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与应用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与应用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尚金成,刘敦楠,史连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2356368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阐述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大环境下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和国际合作,以及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和措施;继而提出了节能减排发电调度交易理论,在国家发改委《节能发电调度》政策下,提出了考虑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方案、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模式、兼顾市场机制的基于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七种不同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以及符合节能发电调度要求的五种电力市场模式。本书还提出了节能减排发电调度在电力系统调度方面的模型和理论,设计了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不同能源类型尺度、不同调度生产环节尺度上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的协调优化模型。本书还站在整个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长期发展的高度上,对节能减排发电调度交易的长效机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了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机制,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经济原理和经济激励机制,融资机制,监管及评价机制,法律和政策机制等;最后,本书介绍了国内外电力节能减排的实践和应用情况。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与应用》目录

第一篇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的整体架构 3

第1章 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 3

1.1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3

1.2 雾霾天气与大气污染 3

1.2.1 雾霾天气与污染物排放 3

1.2.2 雾霾天气的控制措施 4

1.3 低碳经济、低碳能源与节能减排 5

1.3.1 低碳经济 5

1.3.2 低碳能源与低碳电力 6

1.3.3 低碳化电力节能减排 6

1.4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 7

1.4.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 7

1.4.2 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交易 8

1.4.3 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调度交易 8

1.5 世界各国低碳行动 8

1.5.1 世界各国的低碳合作及存在的问题 8

1.5.2 中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相关政策 11

第2章 电力调度交易理论发展与低碳化节能减排分析 14

2.1 电力调度交易的主要阶段 14

2.1.1 基于传统经济调度理论的发电调度交易 14

2.1.2 基于“三公”调度的发电调度交易 15

2.1.3 基于“差别电量计划”的发电调度交易 15

2.1.4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交易 15

2.1.5 基于市场机制的电力调度交易 15

2.1.6 低碳化节能减排电力调度交易 16

2.1.7 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电力调度交易 16

2.2 电力调度交易各阶段特点比较与低碳化节能减排分析 16

第3章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与应用架构 19

3.1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概述 19

3.2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的理论体系 20

3.3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的应用体系 21

第二篇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一):各类低碳化调度交易的机制设计 25

第4章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机制 25

4.1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的背景与内涵 25

4.2 发电环节的“电—碳—硫—硝—烟”调度交易综合特性分析 26

4.2.1 电碳调度交易特性分析 26

4.2.2 电硫调度交易特性分析 28

4.2.3 电硝调度交易特性分析 28

4.2.4 电烟调度交易特性分析 28

4.2.5 “电—碳—硫—硝—烟”调度交易特性分析与能源结构调整 29

4.3 输配电环节的“电—碳—硫—硝—烟”调度交易综合特性分析 30

4.4 用电环节的“电—碳—硫—硝—烟”调度交易综合特性分析 31

4.4.1 需求侧管理 31

4.4.2 能效电厂 31

4.4.3 考虑能效电厂与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资源规划 32

4.5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的决策模型 32

4.5.1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目标分析 32

4.5.2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模型框架 33

4.5.3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的决策变量与目标函数 33

4.5.4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的约束条件 35

4.6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37

4.6.1 电力调度交易的多重目标 37

4.6.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般求解方法 38

4.6.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目标一致性评估 40

4.6.4 低碳、节能、减排目标的协调 42

第5章 基于差别电量的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机制 43

5.1 差别电量的涵义 43

5.2 基于差别电量的低碳化节能减排分析 44

5.3 基于差别电量的小火电边际补偿分析 44

5.4 基于年度差别电量的电力调度交易模型 46

5.4.1 以“节能减排极大化”为目标的差别电量模型 46

5.4.2 兼顾节能减排和购电成本的差别电量模型 47

第6章 基于发电权的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机制 50

6.1 发电权交易的背景 50

6.2 发电权交易的基本内涵 51

6.3 发电权交易的机理 52

6.3.1 实施发电权交易的原则和前提条件 52

6.3.2 发电权交易的模式及类型 53

6.3.3 发电权交易市场要素 53

6.3.4 发电权交易的结算 54

6.4 基于时间尺度的发电权交易 54

6.5 基于空间尺度的发电权交易 54

6.5.1 省内发电权交易 54

6.5.2 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 55

6.5.3 跨区跨省发电权交易的协调优化模式 56

6.6 发电权交易的效率分析 56

6.6.1 发电权交易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56

6.6.2 发电权交易的各方经济效益分析 56

6.6.3 发电权交易的市场效率分析 57

