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全幼心鉴
全幼心鉴

全幼心鉴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明·寇平撰;王尊旺校注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13222312
  • 页数:572 页
图书介绍:《全幼心鉴》四卷,明·寇平撰,初刊于明成化四年(1468)。本书卷一总论医生的基本医德,小儿先天禀赋、阴阳气血等生理特点,面部与手部望诊,小儿的保育与调理等。卷二论述小儿脉法、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卷三、卷四分论小儿内科病证和痘疹,书末附有《小儿明堂灸经》。此次整理以成化四年(1468)刻本为底本,以日本宽文十一年(1671)刻本为主校本,以明嘉靖刻本为参校本。
《全幼心鉴》目录
标签:校注

卷一 1

警医 1

戒医士用好心,劝病家用好医 1

医守十全三德 3

戒毁同道 3

为医先去贪嗔 4

六甲合药吉日 4

天医服药吉日 4

要安服药吉日 5

六甲服药吉日 5

求医凶日 5

游祸日 5

炮制法 6

用药法 6

服药法 6

灌药服药法 7

不可服凉药 7

不可服热药 7

论脑麝银粉巴硝不可轻用 7

议金银薄荷 8

姜 8

枣 8

蜜 9

炼蜜法 9

修合和药法 9

五脏标本 9

肝 9

心 10

脾 11

肺 11

肾 12

血气论 12

医治说 14

小儿医难于大人 14

小儿初受气论 15

生小儿说 15

小儿脉总论 16

联珠论 16

禀赋 17

保育 18

小儿受六气说 18

相儿寿夭歌 18

相儿命短长法 19

小儿眼中神法 20

小儿胎禀说 21

小儿初诞歌 21

乳子歌 21

变蒸 22

八蒸歌 22

小儿变蒸歌 23

小儿始生变蒸歌 23

变蒸证候唇口形状 25

小儿变蒸候 26

问证 32

调理之法 32

护养之法 34

养子日用 35

养子十法 35

一要背暖 35

二要肚暖 35

三要足暖 35

四要头凉 35

五要心胸凉 35

六者精神未全 36

七者慢惊 36

八者呕奶粪青色 36

九者勿服轻朱 37

十者因洗浴生赤白丹毒 37

责善 37

通变 38

难易 39

参详 40

伤怜 41

食忌 42

审味 43

考味知病法 43

撮要 44

及幼攻补 44

辨证早决安危 45

小儿无患歌 45

小儿常安 46

望闻问切 46

察形证 47

视证 47

观形气 47

论面部 48

内台秘论 49

面部逐位 49

察病形色歌 49

面部之图 50

面部气色论 50

面部气色总现 51

面部五色之图 52

五色主病 52

五脏病证形色总见面部 53

面部之图 54

分五脏五色面部形候 57

定四季色各归部位 57

分五脏面部病证 58

额上心证 58

左脸肝证 58

右脸肺证 58

鼻上脾证 58

下颏肾证 59

分面部杂病证 59

面目证 59

印堂证 59

人中证 60

唇口证 60

舌上证 60

气噎证 60

两耳证 61

分面色相兼病证 61

面色淡白 61

面青黑色 61

面青脸赤 61

面红赤色 62

面黄脸赤 62

面黄白色 62

面目皆黄 62

头面青筋 62

非时弄色 62

五窍通窍相应病证 63

心窍通于舌 63

肝窍通两目 63

脾窍通唇口 63

肺窍通鼻管 63

肾窍通两耳 63

五脏受病图 64

肝脏受病图 64

心脏受病图 64

脾脏受病图 65

肺脏受病图 65

肾脏受病图 66

分定五位所属图 66

肝脏部位 66

心脏部位 67

脾脏部位 67

肺脏部位 68

肾脏部位 68

命门部位 69

辨五脏受惊积冷热形证图 69

五脏分部定位 74

肝部所主 74

心部所主 74

脾部所主 75

肺部所主 76

肾部所主 76

五脏伏敌喜伤 77

五脏所主 78

五脏病证 79

五脏相胜轻重 79

五脏相生刑克 79

形候验病歌 80

额上青色 80

毛发黄色 80

左脸赤色 80

右脸青色 80

两脸赤色 81

两脸青色 81

鼻燥黄色 81

鼻燥白色 81

目鲜青色 81

眼睛黄色 81

疱睛黄色 81

眼深黑色 81

印堂青色 82

