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贴针灸教程
实用贴针灸教程

实用贴针灸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谷世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5214788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七章。第一、二、三章分别介绍了贴针灸疗法、砭石疗法的缘起与发展,讲解了中医整体观、经络与腧穴的理论;第四章包括万众创新与互联网+、针灸的新型载体应时而兴、贴针灸突破三限、互联网+--移动针灸的实现;第五章介绍了糖针灸、瘦针灸、男人帮、面魔四种新型疗法;第六章讲解了贴针灸的手法原理及操作;第七章讲解如何应用贴针灸调理常见病症,如何进行十四经的养护及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并总结了三年来贴针灸的使用经验和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80余种病症的常见分型及调理配穴,并配以图示标注。
《实用贴针灸教程》目录
标签:针灸 教程

第一章贴针灸一砭石疗法的缘起与发展 1

第一节传统中医学的完整体系 1

第二节古砭疗法 3

第三节古砭疗法发展的限制 5

一、社会风气及地域限制 5

二、佳石匮乏 5

第四节古砭疗法的沉寂与针灸疗法的兴起 7

第五节近代砭石疗法的发展 9

第六节砭石的理化研究 11

一、泗滨浮石的成因 11

二、泗滨浮石的理化特性 11

三、泗滨浮石的最新研究进展 12

(一)感应增温效应检测 12

(二)砭石疗法迎随补泻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影响的观察 13

(三)泗滨浮石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 13

第七节贴针灸疗法的诞生 15

一、新砭石疗法的出现与特点 15

二、贴针灸疗法的研发 16

第二章 贴针灸的理论基础——经络 23

第一节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23

第二节经络理论 27

第三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31

一、联系脏腑肢节 31

二、运行气血 31

三、抗御外邪反映症状 31

四、接受刺激调整虚实 32

第四节经络系统概貌 33

一、十二经脉 33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34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34