6.6.4 发电权交易的市场风险分析 58

6.6.5 发电权交易的市场公平性分析 58

6.6.6 发电权交易的市场博弈行为分析 58

6.6.7 发电权交易结算价格的公平性分析 59

6.6.8 发电权交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59

6.7 发电权集中撮合交易的数学模型及算法设计 59

6.7.1 基于效用最优的模型之一 60

6.7.2 基于效用最优的模型之二 61

6.7.3 基于能耗最优的模型 62

6.7.4 基于效用和能耗最优的模型 62

6.7.5 基于能耗、污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最优的模型 63

6.7.6 基于效用、能耗和污染排放最优的模型 63

6.7.7 基于成交发电权电量最大的模型 63

6.7.8 成交发电权电量最大、社会效用最优的模型 63

6.7.9 基于成交发电权电量最大、社会效用最优、能耗最小的模型 64

6.7.1 0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 64

6.7.1 1考虑碳排放的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 65

6.7.1 2主要发电权交易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65

6.8 双边协商交易与集中撮合交易的协调 66

6.9 发电权交易在低碳化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66

6.9.1 发电权交易在“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中的应用 66

6.9.2 发电权交易在“以大代小”的替代发电中的应用 66

6.9.3 发电权交易在清洁能源与火电替代发电中的应用 66

6.9.4 发电权交易在水电机组替代水电机组发电中的应用 67

6.9.5 发电权交易在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中的应用 67

6.9.6 发电权交易在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经济补偿机制中的应用 68

6.9.7 发电权交易在用电权交易中的应用 68

6.9.8 发电权交易在排放权市场中的应用 68

6.9.9 发电权交易理论在受电网输电约束区域中的应用 69

6.10 基于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 69

6.10.1 发电权交易和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69

6.10.2 发电权交易的低碳化节能减排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70

6.11 基于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的发电权交易 73

6.12 发电权拆借交易及其风险分析 73

6.12.1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涵义 73

6.12.2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方式及价格形成机制 74

6.12.3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时空尺度及交易目标 74

6.12.4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实施原则及前提条件 74

6.12.5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驱动力 74

6.12.6 发电权拆借交易与发电权转让交易的区别 75

6.12.7 发电权拆借交易的主要风险及控制策略 75

6.12.8 基于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发电权拆借交易 75

第7章 低碳化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76

7.1 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 76

7.2 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模式 77

7.2.1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机制 77

7.2.2 考虑市场机制的低碳化节能减排电力调度“组合拳” 77

7.2.3 考虑市场机制与机组经济运行的低碳化节能减排电力调度“组合拳” 78

7.2.4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经济补偿机制 78

7.3 完全市场机制下的电力节能减排模式 79

7.3.1 基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准入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79

7.3.2 兼顾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准入和排污权市场交易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79

7.3.3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79

7.3.4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80

7.3.5 完全市场环境下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交易模式 80

7.3.6 完全市场环境下低碳化综合能效调度交易模式 81

7.4 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路径选择 82

第三篇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二):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多维时空型”优化协调理论 85

第8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多维时空型”优化协调理论的目标与核心思路 85

8.1 “多维时空型”优化协调理论的目标 85

8.2 “多维时空型”优化协调理论的核心思路 86

第9章 兼顾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运作机制 88

9.1 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 88

9.2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主要思路 91

9.3 年度机组发电组合方案的制订 92

9.4 月度机组发电组合方案的制订 93

9.5 日前机组发电组合与安全校核 95

9.6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市场模式的实施流程 95

第10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时间尺度上的优化协调 98

10.1 基于时间尺度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协调模型的整体框架 98

10.2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调度模型和算法 99

10.3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不同时间尺度间的协调 100

10.3.1 月度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与年度、季度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100

10.3.2 日前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与月度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101

10.3.3 滚动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与日前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103

10.3.4 实时平衡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与滚动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104

10.3.5 偏差及电网阻塞在线校正控制与实时平衡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105

