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2004年年报  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2004年年报  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2004年年报 英文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詹文龙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234772
  • 页数:1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中科院近物所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两大部分的科研成果与工作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物理和核化学、理论物理、实验技术、重离子物理与核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学、加速器、辐射防护等。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2004年年报 英文版》目录

1 理论核物理 3

1-1 中子星物质子中K介子凝聚相与三体核力效应&左维等 3

1-2 基态关联效应对热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影响&左维等 4

1-3 热核物质汽相变临界点性质&左维等 5

1-4 对称势与BHF方法&左维等 6

1-5 三体核力对中子星中K介子凝聚临界密度的影响&左维等 7

1-6 中能晕核的松散结构在重离子碰撞多重碎裂中的作用&刘建业等 8

1-7 中能晕核的松散结构在重离子碰撞动量耗散中的作用&郭文军等 9

1-8 量子分子动力学中可用的同位旋依赖的动量相关作用&刘建业等 10

1-9 同位旋依赖的动量相关作用在同位旋分馏中的同位旋效应对碰撞系统中子-质子比的依赖关系&刘建业等 11

1-10 中子晕核的松散结构在多重碎裂中的作用随靶核质量的演化&邢永忠等 12

1-11 中子晕核的松散结构在动量耗散中的作用随靶核质量的演化&邢永忠等 13

1-12 质子晕核的松散结构在重离子碰撞多重碎裂中的作用&郭文军等 14

1-13 质子晕核的松散结构在重离子碰撞动量耗散中的作用&刘建业等 15

1-14 五夸克Θ+的介质效应&李希国等 16

1-15 含五夸克态Θ+强子物质的状态方程&李希国等 17

1-16 (N,Θ+)系统的性质&李希国等 18

1-17 核物质中五夸克Θ+密度依赖的耦合常数&李希国等 19

1-18 核物质中五夸克Θ+有效质量&李希国等 20

1-19 改进的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冯兆庆等 21

1-20 有限核多重碎裂的同位旋效应和临界现象&冯兆庆等 23

1-21 超重核合成的入射道效应&冯兆庆等 24

1-22 超重元素287 115的性质&张鸿飞等 26

1-23 超重元素287 115的单粒子谱及α衰变时间&张鸿飞等 27

1-24 在推广的液滴模型下新元素288 115及其衰变链的α衰变性质&张鸿飞等 28

1-25 双核系统的核-核相互作用势能&贾飞等 29

1-26 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OH自由基在液体水中的扩散机制&杨威等 30

1-27 转动超重核的存活几率&黄天衡等 31

2 实验核物理和核化学 35

2-1 超重核谱仪的RFQ冷却聚束器RFQIL&黄文学等 35

2-2 0.4,0.8和1.16 AMeV Ni+Ni和Pb+Pb碰撞中流及核阻止&肖志刚等 36

2-3 RIBLL上17B的研究&胡正国等 37

2-4 40Ar的弹核碎裂反应&孙志宇等 38

2-5 19F+27Al耗散反应中截面不重复性测量&董玉川等 39

2-6 114 MeV19F+27Al重离子耗散反应产物的角分布和角分散&韩建龙等 41

2-7 7 MeV/u的17F,17O轰击208Pb靶弹性散射角分布测量&韩建龙等 42

2-8 ECRIS氩等离子体可见光发射&赵永涛等 43

2-9 高电荷态氩离子作用于硅表面时的电子发射&赵永涛等 44

2-10 186mTa的鉴别&袁双贵等 45

2-11 60 MeV/u的18O同238U作用236Th的产生截面&杨维凡等 46

2-12 146Tb的多粒子激发特性研究&谢成营等 47

2-13 183Au高自旋带结构的实验研究&宋立涛等 48

