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第2辑
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第2辑

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第2辑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编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1108784
  • 页数:1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土壤品质管理与技术转让中心开发或者转移地块的土地所有者提供所需知识,以便按照设想的方式有效地改善或维持土壤质量。1.重金属是一系列差异较大的元素。重金属元素在众多化合物中广泛存在,其行为及危害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一些金属是必须营养元素,一些金属则是臭名昭著的有毒元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重金属均天然存在于土壤。本书旨在从广义上介绍重金属的性质、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行为、污染的鉴别以及修复方法。2.受污染的地下水:个案主导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案,面向集群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法,面向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案。本第2辑,包括上述内容,是荷兰土地知识推广基金会支持出版。
《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 第2辑》目录

重金属 5

1前言 5

2重金属的性质 7

2.1什么是重金属 7

2.2自然成因 8

2.3微量元素 9

2.4形态 10

2.5毒性 12

3金属的行为、有效性及风险 15

3.1前言 15

3.2土壤中金属的行为 15

3.3有效性 21

3.4风险 24

4金属污染源 29

4.1金属的用途 29

4.2土壤污染的来源 30

4.3自然来源 33

5金属污染的表征 37

5.1污染研究 37

5.2土层或颗粒物中高含量金属的检测设备 38

5.3扩散风险 39

5.4生物有效性 40

5.5金属形态 40

5.6随场地条件的变化 41

6修复与治理方法 44

6.1土壤 44

6.2地下水 45

6.3对自然结合的评估 46

6.4自然结合法的实际应用 48

6.5药剂结合法 49

6.6实验室研究 50

7监测与后续管理 53

7.1前言 53

7.2监测网络的基本设置 53

7.3监测参数与监测频率 54

7.4检查监测结果 56

7.5后续管理 56

地下水 58

导论 58

1处理地下水污染的不同策略 63

2受污染地下水的个案主导式处理方法 68

2.1问题描述 68

2.2个案主导式处理方法的目标 68

2.3现行政策 69

2.4法律框架 70

2.5基于利益的可能性 71

2.6技术内容 71

2.7机构框架 74

2.8财务框架 75

3受污染地下水的集群处理方法 77

3.1问题描述 77

3.2集群式方法的目标 78

3.3现行政策和发展 79

3.4基于法律框架的方案 80

3.5基于利益的供选方案 81

3.6内容详述 84

3.7组织框架 92

3.8财务框架 93

3.9实施 95

3.10交流和支持基础 96

4受污染地下水的面向地区处理方法 98

4.1问题描述 98

4.2面向地区的处理方法的目标 99

4.3基于政策的可能性 101

4.4基于将来法律框架的可能性 103

4.5基于利益和发展的可能性 104

4.6充分详述 104

4.7组织框架 109

4.8财务框架 110

4.9实施 110

4.10交流和支持基础 112

5预期的开发活动 115

6结语 116

附录 119

附录1图清单 119

附录2第5节中的案例 119

蒂尔堡案例 120

乌德勒支中心车站案例 125

反应墙 133

序言 133

1什么是反应墙 135

2反应墙有哪些类型 139

2.1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反应墙 139

2.2公认的反应墙使用办法有哪些 141

3反应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43

3.1各种形式的污染及其对应的反应墙 143

3.2关键的工作原理 144

3.3微生物作用下的氧化过程 148

3.4金属单质的析出 148

3.5硝酸盐和硫酸盐的还原 148

4铁反应墙 151

4.1铁的使用 151

4.2反应墙设计要素 152

4.3安装与使用 154

4.4运行与监测 157

4.5应当注意的优点和缺点 158

铁反应墙的建造 159

5生物反应墙或微生物激活区 162

5.1厌氧还是好氧 162

5.2设计 162

5.3安装与使用 170

5.4运行与监测 170

5.5注意优点和缺点 172

厌氧生物反应墙修复挥发性有机氯化物的深度污染 173

6隔水漏斗—导水门系统 176

6.1隔水漏斗—导水门系统的工作原理 176

6.2应采用哪种形式的拦挡装置 177

6.3注意事项、优点和缺点 178

隔水漏斗—生物导水门装置 180

7新趋势、新动向 182

8补充信息 184

8.1网络 184

8.2项目介绍 185

8.3文献 18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