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第2版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第2版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罗纳德·I.麦金农著;周庭煜,尹翔硕,陈中亚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3224469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麦金农于1973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后,根据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践,于1991年出版了《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控制》一书。书中给出了金融自由化的政策顺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脱离其经济理论。作者在1993年出版该书第二版时,专门增加了有关中国的内容,即第13章“1978~1992中国的金融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对俄罗斯和东欧的启示”和第14章“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渐进式与激进式自由化:对模式选择的几点结论”。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第2版》目录

1 导言: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1

1.1 金融控制问题 2

1.2 经济市场化的最优次序 4

2 金融抑制与资本生产率:对利率与汇率的经验发现 11

2.1 金融深化、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 13

2.2 资本生产率和储蓄—投资率 20

2.3 投资的质量:国内金融 23

2.4 投资的质量:外汇 27

3 高实际利率:日本、中国台湾与智利 33

3.1 1950—1970年日本的金融政策 33

3.2 中国台湾的高实际利率 38

3.3 智利过早的金融放开 41

3.4 维持金融增长的代表性利率 44

4 金融抑制的工具 46

4.1 定向信贷补贴导致的经济瘫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尼加拉瓜 49

4.2 中央银行为政府赤字融资 51

4.3 通货膨胀和商业银行的准备要求:局部均衡分析 51

4.4 正在实行市场化的国家所面临的金融政策窘境 55

5 通货膨胀税、货币控制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要求 58

5.1 模型 61

5.2 使通货膨胀最小化的准备要求 64

5.3 结语 68

6 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经济控制:智利与韩国 69

6.1 智利的经济抑制和自由化:简短的考察 70

6.2 1978年2月的稳定货币问题 74

6.3 国内货币主义方案 77

6.4 作为前瞻信号的汇率 78

6.5 指数化问题 78

6.6 与汇率下浮一致的名义利率下降 80

6.7 韩国的经验:1981—1984年 81

6.8 利率管理的基本原理 85

6.9 在高通胀向低通胀过渡时期实施紧缩货币政策 86

6.10 结语 86

7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银行业的道德公害 88

7.1 宏观经济稳定时的逆向风险选择 90

7.2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项目收益中的正相关关系 92

7.3 宏观经济不稳定和银行道德公害的加重 93

7.4 最优国内金融政策:价格水平稳定的重要性 95

8 对外贸易中的保护主义:配额与关税 97

8.1 关税与配额的非等值物 98

8.2 配额限制和其他外汇管制的五个阶段 99

8.3 因配额限制而扭曲的宏观经济 102

8.4 金融抑制型经济中配额限制的理论基础 105

9 抑制经济和开放经济中的汇率政策 109

9.1 赞成在抑制经济中实行外汇管制的理由 110

9.2 汇率指数化 112

9.3 货币替代和金融不稳定:抑制经济与开放经济 114

9.4 对经济抑制的结论性否定 117

10 国际资本市场和经济市场化:过度借贷综合征 119

10.1 韩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经历 119

10.2 国际资产组合调整中的市场失灵 121

10.3 在不吸收外资的情况下鼓励市场化 123

10.4 运作国际资本市场 124

11 稳定卢布: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 126

11.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隐性税收 128

11.2 传统计划经济中无息的货币和信贷 131

11.3 取消价格控制所面临的困境 133

11.4 国家定购和批发贸易 134

11.5 过度的存货和低效率的资本 136

11.6 用增值税取代企业上缴利润 141

11.7 居民在税收中的地位 144

11.8 硬化货币和信贷制度:银行和自由化企业 145

11.9 实践中的自筹资金 148

11.10 商业银行在第2阶段的有限贷款:真实票据主义 150

11.11 苏联的“野猫”银行 152

11.12 自由化企业和国家所有制 156

11.13 对自由化企业和传统企业的金融约束:三种类型 158

11.14 货币存量的一次性调整? 161

11.15 限制国际资本流动 164

11.16 错误的金融改革:一个补充 165

附录1 金融结构和管理控制:对日本、联邦德国和美国的评论 167

附录2 西德1948年的货币经历 168

12 一个正在市场化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贸易、保护及负增加值 170

12.1 李嘉图劳动生产率模型 173

12.2 李嘉图模型中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调整 175

12.3 替代模型和增加值的有效保护 178

12.4 最终产品的保护系数 180

12.5 关于外国资本流入的结语 192

13 中国1978—1992年的金融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对俄罗斯和东欧的含义 195

13.1 社会主义经济中渐进的与迅速的市场化 196

13.2 东欧(包括苏联)的环境是否有根本的不同? 200

13.3 中国之谜: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 201

13.4 中国农民的自筹资金和硬预算约束 205

13.5 金融深化和宏观经济平衡:正实际利率的重要性 208

13.6 中国的工业和金融二元主义:价格控制在国有部门的宏观作用 212

13.7 税收改革和金融自由化的最优速度:中国和东欧的比较 215

13.8 俄罗斯在大爆炸之前的经济困境,1992年1月:部分价格自由化以及供给转移 216

13.9 国有企业不受限制竞价下生产者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 220

13.10 过渡期对国有部门企业价格控制的作用 223

13.11 选择正确的通货膨胀模式以有效地紧缩通货:一个简单的分类 225

14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渐进自由化与迅速自由化:对不同模型的总结性评论 227

14.1 贸易迅速自由化的智利模型 228

14.2 渐进自由化的中国模型 230

参考文献 237

译后记 2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