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华传世医书  第40册  综合类13
中华传世医书  第40册  综合类13

中华传世医书 第40册 综合类13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清湖,周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开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3124614
  • 页数:823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传世医书 第40册 综合类13》目录

卷之一 1

中风门 1

中风(类中汇入) 1

卷之二 17

诸伤门 17

伤寒 17

暑(参《绪论·暑证》看) 28

湿(湿热) 32

燥 37

火 38

伤饮食 43

劳倦 47

虚损 54

卷之三 67

寒热门 67

发热 67

热 68

潮热 70

恶寒(背恶寒) 70

振寒 72

战栗 73

寒热(外热内寒、外寒内热、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73

疟 74

厥 82

诸气门上 84

气 84

郁 87

痞满 89

腹满 92

水肿 96

鼓胀 104

积聚 109

卷之四 114

诸气门下 114

痰饮(唾) 114

咳嗽 125

肺痿(肺胀) 137

肺痈 140

喑 142

喘(短气、少气、逆气、哮) 144

诸呕逆门 149

噎膈 149

反胃 153

呕吐哕(干呕、漏气、走哺、呕苦、中酸、吐酸、呕水、吐沫、吐蛔) 157

霍乱(干霍乱、吐利) 163

关格 166

呃逆(噫气、诸逆冲上) 167

胃脘痈 169

卷之五 171

诸血门 171

诸见血证 171

衄血(大衄、舌衄、齿衄、耳衄、眼衄、肌衄) 176

吐血(呕血、唾血、咳血、咯血、血溢、九窍出血) 179

溲血 187

下血 188

蓄血 190

诸痛门 192

诸痛 192

头痛(头风、雷头风、眉棱骨痛、真头痛、头重、头摇、颈项强痛、天白蚁) 193

面痛 199

心痛 胃脘痛(心疝、心瘥) 199

胸痹 203

腹痛(小腹痛、腹中窄狭、当脐痛) 205

胁痛(季胁痛、腋下肿痛) 208

腰痛(腰酸、腰软、腰胯痛) 210

脊痛脊强(尻痛) 212

肩背痛 213

臂痛(手痛、手气) 214

腿痛(大股痛) 215

膝痛(足跟痛、足心痛) 216

身体痛 217

卷之六 219

痿痹门 219

痹 219

痛风(历节) 225

麻木(与痹证参看) 227

痿(痿厥) 228

百合 230

脚气 232

鹤膝风 237

诸风门 238

疠风 238

胃风 242

破伤风 243

跌扑 244

痉(与《缵》、《绪》二论痉例参看) 246

瘛疭 249

颤振 250

挛 251

眩晕 252

神志门 254

癫 254

狂 256

痫 257

烦躁(与《绪论》参看) 259

虚烦(与《绪论》参看) 259

谵妄 260

循衣摸床 261

喜笑不休 261

怒 262

悲 262

惊 262

悸 264

恐 266

健忘 266

入魇走火 267

养性论 268

卷之七 270

大小府门 270

泄泻 270

痢 275

大小便不通 290

大便不通 292

小便不通 294

淋 296

小便不禁(小便频数、遗溺) 300

小便黄赤 303

遗精 303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 306

前阴诸疾 307

疝 309

交肠 313

肠鸣 313

肠痈 314

脱肛(谷道痒痛) 315

痔(漏) 316

卷之八 319

七窍门上 319

目疾统论 319

开导说 322

点服药说 322

钩割针烙说 323

金针开内障论 323

目痛 327

目赤 329

目青 331

目肿胀 331

目痒 333

外障 333

内障 340

瞳神散大 343

瞳神紧小 344

瞳神欹侧 344

目昏 344

暴盲 345

青盲 345

雀盲 346

真睛膏损 346

膏伤珠陷 346

神水将枯 347

辘轳转关 347

神珠将反 347

瞳神反背 347

青黄凸出 348

珠中气动 348

倒睫拳毛 348

睥急紧小 348

风沿烂眼 349

目泪不止 350

目疮疣 351

五疳证 351

漏睛 352

不能近视 353

不能远视 353

目妄见 354

目闭不开 355

