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
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

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志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0088
  • 页数:6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提出下列观点:1、“国家”一词包含着政治意义的国家、政治地理意义的国家和法理意义的国家三种含义。“国号”是政治意义的国家名号,宣示政治意义的国家政体与国体;“国名”是政治地理意义的国家的名号,宣示政治地理意义的国家的地域范围、人民构成、文化面貌、主权归属四项内容。法理意义的国家名号是“国名+国号”,既宣示国号的内容,也宣示国名的内容。2、“中国”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的国名。“中国”就是中华民族按照中华文化逐步对中华大地确立起主权的共同体。“中国”国名宣示着这个共同体的疆域范围,人民构成,文化面貌和主权归属。3、对中国的看法就是“中国观”包括“中国地域观”、“中国人民观”、“中国文化观”、“中国主权观”四个组成部分,经历了“古典的中国观”、“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近代救亡的中国观”和“当代现代化的中国观”四种形态,促使中华民族经历了“农耕区和草原区分别统一”、“农耕区和草原区完全统一”、“近代凝聚觉醒”、“当代繁荣兴旺”四个历史阶段。“中国观”愈弘大,愈科学,愈进步,中华民族愈团结,愈繁荣,繁兴旺。书稿对于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进步,便有了重大意义。
《中国国名的由来与中国观的历史演变》目录

绪论 1

一、关于中国国名研究的历史回顾 2

二、马克思论国家与国度 4

三、国度是个政治地理概念 6

四、中国从古至今是我国的唯一国名 8

五、中国观的定义与内涵 12

六、中国观的四个组成部分 15

七、“古典的中国观”和“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 16

八、“近代救亡的中国观”和“当代现代化的中国观” 18

九、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20

第一章 中国的形成与西周人的中国观 23

第一节 中国国度的形成 23

一、中国国度形成的原始文化基础 23

二、华夏族与中国国度的形成 25

第二节 “中国”成为国度名称 27

一、“中”、“国”两字及组合词“中国”的产生 27

二、夏可能被称为“中国” 30

三、商可能被称为“中国” 32

四、西周被称为“中国” 34

五、“中国”成为国名 38

第三节 西周人的中国观 39

一、西周人的中国疆域观 40

二、西周人的中国人民观 42

三、西周人的中国文化观 46

四、西周人的中国主权观 51

第二章 中国的第一次整合和春秋战国人的中国观 5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的文献中的“中国”词义 55

