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美国的再开拓  了解当代美国与世界经济趋势的巨著
美国的再开拓  了解当代美国与世界经济趋势的巨著

美国的再开拓 了解当代美国与世界经济趋势的巨著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瑞契(Reich,R.B)著
  • 出 版 社:志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
《美国的再开拓 了解当代美国与世界经济趋势的巨著》目录

各界佳评 1

译序 3

1.产业文化与市民文化——「在试练的时代」探索生存之道 7

一、前所未见「试练时代」的降临 8

二、国民生活的两种区划——产业文化和市民文化 9

「个人的利益」和「公共的利益」息息相关 9

两者择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11

「弹性的选择」方为求生之道 11

三、源远流长的社会观所生的鸿沟 13

一种意识形态——未曾断绝的「避开社会问题,万事通行无阻」的观念 13

「未开拓神话」的崩溃和管理时代的到来 14

新经营者与新政策的登场 15

四、古典式开拓的幻灭和近代企业的崛起 16

「产业」控制「市民」的时代 17

创造社会活力的泉源——「意识型态的钟摆现象」 18

五、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之道 19

使美国丧失「王座」的三大要因 19

克服世界经济变动的两条途径 20

关键在建立「具有弹性且阶级支配薄弱的产业」 22

有赖整合两种文化的国家战略 23

六、「企业感觉」敏锐的日本人 24

以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无法说明的繁荣日本 25

日本传统上巳具备顺应世界经济的体制 26

七、创造富裕的「两个官僚体制」 28

不能保证国家繁荣的「自由主义」 29

提高劳动意愿与生产力 31

确保新「富裕社会」降临的再开拓 32

2.科学管理的时代——建构美国企业光荣历史的经营管理 35

一、使昔日世界观完全改变的「科学管理」 36

具「管理力」企业所发挥出来的自然淘汰作用 36

带给企业稳定长达五十年之久的管理制度 37

二、有效经营企业的两大原则 39

伍德勒。威尔森的「管理中立原则」 39

三、科学管理「新热浪」的扩展 41

科学管理绝不相信偶然 41

四、科学管理的三个原则 42

(1)根据工作简单化而来的分工 42

(2)既定规则 43

(3)管理情报 44

严格划分「生产线」和「幕僚」 45

五、「福特型」或「通用型」 46

直接有助企业经营的实学 47

转变中的领导者理想形象 49

六、「人羣关系」的新科学 50

日益重要的「人羣关系」处理技术 50

3.管理的超级结构——排斥技术创新和削弱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整合 53

一、操纵整个企业界的战略策划机构 54

导致美国企业体质欠佳的「管理的超级结构」 55

大规模组织胜过技术创新的时代 57

增长大企业和政府力量的业界整合 58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培养国力」的契机 59

