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稚,王晓东,郑筱津,欧阳鹏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2486121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取“1个综述+10个分篇章”的形式。综述提出对中国城乡发展建设绿色化道路的基本认识。10个分篇章分别围绕绿色化导向的不同尺度的空间范式导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景观生态营造、绿色建筑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交通发展、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治理模式和考核机制、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政策和绿色标准、国外在推进绿色化发展道路上的典型经验展开分专题研究,指导和促进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改革创新实践。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探究》目录

第一章 对中国城乡发展建设绿色化道路的基本认识 1

一、背景认知 2

(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动态和经验启示 2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已成为指导我国长远永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基本国策 4

(三)中国研究绿色化问题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5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中的非绿色化问题研判 6

(一)在国土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6

(二)在次区域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6

(三)在城镇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7

(四)在乡村层面应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7

三、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非绿色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和应对思路 8

(一)成因分析 8

(二)应对思路 9

四、绿色城镇化的内涵与目标解读 10

(一)绿色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10

(二)绿色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体系 10

(三)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的绿色化道路 11

第二章 绿色化导向的不同尺度空间布局范式导引 13

一、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二、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非绿色化问题 14

(一)在国土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14

(二)在次区域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20

(三)在城镇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25

(四)在乡村层面关注的非绿色化问题 34

三、我国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范式导引 43

(一)在国家层面的绿色城镇化行动纲领 43

(二)在区域层面的绿色化发展行动引导 48

(三)在城镇层面的绿色化发展行动引导 59

(四)在乡村层面的绿色空间范式引导 98

四、不同尺度绿色化空间范式的支撑体系 108

(一)区域尺度 108

(二)城镇尺度 109

(三)乡村尺度 109

参考文献 110

第三章 绿色化导向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113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城镇化 114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 114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与趋势 115

(三)技术路线 118

二、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非绿色化问题 118

(一)城乡开发建设挤占自然生态空间,生态服务功能弱化 118

(二)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交织,水系统安全风险增加 119

(三)能源利用模式不合理,大气污染与碳排放压力突出 121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案例研究 125

(一)绿色空间保护与建设 125

(二)城市水系统管理 129

(三)能源转型与大气污染防治 137

四、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对策与范式 141

(一)绿色空间保护与管制 141

(二)城市水系统保护与建设 147

(三)绿色低碳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 152

五、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支撑体系 155

(一)政策支撑 155

(二)标准构建 156

(三)技术集成 157

(四)制度保障 158

参考文献 160

第四章 绿色化导向的景观生态营造 163

一、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64

二、西方理论与实践研究 164

(一)景观与生态思想发源期(1860—1950年) 164

(二)景观与生态意识觉醒期(1960—1970年初) 168

(三)景观与生态演进期(1970—1990年后) 170

(四)蓬勃交流应用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 173

三、中国古代城镇化(建城)理念 175

(一)时代背景 175

(二)核心理念 175

(三)实践案例 176

四、中国近现代中西方理论融合 177

(一)山水城市理论 177

(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80

五、近现代中国城镇化中的主要景观生态问题 181

(一)区域尺度 181

(二)城市尺度 181

(三)乡村尺度 182

六、景观生态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范式与对策 183

(一)区域尺度 183

(二)城镇尺度 183

(三)乡村尺度 186

七、景观生态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支撑体系 187

(一)标准构建 187

(二)政策保障 188

(三)技术集成 189

参考文献 191

第五章 绿色化导向的建筑发展 193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 194

(一)绿色城镇化语境下的绿色建筑内涵 194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情况介绍 195

(三)研究技术路线 199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绿色建筑非绿色化问题 200

(一)社会认知不够,国家政策保障不足 200

(二)技术应用不合理及标准体系不健全 201

(三)重设计,轻运行,缺少对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的研究 204

(四)重新建建筑,轻既有建筑,忽视乡村建筑 204

三、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及案例研究 205

(一)我国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现有主要做法 205

(二)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 206

(三)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 209

(四)国内案例研究 214

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着力点及支撑体系研究 220

(一)政策支撑 220

(二)技术集成及标准构建 225

(三)制度保障 230

附1绿色建筑技术气候适宜性索引表 233

附2绿色建筑相关国家标准体系构建 239

参考文献 243

第六章 绿色化导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245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 246