10.3.6 各种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模型的通用算法 107

10.4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的电网适应性评估 107

第11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空间尺度上的优化协调 109

11.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空间尺度上的优化协调调度思路 109

11.1.1 优化协调调度的总体原则 109

11.1.2 优化协调调度的模型与方法 109

11.1.3 优化协调调度的过程 110

11.2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112

11.2.1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Ⅰ 112

11.2.2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Ⅱ 113

11.2.3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Ⅲ 114

11.2.4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Ⅳ 114

11.2.5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Ⅴ 115

11.2.6 “时空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的协调模型Ⅵ 116

11.2.7 各协调模型的比较分析 117

11.3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时空型”安全约束机组组合 117

11.3.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时空型”多目标决策问题 117

11.3.2 基于电网状态识别的动态多目标机组组合 118

11.3.3 不同电网状态下的动态建模方法 119

11.4 基于等综合煤耗微增率的火电机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算法 120

11.4.1 火电机组综合煤耗微增率 120

11.4.2 出力分配的最优性条件与优化算法 121

第12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多元能源上的优化协调 125

12.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多元能源上的优化协调思路 125

12.1.1 各类型能源的特点 125

12.1.2 多元能源发电减排潜力分析 128

12.1.3 基于能源类型尺度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协调模型的整体框架 129

12.2 水火电联合节能调度的优化模型 131

12.2.1 水火电联合节能调度的运行方式优化 131

12.2.2 水火电节能优化调度模型和算法 133

12.2.3 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的分解协调算法 142

12.3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运行的理论与方法 148

12.3.1 梯级水电站水力联系及长期优化运行的一般特性 148

12.3.2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运行模型 149

12.3.3 梯级水电站随机余留效益动态规划法 149

12.3.4 基于AR(P)径流模型的长期优化理论及方法 160

12.3.5 余留效益函数的合理展开 163

12.3.6 样本空间的合理构造 165

12.3.7 样本空间的降维 166

12.4 梯级水电站短期优化运行的理论与方法 170

12.4.1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调度目标 170

12.4.2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运行模型和最优性条件 171

12.4.3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运行的离散形式的最优性条件 174

12.4.4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运行的实用最优性条件 175

12.4.5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运行计划的实用迭代搜索算法 178

12.4.6 梯级水电站日优化运行计划的实用迭代搜索算法主要思路 179

12.5 抽水蓄能并网调度的优化运行方式 180

12.5.1 抽水蓄能优化运行方式分析 180

12.5.2 抽水蓄能优化调度模型 182

第13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在调度运行、电力市场等方面的优化协调 187

13.1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各类优化目标的协调 187

13.2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电力生产各环节的协调 187

13.3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协调 188

13.4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有功/无功控制的协调 189

13.5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三公”调度的协调 190

13.6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安全校核和阻塞管理的协调 190

13.7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196

13.8 节能发电优化调度与电力市场的协调 196

13.8.1 节能发电调度与电力市场建设相衔接的模型 196

13.8.2 节能发电调度与电力市场相衔接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197

第14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综合效益评估 199

14.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低碳效益评估 199

14.2 电力全产业链低碳、节能、环保效益评估 200

14.2.1 一次能源环节的低碳、节能、环保效益指标的定义及测算方法 200

14.2.2 发电环节的低碳、节能、环保效益指标的定义及测算方法 201

14.2.3 输配电环节的低碳、节能、环保效益指标的定义及测算方法 202

14.2.4 用电环节的低碳、节能、环保效益指标的定义及测算方法 203

14.3 考虑低碳、节能、环保与经济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204

第15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 205

15.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需要妥善解决的经济补偿问题 205

15.2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经济补偿机制的一般设计原则 206

15.3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基本补偿模式 208

15.3.1 基本补偿模式Ⅰ:低限标准补偿的市场机制 208

15.3.2 基本补偿模式Ⅱ:低限标准补偿的行政机制 208

15.3.3 基本补偿模式Ⅲ:两部制电价或容量补偿 209

15.3.4 基本补偿模式Ⅳ:发电权转让交易补偿 209

15.3.5 基本补偿模式Ⅴ:辅助服务补偿 210

15.3.6 基本补偿模式Ⅵ:电价附加补偿 210

15.4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经济补偿的行政手段 211

15.4.1 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一 211

15.4.2 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二 212

15.4.3 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三 213

15.4.4 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之四 213

15.4.5 各类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的比较 213

15.5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经济补偿的市场机制 214

15.5.1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一 215

15.5.2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二 215

15.5.3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三 215

15.5.4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四 216

15.5.5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五 216

15.5.6 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之六 216

15.6 各种补偿模式比较分析 217

15.7 经济补偿市场机制的数学模型及算法 220

15.7.1 基本利用小时数或基本电量的确定 220

15.7.2 以效用最优、成交量最大为目标的经济补偿市场机制数学模型及算法 221

15.7.3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结算 224

15.8 适应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机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设计 224

15.8.1 问题的提出 224

15.8.2 适应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两部制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设计 225

第16章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风险与控制策略 228

16.1 风险的涵义及特征 228

16.2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风险分析 229

16.3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风险控制策略 231

第四篇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理论(三):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最优战略 235