目为物所伤 355

伤寒愈后之病 356

经逆赤肿 357

妊娠目病 357

产后目病 357

痘疹余毒证 357

因风证 358

因毒证 358

因他证 359

时复证 359

七窍门下 359

耳 359

鼻 362

口 366

齿 368

髭发 370

唇 370

舌 371

面 372

咽喉 374

卷之九 378

疮炀 378

痈疽 378

杂门 387

汗(汗出不治、盗汗、头汗、手足汗、阴汗、半身汗出) 387

不得卧(多卧、怠惰、嗜卧) 391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393

不能语 394

消瘅 395

痰火 400

黄瘅(目黄) 402

嘈杂(嗳气) 407

欠嚏 408

身重(解?) 409

脱营失精 409

脱 410

过饥胃竭 411

药蛊 413

臭毒 414

番沙 415

岭南瘴毒 416

虫 418

蛊毒(射工溪毒、中诸毒) 419

药对解法 423

急救治例 425

卷之十 428

妇人门上 428

经候 428

胎前 445

临蓐 463

卷十一 469

妇人门下 469

产后 469

疮疡 485

婴儿门上 488

脉法 488

面目证 488

五藏虚实寒热 488

变蒸 489

胎证 489

胎毒 490

噤风撮口脐风 490

急欲乳 491

弄舌 491

游风猴疳 491

胎惊 492

目睛瞤动 492

唇口蠕动 493

发搐 493

癫痫 494

睡中惊动 495

目动咬牙 495

摇头便血 495

偏风口噤 496

角弓反张 496

急惊 496

慢惊 497

天钓 内钓 498

盘肠气痛 498

伤风 499

诸经发热潮热 499

伤寒夹惊夹食 500

咳嗽 500

喘 501

吐泻 501

魃病 502

疟 503

痢 503

脱肛 504

便血 504

大便不利 504

小便不通 504

遗尿 505

疳 505

二便色白 506

食积 507

腹痛 腹胀 507

烦渴 508

汗 508

黄瘅 508

蛔 509

疝 509

目 509

耳 510

鼻塞 鼻衄 510

解颅 511

龟胸背 511

虚羸 511

五迟五硬五软 512

失音 512

咬牙 513

夜啼惊啼 513

喜笑不休 513

循衣撮空 514

寿夭 514

卷十二 516

婴儿门下 516

钱氏痘疹论 516

丹溪参补陈氏痘疹论 517

薛立斋痘疹大要 519

魏桂岩逆顺险三法论 520

翁仲仁痘疹论 521

痘疹握机论 522

辨证(六则) 525

表里虚实论 527

气血虚实论 528

虚证防变论 528

虚证变实论 529

虚证似实论 529

实证似虚论 529

热证变虚论 530

毒盛变虚论 530

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531

汗下论 531

所感轻重论 532

死而复苏论 532

原委 532

发热 533

见点 534

部位 537

形色 538

起胀 539

灌浆 540

收靥 542

脱痂 544

陷伏 545

倒黡 546

夹斑 547

板黄 547

焮赤 548

斑烂 548

饮食 549

吐泻 549

腹痛 550

腹胀 550

腰痛 551

二便秘涩 551

大便秘 551

溺涩 552

痢 552

惊搐 553

咳喘 554

涕唾 554

咽喉 554

呛水 555

失音 555

寒颤咬牙 555

发泡 556

发痒 556

发渴 557

烦躁 558

昏沉 558

汗出 558

失血 559

身痛 559

头面 560

正额 560

手足 561

唇舌 561

眼目 561

余毒 562

妇人 563

痘形 564

异痘 567

逆证 569

诸证 570

看法 572

用药 572

禁忌 573

麻疹总论 573

例治(四十则) 575

水痘 582

附种痘说 582

卷十三 584

专方[1] 584

中风门 584

伤寒门 590

暑门 593

湿门 594

燥门 597

润燥汤 598

蜜煎导 599

火门 599

伤饮食门 600

伤劳倦门 602

虚损门 603

加味逍遥散 608

潮热门 609

恶寒门 609

振寒门 609

战栗门 610

寒热门 610

外热内寒外寒内热门 610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门 610

疟门 610

厥门 612

气门 613

六磨汤 613

郁门 614

痞满门 615