2-14 184Au核πi13/2?/vi13/2转动带的旋称反转&张玉虎等 49

2-15 双奇核184Au中扁椭转动带的鉴别&张玉虎等 50

2-16 首次在190Tl的πh11/2?/vi13/2扁椭球转动带中观测到旋称反转&谢成营等 51

2-17 双奇核188Au的扁椭带结构&方有得等 52

2-18 69As的能级结构&郭文涛等 53

2-19 寻找239Cm“丢失”的α衰变分支&秦芝等 54

2-20 239Cm的化学分离流程Ⅱ,主分离流程概况&秦芝等 55

2-21 239Cm的化学分离流程Ⅰ,用镧系放射性示踪剂模拟Cm的分离&秦芝等 57

2-22 PMBP对233Pa的萃取行为研究(Ⅰ)&丁华杰等 58

2-23 PMBP对233Pa的萃取行为研究(Ⅱ)&丁华杰等 59

2-24 起始酸的浓度对萃取233Pa的影响&牛雁宁等 60

2-25 Aliquat 336萃取233Pa的研究&牛雁宁等 61

3 重离子物理与核技术应用 65

3-1 22 AMeV Fe离子在C60薄膜中引起辐照损伤的Raman谱研究&金运范等 65

3-2 高能Pb离子辐照引起的注碳SiO2薄膜中化学键的形成&王志光等 67

3-3 氮化镓晶体中高电荷态重离子辐照引起的缺陷生成及增强刻蚀行为的研究&张崇宏等 68

3-4 1.1 MeV/u的208Pb27+离子在氮化镓晶体膜中引起的辐照损伤及其效应研究&张崇宏等 70

3-5 高能Xe离子辐照的掺碳SiO2薄膜的FTIR研究&赵志明等 72

3-6 快重离子在C60薄膜中的辐照效应研究&姚存峰等 73

3-7 Pb离子辐照注氮AL2O3的光致发光谱的研究&宋银等 74

3-8 电子辐照PVA/CMC及PVA/PEO的凝胶情况和溶胀性能&马晓冬等 75

3-9 效联PVA/CMC水凝胶电子辐照性能&马晓冬等 76

3-10 1 MeV电子辐照引起的PVA/PVP水凝胶的改性研究&宋银等 77

3-11 离子辐照石墨由温度引起的径迹退火效应研究&刘杰等 78

3-12 一种制备核径迹膜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方法&段敬来等 79

3-13 紫外光辐照对聚碳酸酯薄膜的光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段敬来等 80

3-14 紫外光辐照对聚碳酸酯径迹蚀刻的影响&段敬来等 81

3-15 γ射线辐照M期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及A172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李文建等 82

3-16 培基介导的辐射旁效应及机理初探&李文建等 83

3-17 在放射性9C束流Bragg峰附近贯穿深度上增强的细胞致死效率&李强等 84

3-18 低剂量率下HSG细胞对高LET碳离子束辐照的存活效应&李强等 85

3-19 放射性9C束流不同贯穿深度上的线能谱测量&李强等 86

3-20 揭开双重辐射源9C束流Bragg峰区附近细胞致死效应增强之迷&李强等 88

3-21 受照细胞的培养基对未受照细胞周期的影响&王菊芳等 89

3-22 碳离子辐照哺乳动物细胞引起的旁观者效应&王菊芳等 90

3-23 60Coγ对SMMC-7721周期的影响&党秉荣等 91

3-24 不同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对比研究&杨建设等 92

3-25 人正常肝细胞经低LET射线辐射后动态修复&杨建设等 93

3-26 人肝癌SMMC-7721细胞对低剂量γ射线辐射超敏感性的研究&金晓东等 94

3-27 辐射提高Ad-CM-P53转入人肝癌细胞&刘兵等 95

3-28 辐射诱导Ad-CM-P53转入人宫颈癌细胞&刘兵等 96

3-29 3Gyγ射线对不同肿瘤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夏景光等 97

3-30 三种人肿瘤细胞对γ射线辐射敏感性的比较&郭传玲等 98

3-31 硝普纳对X射线诱导A172人胶质瘤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邱嵘等 99

3-32 腺病毒载体介导P53基因增加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辐射敏感性&闵凤玲等 100

3-33 重离子束在中药材品种改良上的研究&颉红梅等 101

3-34 离子束辐照诱变呼吸缺陷型啤酒酵母株的筛选及其线粒体DNA分析&毛淑红等 102

3-35 人参皂甙Re通过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加人精子运动能力&张红 103