(三)经脉气血流注顺序 35

二、十二经脉走行分布 36

(一)手太阴肺经 36

(二)手阳明大肠经 37

(三)足阳明胃经 38

(四)足太阴脾经 40

(五)手少阴心经 40

(六)手太阳小肠经 41

(七)足太阳膀胱经 42

(八)足少阴肾经 43

(九)手厥阴心包经 44

(十)手少阳三焦经 45

(十一)足少阳胆经 46

(十二)足厥阴肝经 48

(十三)奇经八脉 48

第三章 贴针灸基础——腧穴 53

第一节腧穴概念 53

一、腧穴的分类 53

二、腧穴定位方法 54

三、特定穴 55

四、腧穴的作用 56

第二节肺经和大肠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57

一、手太阴肺经 57

二、手阳明大肠经 58

第三节胃经和脾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61

一、足阳明胃经 61

二、足太阴脾经 63

第四节心经和小肠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65

一、手少阴心经 65

二、手太阳小肠经 66

第五节膀胱经和肾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69

一、足太阳膀胱经 69

二、足少阴肾经 71

第六节心包经和三焦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73

一、手厥阴心包经 73

二、手少阳三焦经 74

第七节胆经和肝经主要腧穴的定位和应用 75

一、足少阳胆经 75

二、足厥阴肝经 76

第八节任脉和督脉的主要腧穴与经外奇穴的定位和应用 79

一、任脉 79

二、督脉 79

三、常用的经外奇穴 82

第四章万众创新与互联网+ 83

第一节针灸的新型载体应时而兴 83

第二节贴针灸突破三限 85

第三节互联网+——移动针灸的实现 91

第五章中医创新之路 93

第一节糖针灸疗法 93

第二节瘦针灸疗法 95

第三节男人帮疗法 97

第四节面魔疗法 101

第六章贴针灸手法原理及操作 103

第一节贴针灸手法的操作与应用 103

第二节贴针灸手法的内涵和分类 105

第三节八种贴敷推拿手法精解 107

一、摩法 107

二、指推法 108

三、捏法 109

四、拍法 109

五、振法 110

六、揉法 111

七、按法 112

八、点法 113

第四节贴敷推拿手法的禁忌症 115

第七章贴针灸防治常见病症 117

第一节常见病症 117

一、不孕 117

二、不育 123

三、便秘 123

四、鼻塞流涕 125

五、鼻血 126

六、便血 127

七、打呼噜 128

八、胆囊炎 129

九、盗汗 130

十、耳鸣耳聋 132

十一、肥胖 134

十二、腹痛 140

十三、腹泻 140

十四、丰胸 142

十五、妇科炎症 143

十六、更年期综合症 145

十七、感冒 147

十八、高血压 149

十九、高血脂 150

二十、黄疸 152

二十一、黑眼圈 154

二十二、踝关节损伤 155

二十三、经闭 156

二十四、甲状腺肿大 158

二十五、近视 159

二十六、颈椎病型手麻 160

二十七、颈椎病 161

二十八、肩关节损伤 162

二十九、咳嗽 163

三十、口苦口臭 164

三十一、口腔溃疡 165

三十二、髋关节扭伤 166

三十三、两肋疼痛 167

三十四、卵巢囊肿 168

三十五、落枕 169

三十六、阑尾炎 170

三十七、麦粒肿 171

三十八、面部瘀斑 172

三十九、面瘫 173

四十、泌尿系统炎症 175

四十一、呕吐 176

四十二、皮肤瘙痒 177

四十三、怕冷 177

四十四、青春痘 178

四十五、前列腺炎 179

四十六、乳腺增生 180

四十七、水肿 181

四十八、腮腺炎 183

四十九、三叉神经痛 184

五十、失眠 185

五十一、痛经 186

五十二、头痛 189

五十三、体质虚弱 190

五十四、脱发 191

五十五、糖尿病 192

五十六、痛风 193

五十七、胃痛 194

五十八、腕关节损伤 196

五十九、荨麻疹 197

六十、眩晕 198

六十一、哮喘 199

六十二、下肢静脉曲张 201

六十三、小儿食积 202

六十四、小儿遗尿 203

六十五、吸烟过度 204

六十六、膝关节损伤 205

六十七、心绞痛 206

六十八、心悸 207

六十九、晕车 208

七十、阳痿 209

七十一、遗精 210

七十二、饮酒过度 211

七十三、月经错后 212

七十四、月经提前 213

七十五、月经无规律 214

七十六、牙痛 215

七十七、眼红眼肿 216

七十八、咽喉肿痛 217

七十九、腰椎病 218

八十、腰腿酸软 219

八十一、中风后遗症 220

八十二、早泄 223

八十三、子宫肌瘤 224

八十四、子宫下垂 225

八十五、坐骨神经痛 226

八十六、足跟痛 227

八十七、肘关节劳损 228

八十八、痔疮 229

第二节十四经养护 231

一、手太阴肺经 231

二、手厥阴心包经 232

三、手少阴心经 233

四、手阳明大肠经 234

五、手少阳三焦经 235

六、手太阳小肠经 236

七、足太阴脾经 237

八、足厥阴肝经 238

九、足少阴肾经 239

十、足阳明胃经 240

十一、足少阳胆经 241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 242

十三、任脉 243

十四、督脉 244

第三节二十四节气养生 245

一、立春(2月3日至5日) 245

二、雨水(2月18日至20日) 246

三、惊蛰(3月5日至7日) 247

四、春分(3月20日至21日) 248

五、清明(4月4日至6日) 249

六、谷雨(4月19日至21日) 250

七、立夏(5月5日至7日) 251

八、小满(5月20至22日) 252

九、芒种(6月5日至7日) 253

十、夏至(6月21日至22日) 254

十一、小暑(7月6日至8日) 255

十二、大暑(7月22日至24日) 256

十三、立秋(8月7日至9日) 257

十四、处暑(8月22至24日) 258

十五、白露(9月7日至9日) 259

十六、秋分(9月22日至24日) 260

十七、寒露(10月8日至9日) 261

十八、霜降(10月23日至24日) 262

十九、立冬(11月7日至8日) 263

二十、小雪(11月22日至23日) 264

二十一、大雪(12月6日至8日) 265

二十二、冬至(12月21日至23日) 266

二十三、小寒(1月5日至7日) 267

二十四、大寒(1月20日至21日) 2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