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看守所论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看守所论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看守所论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俊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2058717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看守所作为司法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看守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看守所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我国看守所改革与完善的具体问题。在阐述基本理论后,分别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透视处中国看守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看守所制度的构想。
《看守所论 以刑事诉讼为视角》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 1

二、研究范围与局限 13

三、选题的意义 14

四、研究的方法 17

第一章 看守所的历史沿革和考察 19

第一节 古代羁押场所的设置与性质 19

一、古代羁押场所名称 19

二、古代中央羁押场所 26

三、古代地方羁押场所 30

四、古代特殊羁押场所 35

五、古代羁押场所性质 41

第二节 近现代看守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45

一、清末修律与看守所制度初创 45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看守所制度 49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看守所制度 53

四、根据地时期的看守所制度 61

五、新中国看守所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67

第三节 域外看守所制度的考察 72

一、域外看守所的历史沿革 72

二、法国、德国的审前羁押场所 74

三、英国、美国的审前羁押场所 78

四、日本、意大利的审前羁押场所 81

五、我国台湾地区的审前羁押场所 85

第四节 经验和启示 88

第二章 看守所中立的理性思考 91

第一节 看守所中立的理论基础 91

一、看守所体制的学术观点 91

二、看守所中立的理论根据 96

三、看守所中立与制度的改革方向 103

第二节 看守所中立的必要性分析 107

一、在押人员死亡与看守所中立之间的关系 107

二、暴力、虐待行为与看守所中立之间的关系 115

三、刑讯逼供行为与看守所中立之间的关系 121

四、律师会见难与看守所中立之间的关系 126

五、超期羁押与看守所中立之间的关系 132

第三节 看守所中立的可行性分析 137

一、羁押机构中立化的古今中外考察 137

二、侦羁相对分离的改革实践 140

三、看守所中立的症结与趋势 145

第四节 看守所制度的法律根据与改革实践 148

一、看守所制度的法律根据 148

二、看守所羁押监管制度的改革实践 157

第三章 看守所的定位与功能 164

第一节 看守所的定位 164

一、看守所是居于中立地位的机关 164

二、看守所是羁押措施的执行主体 167

三、看守所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场所 169

第二节 看守所承担的功能 173

一、承担功能的依据 173

二、学界观点的争鸣 176

第三节 看守所功能的种类 181

一、羁押安全功能 181

二、人权保障功能 183

三、诉讼保障功能 187

四、感化教育功能 189

五、刑罚执行功能 206

六、深挖犯罪功能的废除 221

第四章 看守所的羁押制度 237

第一节 分别羁押制度 237

一、男性与女性在押人员分别羁押 237

二、未成年与成年在押人员分别羁押 240

三、共犯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别羁押 242

四、初犯与累犯分别羁押 245

五、已决和未决在押人员分别羁押 246

第二节 收押换押制度 248

一、收押的根据 248

二、入所检查制度 249

三、过渡管理制度 250

四、换押登记制度 251

第三节 财物保管使用制度 252

一、入所时自带款物处理 252

二、家属寄送物品管理 252

三、在押人员物品的保管和使用 253

四、现金接收、保管、使用 254

第四节 告知制度 255

第五节 提审讯问制度 255

第六节 卫生医疗制度 257

第五章 在押人员羁押待遇与诉讼权利保障 259

第一节 看守所在押人员羁押待遇 259

一、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待遇规定 259

二、我国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待遇现状 262

三、联合国审前羁押待遇准则 264

四、提升我国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待遇 268

第二节 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保障 274

一、律师会见权 274

二、申诉控告权 276

三、委托辩护权 279

四、申请变更、解除羁押措施权 281

五、检举、自首权 283

六、知情权 285

第六章 看守所监督机制创新 289

第一节 法律监督 289

一、执法监督 289

二、检察监督 291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 294

第二节 社会监督 296

一、特邀监督员的监督 296

二、在押人员的投诉监督 298

三、媒体的监督 300

四、律师的监督 301

结论 303

参考文献 306

致谢 3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