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难民法
中国难民法

中国难民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国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1248636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随着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国际难民的不断出现,我国保护难民的责任也会不断加重。中国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参加者,如何以该两个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规则为基础去保护中国境内的难民申请者和难民,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也需要考虑制定相关的法律。刘国福撰写的《中国难民法》正是对即将建立的中国有关难民管理的法律规章作了系统的研究。
《中国难民法》目录
标签:民法

第一章 难民法概论 1

第一节 难民辨析 1

一、英语中的refugee 1

二、汉语中的难民 3

三、中国法学语义上的难民 3

四、中国法律文件中的难民 4

五、关于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的翻译 5

六、关于中国难民定义的思考 6

第二节 安置辨析 9

一、国际难民法中的安置 9

二、英语中的arrangement,placement,settlement 12

三、汉语中的安置 13

四、中国法学语义上的安置 14

五、中国法律文件中的安置 14

六、关于中国难民安置定义的思考 18

第三节 遣返辨析 20

一、国际法中的遣返 20

二、国际法中的驱逐出境 23

三、国际法中的自愿回国/重新接纳 27

四、英文中的repatriation,deportation,expulsion 28

五、汉语中的遣返、驱逐和自愿回国 29

六、中国法学语义上的遣返、驱逐和重新接纳 30

七、中国法律文件中的遣返及其相关词 31

八、关于中国难民遣返定义的思考 35

第四节 中国难民法辨析 37

一、难民制度辨析 37

二、难民法律制度辨析 38

三、中国难民法辨析 38

第二章 中国难民法制建设及保护和安置难民的国际合作 40

第一节 中国国内法关于难民的规定 40

一、宪法性文件关于难民的规定 40

二、出入境管理法关于难民的规定 41

第二节 中国加入的有关难民的国际条约 42

一、加入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42

二、加入有关难民的保护人权方面的国际文件 43

三、缔结有关难民的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44

第三节 中国推进难民立法 46

一、难民立法的研讨 46

二、难民立法的实践 47

第四节 中国难民管理部门 48

第五节 中国保护和安置难民的国际合作 50

第六节 中国参加难民方面的国际活动 53

一、与联合国难民署高层互动 53

二、参加难民方面的国际组织活动和国际会议 54

三、与国际社会一起庇护难民、向联合国难民署捐赠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57

第三章 外国人(难民)的待遇原则和法律地位 59

第一节 外国人的概念和管辖 59

一、外国人的概念 59

二、外国人法律地位的概念 60

三、外国人(难民)的管辖 61

第二节 外国人(难民)的待遇原则 62

一、国民待遇 62

二、低国民待遇 66

三、超国民待遇 68

四、最惠国待遇 69

五、一般待遇 71

六、互惠待遇 72

七、专门待遇 73

八、难民参照待遇 76

第三节 外国人(难民)的入境 76

第四节 外国人(难民)的出境 79

一、外国人(难民)出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79

二、限制出境权的合理性 81

三、公认的限制出国权的理由 83

第五节 外国人(难民)的居留 84

一、外国人(难民)的义务 84

二、外国人(难民)的权利 86

第四章 在华难民的权利 91

