定:思想上可否存在普通财产权 68

三、一般特殊:思想上可否存在版权 73

四、分道扬镳:思想上可否存在专利权 76

五、视线转移:思想上可否存在相对权 79

六、结语 90

第五节 表达的实质与表达的形式——版权客体的重新解读 91

一、“表达的实质”与“表达的形式”的概念的提出 91

二、“表达的实质vs.表达的形式”两分法与“思想vs.表达”两分法之间的关系 93

三、“表达的实质v s.表达的形式”两分法与“作品v s.载体”两分法之间的关系 94

四、“表达的实质v s.表达的形式”两分法提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5

五、结语 101

第二章 客体可版权性的要件——以原创性为中心 105

第一节 基本前提:原创性要件的法律地位 105

一、美国版权法 105

二、英国版权法 106

三、德国著作权法 107

四、日本著作权法 109

五、我国台湾地区“著作权法” 110

六、我国内地著作权法 112

七、结语 115

第二节 不断深入:原创性要件的历史发展 116

一、Burrow—Giles Lithographic Co. v. Sarony案 116

二、Bleistein v. Donaldson Lithographing Co.案 118

三、Alfred Bell & Co. v. Catalda Fine Arts,Inc.案 119

四、Gracen v. Bradford Exchange案 121

五、Feist Publications,Inc. v.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案 123

六、结语 128

第三节 内涵丰富:原创性要件的基本范畴 129

一、原创性的基本含义 130

二、原创性与艺术价值 132

三、原创性与作者 133

四、原创性与个性 134

五、原创性与创作意图 136

六、原创性与劳动和投资 139

七、原创性与可区别性变化 143

八、原创性与新颖性 145

九、原创性与创造性 147

十、结语 151

第四节 多种视角:原创性要件的分析方法 152

一、作者导向型分析与作品导向型分析 152

二、特征导向型分析和目的导向型分析 161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64

四、主观与客观之分 167

五、结语 169

第五节 另辟蹊径:原创性要件的悖论 170

一、事实性汇编作品中的原创性悖论 170

二、临摹作品中的原创性悖论 170

三、重建类、考证类作品中的原创性悖论 171

四、结语 172

第三章 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因素(一) 175

第一节 非独立创作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一——以汇编作品为中心 175

一、制度概况:汇编作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版权保护 175

二、基本含义:汇编作品对原作品做了什么 177

三、利益衡量:汇编作品中的事实若受保护会怎样 178

四、范围界定:汇编作品的何种要素应受版权保护 179

五、理论基础:汇编作品缘何受版权保护 181

六、结语 198

第二节 非独立创作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二——以数据库为中心 199

一、辛勤收集原则: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版权保护是否合理 200

二、原创性原则:数据库中的何种要素具有原创性 200

三、合同保护理论:数据库的合同保护是否可行 204

四、对动产的侵害理论:数据库与动产之间是否存在类推适用的余地 207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是何种关系 208

六、技术措施的保护:技术措施与栅栏之间是否具有同质性 209

七、数据库的特殊保护:是否为数据库保护的必然选择 210

八、结语 223

第三节 非独立创作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三——以演绎作品为中心 223

一、他山之石:演绎作品的内涵及界定 224

二、青出于蓝:演绎作品的可版权性要件 226

三、万丈高楼:非法演绎作品的法律地位 236

四、结语 238

第四节 功能性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一——以实用艺术作品为中心 239

一、抉择之痛:艺术与实用之较量 240

二、难舍难分:实用艺术作品版权保护之必要性 248

三、分离之难:实用艺术作品的可版权性要件 251

四、结语 270

第五节 功能性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二——以建筑作品为中心 272

一、利益衡量:建筑作品版权保护的正当性分析 272

二、正本清源:建筑作品的概念分析 275

三、统筹兼顾:建筑作品的可版权性分析 278

四、利益衡量:建筑作品的版权保护 284

五、结语 287

第四章 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因素(二) 291

第一节 非文字性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一——以计算机软件为中心 291

一、可版权性分析:软件的功能性是否可否定其可版权性 292

二、含义分析:软件在何种意义上是文字作品 294

三、范围界定:软件的非文字性要素是否受版权保护 295

四、结语:软件的专利保护是否可行 311

第二节 非文字性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之二——以角色为中心 313

一、角色的构成要素:实质性人格特征 314

二、角色版权保护的必要性:角色与作品的关系 317

三、角色的版权保护:可版权性标准的确立 323

四、角色的版权保护与公开权:两者关系的分析 330

五、结语 333

第三节 事实性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以事实作品为中心 334

一、利益衡量:事实作品版权保护的相关考量因素 335

二、编排之术:对于选择、协调与编排的版权保护 337

三、事实还原:对于调查的版权保护 338

四、真相何在:对于推测的版权保护 341

五、思想表达:对于分类的版权保护 343

六、主观客观:对于评价的版权保护 346

七、主观创作:对于预测的版权保护 347

八、结语 350

第四节 表达量的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以标题为中心 350

一、标题的版权保护:简短作品也可能具备原创性 351

二、标题的商标权保护:标题也可能成为区分商品来源的符号 353

三、标题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对标题的使用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358

四、结语 361

第五节 传统文化因素对客体可版权性的影响——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为中心 361

一、集体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 362

二、利益衡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必要性 364

三、举步维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国际保护的实践 369

四、多种选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模式 372

五、结语 385

第五章 版权客体基本原理的应用 389

第一节 思想表达两分法的应用 389

一、思想表达两分法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以“猴寿”案为例 389

二、思想表达两分法在电视节目模式中的应用 392

第二节 作品本质原理的应用 406

一、作品本质原理在“电影作品”中的应用 406

二、作品本质基本原理在体育赛事节目中的应用 421

三、作品本质基本原理在同人创作中的应用 441

第三节 抽象测试法的应用 447

一、抽象测试法在《人在囧途》vs.《人再囧途之泰囧》案中的应用 447

二、抽象测试法在“扒剧”行为中的应用——以琼瑶诉于正案为例 454

第四节 合并原则与情景原则的应用 460

一、合并原则在“时事新闻”中的应用 460

二、合并原则在中小学教辅对教材进行“结构性使用”中的应用 481

第五节 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的应用 486

一、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在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构成的判定 486

二、约减主义与整体概念和感觉原则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492

第六节 原创性原则及实用艺术作品理论的应用 496

一、原创性原则及实用艺术作品理论在单字形体设计中的应用 496

二、原创性原则及实用艺术作品理论在“死海卷宗案”中的应用 512

第七节 汇编作品基本原理的应用 521

一、汇编作品基本原理在期刊作品中的应用 521

二、汇编作品基本原理在数据库中的应用及启示 528

第八节 简短文字作品基本原理的应用 530

一、简短文字作品的著作权法地位 530

二、简短广告词的商标法地位 536

第九节 版权客体基本原理的拓展应用 537

一、作品本质基本原理在合作作品中的应用——以合作作品的立法模式建构为中心 537

二、自媒体时代的版权制度 552

第十节 版权保护、竞争法规范与产业发展 554

一、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竞争法规制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人在囧途》诉《人再囧途之泰囧》”案引发的思考 554

二、“著作权法+竞争法”整体视野下新型智力成果的法律保护 560

结论 版权客体范围之界定与公共领域之促进 595

一、公共领域的内涵与外延 595

二、公共领域的提出与扩展 596

三、公共领域的平衡与协调 597

四、公共领域的威胁与挑战 599

五、公共领域的保护与促进 601

六、结语 605

参考文献 607

后记 619

再版后记 6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