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史 珍藏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26794
- 页数:788 页
上编 中华文化生态 3
第一章 “文化生态”界说 3
一、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 3
二、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与环境对人的制约 4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 6
四、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 8
五、中华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 9
六、中华文化生态概述 13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 15
第一节 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15
一、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 16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 18
三、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 20
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中介 21
五、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 23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24
一、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 25
二、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27
三、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29
四、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 31
第三节 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 36
一、东亚陆海关系的特点 36
二、东西方海洋观比较 39
三、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 43
四、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 46
五、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 47
第四节 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50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 51
二、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 54
三、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 64
第三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67
第一节 农耕与游牧:东亚大陆的两种经济类型 67
一、东亚农耕区 68
二、东亚游牧区 74
三、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 75
四、长城:东亚农耕经济区的人工屏障 79
五、农耕人的“世界主义” 84
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补与融汇 85
第二节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 87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及公社所有,集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87
二、东周、秦汉至明清——土地私有、个体劳作的自然经济阶段 90
三、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对乡村的经济依赖 96
四、生活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比例的周期性失调 99
五、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02
第三节 中华农业文明的若干特征 114
一、务实精神 115
二、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 116
三、中庸之道与注重自然节奏 119
四、尚农·重农 120
五、专制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 122
六、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127
第四章 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130
第一节 宗法社会 131
一、宗法制度的由来: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 131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34
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定势 136
第二节 专制政体 142
一、欧亚专制政体的差异 142
二、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特点 144
三、中国“封建制度”辨析 153
第三节 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 156
一、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宗法伦理型范式 157
二、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164
三、内圣与外王: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架构 171
余论 177
一、文化圈的网络关系 177
二、文化生态诸层面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 179
三、中华文化内外结构的和谐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181
四、中华文化史分期刍议 183
下编 中华文化历程 193
第一章 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193
第一节 “人猿相揖别” 193
一、盘古和女娲的传说 193
二、中国人起源 194
第二节 草莽开辟 196
一、“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196
二、生命之火 197
三、艰难创物 198
第三节 质朴的精神之花 199
一、原始艺术 200
二、原始宗教 201
第四节 “群之可聚,相与利之” 203
一、群:人的社会化特征 203
二、从母系氏族到父系家庭 204
三、私有制与国家起源 205
第五节 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208
一、满天星斗:考古学依据 208
二、混血的龙 209
第二章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212
第一节 巫史勃兴 213
一、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 213
二、巫史文化的影响 216
第二节 文字创制 217
一、陶符:文字起源 217
二、甲骨文与“六书” 219
三、钟鼎文 221
第三节 青铜时代 222
一、技艺与器用 223
二、从制式纹样看时代精神 225
第四节 宗天、尚鬼、嗜酒 226
一、神鬼震慑下的殷人 226
二、嗜酒风习 228
第五节 “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229
一、殷鉴之下 229
二、“宜民宜人”之为“德” 230
三、宗法建构 231
第六节 神奇的八卦与《周易》 232
一、占筮与八卦 232
二、《周易》——“神秘的殿堂” 235
第三章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237
第一节 士的崛起 238
一、时代的孕育 238
二、众星璀璨 239
三、群体品格 241
第二节 学的转移 245
一、官学的衰落与私学的兴起 245
二、私学繁荣的象征——稷下学宫 246
第三节 民本思潮 248
一、“天道远,人道迩” 248
二、“民为贵,君为轻” 252
第四节 百家争鸣 255
一、儒的醇厚 256
二、墨的谨严 259
三、道的超逸 262
四、法的冷峻 266
五、阴阳的流转 269
六、“和而不同” 271
第五节 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 276
一、齐鲁文化 277
二、楚文化 279