第一节 民事和政治权利 91

一、寻求庇护权、不被推回权及不被无正当理由和以合法程序驱逐出境权 91

二、个人身份 96

三、结社权 98

四、向法院起诉权 99

五、宗教仪式和子女宗教教育权 102

六、行政协助权 104

七、境内居住和迁徙自由 105

八、获得身份证件权 107

九、获得国际旅行证件权 109

十、平等缴纳税费权 110

十一、资产转移权 112

十二、融入和入籍便利权 114

第二节 经济权利 117

一、动产和不动产权 117

二、知识产权(艺术权利和工业产权) 121

三、以工资受偿被雇佣权 123

四、自雇权 128

五、自由职业权 131

第三节 社会(福利)权利 132

一、获得定额供应权 132

二、住房权 133

三、公共教育权 135

四、公共救助权 138

五、报酬和社会保障权 141

第五章 在华难民的生活救助 146

第一节 难民生活救助的概念 146

一、生活救助的概念 146

二、难民生活救助的概念 147

第二节 难民生活救助的国际理论与实践 148

一、社会救助权和适当生活水准权 148

二、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关于难民公共救助的规定 149

三、2004年《欧盟难民保护指令》关于生活救助的规定 150

四、美国等国家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 151

五、美国等国家难民生活救助的思路 154

第三节 关于中国难民生活救助的思考 156

一、中国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 156

二、关于中国难民生活救助的思考 157

第六章 保护和安置归难侨、印支难民和老挝难民 159

第一节 保护和安置马来亚归难侨 159

第二节 保护和安置印尼归难侨 161

一、印尼归难侨的概况 161

二、1960年代接待和安置印尼归难侨 162

第三节 印支难民的产生和国际化 165

一、印支难民的产生 165

二、中国和越南关于印支难民问题的外交斗争 166

三、中国反对越南当局输出难民的国际斗争 169

第四节 保护和安置印支难民 171

一、确立接待和安置印支难民的方针政策 171

二、成立接待和安置印支难民的机构 172

三、印支难民的涌入、接待和转移 174

四、安置印支难民 178

第五节 再安置偷渡的被安置印支难民 187

一、被安置印支难民偷渡的基本情况 187

二、被安置印支难民偷渡的主要原因 188

三、中国和港英政府协商解决遣返偷渡的被安置印支难民 188

四、中国再安置偷渡的被安置印支难民 189

第六节 华侨农场 191

一、华侨农场的设立和面临挑战 191

二、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华侨农场改革 193

三、21世纪的华侨农场改革 194

第七节 接收、安置和自愿遣返老挝难民 195

一、保护和安置老挝难民 195

二、在华老挝难民自愿遣返的启动 196

三、在华老挝难民自愿遣返的组织 197

四、在华老挝难民自愿遣返的成效 199

第八节 关于中国保护和安置归难侨、印支难民和老挝难民的思考 199

一、中国保护和安置归难侨、印支难民和老挝难民的历史经验 199

二、关于中国保护、安置归难侨、印支难民和老挝难民的思考 201

三、从“包办集中安置为主”向“自我分散安置为主”转变 204

四、允许大规模涌入人员中的华人恢复中国国籍 205

五、优先办理大规模涌入人员中的华侨回国定居申请 206

第七章 保护和安置大规模涌入缅甸边民 207

第一节 大规模涌入中国的缅甸边民 207

第二节 中国处理大规模涌入缅甸边民的法律和政策 209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 209

二、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11

第三节 中国保护和安置大规模涌入缅甸边民的实践 214

一、大规模涌入缅甸边民不是难民 214

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214

三、缅甸武装冲突是内部事务 216

四、作为涉外突发事件,启动边境维稳机制,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安置、劝返等工作 216

