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言诠与意趣  佛教义学研究
言诠与意趣  佛教义学研究

言诠与意趣 佛教义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贵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7812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唯识明义论与佛教思想明论两编。全书的内容特点可概括为新与深。在上编中,通过梵文、藏文、汉文对照的语文学与文献学方式、思想的历史展开方式,以及义理的内在逻辑方式对唯识学的义理结构、基本概念以及核心思想进行了精细辨析与深刻阐明,这在学术界是首次。在下编中,则对佛教的基本观念与思想进行了义理阐明,这些深度分析在国内也是首次。
《言诠与意趣 佛教义学研究》目录

上篇 唯识明义论 3

第一章 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 3

第一节 唯识学二分的安立:历史性与逻辑性 4

一 从佛教思想史的角度看 5

二 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看 8

第二节 唯识学二分的特质:一致性与差别性 13

第三节 唯识学二分在佛教意识形态上的关系:疏离与紧张 19

第二章 法相分学与唯识分学 23

第一节 法相分学与唯识分学——从汉译《集论》与《摄论》之“识”谈起 23

一 法相与唯识之区分 23

二 法相分学:识作为了别/识别 24

三 唯识分学:识作为了别/显现 25

四 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之别:识别与显现 28

第二节 关于法相与唯识的“分合之辩” 31

一 欧阳竟无:法相与唯识“二事也” 31

二 释太虚:“法相必宗唯识” 34

三 释印顺:“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 37

四 小结 41

第三章“唯识”与“唯了别” 45

第一节“唯识”与“唯了别”:用语差别与意义相通问题 45

一“唯识”与“唯了别”用语之差别问题 45

二“唯识”与“唯了别”意义之相通问题 48

第二节“唯识”与“唯了别”:意趣问题 51

第四章 唯识学之有无思想 61

第一节 言说与有无——以早期唯识关于言说与有无的论说为中心 61

一 言说与有无 62

二 离言自性 66

第二节对《解深密经》有无说之诠释——以圆测的《解深密经疏》为中心 73

一对《解深密经》有无说疏释之特点 74

二 关于胜义谛离言自性 77

三 关于三自性 83

四 关于三无自性性 90

第五章 唯识学无分别智之亲证思想 99

第一节 无分别智 99

第二节 无分别智之所缘以及生起 102

第三节 无分别智与真如之冥契 105

第六章 唯识学之转依思想 111

第一节 转依及其结构 111

一 转依之名、义 111

二 关于转依之名、义的争论 113

三 转依的四分结构 115

四 转依的五分结构 116

五 转依说类型 117

第二节 凡佛、迷悟与妄真之转依说 119

一 凡佛之转依说 119

二 迷悟之转依说 121

三 妄真之转依说 123

第三节 染净之转依说 125

一 法性如来藏转依说 126

二 心性如来藏转依说 127

三 心性转依说 128

四 界转依说 130

五“阿识”转依说 132

六 依他起性转依说 138

七 第八识转依说 141

第四节 从转依思想看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 142

一 有为转依说 143

二 无为转依说 143

三 有为无为转依说 145

下篇 佛教思想明论 149

第七章 佛陀 149

第一节 解脱道中作为大解脱者的佛陀 149

一 解脱道中作为大解脱者的佛陀 149

二 解脱道中佛陀的大解脱与烦恼的示现 152

三 解脱道中佛的大解脱与苦的示现 154

第二节 解脱道中作为大觉悟者的释迦牟尼佛 156

一 解脱智 156

二 佛智与阿罗汉智之别 157

三 解脱道中作为大觉悟者之佛智 160

四 小结 163

第三节 解脱道中佛陀对三界的超越 164

一 佛陀觉悟的超三界性 165

二 佛陀解脱的超三界性 166

三 佛陀体性的超越性 167

四 佛陀神通力对三界众生能力的超越 170

五 佛陀大悲对众生悲的超越性 172

六 佛陀对三界的超越与不离 173

第四节 解脱道末流的“人间佛陀观”及其对佛陀的“矮化” 174

一 解脱道末流的人本意义上之“人间佛陀观” 175

二 解脱道末流的“人间佛陀观”对佛陀的“矮化” 175

结论 菩提道中的佛陀 178

一 菩提道与佛陀 178

二 佛果及其境界 179

三 示现与本师 181

第八章 佛教之信仰 182

第一节 佛教信仰的界定 182

一 信仰相 182

二 归依:归敬与依止 185

三 信:忍可与乐欲 186

四 小结 188

第二节 佛教信仰的意义 189

第三节 佛教信仰的内容 193

一 作为佛教信仰建立基点的佛信仰 194

二 作为佛教信仰之根本的法信仰 196

三 作为佛教信仰现实表征的僧信仰 198

四 小结 200

第四节 佛教信仰的原理 201

一 佛教信仰的层次 201

二 佛教信仰的发生 204

三 小结 207

第九章 佛教之愿行——以华严系经显示的普贤愿行为中心 208

第一节 从文殊愿行到普贤愿行 208

一 文殊与普贤 208

二 从文殊愿行到普贤愿行 210

第二节 普贤愿行 213

一 愿行 213

二 普贤行 214

三 普贤行愿 218

第三节 普贤境界 219

第四节 普贤愿行与普贤清净刹土 222

第五节 普贤愿行与西方净土 227

一 往生入、神通别入与神通遍入 227

二 往生入与西方净土 228

第十章 佛教之现代变型——以释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中心 233

第一节“人”与“人间”概念:人正性 233

第二节“佛”概念:人佛性 236

第三节“佛教”与“人间佛教”概念:人本佛教 238

略评 243

附录 249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宝品”简说 249

一 序说 249

二“佛宝”名义 250

三“佛宝品”简说 2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