4 原子物理 107

4-1 原子物理和激光实验室&马新文等 107

4-2 双原子氩团簇的观测&马新文等 108

4-3 原子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专用高压ECR离子源平台&马新文等 109

4-4 低能Arq+(q=13,14,15,16)离子轰击Zr,Mo,In和Pb靶的X射线发射研究&蔡晓红等 110

4-5 低能He+与C60碰撞中形成的Cr+ 60初始电荷态对碎裂过程的影响&魏宝仁等 111

4-6 离子与C60碰撞中入射离子能量损失研究&魏宝仁等 112

4-7 高电荷态离子与C60相互作用中的电子转移和多重电离&魏宝仁等 113

4-8 高离化态钛的光谱实验研究&杨治虎等 114

4-9 离子与富勒烯碰撞实验装置&刘惠萍等 116

4-10 离子与C60碰撞中负离子的形成&朱小龙等 117

4-11 低能高电荷态离子入射引起的N2分子的解离和碎裂过程&朱小龙等 118

4-12 低能Ar3+离子与Ar碰撞中的电荷交换截面测量&李斌等 119

4-13 硫离子与H2,He碰撞中的转移电离过程研究&汪正林等 120

4-14 高电荷态离子诱发的H2分子解离和碎裂过程研究&陈兰芳等 121

4-15 ECR离子源能区全裸同位素13C6+离子与氦、氖、氩的碰撞&于得洋等 122

4-16 团簇靶真空系统测试&邵曹杰等 123

4-17 HIRFL-CSR实验环团簇内靶的首批测试实验&卢荣春等 124

5 计算机技术与电子学 127

5-1 HIFRL-CSR控制系统进展&乔卫民等 127

5-2 HIFRL-CSR集群服务器系统配置&苟世哲等 128

5-3 SDRAM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应用&朱海君等 129

5-4 基于S3C4510B嵌入系统的网络通信编程&郭玉辉等 130

5-5 基于JUPITER的嵌入式网关设计&刘彩虹等 131

5-6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刘亚利等 132

5-7 单片机的应用&刘亚利等 133

5-8 束流剖面监测系统中噪声的处理方法&董金梅等 134

5-9 平板PMT64路信号的简化处理&祁辉荣等 135

5-10 高压ECR离子源平台束流线控制系统&沙彬等 136

5-11 测量多步共振电离截面的数据获取系统研制&钱东斌等 137

6 加速器及其他 141

6-1 HIRFL的运行改造&赵红卫等 141

6-2 2004年HIRFL-CSR工程进展&蔡晓红等 143

6-3 实验环电子冷却装置进展&杨晓东等 144

6-4 HIRFL-CSR真空系统进展&杨晓天等 145

6-5 2004年主环真空系统进展&张军辉等 147

6-6 CSR主环注入线真空系统&蒙俊等 148

6-7 主环真空烘烤系统的建立&张喜平等 149

6-8 HIRFL主器真空系统的有效检漏&游志明等 150

6-9 SFC真空系统真空度的提高&游志明等 151

6-10 真空测控系统设计&陆军等 152

6-11 Chopper的设计与调试&石爱民等 153

6-12 SFC高频D电源及发射机各级电源稳定度的测量&杨维青等 154

6-13 SFC高频腔体品质周数Q测量与计算&王世贤等 155

6-14 SFC高频腔F-L曲线拟合与计算&王贤武等 156

6-15 SFC高频腔体短路片位置测量与显示&苏学明等 157

6-16 HIRFL注入器高频系统的功率匹配&赵建民等 158

6-17 电源地线系统噪声测量&张曙等 159

6-18 电源控制器设计&闫怀海等 160

6-19 KICKER关键元件设计&上官靖斌等 162

6-20 LECR2离子源的改进设计&张子民等 164

6-21 LECR2当年运行情况&冯玉成等 165

6-22 LAPECR2全永磁ECR离子源最新研制报告&孙良亭等 166

6-23 LECR3离子源上的束流引出实验研究&孙良亭等 167

6-24 2004年LECR3原子实验平台运行情况&李锦钰等 168

6-25 LECR3的X射线测量&赵环昱等 169

6-26 超导ECR离子源氦液化系统的进展&郭晓红等 170

6-27 ECR离子源发射度探测系统ESS的研究&曹云等 171

6-28 EIPIG离子源的研制&何伟等 173

6-29 在主储存环ECRm上小丸内靶能得到的最大实验亮度&李占奎等 174

6-30 一种用于主储存环CSRm的新型内靶——小丸靶&李占奎等 175

6-31 Pellet内靶对质子束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张雪荧等 177

6-32 碳剥离薄膜的轰击寿命测量&李占奎等 178

6-33 CsI(Tl)和纯CsI晶体的成功生长&陈若富等 179

6-34 HIRFL-CSRm辐射监测系统&李武元等 180

6-35 新HIRFL辐射监测系统的开发&李宗强等 181

6-36 200kV重离子加速器的运行&赵力民等 182

附录 185

1.2004年国际学术交流 185

2.国内与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189

3.发表文章 192

4.2004年博士论文 198

5.2004年硕士论文 1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