第17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最优战略总体架构 235

17.1 电力工业全产业链的低碳化节能减排架构 235

17.1.1 发电环节的低碳化节能减排 235

17.1.2 输配电环节的低碳化节能减排 236

17.1.3 用电环节的低碳化节能减排 237

17.2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最优战略架构 238

第18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经济原理和经济激励机制 239

18.1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 239

18.1.1 环境价值相关理论 239

18.1.2 环境问题与“双失灵” 239

18.1.3 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相关理论 240

18.1.4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环境市场机制 240

18.1.5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市场运行机制框架 240

18.2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经济原理 241

18.3 电力市场的失灵与干预政策 243

18.3.1 纠正市场失灵的强制手段和经济手段 243

18.3.2 选择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标准 245

18.3.3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政策与手段 245

18.4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 245

18.4.1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直接管制 245

18.4.2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间接管制 246

18.4.3 直接管制与间接管制的比较研究 247

18.5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市场手段 247

18.5.1 “利用市场”的经济手段1:绿色税收政策 247

18.5.2 “利用市场”的经济手段2:绿色电价机制 249

18.5.3 “利用市场”的经济手段3:补贴和基金制度 249

18.5.4 “创建市场”的经济手段4:排污权交易市场 250

18.5.5 基于信息公开和道德舆论的激励机制 251

第19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电价形成机制 252

19.1 我国目前的低碳化节能减排电价政策 252

19.2 当前电价形成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253

19.2.1 国内外电价机制与电力市场改革 253

19.2.2 当前电价机制的主要问题分析 253

19.3 面向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电价机制设计 254

19.3.1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与电价形成机制 254

19.3.2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电价形成机制设计原则 255

19.3.3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设计 255

19.3.4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设计 258

19.3.5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销售电价形成机制设计 259

第20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效益评估模型与监管评价机制 261

20.1 电力市场监管框架 261

20.2 低碳化调度交易监管机制 261

20.3 低碳化调度交易监管评价机制 262

20.4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效益评估模型与方法 264

20.4.1 电力全产业链低碳化节能减排效益评估方法 264

20.4.2 低碳化节能减排效益分析流程 265

20.4.3 各类排放因子的定义和测算方法 266

20.4.4 低碳化节能减排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67

20.5 低碳化调度交易信息发布机制 269

20.5.1 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信息发布理论体系 269

20.5.2 低碳化调度交易信息发布常态机制 269

第21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之一:主要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271

21.1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运作机制的一般设计原则 271

21.2 模式1:行政手段下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271

21.3 模式2:能耗分省排序、跨省跨区竞争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272

21.4 模式3: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的组合模式 273

21.5 模式4:兼顾市场机制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之一 274

21.6 模式5:兼顾市场机制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之二 275

21.7 模式6:兼顾市场机制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之三 276

21.8 模式7:基于完全市场竞争的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276

21.9 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各类模式的比较及经济学解释 277

21.9.1 各类模式的对比分析 277

21.9.2 主要低碳化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经济学解释 278

第22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之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 280

22.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 280

22.1.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涵义 280

22.1.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产生根源 280

22.1.3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依据 280

22.1.4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模式 281

22.2 中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 281

22.3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交易机制设计 282

22.4 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保障机制 284

第23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之三:排污权市场交易机制 285

23.1 排污权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285

23.2 排污权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 285

23.3 排污权市场的竞争原理与基本模式 286

23.4 排污权市场的效率分析 287

23.5 发电排污权分配及其定价模型 288

23.5.1 发电排污权分配模式 288

23.5.2 发电环境价值参数分析 290

23.5.3 发电排污权定价模型 290

第24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之四:面向智能电网的 293

“时空型”低碳化电力调度交易协调模型与协调机制 293

24.1 智能电网与低碳化节能减排 293

24.2 面向智能电网的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交易的内涵 293

24.3 面向智能电网的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交易的体系架构 294

24.4 面向智能电网的低碳化节能减排调度的时空协调模型 296

第25章 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之五:基于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设计 302

25.1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 302

25.2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背景 302

25.3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外部环境 303

25.3.1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3

25.3.2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外部环境 304

25.4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市场机制的设计原则 305

25.5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305

25.5.1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平台与运营机制 305

25.5.2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空间尺度层次 306

25.5.3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时间尺度层次 306

25.5.4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架构 306

25.5.5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基本模式 308

25.5.6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价格机制 310

25.5.7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电力电量平衡机制 310

25.5.8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安全校核机制 311

25.5.9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信息发布机制 311

25.6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设计 311

25.6.1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电价形成机制 311

25.6.2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模型与交易算法 312

25.6.3 多元能源多通道跨区外送中长期优化决策模型 316

25.6.4 基于时间尺度的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交易机制 320

25.6.5 基于空间尺度的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交易机制 321

25.6.6 基于能源类型尺度的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交易机制 322

25.6.7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各市场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326

