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绿色介质与过程节能
绿色介质与过程节能

绿色介质与过程节能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锁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28646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化工冶金行业中,大宗化工原料生产、电解铝、炼油等都是典型的大规模、高能耗过程,节能任务十分紧迫,有些已面临停产或淘汰,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民生问题。而我国资源品位低、体系复杂、难处理,国外技术通常不能适用,我国现有科技支撑不足,难以形成新一代的节能新技术。本书籍针对我国大宗化工原料生产、电解铝、炼油等亟待解决的高能耗典型过程的国家重大需求,深入认识导致过程能耗高的本质原因。
《绿色介质与过程节能》目录

第一篇 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 3

第1章 离子液体氢键网络结构 3

1.1 离子对间的氢键结构特点 3

1.2 相互作用 6

1.3 电荷分布及轨道作用 10

1.4 离子簇和氢键网络结构 14

1.4.1 离子簇 14

1.4.2 氢键的网络结构 17

第2章 离子液体分子模拟及分子设计 23

2.1 离子液体的力场构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2.1.1 分子力学力场 23

2.1.2 离子液体的分子模拟 27

2.2 离子液体气液混合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3

2.3 离子液体与纤维素溶液体系的分子模拟 39

2.3.1 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机理研究 40

2.3.2 各种因素对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规律 41

2.4 COSMO模型在离子液体筛选与设计中的应用 48

2.4.1 COSMO-SAC模型预测离子液体相平衡 49

2.4.2 基于COSMO模型筛选易促进乙腈水溶液分离的离子液体 51

2.4.3 基于COSMO模型设计捕集CO2气体的离子液体 55

第3章 离子液体体系相平衡 59

3.1 缔合立方型状态方程 59

3.2 链流体状态方程 62

3.2.1 缔合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 63

3.2.2 电解质型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 67

3.3 格子流体状态方程 71

3.4 发展方向及展望 75

参考文献 77

第二篇 过程强化与反应传递规律 91

第4章 超重力过程强化及反应传递规律 91

4.1 超重力技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91

4.1.1 超重力在电解水中的应用 92

4.1.2 超重力在电沉积方面的应用 92

4.2 超重力强化铝电沉积过程的研究 93

4.2.1 引言 93

4.2.2 超重力场下AlCl3-BMIC离子液体电沉积Al的电化学研究 93

4.2.3 超重力场下AlCl3-BMIC离子液体电沉积Al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98