眉目杂色 82

人中黄色 82

唇白红色 82

唇中黄色 82

唇间青色 82

唇焦赤色 82

唇间紫色 82

唇上紫色 83

舌上杂色 83

耳前赤色 83

?白青色 83

面青赤色 83

面红赤色 83

面黄白色 83

面黄赤色 83

胃热黄色 84

筋露青色 84

面部杂色 84

非时弄色 84

下颐赤色 84

辨王氏是非 84

小儿得病之源 85

内证 90

外证 90

冷热证 90

上热下冷 90

面冷腮红 90

逆危衰脱 91

杂病不治 91

辨小儿病证 91

面部远证 94

肝外生感风 94

肝热 95

肺热 95

肺盛复有冷风 95

肺虚热 95

肺脏怯 95

心热 95

心实 96

肾虚 96

目内证 96

肝病胜肺 96

肺病胜肝 97

肝有风 97

肝有热 97

肝有风甚 97

虚实 98

五虚 98

五实 99

辨虚实 99

别虚实 100

贵 100

贱 100

小儿诸杂病状 100

小儿杂病歌 101

小儿一见生死歌 102

小儿总远近证歌 103

小儿形证歌 103

歌曰 105

有疾歌 106

小儿诸杂病证诀 106

不死证 106

历验不治 107

小儿杂色不治 107

小儿死候 107

小儿杂病死候 110

乔岳二十一恶证 110

外证死候 111

察杂病生死证 111

验五脏气绝证 111

心绝病证 111

肝绝病证 112

脾绝病证 112

肺绝病证 112

肾绝病证 112

五脏相克杂证 112

克绝歌 112

脏腑病外候 113

五软恶候 113

五硬恶候 113

五冷恶候 113

五缩恶候 113

五反恶候 114

五紧恶候 114

五陷恶候 114

五肿恶候 114

五喘恶候 114

五盲恶候 114

虎口三关指掌图 114

三关指纹要诀 115

辨虎口手诀 115

虎口三关纹诀 116

指脉纹验病证 116

定指上三关 117

指纹色样 117

脉指歌 117

入门候歌 120

指纹脉主病 120

青色胎气不全 120

红色惊入脾窍 120

紫色胎惊热 120

三关歌 121

辨证歌 121

辨三关诀 121

《冰鉴》人脉主病 122

辨虎口脉纹 123

指纹脉诀说 123

详解脉纹 123

范元鼎七宝金妆歌 131

玉环集八段锦 135

八段锦 136

十段锦 137

人身有阴阳五行 137

辨手足十二经脉法 138

辨手足三阴三阳 138

辨三阳受病诀 138

辨三阴受病诀 139

辨脉形状相类歌 139

脏腑配合 139

十二支 140

脏腑经络配合 140

手足经络配天地四时 140

合主表里 140

阴阳脏腑 140

人生形体合于天地 141

卷二 142

脉法 142

脉气 143

脉证 144

三脉五脉有说 145

分三部法 145

定喘息法 146

定举按法 146

论小儿脉 146

诀脉主病 146

诀脉逆顺 147

三部脉 147

脏腑定位 147

五脏平脉 148

汗下温脉 148

脾胃有脉 148

阴阳脉证逆顺 148

小儿脉总歌 148

三关六脉生死歌 151

脉治直诀 152

太冲尺脉 153

太冲阳脉 153

七表脉 153

八里脉 154

七表受病 154

八里受病 154

听声验病诀 154

验五脏正声 155

乱声音主病 155

听声验病 155

重实声 156

悲焦声 156

哭啼声 156

嗞煎声 156

迟缓声 156

初生将护法 157

初生回气法 157

拭口法 157

甘草法 158

黄连法 158

朱蜜法 158

牛黄法 158

猪乳法 159

初生浴法 159

洗浴吉凶日 160

五根汤 160

咽瘀证 161

发际穴 161

新生儿戒灸 161

断脐法 162

裹脐法 162

脐风证 163

撮口证 164

脐突 165

脐疮 166

脐湿生疮 166

预治 167

下胎毒 168

噤风 168

风噤 168

口噤 169

青黯口噤 169

口噤不开 169

锁肚证 170

哭无声 170

乳汁说 171

择乳母 171

乳儿法 171

?乳 172

悲喜莫乳 173

哺儿 173

强施乳食令儿病 174

乳令儿病证 174

断乳法 176

断乳吉日 176

藏衣 177

藏衣天德月德月空法 177

着衣法 178