一、《左传》中的“中国”词义 55

二、《春秋公羊传》中的“中国”词义 57

三、《春秋谷梁传》中的“中国”词义 62

四、《管子》中的“中国”词义 67

五、《墨子》中的“中国”词义 68

六、《孟子》中的“中国”词义 69

七、《庄子》中的“中国”词义 71

八、《荀子》中的“中国”词义 71

九、《韩非子》中的“中国”词义 72

十、《国语》中的“中国”词义 73

十一、《战国策》中的“中国”词义 74

十二、《吕氏春秋》中的“中国”词义 76

十三、《礼记》中的“中国”词义 77

十四、其他书中的“中国”词义 79

第二节 礼乐文化的扩张与春秋战国时“中国”词义的变化 80

一、春秋初年:“中国”是诸侯国的总称 82

二、春秋晚期:“中国”是华夏族国家的总称 84

三、战国前期:诸侯国认同为“中国” 87

四、战国后期:九州即“中国” 89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整合 91

一、“中国”的疆域范围得到了扩大 91

二、“中国”的人民构成进一步多元化 93

三、“中国”的文化成熟化、哲理化 94

四、“中国”的主权理念转型 106

第三章 中国的第一次大统一和秦汉人的中国观 111

第一节 《史记》中的“中国”词义 111

一、记古史,用古义 111

二、记汉史,用汉义 115

三、十表和八书中的“中国”词义 117

四、民族传和外国传中的“中国”词义 119

五、“中国”成为历朝历代的共称 121

第二节 《汉书》中的“中国”词义 122

一、纪、志、人物传中的“中国”词义 122

二、民族传中的“中国”词义 132

第三节 西汉时期“中国”词称的意义 136

第四节 《后汉书》中的“中国”词义 144

第五节 东汉时期“中国”词称的意义 149

第六节 秦汉人的中国观 155

一、两汉人的中国疆域观 155

二、两汉人的中国人民观 158

三、两汉人的中国文化观 162

四、秦汉人的中国主权观 166

第四章 中国的第二次整合和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的中国观 171

第一节 《三国志》中的“中国”词义 171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词义 180

第三节 中国的第二次整合 189

一、地域范围的变化 189

二、各民族第三次大融合 190

三、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进一步融汇 192

四、主权观念的变化 194

第五章 中国的第二次大统一与隋唐人的中国观 199

第一节 隋唐文献中的“中国”词义 199

一、隋代“中国”词称的意义 199

二、武德、贞观时“中国”词称的意义 202

三、盛唐时“中国”词称的意义 206

四、唐后期“中国”词称的意义 209

第二节 隋唐人的中国观 213

一、隋唐人的“中国疆域观” 213

二、隋唐人的“中国人民观” 217

三、隋唐人的“中国文化观” 225

四、隋唐的主权行使与“中国主权观” 231

第六章 中国的第三次整合与两宋辽金人的中国观 238

第一节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文献中的“中国”词义 238

一、旧新《五代史》中的“中国”词义 238

二、《辽史》中的“中国”词义 242

三、《金史》中的“中国”词义 244

四、“桃花石”与“大中国” 245

五、《宋史》及宋代文献中的“中国”词义 245

第二节 中国的第三次整合 252

一、中国疆域范围的扩大 253

二、中国多民族进一步融合 255

三、中国文化的发展 259

四、中国主权理念与行使方式的变化 267

第三节 宋人“中国”意识的凸显和“中国观”的僵化 274

第七章 中国的第三次大统一与元人的中国观 286

第一节 元代文献中的“中国”词义 286

第二节 “中国”在元代的变化 296

一、“中国”疆域的扩大 296

二、“中国”民族大融合 298

三、“中国”文化面貌的变化 303

四、主权观念与主权行使方式的变化 313

第三节 “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317

第八章 中国的第四次整合与明代人的中国观 319

第一节 朱元璋的“中国观” 319

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含义 319

二、朱元璋的“中国疆域观” 321

三、朱元璋的“中国人民观” 324

四、朱元璋的“中国文化观” 329

五、朱元璋的“中国主权观” 331

第二节 后继的明朝君臣对朱元璋“中国观”的实施 336

第三节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思想观念:“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341

第九章 中国的第四次大统一与清代人的中国观 345

第一节 以“中国”为国名对外交往 345

一、康熙朝在《尼布楚条约》中以“中国”为国名 345

二、雍正朝在《布连斯奇条约》中以“中国”为国名 347

三、乾隆朝在给英使敕谕中以“中国”为国名 347

四、嘉庆朝在给英使救谕中以“中国”为国名 348

五、域外以“支那”为我国国名 348

六、道光朝以后的对外条约中皆以“中国”为国名 349

第二节 清朝皇帝的“中国疆域观” 350

一、清开国时期的“中国疆域观” 350

二、皇太极与顺治时期的“中国疆域观” 352

三、康熙皇帝的“中国疆域观” 353

四、雍正时期的“中国疆域观” 356

五、乾隆时期的“中国疆域观” 356

六、清朝皇帝对中国疆界的认识和自我约束 357

第三节 “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在清代确立 358

一、雍正皇帝辩夷狄 359

二、乾隆皇帝辩正统 363

三、《海国图志》对“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的认同 367

第四节 清代“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的内容及实施 369

一、清代人的“中国疆域观” 369

二、清代人的“中国人民观” 371

三、清代人的“中国文化观” 373

四、清代人的“中国主权观” 377

五、清朝实施“多民族统一的中国观”中的政策失误 379

第十章 近代“中国”从习惯国名向法定国名的转化 383

第一节 《海国图志》出现“中国”词称817次,全表“国名” 383

第二节 “中国”成为各个阶层各类人物普遍使用的国名 387

第三节 中华民国成立,法定国名为“中华”和“中国” 395

第四节 近代后期(1912—1949)文献中的国号和国名 399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次法定国名为“中华”和“中国” 405

第十一章 近代救亡的中国观 410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中国观”的近代转换 410