25.6.8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327

25.6.9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风险规避金融衍生品 327

25.7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28

25.7.1 对购电省的效益分析 328

25.7.2 对送电省的效益分析 329

第26章 基于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优化调度交易理论与迭代调度控制 330

26.1 低碳化综合能效(整体能效)优化调度交易的涵义 330

26.2 电力全产业链综合能效调度交易 330

26.2.1 发电环节的综合能效调度交易 330

26.2.2 电网环节的综合能效调度交易 332

26.2.3 用电环节的综合能效调度交易 333

26.3 基于低碳化综合能效的迭代调度控制 334

26.3.1 迭代调度控制 334

26.3.2 综合能效迭代调度控制 334

26.4 基于低碳化综合能效的反馈调度 334

第27章 基于低碳化节能减排及综合能效的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理论与电网协调机制 338

27.1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与协调的背景 338

27.2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与协调的内涵 338

27.2.1 多元能源发电的主要特点 338

27.2.2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与协调的涵义 339

27.3 多元能源在规划方面的优化互补与协调 342

27.3.1 多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规划 342

27.3.2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的重点领域规划 343

27.3.3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协调的战略规划 343

27.3.4 基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多元能源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 344

27.4 多元能源在建设及并网方面的优化互补与协调 345

27.4.1 基于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多元能源与电网配套建设的优化协调 345

27.4.2 风电的建设与并网运行方式优化 345

27.4.3 太阳能的建设与并网运行方式优化 346

27.4.4 核电的建设与并网运行方式优化 347

27.4.5 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并网运行方式优化 347

27.5 多元能源在交易与调度运行方面的优化互补与协调 349

27.5.1 多元能源随机发电调度优化协调模型和算法 349

27.5.2 时间尺度上多元能源发电计划协调调度机制 351

27.5.3 空间尺度上多元能源发电计划协调调度机制 352

27.5.4 基于低碳化综合能效的“时空型”多元能源优化互补与协调调度模型 354

27.5.5 考虑风险(随机波动性能源)的多元能源优化互补与协调的鲁棒性优化调度模型 360

27.5.6 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360

27.5.7 多元能源容量优化及备用互补协调机制 361

27.6 多元能源大范围优化互补的利益协调机制 361

27.7 广义的多元能源优化互补理论与电网协调机制 362

第28章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风险与控制策略 364

28.1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技术风险分析与防范 364

28.1.1 碳捕获与封存的风险分析 364

28.1.2 清洁能源机组并网运行的风险与防范 364

28.2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防范 365

28.2.1 引进CDM机制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365

28.2.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风险与防范 366

28.2.3 基于排放权金融市场的风险规避手段 367

28.3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环境风险分析与防范 368

28.3.1 大型风电场对气候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368

28.3.2 太阳能发电对气候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369

28.4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信用风险与防范 370

28.5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风险控制策略 371

第29章 低碳化电力调度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373

29.1 低碳化电力调度的辅助服务补偿问题 373

29.1.1 辅助服务内容和形式 373

29.1.2 风电等随机波动性能源对辅助服务的需求 374

29.2 低碳化电力调度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设计 375

29.2.1 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的来源 375

29.2.2 大规模随机波动性能源接入电网后的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模式 375

29.2.3 基于行政手段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设计 376

29.2.4 基于市场手段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设计 377

29.2.5 抽水蓄能电站的辅助服务补偿交易机制设计 380

第五篇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调度交易的实践 385

第30章 国外电力工业低碳化节能减排主要运行模式 385

30.1 国外低碳化电力节能减排主要运行模式分类 385

30.2 国外能源政策及相关财税政策 385

30.3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386

30.4 国外排放交易实施情况 387

30.5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发展情况 389

30.6 国外节能减排经验 391

第31章 中国低碳化节能减排发电调度交易的实践 393

31.1 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3

31.1.1 河南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3

31.1.2 江苏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4

31.1.3 四川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5

31.1.4 广东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5

31.1.5 贵州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6

31.1.6 南方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情况 396

31.2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差别发电量政策实施情况 397

31.3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实施情况 397

31.4 低碳化节能减排的环保电价政策实施情况 397

参考文献 4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