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林雨,张志永著
  • 出 版 社:太原:三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45710571
  • 页数:57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现代影视文化下一篇:中国奇木雕艺
《塞外戏曲源流及中北路梆子史》目录

源流 1

一 漠南的古代乐舞 1

二 散乐对漠南文化的影响 6

三 漠南文化对北曲形成的贡献 10

四 内地艺术大量流入漠南 15

(一)秧歌、赛戏、道情等小戏的传入 15

(二)弦子腔、罗罗腔、耍孩儿、二人台等剧种的传入 19

五 蔚县秧歌的源流沿革 22

(一)发展历程 22

1.清咸丰以前的蔚县秧歌 22

2.清咸丰以后的蔚县秧歌 24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蔚县秧歌 36

(二)艺术特征 38

六 塞外的昆弋传入及乱弹勃兴 43

(一)昆弋乱弹的传入 43

(二)山陕梆子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44

1.山陕梆子的形成 44

2.山陕梆子的代表人物——侯俊山、郭宝臣、刘德荣 48

(三)中路梆子的形成 76

(四)北路梆子的形成 78

戏史 80

1.写桌子 85

2.写戏会 87

一 清光绪年间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101

(一)演出场所多、场次多 101

1.戏园 101

2.乐楼 103

3.庙戏 106

4.行会戏 117

(二)戏班多、名伶多、箱场底包多 127

1.戏班与名伶 127

2.箱场底包包一半 171

(三)演艺精彩,绝招惊人 187

1.手 187

2.眼 190

3.身 194

4.法 221

5.步 222

6.七哀八哭二十六笑 226

7.园馆班与草台班的表演艺术 234

(四)科班多,后继有人 248

1.东口的小班 248

2.西口的打娃娃班 256

(五)票房多,票友多 258

1.东口的票友 258

2.西口的票友 290

(六)山陕梆子的重大改革变化 291

二 清末至民国前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293

(一)东口 293

1.晋中籍“下路调”伶人大量涌入东口,并逐渐占领剧坛 293

2.第一代中路梆子坤伶在东口诞生 313

3.本地籍乾伶大量涌现 321

4.本地科班遍地建立 323

(二)西口 356

1.晋北二州五县、雁北大同地区唱“上路调”的伶人大量涌入西口 356

2.本地籍伶人逐渐成长起来 367

3.“上路调”坤伶出现 382

4.东口的“下路调”打入西口地盘 395

5.出现了中路梆子四大名旦及其流派 397

三 民国后期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490

(一)抗日战争时期塞外中北路梆子艺人的苦难与抗争 490

1.东口 490

2.西口 493

(二)张家口首次解放时期的戏剧 495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塞外中路梆子 502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塞外中北路梆子 517

(一)新中国成立初17年的辉煌 517

1.戏曲工作者进行“三改” 518

2.中路梆子人才的涌现及接班人的培养 531

3.中路梆子器乐的发展 533

4.北路梆子的恢复 536

(二)“文化大革命”的祸害 538

1.否定17年 538

2.一花独放 539

(三)新时期以来的奋斗 540

1.中路梆子的剧团恢复及繁荣景象 540

2.北路梆子的再次恢复 564

结语 565

后记 5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