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
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

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宝珍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8034876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以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自身发展为脉络,以传统报告文学和传统文学为参照系,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呈现了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批判精神及创作主体的反思内省意识,同时借用具体案例来阐释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全书论述了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及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就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理性精神展开了客观正面的积极评价,同时也试图进行了学理性梳理,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更为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新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诞生与勃兴》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称谓争议 1

第二节 概念界定 5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0

第二章 问题报告文学在三维选择中诞生与勃兴 28

第一节 时代的选择 28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问题报告文学的产生起了政治上的向导作用 28

二、参照系的突然全球化为问题报告文学的大量出现作了思想上的牵引 31

三、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对问题报告文学起了护航保驾的作用 33

四、艰难的生存环境和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为问题报告文学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34

第二节 作家的选择 35

一、作家主体意识的高扬为问题报告文学的出现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6

二、作家思维方式等的改变同时改变了报告文学的建构 37

三、作家直面现实的勇气使问题报告文学得以发扬光大 38

四、作家善于发现话题并在新话题中实现对读者的启蒙 41

第三节 读者的选择 47

一、读者需要借助文学来认识和理解生活 47

二、读者需要对现实拥有全貌的认识 48

三、问题报告文学能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49

四、问题报告文学对现实的理性超越对读者具有启蒙作用 53

第三章 问题报告文学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 55

第一节 对传统报告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55

一、对传统报告文学战斗性传统和批判意识的继承 55

二、对传统报告文学批判意识的革新 57

第二节 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60

一、继承并发展了“问题小说”的运思方式 60

二、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报告文学对主体的张扬意识 62

三、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报告文学对理性追求的旨趣 66

第三节 对报告文学创作界与理论界呼应模式的继承与革新 70

一、报告文学创作界与理论界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的传统表现 70

二、问题报告文学创作界与理论界的彼此呼应 72

第四章 问题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6

第一节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78

一、赵瑜与《中国的要害》 78

二、霍达与《国殇》 79

第二节 探究民族生存本相 82

一、徐刚与《伐木者,醒来!》 82

二、苏晓康与《洪荒启示录——洪汝河两岸访灾纪实》 85

第三节 客观再现与科学评判 90

一、问题报告文学作品源于作家的亲自体验和亲身经历 90

二、问题报告文学作家成为贯穿作品始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93

三、问题报告文学对现实问题、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客观再现与科学批判 97

第五章 问题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 107

第一节 哲理思辨精神 108

一、对“改革家‘落马’问题”的哲理思辫 108

二、对“改革中面临的两难问题”的哲理思辫 113

三、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与民族精神等问题”的哲理思辫 118

四、对“个体户与私营经济问题”的哲理思辫 120

第二节 文化启蒙精神 127

一、对传统文明与中国当代关系的考察与反思 128

二、对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的关注与启蒙 132

三、对人口、交通、粮食、教育、体育等问题的审视与启蒙 138

四、对医疗卫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揭示与启蒙 141

第三节 现代批判精神 144

一、通过对反面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述进行揭露和批判 145

二、通过议论进行揭露和批判 152

第四节 历史反思精神 156

一、对我国不平凡历史的反思 157

二、对秘而不宣或鲜为人知的历史的反思 158

附录一1978—2017:报告文学研究资料索引 161

附录二 新时期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篇目 204

一、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204

二、鲁迅文学奖之全国报告文学奖 209

三、徐迟报告文学奖 211

四、“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优秀作品获奖篇目 213

五、中国报告文学“505杯”奖(1992—1993) 217

六、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奖 218

后记 22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