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规划教材》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11025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依据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最新考试大纲编写,根据大纲中的各模块内容,汇集各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和考查知识点,配以相应的同步练习题,方便考生在复习中巩固和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和考查点。本书的内容适应国家统一考试的特点,题型参照真实考试的各类题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不仅有真题模拟演练,而且有大量的篇幅通过优化解题技巧,来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本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主要帮助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师资格考试所要求的内容。本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点,并根据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大纲对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2015版》目录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考纲标准要求 1

复习导航 1

要点速览 2

第一节 教育与教育学 2

一、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2

二、教育的属性 4

三、教育的起源 5

四、教育的基本形态 6

五、教育的发展 7

六、教育学的发展 10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规律 17

一、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8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27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 34

一、学制概述 35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35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37

四、义务教育概述 40

第四节 教育目的 42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42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43

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45

四、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46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7

第五节 教育研究 49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49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50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50

四、开展教育科学的意义 52

重点整理 52

考点过关测评 57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59

第二章 中学课程 61

考纲标准要求 61

复习导航 61

要点速览 61

第一节 课程概述 62

一、课程与课程内容 62

二、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65

三、课程设计开发的基本模式 69

四、课程评价与管理 72

五、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75

第二节 课程理论流派 76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76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77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77

四、人本主义课程论 78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9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 79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79

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80

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84

重点整理 87

考点过关测评 9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92

第三章 中学教学 95

考纲标准要求 95

复习导航 95

要点速览 96

第一节 教学概述 96

一、教学的概念 96

二、教学的特点 97

三、教学的意义 97

四、教学的一般任务 97

第二节 教学过程 99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99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99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102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05

一、教学原则 105

二、教学方法的概念、特点与选择依据 113

三、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教学方法 113

四、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16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120

一、备课 120

二、上课 121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124

四、课外辅导 124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124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130

一、个别教学制 130

二、班级授课制 130

三、道尔顿制 131

四、文纳特卡制 131

五、分组教学制 131

六、项目教学制 132

七、特朗普制 133

第六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及趋势 133

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33

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38

重点整理 141

考点过关测评 14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148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151

考纲标准要求 151

复习导航 151

要点速览 152

第一节 认知过程 152

一、感觉 152

二、知觉 155

三、注意 157

四、记忆 160

五、思维 165

六、想象 169

第二节 学习理论概述 170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70

二、认知学习理论 174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0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82

第三节 学习动机 184

一、学习动机概述 185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85

三、学习动机理论 185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189

第四节 学习迁移 191

一、学习迁移概述 191

二、迁移理论 193

三、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96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198

第五节 学习策略 199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199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200

三、典型的学习策略 200

四、学习策略的训练 205

重点整理 206

考点过关测评 211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213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215

考纲标准要求 215

复习导航 215

要点速览 216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16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217

二、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18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220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总体特点 220

二、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220

三、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特点 221

四、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特点 222

第三节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225

一、情绪与情感 225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225

三、情绪理论 227

四、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230

五、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233

六、良好情绪的标准与培养 234

七、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235

第四节 人格的发展 237

一、人格概述 237

二、人格差异 238

三、人格发展理论 241

四、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245

第五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246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46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 248

三、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248

重点整理 250

考点过关测评 25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254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257

考纲标准要求 257

复习导航 257

要点速览 257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57

一、什么是健康 257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258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259

四、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60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70

一、强化法 270

二、系统脱敏法 270

三、认知疗法 271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 273

重点整理 274

考点过关测评 276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278

第七章 中学德育 281

考纲标准要求 281

复习导航 281

要点速览 282

第一节 品德发展概述 282

一、品德的概念 282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283

三、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 284

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287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288

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289

第二节 德育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96

一、德育的概念 296

二、德育的意义 296

三、德育的主要内容 297

四、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拓展 298

第三节 德育过程 305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305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 306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307

第四节 德育原则 309

一、导向性原则 310

二、疏导原则 310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10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11

五、因材施教原则 311

六、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311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312

一、德育途径 312

二、德育方法 313

重点整理 318

考点过关测评 320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321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323

考纲标准要求 323

复习导航 323

要点速览 324

第一节 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 324

一、班级概述 324

二、班级管理的概念 325

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326

四、班集体的培养 327

第二节 课堂管理 328

一、课堂管理概述 328

二、课堂气氛概述 330

第三节 课堂纪律管理 333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333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333

三、课堂结构 334

四、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335

第四节 班主任 336

一、班主任的概念 336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337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337

第五节 课外活动 339

一、课外活动概述 339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 341

三、课外活动的形式 341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 344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对教师的要求 344

六、中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345

第六节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结合 346

一、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方式 346

二、学校与社会的协调方式 347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要求 348

第七节 教师心理 348

一、教师角色心理 348

二、教师心理特征 350

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53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 356

重点整理 360

考点过关测评 363

考点过关测评参考答案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