(一)当前我国市政设施欠账多,环境污染问题频发 246

(二)国家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空前 246

(三)研究技术路线 246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市政设施非绿色化问题 247

(一)城镇污染控制型设施规模不足,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247

(二)城镇污染控制型设施建设水平偏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252

三、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案例分析 259

(一)发达国家污水设施建设借鉴 259

(二)江苏省污泥处理处置经验借鉴 261

(三)英国能源设施建设借鉴 262

(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借鉴 263

(五)日本污水净化槽处理建设借鉴 265

四、绿色化导向下的市政设施建设范式 266

(一)加强污水处理与再生回用 266

(二)加强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67

(三)促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与低碳化使用 267

(四)大力推进垃圾收运处理及资源化 268

(五)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 269

(六)推进电网智慧化运营管理 269

(七)激发内生动力的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方式 270

(八)与自然承载力相适应的乡村污水处理方式 270

五、推进绿色化导向下的中国市政设施建设支撑体系 271

(一)政策支撑 271

(二)适用技术集成 274

(三)标准体系构建 279

(四)制度保障 281

参考文献 282

第七章 绿色化导向的交通发展 285

一、研究背景与技术路线 286

(一)研究背景 286

(二)绿色城镇化背景下的交通模式内涵解读 287

(三)本专题研究技术路线 289

二、我国城镇化历程中的非绿色交通问题 290

三、国内外绿色化交通发展和建设经验 294

(一)国外绿色化发展与转型案例 294

(二)国内城市的绿色交通建设经验 297

(三)支撑绿色城镇化的交通模式重点方向 302

四、促进绿色化的交通与空间布局协调 302

(一)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理论关系 302

(二)适合绿色出行的交通与空间布局协调 303

五、推进绿色运输的交通组织模式引导 308

(一)绿色导向的客运主导交通模式 308

(二)多式联运的高效货运系统 314

(三)交通节点的衔接组织优化 315

六、落实交通绿色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320

(一)政策支撑 320

(二)标准构建 320

(三)技术集成 320

(四)制度保障 321

参考文献 321

第八章 绿色化导向的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 323

一、研究背景 324

二、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325

三、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的经验与教训 326

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非绿色化安全问题 327

(一)国家非绿色问题 327

(二)区域非绿色问题 328

(三)城镇非绿色问题 329

(四)乡村非绿色问题 329

五、国内外防灾减灾管理经验借鉴 330

六、绿色化导向下的防灾减灾发展路径 333

七、绿色化导向下防灾减灾支撑体系 334

参考文献 335

第九章 绿色化导向的治理模式和考核机制 337

一、研究背景 338

(一)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338

(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绿色城镇化 338

(三)绿色城镇化亟须优化治理模式 338

二、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339

(一)研究目标 339

(二)技术路线 339

三、绿色城镇化的治理模式 340

(一)根本问题和价值导向 340

(二)绿色城镇化治理的范式解读 341

(三)绿色治理的核心内涵 342

(四)政府治理工具 343

四、既有相关政策评价 344

(一)相关绿色激励政策 344

(二)政策成效分析 345

五、绿色城镇化的治理模式及政策建议 348

(一)系统性完善顶层设计 348

(二)拓展多元融资模式 353

(三)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354

(四)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355

六、建立国家绿色城镇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 355

(一)考核工作基本原则和目标 355

(二)绿色城镇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357

(三)考核办法 360

(四)考核机制 361

(五)城镇层面的引导性考核指标清单指南 362

七、城乡空间营造和运行管理中的适用绿色技术应用 365

(一)绿色技术应用推广的基本原则 365

(二)城乡空间营造和运行管理的绿色技术体系 365

参考文献 367

第十章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政策和绿色标准 369

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与新局面 370

(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关注碳排放 370

(二)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全产业链正在形成绿色贸易壁垒 372

二、全球碳税政策和绿色化标准的探索与经验 373

(一)国外碳税制度与碳交易体系 373

(二)国际绿色产品评估体系《环境产品声明》(EPD) 375

(三)欧盟绿色产品评价体系《产品环境足迹》(PEF) 379

(四)发展进展与未来计划 380

(五)经验与启示 381

三、我国在绿色化发展转型中的探索 382

(一)中国应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 382

(二)中国在碳排放、碳交易与碳税方面的实践 384

(三)中国在建立绿色产品评价体系方面的探索 389

四、中国低碳政策和绿色化标准相关建议 390

(一)完善碳足迹认证、碳指标分配体系,全面建立碳交易市场 390

(二)全面试点,接轨国际绿色产品标准体系 391

参考文献 391

第十一章 国外在推进绿色化发展道路上的典型经验 393

一、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394

二、国际绿色化的宏观理论范式研究 394

(一)基本思路 394

(二)国际生态城市理论发展回顾 395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401

三、国外绿色化转型期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空间范式 403

(一)基本思路 403

(二)研究重点 403

(三)国外绿色化发展战略纵览 403

四、国外次区域、城镇、乡村等不同层次空间发展的范式转变 420

(一)基本思路 420

(二)研究重点:土地利用范式+交通模式范式+基础设施配置范式 420

(三)次区域层面:不同发展目标下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空间关系 420

(四)城镇层面: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功能组团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 454

(五)乡村层面:城镇和乡村之间及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关系 483

五、结语 498

参考文献 50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