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振江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81059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书稿通过系统研究齐泽克的新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激进左翼理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明确指出,齐泽克的理论属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发展,其理论特质在于回归马列主义,自觉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探索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坚持革命和解放传统。这不仅厘清了齐泽克哲学等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不同,也从学术上阐明了齐泽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地位和性质。此外,当前国内外关于巴迪欧、阿甘本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书稿中“齐泽克与巴迪欧”“齐泽克与阿甘本”的比较研究也展示了激进左翼内部的思想对话和交锋,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齐泽克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的继承 3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延续 13

第三节 激进“新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18

一、重建哲学根基 19

二、重构激进政治 23

三、回归革命运动 25

第二章 齐泽克与马克思、列宁 29

第一节 《资本论》的读者 30

一、商品拜物教 31

二、剩余价值与剩余快感 37

第二节 列宁的遗产 42

一、列宁在1917年 43

二、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 47

三、经济批判与政治批判 50

第三章 齐泽克与毛泽东 54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55

第二节 辩证法:阐释与误读 59

一、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 59

二、“一分为二” 61

三、“否定之否定” 64

第四章 齐泽克与阿尔都塞 69

第一节 分裂的拉康:齐泽克与阿尔都塞的接受差异 71

一、齐泽克与阿尔都塞的渊源关系 71

二、阿尔都塞对前期拉康的接受 75

三、齐泽克对后期拉康的接受 80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革命:“生产论”意识形态 82

一、“生产论”意识形态 82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85

三、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88

第三节 阿尔都塞与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共识和差异 91

一、意识形态与梦的关系 92

二、意识形态质询与主体认同 99

三、误认与歇斯底里主体 104

第五章 齐泽克与本雅明 110

第一节 本雅明论暴力 111

一、暴力的目的:自然目的与法律目的 111

二、暴力的功能:立法暴力与护法暴力 113

三、暴力的形式:神话暴力与神的暴力 115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与“暴力三论” 117

一、主观暴力 119

二、客观暴力 122

三、语言暴力 128

第三节 “神的暴力”与罗伯斯庇尔 134

一、神的暴力是法律之外的革命暴力 135

二、神的暴力是属于“事件”秩序的暴力 137

三、神的暴力是非人暴力 138

第六章 齐泽克与巴迪欧 143

第一节 “亲如同志”:巴迪欧与齐泽克 144

第二节 解读圣保罗:真理,抑或意识形态 152

一、巴迪欧眼中的圣保罗:律法与普遍性的政治 153

二、齐泽克眼中的巴迪欧:真理,抑或意识形态 166

第三节 主体问题:真理主体与拉康式主体 179

一、巴迪欧的真理主体 179

二、超越律法的领域:真理主体与剩余主体 183

三、主体化与主体 187

第七章 齐泽克与阿甘本 192

第一节 阿甘本:走向革命的例外状态 195

一、例外状态 195

二、悬法与恺撒之死 196

三、牲人与狂欢节 200

四、弥赛亚与革命 205

第二节 齐泽克:生命政治视野下的反恐政治 209

一、“9·11”事件的解读:实在界的激情 210

二、牲人种种与反恐战争的逻辑 213

三、例外状态:生命政治普遍化 216

第三节 非人与邻人 218

一、阿甘本的“穆斯林”:非人的概念 219

二、康德哲学的“非人”维度 222

三、拉康的“邻人”与驱力 225

四、非人与“人性”意识形态 229

第八章 齐泽克与詹姆逊 234

第一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论 239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与其文化表征 239

二、什么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242

三、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248

第二节 齐泽克的艺术论:艺术是物的升华 254

一、弗洛伊德之“升华” 255

二、拉康之“物” 256

三、齐泽克论物与对象的关系 259

第三节 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265

一、现实主义及其真实性 265

二、现实如何构成 270

三、现实主义艺术是完美对象占据物的位置 275

四、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277

第四节 论后现代主义 282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断裂 284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 290

结语 297

参考文献 3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