第四节 国际上解决大规模涌入人员问题的措施 217

一、集体甄别/初步甄别 217

二、临时庇护的定义和意义 217

三、临时庇护的法律基础 218

四、临时庇护者的法律地位 219

五、临时庇护方案 220

第五节 关于中国保护和安置大规模涌入缅甸边民的思考 222

一、制订处理大规模涌入人员事务的专门性法律 222

二、以武警边防部队、当地公安部门为主开展边境维稳工作 222

三、给予大规模涌入人员临时庇护 223

四、给予受迫害的大规模涌入人员难民地位 223

五、给予大规模涌入人员适当的社会保障 224

第八章 保护和安置(城市)难民 225

第一节 难民的登记 225

一、外国人向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寻求庇护 225

二、寻求庇护者的权利和义务 226

三、寻求庇护者和难民向中国主管机关登记 227

第二节 难民的甄别 229

一、难民的甄别 229

二、难民地位申请的批准、难民身份的终止和撤销 230

三、难民地位申请的撤回、拒绝和申诉 231

四、交付申请、申诉等文件 231

第三节 寻求庇护者和难民的安置 232

一、中国对寻求庇护者和难民的安置 232

二、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对寻求庇护者和难民的安置 233

第四节 难民问题的永久解决 234

一、自愿遣返 234

二、就地融合 234

三、重新安置 235

第五节 关于中国保护和安置(城市)难民的思考 236

一、难民管理 236

二、难民立法 237

三、多元文化 237

四、入境管理 238

五、居留、永久居留和国籍管理 239

六、大国责任 240

第九章 中国难民立法的可行性 241

第一节 难民立法的可能性 241

一、实践基础 241

二、体制基础 242

三、法律基础 242

四、国际基础 243

五、理论基础 243

六、经验基础 244

第二节 难民立法的必要性 246

一、落实宪法的难民方面规定 246

二、实施出入境管理法的难民方面规定 247

三、完成难民立法计划 247

四、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难民立法的期待 248

五、实现加入的难民方面国际条约的国内法化 249

六、绕不过去的难民问题 249

第三节 难民立法的迫切性 250

一、最终解决在华印支难民问题 250

二、回应一些国家无端的难民指责 251

三、保护和安置大规模涌入人员 252

四、保护和安置日益增多的(城市)难民 253

五、主动处理难民事务 253

第十章 中国难民立法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 257

第一节 维护国家利益与保护难民权益的关系 257

一、维护国家利益与保护难民权益的关系 257

二、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与保护难民权益的关系 259

第二节 难民问题普适性与难民政策选择性的关系 261

一、难民问题普适性与难民政策选择性的关系 261

二、处理难民问题普适性与难民政策选择性的关系 262

第三节 难民管理政府主导性与被管理难民自我性的关系 264

一、难民管理政府主导性与被管理难民自我性的关系 264

二、处理难民管理政府主导性与被管理难民自我性的关系 266

第四节 难民融合积极性与难民融合能力不足的关系 267

一、难民融合积极性与难民融合能力不足的关系 267

二、处理难民融合积极性与难民融合能力不足的关系 268

第五节 难民文化与庇护国文化互长冲突的关系 270

一、难民文化与庇护国文化互长冲突的关系 270

二、处理难民文化与庇护国文化互长冲突的关系 271

第十一章 国际难民法制建设经验与中国难民立法 273

第一节 难民立法从属于移民立法 273

一、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难民法与移民法的关系 273

二、中国难民法与出入境管理法的关系 275

第二节 就难民事件特别立法 275

一、美国等国家的难民事件特别立法 275

二、中国的难民事件特别立法 277

第三节 特别规范寻求庇护者、重新安置难民事务 277

一、美国等国家特别规范寻求庇护者、重新安置难民事务 277

二、中国特别规范寻求庇护者、重新安置难民事务 279

第四节 给予难民居留资格和相应权益 280

一、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给予难民居留资格和相应权益 280

二、中国给予难民居留资格和相应权益 282

第五节 妥善安置寻求庇护者 284

一、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安置寻求庇护者 284

二、中国的寻求庇护者安置 287

第六节 妥善安置难民 288

一、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安置难民 288

二、中国的难民安置 288

第七节 适当照顾重新安置难民 289

一、美国等国家适当照顾重新安置难民 289

二、中国适当照顾重新安置难民 290

第八节 非政府组织参与难民保护 291

一、美国等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参与难民保护 291

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难民保护 292

第九节 非民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参与难民保护 293

一、美国等国家的非民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参与难民保护 293

二、中国的非民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参与难民保护 295

第十节 与国际组织合作保护难民 295

一、美国等国家与国际组织合作保护难民 295

二、中国与国际组织合作保护难民 297

第十二章 中国难民法构想 299

第一节 中国难民法的价值取向 299

一、弘扬人道主义 299

二、维护社会稳定 301

三、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02

四、提高国际地位 303

五、输出价值观 304

六、引进需要人员 305

第二节 中国难民法的基本原则 306

一、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优先 306

二、善意履行国际义务 307

三、难民自立和融合 308

第三节 中国难民法的主要制度 309

一、难民准入制度 309

二、寻求庇护者权利制度 311

三、难民甄别程序制度 312

四、补充保护制度 315

五、难民证件制度 315

六、难民工作制度 317

七、难民公房制度 318

八、难民国民待遇制度 318

九、难民一般待遇制度 319

十、难民融合制度 320

十一、难民自愿遣返制度 322

第十三章 《难民条例》(学者建议稿)及其说明 324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难民条例(学者建议稿) 32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难民条例》(学者建议稿)的说明 332

主要引用法律 364

主要参考书目 3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