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品评秦腔
品评秦腔

品评秦腔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冀福记,陈昆峰,卢恺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8066808870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
《品评秦腔》目录

一、关爱秦腔 1

(一)领导与秦腔 1

毛泽东与秦腔艺术&雷天寿 1

毛泽东与民众剧团&王志直 吴安平 晨歌 王化莉 4

彭德怀同志为《穷人恨》一剧给民众剧团的信 9

贺老总和群众剧团&尚爱仁 9

习仲勋的秦腔情缘&苏育生 12

振兴秦腔利国益民——纪念西安易俗社建社八十周年&马文瑞 17

(二)名人谈秦腔 19

吕南仲和鲁迅&段国超 19

易俗社与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 22

秦腔&欧阳予情 27

西北戏曲访问小记&程砚秋 29

附录:周扬致程砚秋先生的一封信 33

与西安戏曲界谈艺&梅兰芳 33

谈秦腔几个传统剧目的表演&梅兰芳 38

三大秦班进北京&马少波 46

看同州梆子&梅兰芳 42

秦腔不得了呀!&曹禺 44

要把生活摸得熟熟的&张庚 46

三大秦班进北京&马少波 46

还是要戏曲化&郭汉城 48

祝贺与联想&刘厚生 49

戏问&贾平凹 51

二、记忆秦腔 53

(一)秦腔名家 53

为戏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纪念魏长生逝世一百八十周年&焦文彬 53

值得推崇和学习的戏剧艺术家——纪念封至模诞辰一百周年&黄俊耀 58

(二)重大活动 60

在参加全国首届戏曲汇演的日子里&雷震中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表彰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的决定 63

群星汇聚金城观众大饱眼福——记首届五市秦腔名家交流演出&哲麟 64

跨越时空的历史索寻——陕西省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2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综述&杨云峰 68

坚持传承创新 发展秦腔事业——陕西省第一批秦腔代表性传承人交流展演活动综述&春丽 何桑 72

戏剧人才(西北五省区梅花奖演员)高级研修班结业讲话&甄亮 75

人民需要戏剧 戏剧需要人民——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综述&李明瑛 77

三、理论秦腔 80

(一)秦腔史论 80

梆子腔源流概论&孟繁树 80

秦腔与京剧&陈昆峰 86

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束文寿 89

张鼎望与《秦腔论》——读曲随笔&刘辉 93

立足甘肃说秦腔&陈光 王正强 95

(二)振兴秦腔 99

我有的 你没有——振兴秦腔断想&幼韩 99

发展秦腔重在统筹秦腔资源优化秦腔生态&甄亮 甄陵 105

守望秦腔&胡安忍 110

对大秦之腔文化定位的思考&冀福记 116

秦腔“热”后的“冷”思考&王军武 120

秦腔现代化进程中的审美特征&谢艳春 122

秦腔戏与西北民风民性&丹萌 127

四、评说秦腔 131

(一)秦腔音乐 131

深切的怀念——忆王依群老师&赵季平 131

方言、声腔与戏曲新剧目创新作&季国平 133

戏曲音乐研究领域里的拓荒者——王依群的理论成就&焦文彬 137

新中国成立后薛增禄在秦腔音乐上的贡献&于桂荪 142

音乐是剧种的决定者——“西秦腔”研讨会有感&许德宝 145

旋律是戏曲音乐创新的主脉——兼谈现代秦剧《百合花开》音乐创作体会—杨长春 150

简谈易俗社音乐伴奏的改革&郝振易 155

强化主体意识把握“守、破、创”的尺度——谈谈近年来我在秦腔音乐创作上的收获体会&姜云芳 159

对秦腔声乐的看法、想法、做法&展运华 167

新编秦腔传统剧《王宝钏》音乐的艺术成就与问题(摘要)&邵吉民 176

秦腔花脸发声用嗓问题刍议&李创 181

杨天基的琴曲天地&闻影 183

浅议民族打击乐的特性及在秦腔乐队中的应用&周建中 190

试论秦腔中的电子音乐&刘玮 193

论秦腔滚白&张晋元 195

身在场外心在剧中——谈著名鼓师栗怀印的演奏艺术&苟良 199

我对秦腔板胡演奏的浅识&卢东生 201

(二)秦腔创作 206

秦腔看家戏:“二十四大本”&苏育生 206

苍劲凄楚 热耳酸心——评秦腔传统戏《火焰驹》&阎纲 209

君其勉之 是为至盼——新排《火焰驹》观后&何西来 210

谈谈秦腔《三滴血》的整理和修改&张在云 212

秦腔《西安事变》从创作到演出&田有生 杨克忍 李哲明 范角 段肇升 215

实中生虚 虚中见实——评秦腔现代戏《白龙口》&金葳 218

走马健翎的道路&董丁诚 221

(三)秦腔表演 224

“晋公子”——苏派小生的创始人&刘恩沄 224

水流花落去 芬芳存人间——介绍已故秦腔著名旦角演员苏&蕊娥 王智信 225

陇原坤伶——沈爱莲&王学秀 229

为王瑛喝彩&杨智 232

昆仑山下的一朵新葩——“秦腔四小名旦”刘颖小记&李明瑛 233

(四)秦腔流派 236

一次繁荣秦腔流派艺术的尝试&叶增宽 236

秦腔艺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静波 239

(五)秦腔导演 243

导演路上苦求索——忆家父姚鼎铭&姚木铎 243

排《走雪》,杨公愚为我们留下了什么?&王保易 246

出自天赋 归于积累——记著名秦腔导演贺孝民&韩健 250

纪念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继祖&张晓斌 254

(六)秦腔舞美 257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舞台美术发展变化漫谈&杨晓斌 257

记陶氏父子&冀福记 260

汀洲育红蓼 墨香满长安——纪念恩师蔡鹤汀、蔡鹤州先生&赵博善 264

秦腔脸谱艺术浅谈&高学敏 265

戏曲服装在舞台中的表现&戴明 274

(七)秦腔艺术教育 275

桃李满西北——记西安易俗社解放前的戏曲教育&鱼闻诗 275

刘毓中在西安市文艺界收徒拜师会上的讲话 279

培养青年新秀的举措&段金铭 280

秦腔艺术教育的几点断想&卢恺 285

向性格化表演的进军——西安市戏校现代戏表演教学侧记&卢恺 289

从秦腔起步的陕西艺校——陕西省艺术学校的发展启示&梁挺 293

艺术新秀的摇篮——周至校艺回顾&苗志玉 2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