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吉尔松哲学研究
吉尔松哲学研究

吉尔松哲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段德智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10111933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吉尔松是国际著名的中世纪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本书以吉尔松的哲学三步曲《中世纪哲学精神》、《哲学经验的同一性》、《存在和诸哲学家》为基本文献,从经院哲学、存在论、创造学说、人类学说、灵魂学说、伦理学、目的论等维度系统阐述吉尔松作为哲学家的卓越贡献及其时代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就是返回“前现代”,返回对于中世纪哲学精神的追溯,对于经院哲学精髓的理解,对于中世纪哲学宝藏的发现。吉尔松在中世纪哲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西方哲学的精髓,认识和更新中国哲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吉尔松哲学研究》目录
标签:哲学 研究

总序&段德智 1

序&段德智 1

前言 1

第一章 吉尔松的经院哲学 1

第一节 基督教哲学的含义 2

一、基督教哲学如何可能 8

二、哲学家的思想源泉 19

三、启示与理性的深刻契合 33

第二节 教父哲学的典范 40

一、基督教与希腊哲学 41

二、永恒哲学与现世哲学 54

三、基督教哲学的普世性 65

第三节 托马斯的永恒哲学 75

一、神圣科学的源泉 76

二、神圣科学的地位 82

三、神圣科学的对象 89

第二章 吉尔松的存在论 98

第一节 中世纪的上帝观念 102

一、我是我所是 104

二、独一的上帝 112

三、存在的第一原则 122

第二节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129

一、信仰寻求理解 130

二、形而上学的实在论 133

三、存在观念的充足理由 140

第三节 托马斯的存在学说 145

一、宇宙论论证和目的论论证 147

二、存在的形而上学 156

三、存在的卓越性 165

第三章 吉尔松的创造论 176

第一节 吉尔松的创造学说 177

一、万物存在的开端 179

二、启示原理的开端 185

三、形而上学的开端 193

第二节 吉尔松的宇宙论 206

一、存在的本体论秩序 208

二、存在的形而上学根基 214

三、神圣智慧的存在印记 220

第三节 吉尔松的天意论 225

一、上帝的眷顾:持续创造 226

二、上帝眷顾个体的存在者 234

三、神圣眷顾:人的永恒幸福 248

第四章 吉尔松的人类学说 257

第一节 吉尔松的人类学 258

一、拥有肉体的理性灵魂 260

二、理性灵魂:作为不朽实体的形式 268

三、理性灵魂:人的实体性 277

第二节 吉尔松的位格论 282

一、位格存在者的永恒价值 283

二、位格存在者的个体化原理 287

三、位格存在者:上帝的神圣形象 293

第三节 吉尔松的乐观学说 300

一、上帝创造的美善 302

二、奥古斯丁的“复形记” 310

三、神圣创造工程的“复乐园” 320

第五章 吉尔松的灵魂学说 326

第一节 吉尔松的认识论 328

一、认识自己 329

二、认识万物 343

三、认识上帝 352

第二节 吉尔松的爱的学说 365

一、上帝是爱 367

二、爱的真实秩序 379

三、上帝自己:爱的团契 388

第三节 吉尔松的自由学说 398

一、自由的超然意义:意志的抉择 400

二、自由的神学涵义:恩典恢复的意志 408

三、自由的形而上学奥秘:人的永恒幸福 420

第六章 吉尔松的伦理学 432

第一节 吉尔松的道德律 434

一、罪的本质:矢不中的 435

二、永恒法: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443

三、自然法:创造者的神圣律法 452

第二节 吉尔松的意向学说 462

一、意向性:道德判断的内在性原理 464

二、良知:永恒法的先验启示 472

三、幸福论的神圣奥秘:神学德性 481

第三节 吉尔松的义务论 489

一、作为神圣奥秘的真理吊诡 491

二、希伯来传统的伦理精神 502

三、义务观念:存在的形而上学秩序 510

第七章 吉尔松的目的论 518

第一节 吉尔松的自然哲学 520

一、宇宙存在的目的论 522

二、创造者的神圣眷顾 528

三、超自然的存在秩序 540

第二节 吉尔松的历史哲学 551

一、对于道成肉身的延绵回忆 553

二、神圣历史的终极鹄的 561

三、历史戏剧中的光明时代 570

第三节 吉尔松的哲学史观 586

一、存在存在的斯芬克斯之谜 589

二、雅典和耶路撒冷 601

三、中世纪哲学精神 616

附录一 吉尔松论形而上学的首要原理 633

附录二 吉尔松著作年表 651

附录三 吉尔松传略 656

主要参考文献 6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