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新构造水理论与地下水探寻开发技术
新构造水理论与地下水探寻开发技术

新构造水理论与地下水探寻开发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春寅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6104792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全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应用。在作者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大量的找水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充实、完善了地下水探寻新理论,并对“新构造控水理论”的科学内涵,做了合理诠释。将上述理论通过找水得到验证。该书可供高等院校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利水电、铁路桥隧、凿井工程等有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从事上述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新构造水理论与地下水探寻开发技术》目录

第一章 地下水的赋存 1

第一节 孔隙含水介质的类型及其赋水特征 1

第二节 裂隙含水介质的类型及其赋水特征 2

一、成岩裂隙水 2

二、风化裂隙水 4

三、构造裂隙水 5

第三节 岩溶类含水介质及其赋水特征 5

一、碳酸盐岩岩溶水及岩溶裂隙水 5

二、钙质胶结的以石灰质为主的砾岩溶蚀裂隙水和层状岩溶水 6

第二章 新构造分析及其在地下水探寻中的应用 7

第一节 新生代地层岩石简述 7

一、第四纪(Q)地层岩石 7

二、古近-新近纪(E-N)地层岩石 8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 9

一、新构造运动的含义 9

二、关于新构造运动的下限问题 11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12

一、水平运动 12

二、垂直运动(升降运动) 12

三、褶皱运动 13

四、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质活动(事件) 14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15

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15

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17

三、有一定的继承性 17

四、有一定的新生性 17

第五节 新构造的基本含义 18

一、新构造的概念 18

二、活断裂 18

三、新构造分析 19

第六节 新构造断裂的基本特征 21

第七节 新构造断裂的富水性研究 34

一、新构造控水理论 34

二、新构造断裂的水文地质意义 35

三、新构造富水断裂带中地下水的垂直分带研究 37

四、影响新构造断裂富水性的主要因素 38

第八节 新构造形成机制 41

一、关于新构造运动的力源问题 41

二、我国境内新构造断裂方向性和左旋扭动性成因机制 46

三、新构造断裂等距性、等深性、直立性、等斜性的成因机制 52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寻找与探查 58

第一节 各种自然地理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探寻 58

一、基岩山区地下水的探寻 58

二、平原地区地下水的探寻 77

三、海岸带(滨海)及海岛地区地下水的探寻 79

第二节 地下水探寻方法 82

一、综合地质调查法 82

二、物理探测与资料分析 84

三、化探方法 94

四、工程勘探方法 94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技术 98

第一节 水资源的概念 98

一、水资源含义 98

二、水储量和水资源的区别 98

三、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99

第二节 汲取地下水的集水建筑物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99

一、水平集水建筑物 99

二、垂直集水建筑物 101

第三节 常见的钻井设备与提水设备 103

一、常用的水文钻井设备 103

二、常用的水泵类型 105

第四节 凿井工艺研究 107

一、选定井位 107

二、钻孔结构设计 111

三、钻井施工 111

四、水井安装 112

五、洗井 113

六、增加单井涌水量的主要措施 113

第五节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水井水泵维修 116

一、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16

二、水井管理与维修 117

第六节 泉的开发与保护 117

一、泉的定义与分类 117

二、扩泉原则 117

第五章 供水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的确定和水质评价 122

第一节 供水水源地的选定原则 122

第二节 供水水源地水量初步评价 123

一、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124

二、允许开采量的初步评价 124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146

一、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146

二、岩溶水水化学时空变化 148

三、岩溶水水化学形成机理 149

四、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质保护 150

第六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以山东枣庄为例 161

第一节 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和类型 161

一、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 161

二、岩溶塌陷产生的影响因素 162

三、岩溶塌陷的类型 163

第二节 原水源地岩溶塌陷的成因分析 163

一、塌陷概况 163

二、塌陷的规律 164

三、塌陷形成机制分析 165

第三节 新水源地的岩溶塌陷评估及预防 167

一、新水源地水、土、洞三者配置关系与地面稳定性分析 167

二、预防措施 169

第四节 结论 170

参考文献 171

后记 1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