4.3 超重力和添加剂对铝电沉积过程的协同影响研究 100

4.3.1 引言 100

4.3.2 超重力场下甲苯添加剂对AlCl3-BMIC离子液体电沉积Al的影响 101

4.4 发展方向与展望 105

第5章 微化工技术强化及反应传递规律 106

5.1 常压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 106

5.1.1 Y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 106

5.1.2 Y型微通道内Taylor流区域的气泡与液弹长度 108

5.1.3 Y型微通道内Taylor流区域的气泡速度与产生频率 111

5.2 常压下三入口枝杈型微通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 113

5.2.1 N2-纯水体系的两相流动特性 113

5.2.2 空气-水体系的气-液两相弹状流区域气泡长度特性 115

5.2.3 N2-离子液体水溶液体系的两相流动特性 120

5.2.4 CO2-NaOH水溶液体系的两相流动特性 123

5.3 高压下T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 125

5.3.1 高压下气-液两相流型 125

5.3.2 高压下微通道内弹状流气泡生成过程 129

5.4 多通道并行气-液微反应器内流动及传质特性 130

5.5 微反应器内环氧丙烷与CO2反应合成碳酸丙烯酯的过程研究 137

5.5.1 反应温度对PC收率及时空收率的影响 137

5.5.2 停留时间对PC收率及时空收率的影响 138

5.5.3 反应压力对PC收率及时空收率的影响 139

5.5.4 CO2/PO摩尔比对PC收率的影响 140

5.5.5 PO中HETBAB浓度对PC收率的影响 141

5.6 展望 142

第6章 流化床结构-传递关系理论及过程强化 144

6.1 引言 144

6.2 气固鼓泡流化床结构预测模型 145

6.2.1 鼓泡流化床流动结构参数 146

6.2.2 鼓泡流化床七个流动结构参数的求解 147

6.3 气固鼓泡流化床局部流动结构与传递关系模型 150

6.3.1 鼓泡流化床不均匀结构的分解-合成 150

6.3.2 鼓泡流化床动量传递的曳力系数模型 151

6.3.3 鼓泡流化床质量传递的传质系数模型 152

6.3.4 鼓泡流化床热量传递的传热系数模型 155

6.3.5 热源与热汇 158

6.4 鼓泡流化床结构-传递关系模型的实验验证 158

6.4.1 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的方法 158

6.4.2 B类物料的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158

6.4.3 A类物料的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161

6.4.4 C类物料的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162

6.5 快速流化床结构预测模型 167

6.5.1 快速流化床的局部结构 167

6.5.2 快速流化床的局部结构预测模型 167

6.6 快速流化床局部流动结构与传递关系模型 173

6.6.1 快速流化床不均匀结构的分解与合成 173

6.6.2 快速流化床动量传递的曳力系数模型 174

6.6.3 快速流化床质量传递的传质系数模型 175

6.6.4 快速流化床热量传递的给热系数模型 176

6.7 快速流化床结构-传递关系模型的实验验证 176

6.7.1 计算机模拟和文献实验数据的对比 176

6.7.2 计算机模拟和本研究实验数据的对比 180

6.8 磁场强化流化床传质与反应过程 183

6.8.1 强化流化床传质与反应过程的途径 183

6.8.2 磁场强化流化床传质与反应过程 183

第7章 离子液体体系流动及传递规律 186

7.1 单气泡流体动力学实验研究 186

7.1.1 实验数据计算方法 187

7.1.2 离子液体中气泡形状 188

7.1.3 离子液体中气泡变形关联式 193

7.1.4 气泡上升速度 196

7.1.5 离子液体中气泡运动的曳力系数关联式 199

7.2 多气泡流体动力学实验研究 204

7.2.1 气泡平均直径的计算 204

7.2.2 [Bmim][BF4]中气泡平均直径 205

7.2.3 气泡平均直径关联 208

参考文献 209

第三篇 反应-分离多单元耦合节能 219

第8章 反应-反应,反应-分离耦合过程的节能原理分析:以碳酸酯制备为例 219

8.1 反应吸收耦合过程制备碳酸乙烯酯 219

8.1.1 氨气在磷酸溶液中鼓泡吸收过程的多场协同分析 220

8.1.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221

8.2 反应器与精馏塔外耦合法制备碳酸二乙酯 223

8.2.1 气液相平衡计算 223

8.2.2 实验装置及操作 224

8.2.3 结果与讨论 224

8.3 过程的能耗分析 228

8.3.1 尿素醇解法制备DEC的能耗 229

8.3.2 反应分离耦合过程制备DEC的能耗 230

第9章 反应分离耦合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233

9.1 反应精馏的多场协同 233

9.1.1 场协同理论的热力学基础 233

9.1.2 反应精馏过程的场协同分析 234

9.1.3 强化传递过程的场协同效应 238

9.1.4 基于场协同分析的反应精馏非平衡级模型 239

9.1.5 实验验证 244

9.1.6 结果与讨论 247

9.2 基于超熵产生理论的反应精馏系统多稳态分析 251

9.2.1 引言 251

9.2.2 反应精馏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及定态稳定性判据 252

9.2.3 结果与讨论 257

9.3 反应精馏过程的多尺度分析 259

9.3.1 多尺度模型的建立 260

9.3.2 多尺度模型的求解 263

9.3.3 结果与讨论 266

第10章 多单元耦合的典型装置分析 275

10.1 研究现状与进展 275

10.2 鼓泡塔流体力学模型 277

10.2.1 气含率与气泡特性 277

10.2.2 气液两相流型 282

10.3 双气泡模型 284

10.3.1 能耗分解反稳定条件 284

10.3.2 预测流型过渡 287

10.3.3 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流型的影响 291

10.3.4 两种气泡对气液体系的控制作用 293

10.4 DBS模型与CFD耦合 299