晒衣物 179

将护法 179

剃头法 180

剃头吉凶日 180

不尿证 181

大小便不通 181

大小便涩 181

小便闭 181

小便秘涩 182

大便秘涩 183

血脉不敛 183

脑冷脑热 184

鼻塞、鼻涕、齆鼻、鼻干 184

鼻塞不通 185

鼻流清涕 185

眼闭证 186

胎赤眼 187

血眼 187

疳眼羞明 187

雀目青盲 188

斗睛 188

胎惊 189

胎痫 191

胎风 192

胎热 193

胎黄 194

黄相似 194

胃热身黄 194

胎怯 195

胎肥 195

浴体法 195

鹅口 196

重舌 196

弄舌 197

弄舌舒舌 197

舌肿无声 197

弄舌生惊 197

木舌 198

垂痈 199

悬痈 199

重龈、重腭 199

丹毒 200

十种丹 202

口疮 204

咽喉 205

腮肿咽痛 205

缠喉风 206

头疮 206

头面生疮 207

血热生疮 207

走马疳 208

疳疮 209

疳蚀女阴 209

虫攻下部 209

瘰疬 210

瘰疬结块 210

疮疖 211

惊疮 212

雁过疮 212

眉疮 212

月蚀疮 212

鼻疮 212

聤耳 213

脓耳成聋 213

解颅 214

解颅、鹤膝 215

囟肿或陷 215

囟门低陷 215

囟门肿起 215

囟肿头大 215

囟门开大 215

冷证 217

中寒 217

胎寒腹痛 217

脏寒腹痛 218

盘肠 218

内钓 220

天钓 221

内钓腹痛 222

腹胀内钓 222

蛔厥腹痛 223

蛔虫咬痛 223

疳痐冷痛 223

夜啼 224

惊啼 225

夜啼 225

躽啼 225

盘肠气钓啼 226

惊风内钓啼 226

胎寒胃冷啼 226

胎热伏心啼 226

心腹痛啼 227

邪干心痛啼 227

乳食作痛啼 227

夜啼祟嗔 227

邪祟所侵 228

客忤 230

客忤吐沫 232

物触 232

白虎 233

尸蛀 233

中恶 234

卒死 234

三虚卒中 234

五硬 235

哽气筑心 235

五软 235

惊后肢软 236

项颈软倒 236

天柱骨倒 237

热 238

荣热 240

卫热 240

辨诸热证 241

虚热 241

实热 242

冷热不调 242

汗下热不除 242

余热不除 243

寒热往来 243

邪热在心 244

积热在内 244

伤风热 245

风痰热 245

麻痘热 245

惊风热 246

疳热 246

潮热 246

发热 246

壮热 247

温壮热 247

时气热 248

时气传变 248

夜热昼凉 248

头热身凉 248

头热头痛 248

久热筋疼 249

久热头晕 249

风热相竞 249

诸热通治 249

暑 250

伏暑生惊 252

中暑似惊 252

吐泻因暑 252

湿 253

伤风 254

伤风手足冷 255

伤风自利 255

伤风腹胀 255

伤风兼脏 255

伤风下后余热 255

伤风吐泻身温 255

伤风吐泻身热 255

伤风吐泻身凉 256

风温潮热壮热相似 256

咳嗽 256

伤风咳嗽 261

咳嗽气粗 261

喘嗽变惊 261

感风气喘 262

痰中有血 262

咳嗽因风 262

肺穴伤风 262

伤暖伤风 262

胃冷咳逆 263

喘息声嗄 263

惊喘痰噎 263

惊痰壅滞 263

喉中哽气 263

百日内乳嗽 263

肺痿 263

瘕齁 264

沥脊 264

喘急 265

伤寒 273

辨证 274

论小儿伤寒与时气同 274

验阴阳二厥 275

验表里两证俱见 275

伤寒正受 276

伤寒正受夹惊夹食 277

伤寒疮疹同异 278

论六经所受表里虚实 279

论汗下 279

当汗而不汗 280

当汗而误下 280

论汗下温 281

当下而失下 281

当下而误汗 281

审验汗下 282

可汗病证 282

不可汗证 283

下后忌补 283

可下不可下 283

可下病证 283

不可下证 284

可吐不可吐 284

斑毒 285

发黄 286

正受伤寒证 287

伤风寒证 288

伤寒病证 289

夹惊伤寒证 289

夹食伤寒证 289

单受伤寒证 290

八般伤寒证 290

伤寒咳嗽证 291

夹风伤寒证 291

伤寒变为麻子候 291