政府与企业的连结关系日益加强 60

收集情报与战时规划 61

三、迈向「永久性的国防生产体制」 61

职司技术创新重责的国防部所扮角色 62

由产业复合体制所推动的大量生产体制 63

四、美国的繁荣所创出的新财富 64

4.唯具有弹性系统的企业才会繁荣 67

一、「管理万能时代」的终焉 68

愈来愈显著的劳力「退化现象」 68

推向繁荣的引擎巳经停止运转 70

步入依仗「过去的遗产」为生的时代 71

二、缺乏具有弹性头脑的企业、国民、政府 72

神通尽失的的现代生产机械 72

「经济规模」的重新检讨 73

美国经济衰退的真正要因 74

三、重画经济地图的「世界市场变动」 75

使「蚊帐外」的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的物心两面努力 76

运输、资讯的科技革命 77

奋力追赶的第三世界产业 79

整个世界正急速形成一个市场 80

迈向不要主角的国际分工时代 81

四、被迫改换产业基础的日本和EC各国 83

活用科技革命的基石 83

先进国家的生存之道 84

「弹性系统」实系今后企业的生命线 86

早人一步采用「弹性系统生产」的日本 87

西德、法国、韩国、台湾的弹性系统产业 88

被日本、中东诸国抢走的美国银行顾客 89

五、转换成「弹性系统」的四个问题 90

六、支撑弹性系统企业的三大支柱——技术、判断力、创造力 92

「不稳定的经济」才能展现弹性系统的威力 93

「改换车型」的观念行不通的时代 94

提高劳力的市场价值及开发实用的技术 96

大力阻挠推展弹性系统生产的「头脑枯竭」现象 97

七、现在正需要改善「僵化的体质」 99

施展优秀人才的能力,时间的唯一途径 100

5.财务专家经营者远景无光——使美国衰败的复合企业之实际和教训 103

一、科学管理时代的遗孤——「财务专家经营者」 104

企划部门和生产现场日趋隔阂 104

二、「矩阵式管理」的弊害 105

徒使经营管理愈增复杂的「矩阵式管理」 106

幕僚人员的激增使企业的机动性锐减 107

「数字乃无意义的情报」——企业的生命 109

小家气象的策略无法扩大「经济的利益」 110

三、财务专家经营主义的典型——复合企业 111

不能创造新财富而只能使资本轮转的虚构组织 112

表现有如相互揭短的收购公司竞赛 114

为专事收购或兼并公司的企业所困的企业 115

要求「赎金」以获利的兼并企业 116

复合企业的「最大长处」 117

不需员工的企业营运 119

遭人恶用的「暧昧价值」 120

日益巧妙的「虚增利益」手段 121

开始独行的帐簿数字 122

隐藏利益的温床——「国际销售公司」 123

直线上升的冲突诉讼 125

四、由财务专家经营者执牛耳的生产企业 127

应加警戒的是「任凭数字摆布的经济」 127

人才浪费是复合企业的最大损失 128

美国的衰退与法律、财务出身的总裁之增加时期一致 129

无法因应新经济竞争的专家教育 130

五、使人意愿和自信尽失的「人事更替」 132

经常引起骚动的「驱逐要员」阴谋 133

有「黄金降落伞」之称的契约 134

徒有其表的企业活力与组织革新 136

工作意愿和组织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137

劳资、同事间笼罩著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机会主义 138

六、使企业根本动摇的「祇要自己好就行」(自私自利)的气氛 139

静静潜行的「自我交易」 139

内部情报所带来的异常利益 140

巳浸透到下层员工的腐败结构 142

不喜提高生产力的劳工 143

七、不符时代需要的美国产业基盘 144

生产过程的变革是当务之急 145

庆幸没有管理传统的日本和西欧 146

6.泯灭企业活力的贸易保护——五角大厦和日本通产省的技术开发战争 149

一、无法顺应世界经济「新浪潮」的「管理的超级结构一 150

二、创弱竞争意念的「虚假富裕」 150

达最自豪的产业也受到侵蚀 151

三、美国产业的甘美结构——「维持价格」制度 152

在国际竞争中被遗忘的基本体力养成和设备投资 153

四、束转新投资意愿、竞争力的过度保护政策 154

自动设限更进一步牵制美国的手脚 155

俄亥俄州的日本本田工厂、田纳西州的西德佛尔克瓦根工厂 157

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前景黯然 158

五、扮演半通产省角色的国防部 158

日本通产省和美国国防部之间援助技术开发的竞争 159

对国内企业间竞争漠不关心的美国国防部其能力有限 160

顺利扩大新产品销售管道的条件 162

短视的「国防部的担忧」 163

六、亟须大力整顿的「不符时代需要的产业基盘」 164

枪口朝错方向的美国国会说客 164

结果将降低国民生活水准的保护主义 165

7.人间资本的三大支柱——从硬体转向软体的时代 167

一、从重视「硬体」转向「软体」的时代 168

人是最重要的资本 168

有效发挥弹性系统功能的人力资源 169

毒害美国的「羣能无首」竞赛 171

二、培育使用头脑和心力人才的方法 172

一石三鸟的「OJT」制度 172

创造使人安心从事质优工作的环境 173

摒除财务专家的税制改革 176

人才的长期开发方法 177

奖励储蓄是改革税制的决定性方法 178

使地域富於竞争力的体质改善政策 179

开发人力资源与有关经济发展的年金基金 180

使将来远景光明的长期战略(策略) 181

三、「人问资本」的三大支柱——干劲、责任感、判断力 182

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并使之具有适应力的体质改善 183

技术的提升与「远离社会福利」有关 184

日渐实现的「乌托邦」 186

逐渐取代地域社会的劳动社会 188

四、足作范式的日本独特企业组织哲学 189

自我负责和自立精神 189

正朝著由企业实现福利的方向大变动的劳动社会 190

8.第二次开拓——给日本和欲重振声威的美国之教训 193

一、亟须作成决断的「历史性选择」 194

「人才时代」的生产力与团队合作有关 194

二、劳工所需的弹性系统企业 195

迅速因应新情势的能力 196

「对员工负责胜过对股东负责」的时代风潮 197

美、日两国差距极大的劳资「政治关系」 198

逐步自掘经济社会础石之企业内部的「两种文化圈」 199

三、新时代的多国籍企业——纯粹型和民族型 200

灵巧地利用世界经济复甦机会的日本 201

在日本和西欧各国国际战略笼罩下的开发中国家 202

不投资於人力资源的「纯粹型多国籍企业」 204

与美国国民长期繁荣不相千的海外投资 205

先决条件不是物的资源而是人力资源 206

美日合资公司之实态 207

能因应国际竞争新现实的「人才」开发 208

四、提升人才素质的「社会认同感」 209

提高因应经济变动能力的两个要因 210

决策上无所侧重导致的混乱 211

带给「弱者」不良影响的国民经济「微调整」 213

构成衡量「生活水准」指标的三个要素 214

积极因应世界经济所需的政策选择 215

实现「开放政治」所不可缺的共识 216

在「公的个人」和「私的个人」间取得平衡的适应能力 218

五、「经济复甦」所不可或缺的「政治复甦」 219

资金援助和进口设限都不过是一时的敷衍措施 220

现今所能追求的「弹性政策」 220

六、孕育企业竞争力的团队合作 223

掌错将来舵的「国民间竞争」 223

毫无实益的「让邻人贫穷」(以邻为壑)政策 224

七、人才时代的再开拓 225

市民文化的衰败攸关经济的衰退 226

将人的智慧、能源用在明日 227

附录一:八○年代日本经济力的展望 229

附录二:美钢铁设限方式的可能转变 247

附录三:美日木材制品贸易摩擦再度升高 250

附录四:日本钢铁工业进军美国 253

附录五:美建军会有害经济 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