三、吴越文化 281
四、巴蜀文化 282
五、秦文化 284
六、三晋文化 286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 290
第一节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 290
一、“达其志,通其欲”的漫长历程 290
二、统治思想与思想统治 292
三、一统的文化 294
第二节 从崇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296
一、新的抉择 296
二、黄老学说的盛衰 297
三、尊儒兴学,制度教化 300
四、独尊与独创 301
第三节 礼文化的完善 305
一、“礼”文化理论 306
二、“礼”文化制度 308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 311
一、儒学的经学化 311
二、经学的谶纬化 314
三、“疾虚妄”的清新之风 316
四、“无可奈何花落去” 317
第五节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 319
一、佛陀东来 320
二、道教创立 322
第六节 闳阔的文化精神 324
一、气势恢宏的建筑与雕塑 325
二、壁画与帛画 326
三、“铺采摛文”、“夸丽风骇”的汉赋 327
四、“史家之绝唱” 328
五、文化典籍的整理 329
六、农、医、天、算传统科技的成熟 330
七、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 33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335
第一节 动乱时世 335
第二节 分化中的生长 337
一、儒的裂变 337
二、仙道丕显 350
三、佛光流照 354
四、多元激荡 362
第三节 胡汉文化的碰撞 364
一、文化类型冲突 364
二、无法抗拒的化合 366
第四节 文化的自觉 371
一、文学的自我发现 371
二、史与经的分途 373
三、科技的非实用趋向 374
第六章 隋唐:隆盛时代 376
第一节 壮阔舞台 376
一、帝国规模 376
二、宽松氛围 379
三、科举实行与寒士崛起 382
第二节 有容乃大 387
一、胡气氤氲 387
二、外域撷英 389
第三节 社会丰采 395
一、帝都的万千气象 395
二、诗的惊采绝艳 400
三、书法的极妍尽美 408
四、画的灿烂求备 410
五、乐舞的盛大欢腾 414
六、文的酣放茂郁 416
第四节 文化辐射 419
一、中华文化圈 420
二、泽被远西 424
第七章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426
第一节 变更的土壤 426
第二节 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 428
一、岑寂后的复兴 428
二、禅悦之风 432
三、两宋理学 434
第三节 宗族共同体的建立 445
一、新的形态 445
二、多元社会文化功能 446
第四节 文人天地 449
一、主意主理的宋诗和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宋词 450
二、品味高雅的宋画 455
三、声气相求的文人书院 459
四、精雅脱俗的文房清玩 462
第五节 市民口味 463
一、京都风采 464
二、热闹的世界 468
第六节 科技华光 472
一、社会温床 472
二、绚烂之花 473
第七节 文化中心的南移 477
一、兵燹逼迫 478
二、南迁征象 479
第八章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482
第一节 朔方冲击波 482
一、家国忧患 483
二、异族情调 484
第二节 征服者的被征服 485
一、契丹、女真、党项羌族的汉化 485
二、忽必烈与“汉法” 488
三、用夏变夷 490
第三节 大哉乾元 491
一、儒学的重振 493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迅速发展 499
三、科技的承传与进步 501
四、中外文化的相激相荡 503
第九章 明:沉暮与开新 510
第一节 沉暮品格 511
一、多忌讳与明代文网 511
二、灭异端的文化一统 513
三、复古与拟古 515
第二节 别开生面 517
一、越礼逾制的社会风尚 518
二、悖离礼教的社会观念 520
三、主体意识的觉醒 525
第三节 西学流播 531
一、耶稣会士来华 531
二、西学的输入 534
三、晚明中西文化冲突 537
第四节 古典科学技术的总结与创新 544
一、走出经学传统的樊篱 544
二、对外来文化的汲取 545
三、数学语言与实证手段 548
第十章 清:烂熟与式微 552
第一节 明亡之思 553
一、君主制度批判 553
二、实学精神弘扬 557
三、难以挣脱的怪圈 562
第二节 博大与鼎盛 563
一、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高潮 564
二、盛大的图书事业 573
三、学术文化的大规模总结 576
四、盛世西学 582
五、中学西传 589
第三节 人文思潮的潜动 592
一、对中古禁欲主义的抗拮 592
二、对“圣学”的怀疑论批判 597
三、热衷“治生”的经济伦理观 599
第四节 垂暮气象 604
一、钳制异端 604
二、宗法制的强化 606
三、国门的关闭 609
四、山雨欲来 611
第十一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上) 613
第一节 商品、炮舰与西学 614
一、跨越中世纪的西方世界 614
二、文明与野蛮 617
三、西学的新冲击 619
第二节 道、咸间经世实学 622
一、开“过渡时代”风气之先 622
二、经世实学的内容 625
三、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 627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文化透视 628
一、皇上帝:中国版的耶稣 628
二、“从番”与“复古” 630
第四节 中华文化肌体中的新质细胞 633
一、书院改制与新学堂开办 633
二、近代报刊的发行及出版机构的建立 636
三、近代图书馆的设置 641
四、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643
五、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645
第五节 洋务运动的文化意义及体用之辨 650
一、洋务派“种豆得瓜” 650
二、“中体西用”说的提出 652
三、体用平议 654
第六节 启蒙时代 659
一、从潜流到洪涛 659
二、旗手与健将 662
三、启蒙大师 670
第七节 跨入新世纪 673
一、义和团:对西方文化的剧烈反应 673
二、“国魂”陶铸 674
三、风暴洗礼与习俗之变 678
四、文坛新潮 681
五、近代民族文化的开拓者 688
第八节 先行者的追求 692
一、“发扬吾固有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692
二、三民主义 694
第十二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下) 697
第一节 “五四”狂飙 697
一、《新青年》与“德、赛两先生” 697
二、“打倒孔家店” 699
三、文学革命 701
四、科学精神的苏醒 706
五、“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711
第二节 古今中西大交会 716
一、东西方文化之争 717
二、科学与玄学之争 725
三、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 728
四、国民性:思考与批判 735
五、现代新儒家 742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 750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750
二、文化内涵 752
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 758
第四节 生机盎然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760
一、在论战中前进的哲学社会科学 761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 764
三、面向民众、服务社会的教育科技 768
结语 773
一、文化的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 773
二、“古今之辨”与“中外之辨” 775
三、两种文化发展模式评析 778
四、中华文化前瞻 783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方克立著 2019
- 《战国策注释 下》何建章注释 2019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月亮湾》姚家明著 2019
- 《七一村歌》龚献明著 2019
- 《何春雷爵士鼓SOLO 1》何春雷编著 2019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基础过关50题》何新春主编 2019
- 《国学经典读本 上》何云峰,刘国良主编 2017
- 《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刘朝明著 2019
- 《零基础搭建系统》何战军 2019
- 《何春雷爵士鼓SOLO 3》何春雷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