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咸春龙,胡月明,任向宁编著;胡月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507808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建设用地再开发中的景观、生态需求出发,梳理相关国内外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划分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类型,进行再开发状况评价;同时对再开发区域观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构建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指标体系,识别与保护弱质景观生态空间;继而完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生态化规划技术;在此基础上,分别列举了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保护技术和生态化规划技术研究案例。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目录

第1章 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 环境保护规划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建设用地再开发 1

1.1.2 景观保护 1

1.1.3 生态环境保护 1

1.2 建设用地再开发概况 2

1.3 建设用地再开发基本模式 5

1.3.1 天津市华明示范镇建设模式 5

1.3.2 江苏省“万顷良田”工程模式 6

1.3.3 浙江省嘉兴市“两分两换”土地整治模式 8

1.3.4 广东省“三旧”改造工程模式 9

1.3.5 深圳市“凤凰社区”入市拍卖模式 11

1.4 国内外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规划研究概况 12

1.4.1 国外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状况 12

1.4.2 我国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状况 21

1.4.3 国内外景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状况的比较分析 26

1.4.4 国外值得借鉴的经验 29

第2章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33

2.1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评价理论 33

2.1.1 土地节约集约评价理论 33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 34

2.1.3 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35

2.1.4 土地景观评价理论 35

2.2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规划理论 36

2.2.1 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 37

2.2.2 人地协调理论 38

2.2.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9

2.2.4 博弈论 40

2.2.5 土地利用系统论 42

2.2.6 地域分异规律 43

2.2.7 土地区位论 44

2.2.8 中心地理论 45

2.2.9 资源配置理论 46

2.2.10 公共产品理论 48

2.3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保护理论 49

2.3.1 耕地保护理论 49

2.3.2 土地管控理论 50

2.3.3 环境保护规划 51

2.4 景观生态理论 52

2.4.1 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 53

2.4.2 生物多样性 53

2.4.3 物种流原理 54

2.4.4 能量流动原理 54

2.4.5 景观稳定性原理 55

2.5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基本方法 55

2.5.1 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55

2.5.2 环境规划保护方法 61

第3章 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类型与评价 62

3.1 建设用地再开发类型划分 62

3.1.1 县(区)建设用地再开发类型划分 63

3.1.2 乡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类型区划分 64

3.1.3 村庄建设用地再开发类型区划分 65

3.2 建设用地再开发现状调查与评价 66

3.2.1 现状调查内容 67

3.2.2 现状分析内容 67

3.2.3 制约因素分析 68

3.2.4 生态适宜性评价 68

3.2.5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69

3.2.6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70

第4章 景观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71

4.1 基本要求 71

4.2 现状调查内容 72

4.3 现状分析与评价 74

4.3.1 现状分析内容 74

4.3.2 现状评价内容 74

第5章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评价与保护 76

5.1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概述 76

5.1.1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定义 76

5.1.2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分类 79

5.1.3 村镇弱质景观生态空间的空间特征 81

5.1.4 村镇弱质景观生态空间的形成机制 81

5.2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82

5.2.1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选择原则 82

5.2.2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选择方法 83

5.2.3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指标系统 84

5.3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指标系统权值的确定 86

5.3.1 权值确定的方法 86

5.3.2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指标系统权值的确定 89

5.4 村镇弱质景观敏感性评价 92

5.5 村镇弱质景观生态空间区划与保护 94

5.5.1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实际保护与控制措施 94

5.5.2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分区保护 105

第6章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生态规划技术研究 108

6.1 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生态化评价技术 108

6.1.1 生态足迹分析 108

6.1.2 碳氧平衡模型 110

6.2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分区 112

6.2.1 分区原则 113

6.2.2 分区依据 113

6.2.3 分区结果 114

6.3 建设用地再开发生态化规划方案编制与规划重点区域项目 116

6.3.1 建设用地再开发生态化规划方案编制 116

6.3.2 建设用地再开发生态化规划重点区域项目 118

第7章 案例:顺德区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保护 119

7.1 总则 119

7.1.1 研究目的 119

7.1.2 研究内容 119

7.1.3 研究范围 119

7.1.4 工作原则 120

7.1.5 技术路线 120

7.1.6 研究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21

7.2 顺德区概况 122

7.2.1 基本概况 122

7.2.2 自然地理状况 122

7.2.3 社会经济概况 123

7.2.4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 126

7.3 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 127

7.3.1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127

7.3.2 水资源利用状况 132

7.3.3 旅游资源利用现状 134

7.4 制约因素分析 135

7.4.1 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压力分析 135

7.4.2 能源需求压力分析 136

7.4.3 水资源供求预测分析 136

7.4.4 土地资源需求预测分析 137

7.5 环境与生态现状评价 138

7.5.1 顺德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138

7.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141

7.5.3 声环境现状 144

7.5.4 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 146

7.5.5 固体废物处置现状 147

7.6 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与制约因素分析 149

7.6.1 生态环境演变趋势 149

7.6.2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分析 151

7.7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153

7.7.1 污水处理设施 153

7.7.2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154

7.7.3 区域噪声污染控制情况 155

7.7.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式 155

7.7.5 环境风险事故情况 156

7.8 生态功能分区 157

7.8.1 顺德区各区域概况 157

7.8.2 生态功能分区 159

7.8.3 保护目标 161

7.9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评价与识别 162

7.9.1 弱质景观生态空间概述 162

7.9.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163

7.9.3 弱质景观敏感性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165

7.9.4 单因子敏感性评价 167

7.9.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177

7.10 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7

7.10.1 开发强度分析 177

7.10.2 影响预测与评价 177

7.10.3 预测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78

7.11 建设用地再开发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78

7.11.1 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178

7.11.2 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178

7.11.3 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9

7.12 保障措施 179

7.12.1 监管保障 179

7.12.2 政策保障 179

7.12.3 资金保障 180

7.12.4 技术保障 181

7.12.5 宣传保障 182

7.12.6 法制保障 182

7.13 跟踪评价 183

7.14 公众参与 183

参考文献 1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