伤寒变为痘子候 292

伤寒疹子候 292

伤寒惊狂 292

伤寒鼻衄 293

结胸伤寒 293

痞似结胸 293

伤寒伏热候 293

伤寒结胸恶候 293

伤寒结胸死候 293

伤寒伏毒传脏腑不治 294

伤寒恶候 294

伤寒死候 294

伤寒或已发未发死候 294

伤寒变作死候 294

小儿伤寒可医 295

小儿伤寒不可医 295

卷三 297

伤寒方 297

惊风证 314

惊风方论 314

辨惊风证 314

惊邪入五脏 315

惊风热证 315

惊风等证 316

验惊搐先证 318

惊气哽噎 319

惊搐握拳 319

惊风搐握拳 319

急惊握拳 319

论忽吐惊搐 320

惊痫发搐 320

早晨发搐 320

日午发搐 321

日晚发搐 321

夜间发搐 321

伤风后发搐 321

伤食后发搐 321

百日内发搐 321

惊搐源因 322

风搐源因 322

证疮痘发搐 323

麻痘发搐 323

惊变痘疮 324

疮痘发搐 324

嗞煎生惊 324

呵欠生惊 324

摇头生惊 324

孩子发搐 324

发搐面白 325

惊风指黑 325

啼哭无泪 325

痘毒发惊 325

再发惊风 325

惊风不语 325

虚阳生风 325

半阴半阳 325

退热疏风 326

惊风候 326

急慢惊风总说 329

急慢惊风互变 329

急惊变为慢惊之因 329

慢惊变为急惊之因 330

明四证八候 330

惊风痰热四证如何用药 330

嚏惊开关 332

惊风后失音 333

惊风肝绝 334

惊邪死证 334

惊风死证 335

急慢惊风杂病不治证 335

惊风不治证 335

惊风变作死候 336

惊风可医 337

惊风不可医 337

急惊风证 337

急惊风候 338

慢惊慢脾风证 344

慢惊风候 347

慢惊曰阴痫 348

慢惊之因 349

慢脾之因 349

阴痫之因 349

小儿慢惊 353

慢惊风变作死候 353

慢脾风证 354

论下痰 354

慢脾死候 355

惊风方 360

痫 380

论阴阳痫证 381

分阴阳痫证 382

风痫之因 382

惊痫之因 382

食痫之因 382

论阴阳痫瘥后复作证 382

论癫狂痫痉 383

癫狂嗔喜 383

五脏兽痫 384

五痫重者死,病后甚者亦死 384

诸痫危证 385

痉痓 387

痉病强直 388

中风 389

积 395

乳积 397

食积 397

气积 397

虚积 397

实积 397

积痛 397

惊积 398

伤惊 398

食积热 398

脉实气口紧盛 399

虚积热 399

积热 399

伤积渐热 399

惊疳食伤 399

乳食频伤 399

寒热因积 400

食停中脘,急利大利 400

食物不化 400

因饥伤饱 400

腹大非饱 400

面覆地睡 400

虚实腹胀 400

积肿误脾 401

积热虚肿 401

积病可医 401

积病不可医 401

痞 401

痞似结胃 401

癖气 402

腹中有癖 403

虚癖 403

虚癖潮热未退 404

癖积死证 404

一切癖积候变作死证 404

癥 409

瘕 409

腹痛 411

疟 412

婴童宝鉴歌 413

冰鉴仙人百日内疟 413

冷物为疟 413

脾胃宿食不消,惊惕不食 414

脾冷涎流 415

胃气不和 416

胃冷虚 416

脾胃不和受惊 416

脾气虚实 416

呕乳粪青 417

虫痛 417

霍乱 418

干霍乱 419

盐汤吐法 419

盐熨法 419

卷四 420

呕吐 420

吐奶说 422

?乳候 423

?乳生涎 424

时时吐唾 424

吐乳发搐 424

壅乳生吐 424

泄泻 427

吐泻 432

身热发厥 433

痢 440

白痢 444

赤痢 444

赤白痢 444

风痢 445

五色痢 445

下痢足冷 445

痢肿肠疼 445

痢遍身肿 445

泻痢脱形 446

泻痢舌黑 446

痢噎不食 446

脾毒积痢 446

赤痢下血 446

疳痢杂色 447

诸痢死候 447

久痢不治 447

一切泻痢变作死候 448

疳 455

自然生疳 457

五疳在脏 457

疳劳患瘦 459

惊疳相传 459

疳证 459

肝疳白膜 459

心疳脸赤 459

脾疳腹胀 460

肺疳咳嗽 460