一、新的天文地理知识的传入,使人们对中国于世界国家格局中的位置的认识转换 410

二、在对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比较中,在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中,“天朝上国”的观念崩溃 414

三、在对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比较中,在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认识中,“大国”观念更新,“弱国”观念产生 416

四、天朝观念崩溃,大国观念更新,弱国观念产生,更新了的大国观念和弱国观念相结合,寻找变更之路,“近代救亡的中国观”萌芽 418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变异形态 421

一、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的“中国观” 421

二、太平天国后期“中国观”的变化 427

三、从变异形态到回归正轨 431

第三节 洋务派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初级形态 434

一、新的大国情结和不甘屈辱的思想感情 435

二、洋务派的“中国观”内容之一:中国处于千年变局之中 437

三、洋务派的“中国观”内容之二:中国必须借西法方能自强 439

四、洋务派的“中国观”内容之三:中国必须尽快工商立国 441

五、洋务派的“中国观”内容之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才能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444

六、洋务派的“中国观”是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初级形态 446

第四节 戊戌维新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中级形态 449

一、维新派“中国观”的内容之一:中国居地球第一等大国之资格,惨败于日本,乃奇耻大辱,遭遇瓜分更有亡国灭种之危险 450

二、维新派“中国观”的内容之二:要救国,就必须维新;要维新,就必须学外国;要学外国,就必须学根本 451

三、维新派“中国观”的内容之三:国家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中国方能自强自立 454

四、维新派的“中国观”是“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中级形态 456

五、从“中国观”的角度看戊戌变法的成败 458

六、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康有为阐述了“大中国观” 460

第五节 教育救国论与严复的“中国观” 462

一、严复从国民素质的低下去论证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463

二、严复全面比较中西文化,直探西方富强的命脉,揭示中国落后的症结 466

三、严复认为变法不能采取激进的政治运动的手法,唯有从教育入手,逐渐改良 468

四、严复以“教育救国论”为内容的中国观的历史地位 470

第六节 义和国运动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原生形态 473

一、侵略激起反抗 474

二、义和团“中国观”的突出特点:反帝爱国 476

三、义和团“中国观”的狭隘特点:绝对排外 479

四、义和团“中国观”的落后特点:蒙昧迷信 482

五、义和团“中国观”的历史地位 486

第七节 辛亥革命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高级形态 488

一、反清革命思潮的兴起 489

二、同盟会建立前后孙中山的“中国观” 491

三、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重构中国的论战 497

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中国观”及其实施 502

五、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中国观”的进一步发展 505

六、孙中山的“中国观”是“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高级形态 515

第八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救亡的中国观”的最高级形态 520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国观” 520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中国观” 525

三、“救亡的中国观”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530

四、毛泽东的“中国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36

第十二章 现代的国号与国名 543

第一节 “国家”一词第三层意义的产生 54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当代中国唯一的国号 544

第三节 “中国”是当代中国的唯一国名 548

第十三章 当代现代化的中国观 556

第一节 中国有大约960万平方公里领陆,约300万平方公里领海,中国人民坚决捍卫中国的领土完整 556

一、中国有大约960万平方公里领陆和大约300万平方公里领海 556

二、960万平方公里领陆和300万平方公里领海是几千年历史演变的结果 557

三、确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领陆和300万平方公里领海具有重大意义 558

四、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侵犯 559

五、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势力分裂 563

第二节 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家园,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56个民族平等团结亲如一家 565

一、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家园 565

二、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565

三、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整体 568

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兴旺 5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繁荣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伟大复兴 572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72

二、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指导思想 57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新文化的核心 574

四、传统文化得到更新与革新 575

五、外来文化得到改造与升华 576

六、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得到弘扬与繁荣 579

七、宗教文化得到保护与规范 580

八、学科体系齐全、教育网络健全、文化体制更新、文化成果丰硕 581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主权完全属于人民 58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的主权完全属于中国各族人民 58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机制保障中国的主权属于中国各族人民 584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运行使中国的主权属于中国人民的规定得到落实 587

四、“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中的主权问题 590

第五节 中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全力以赴向现代化奋进 599

一、“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 599

二、“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 601

三、中国向现代化奋进 605

重要参考文献 616

后记 6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