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比兴的双重内涵 8
第一节 比兴与社会批评话语的形成 8
一 比兴的意义转换模式 8
二 比兴与美刺 13
三 比兴与讽谏 18
第二节 比兴与诗歌之美的形成 21
一 兴——诗情的发生 21
二 方法的自觉 22
三 诗后效应——诗歌的蕴藉性 25
四 从诗歌意境到人生境界——生命诗学的形成 26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比兴研究 29
第一节 “美刺”、“讽谏”的文化语境 29
一 “理”的统一与“礼”的规范 31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3
第二节 “鸟兽草木”的诗歌景观 35
一 从“鸟兽草木”到“草木”“禽兽” 36
二 艾青的“鸟兽草木” 44
三 郭沫若与《百花齐放》 52
第三节 审美比兴的消逝 60
一 比兴与民歌改造 60
二 蕴藉表达的危险 67
三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 71
四 “十七年”诗歌中的自然人性 79
第三章 朦胧诗与比兴研究 92
第一节 最后的“诗谏” 92
一 “诗谏”的发生——悼贤臣、清君侧 92
二 “诗谏”的高潮——“一切政策必须落实” 97
三 “诗谏”的尾声——控诉官僚主义 100
第二节 告别“谏者” 106
一 个人英雄的出现 107
二 从“相信”到“怀疑” 113
第三节 告别“温柔敦厚”——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 123
一 “温柔敦厚”的当代景观 123
二 告别“温柔敦厚” 129
三 比兴的现代转型 137
第四章 第三代诗歌与比兴研究 144
第一节 无“志”可言——第三代的诗歌处境 144
一 “天狗”的解救之道 144
二 绝望的“天狗” 147
三 绝路而返——第三代诗人的诞生 154
第二节 “去意存象”与“靠近能指” 157
一 去意存象 157
二 靠近能指 168
第三节 告别远方 175
一 远方的“声音” 175
二 告别远方 178
结语 190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