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  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  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 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雨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4830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传统比兴诗学,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诗教的价值观念系统,二是文学的审美属性。本书在梳理传统比兴诗学的基础上,考察了十七年诗歌、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呈现了传统比兴诗学在当代的延续、更新与消逝,呈现了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历史影响的焦虑,以及远离历史后,诗歌写作的尴尬。本书立足当下,打通古今,为诗歌研究,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空间。
《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 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比兴的双重内涵 8

第一节 比兴与社会批评话语的形成 8

一 比兴的意义转换模式 8

二 比兴与美刺 13

三 比兴与讽谏 18

第二节 比兴与诗歌之美的形成 21

一 兴——诗情的发生 21

二 方法的自觉 22

三 诗后效应——诗歌的蕴藉性 25

四 从诗歌意境到人生境界——生命诗学的形成 26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比兴研究 29

第一节 “美刺”、“讽谏”的文化语境 29

一 “理”的统一与“礼”的规范 31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3

第二节 “鸟兽草木”的诗歌景观 35

一 从“鸟兽草木”到“草木”“禽兽” 36

二 艾青的“鸟兽草木” 44

三 郭沫若与《百花齐放》 52

第三节 审美比兴的消逝 60

一 比兴与民歌改造 60

二 蕴藉表达的危险 67

三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 71

四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人性 79

第三章 朦胧诗与比兴研究 92

第一节 最后的“诗谏” 92

一 “诗谏”的发生——悼贤臣、清君侧 92

二 “诗谏”的高潮——“一切政策必须落实” 97

三 “诗谏”的尾声——控诉官僚主义 100

第二节 告别“谏者” 106

一 个人英雄的出现 107

二 从“相信”到“怀疑” 113

第三节 告别“温柔敦厚”——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 123

一 “温柔敦厚”的当代景观 123

二 告别“温柔敦厚” 129

三 比兴的现代转型 137

第四章 第三代诗歌与比兴研究 144

第一节 无“志”可言——第三代的诗歌处境 144

一 “天狗”的解救之道 144

二 绝望的“天狗” 147

三 绝路而返——第三代诗人的诞生 154

第二节 “去意存象”与“靠近能指” 157

一 去意存象 157

二 靠近能指 168

第三节 告别远方 175

一 远方的“声音” 175

二 告别远方 178

结语 190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