肾疳骨热 460

肝风疳 460

心惊疳 460

脾瀼疳 460

肺气疳 460

肾急疳 460

小儿五脏发疳歌 461

诸疳恶证 462

五绝不治 462

一切疳后变作死候 462

肝疳即风疳 465

心疳即惊疳 466

脾疳即食疳 467

肺疳即气疳 468

肾疳即急疳 469

疳虫 470

蛔疳 470

脊疳 470

脑疳 471

疳渴 471

疳泻 472

疳痢 472

疳胀泻 472

疳肿胀 473

疳劳 473

无辜疳 474

丁奚疳 475

哺露疳 475

冷热疳 476

冷疳 476

肥热疳 477

五疳潮热 477

疳哑不言 478

鬾病 478

鬼胎 480

阴囊痛 480

阴囊肿痛 482

脬囊肿痛 482

卵肿 483

遗尿 484

尿床遗溺 484

偏坠肿硬 484

白浊 485

疝 486

胎积疝 486

淋 488

凤髓歌 489

血淋尿血 490

热淋结涩 490

石淋砂石 490

气淋频涩 490

寒淋如膏 490

水泉不止 490

小肠气痛 492

脱肛 492

肛肠脱出 493

汗 494

自汗 495

盗汗如珠 495

虚热盗汗 496

肿 497

疳肿明亮 499

风肿多痒 499

气肿因嗽 499

虚肿烦渴 500

消渴 501

渴变成肿 502

鼻衄 502

吐血 503

吐血气逆 504

便血 504

大便下血 505

小便出血 505

龟胸 506

龟背 506

语迟 507

齿迟 507

发迟 508

行迟 508

杂证 509

三不治法 509

五绝 510

警省 510

疹痘证 510

痘疹受病之由 511

论疹痘兼定色样 511

检五脏所出疮子 513

四脏有证肾独无证 513

痘疮热诸热不同 513

潮热 514

辨证 514

断治痘疮 515

论疮痘约日诀 515

春夏为顺秋冬为逆 515

顺候 516

逆候 516

疮痘避忌 517

疮痘可畏 517

论痘疮治法 517

正痘疮 518

瘾疹即麻子 518

伤寒热毒发疱疮 518

斑毒纹迹 518

丹毒 518

辨认痘疮 518

先发惊搐 519

必令避秽 520

出迟而朝夕啼哭 520

遍身青紫纹 520

面青为逆 520

脓汁不干 521

陷伏倒靥黑陷 521

秽气触忤而成倒靥 521

热毒入里黑陷 522

黑靥而发寒 522

变坏归肾黑陷 522

疮黑有逆顺 522

不结痂疕 523

疮痈肿硬 523

痘疮入目 523

有正痘有肤疮 523

余毒作呕吐 524

吐泻不食 524

贵贱不同用药亦异 524

斑疹论 525

疹痘劝戒论 526

陈氏形证图 526

冷而虚 527

热而实 527

万物以荣 528

表里俱实 528

表里俱虚 528

不宜用升麻葛根汤 528

戒用升麻葛根汤 529

宣利之过 529

瓜果冷物 530

泄泻 530

泻脱 530

润肠 530

大便热结 530

禁忌 531

寒热 531

壮热不除 532

涕唾身热 532

风热咳嗽 532

痰实壮热 532

小渴 532

大渴 532

渴 533

身生痈肿 533

疳蚀疮毒 533

斑驳疹毒 533

痘毒生热 534

痘毒攻肝 534

疮痘如珠 534

痘毒未尽 534

痘毒结痈 534

痘毒停留 534

痘后牙疳 534

疮后肚疼 534

疮痘便难 535

疮痘逆候 535

疮痘变证 535

疮痘青黑 535

痘疮五不治 535

一切麻痘变作死候 535

防避入目 536

熏解秽恶 537

身痒 540

小儿明堂灸经 543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543

点灸法 543

下火法 543

用火法 544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544

十二时不宜灸 545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545

每月忌日不宜灸出血 545

新忌旁通不宜灸 545

四季人神不宜灸 546

贴灸疮法 546

正人形图 546

背人形图 552

校注后记 55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