10.4.1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299

10.4.2 传统的曳力模型 300

10.4.3 DBS曳力模型 304

10.5 鼓泡塔内传质反应的模拟 307

10.5.1 模型概述 307

10.5.2 不同单气泡和双气泡模型的对比 309

10.5.3 双气泡理想反应器模型与DBS模型耦合 319

第11章 分离过程耦合节能原理与方法 324

11.1 多效精馏 324

11.1.1 多效精馏原理 324

11.1.2 多效精馏应用遵循原则 327

11.1.3 多效精馏流程 328

11.1.4 多效精馏应用实例 330

11.1.5 多效精馏的控制系统 333

11.2 热耦精馏 334

11.2.1 热耦精馏简介 334

11.2.2 热耦合精馏塔的热力学分析 336

11.2.3 热耦合节能蒸馏技术 338

11.2.4 热耦合精馏塔的应用 349

11.3 差压热耦合蒸馏技术 353

11.3.1 差压热耦合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 353

11.3.2 差压热耦合精馏过程的改进 354

11.3.3 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的设计与评价 355

参考文献 360

第四篇 典型节能工艺与技术分析 371

第12章 乙二醇/碳酸酯节能新过程 371

12.1 乙二醇和碳酸二甲酯概述 371

12.1.1 乙二醇供需现状 371

12.1.2 乙二醇生产技术现状 373

12.2 反应的基本原理 377

12.2.1 环氧乙烷(EO)与二氧化碳(CO2)反应的基本原理 377

12.2.2 碳酸乙烯酯水解和醇解基本原理 378

12.3 工艺创新 380

12.3.1 水解工艺 381

12.3.2 醇解工艺 401

第13章 氧化铝/电解铝节能新过程 425

13.1 铝酸钠溶液节能分解理论基础 425

13.1.1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效率低下 425

13.1.2 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强化进展 426

13.1.3 介质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新方法的提出 427

13.1.4 甲醇介质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的热力学基础 427

13.1.5 甲醇介质与铝酸钠溶液相互作用的反应热力学 429

13.2 介质强化分解铝酸钠溶液节能新过程 430

13.2.1 甲醇用量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1

13.2.2 分解时间对分解率的影响 432

13.2.3 分解温度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2

13.2.4 铝酸钠溶液初始氧化钠浓度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4

13.2.5 铝酸钠溶液初始MR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5

13.2.6 搅拌速度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6

13.2.7 硅量指数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7

13.2.8 甲醇滴加速度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9

13.2.9 甲醇加料方式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39

13.2.10 溶析剂甲醇浓度对醇解过程的影响 440

13.2.11 甲醇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节能新过程的综合优化验证 442

13.3 铝冶金工业研究现状 443

13.4 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新过程 444

13.4.1 离子液体电解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444

13.4.2 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电极过程 454

13.4.3 铝电解理论能耗与节能分析 466

第14章 流化床冶金节能过程 471

14.1 引言 471

14.2 流化床冶金节能原理 472

14.2.1 氧化铁还原本征动力学 472

14.2.2 流态化过程强化 478

14.2.3 未反应气体利用 485

14.2.4 固体显热利用 486

14.3 攀西钛精矿流化床氧化还原焙烧过程节能 487

14.4 复杂难选铁矿流化床磁化焙烧过程节能 490

第15章 炼油分离填料、设备及过程节能 494

15.1 炼油梯级蒸馏 494

15.1.1 炼油常减压蒸馏常规三塔优化流程 495

15.1.2 梯级蒸馏节能四塔流程 501

15.1.3 梯级蒸馏节能五塔流程 502

15.1.4 各流程能耗及经济评价 508

15.2 减压深拔工艺 511

15.2.1 原油相容性 511

15.2.2 减压深拔技术进展 524

15.2.3 强化汽化减压深拔技术 528

15.3 炼油设备大型化与节能 542

15.3.1 节能填料 542

15.3.2 节能塔板 544

15.3.3 其他大型塔内件 545

15.3.4 大型塔内件强度核算 547

15.3.5 工业应用实例 552

第16章 高温热泵/低温发电余热利用技术 556

16.1 研究背景 556

16.1.1 低温热能现状 556

16.1.2 低温热利用技术 557

16.2 高温热泵余热利用技术 558

16.2.1 高温热泵简介 558

16.2.2 高温工质的理论分析 560

16.2.3 高温热泵的实验研究 563

16.2.4 工程应用 566

16.3 低温发电余热利用技术 576

16.3.1 低温发电余热技术特点 576

16.3.2 技术特征及水平 576

16.3.3 低温发电技术的理论体系 578

16.3.4 低温发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578

16.3.5 工程应用(低温余热发电与精馏系统的联合运行试验) 581

参考文献 585

附录 化工符号表 59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