丁沉透膈汤 615

腹满门 616

水肿门 617

五子五皮汤 618

鼓胀门 619

积聚门 620

痰饮门 624

咳嗽门 627

肺痿门 630

肺胀门 630

肺痈门 631

喑门 631

喘门 632

短气门 633

少气门 633

逆气门 633

哮门 633

卷十四 635

噎膈门 635

反胃门 636

呕吐哕门 636

霍乱门 638

关格门 638

呃逆门 639

胃脘痈门 639

诸见血门 640

衄血门 641

吐血门 642

溲血门 643

下血门 643

蓄血门 644

头痛门 645

面痛门 649

心痛胃脘痛门 649

胸痹门 651

腹痛门 653

胁痛门 653

腰痛门 654

脊痛脊强门 656

肩背痛 656

臂痛手痛 656

腿痛门 657

膝痛门 657

身体痛门 659

痹门 659

痛风门 662

麻木门 662

痿门 662

百合门 663

脚气门 664

鹤膝风门 667

疠风门 667

胃风门 670

破伤风门 670

大芎黄汤 670

跌扑门 671

痉门 672

瘛疭门 672

颤振门 672

挛门 673

眩晕门 674

癫门 674

狂门 675

痫门 677

烦躁门 677

虚烦门 677

谵妄门 678

循衣摸床门 678

喜笑不休门 678

怒门 678

悲门 678

惊门 679

悸门 680

恐门 680

健忘门 680

入魔走火门 681

养性门 681

泄泻门 682

痢门 683

大小便不通 686

大便不通 686

小便不通 686

淋门 687

小便不禁门 688

小便黄赤门 689

遗精门 689

赤浊白浊门 690

前阴诸疾门 691

疝门 691

交肠门 694

肠鸣门 694

肠痈门 694

脱肛门 695

痔漏门 695

护痔膏 695

生肌散 696

洗痔消肿痛方 696

黄连闭管丸 696

卷十五 698

目门 698

又方 701

又方 709

耳门 709

鼻门 711

口门 712

齿门 712

髭发门 713

唇门 714

舌门 715

面门 715

咽喉门 715

痈疽门 716

汗门 718

不得卧门 719

不能食门 719

不能语门 720

消瘅门 720

痰火门 720

黄瘅门 721

嘈杂门 721

身重门 722

解?门 722

脱营门 722

过饥胃竭门 722

药蛊门 722

臭毒门 722

番沙门 723

岭南瘴毒门 723

虫门 724

又方 725

蛊毒门 725

妇人门上 726

妇人门下 736

婴儿门上 741

温粉方 741

婴儿门下 747

熏秽散 754

辟秽香 754

卷十六 760

祖方[1] 760

桂枝汤(《玉函》) 760

麻黄汤(《玉函》) 763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767

升麻物(一名升麻葛根汤) 768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769

星香汤 772

术附汤 772

四逆汤(《玉函》) 774

理中汤丸(《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776

半夏泻心汤(《玉函》) 778

七气汤(《局方》) 779

崔氏八味丸(《金匮》) 780

枳术汤(《金匮》) 781

平胃散(《局方》) 782

二陈汤(《局方》) 784

四君子汤(《局方》) 787

四物汤(《局方》) 789

保元汤 793

生脉散 796

二冬膏 797

桔梗汤(《玉函》) 798

防己黄芪汤(《金匮》) 799

栀子豉汤(《玉函》) 800

小承气汤(《玉函》) 801

抵当汤(《玉函》) 803

变通抵当丸 803

凉膈散(《局方》) 804

备急丸(《金匮》) 805

伊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 805

十枣汤(《玉函》) 808

五苓散(《玉函》) 809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810

白虎汤(《玉函》) 811

驻车丸(《千金》) 812

佐金丸 813

大补丸 814

金液丹(《局方》) 815

附:张介宾八略总论 818

补略 818

和略 818

攻略 819

散略 820

寒略 820

固略 822

因略 822

兼略(石顽参补) 8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