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变异新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动态研究
汉语变异新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动态研究

汉语变异新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动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彩贤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0585673
  • 页数:221 页
图书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引起了汉语明显的变异。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这一时期汉语变异的表现和语言学实质,汉语新变式在语言系统内部以及社会上的不同的扩散轨迹,促使语言变异的促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分层规范的策略。
上一篇:航运英语下一篇:医疗器械专业英语
《汉语变异新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动态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语言变异理论 2

一、语言变异理论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内涵 2

二、语言变异理论在中国的拓展 5

第二节 语言变异理论在我国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8

一、我国的语言变异研究 8

二、对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思考 10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第二章 汉语与中国社会的共变 16

第一节 语言与社会的共变 16

一、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 16

二、讨论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的三个基本概念 18

第二节 汉语与中国社会的共变 20

一、我国具有联系社会生活研究语言的传统 20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与汉语变异 22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的动态表现及特点 24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的动态表现 24

一、汉语字、词读音的分化 25

二、话语中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 32

三、名、动、形三类实词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36

四、句式更加灵活多样 49

五、多言多语的混用 51

六、语言新变式的使用人群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 56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的特点和语言学实质 58

一、汉语语用的模化现象普遍的特点与语言的格式框填 58

二、汉语语用的娱乐化现象突出的特点与语言能指的狂欢 70

三、话语意义整体提取的特点与事件化词语的构式化 80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新变式演变的动态过程研究 89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新变式的扩散模式 89

一、汉语新变式的词汇扩散模式和扩散机制 90

二、汉语新变式的社会扩散轨迹和曲线模型 101

三、汉语新变式扩散的模因论视角和语言演化的秘密 112

四、语言新变式的词汇扩散、社会扩散理论与模因论视角比较 124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的动因分析 125

一、汉语变异的语言系统内部动因分析 126

二、汉语变异的消费主义文化、新媒体等社会外部动因分析 132

三、语言内、外因的共同作用 148

第三节 语言新变式的来源 149

一、“有+VP”格式的来源——古汉语的遗存 149

二、汉语普通话中的“我走先”句式的来源——壮侗语族的语言底层 151

三、其他语言新变式的来源——借用外语形式 158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新变式的动态规范问题 159

第一节 对待语言新变式的态度 159

一、对待语言新变式的不同态度 159

二、本书对语言新变式的态度 160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用中的超常规现象 163

一、网络语言的去规范化现象 164

二、媒体语言欠规范的问题 167

三、知识分子在语用上对世俗的迎合和对低俗的效法 171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新变式的分层规范策略 171

一、给网络语言以相对宽松的生长环境 172

二、媒体在语用中应为社会做好示范工作 172

三、社会精英要担当起消除语言污染的社会责任 174

四、语文老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176

五、语言规划部门应明确衡量标准,确立和公布语言规范 178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变异的个案动态研究 185

第一节 “奇葩”一词的现代变异历程研究 185

一、古汉语中“奇葩”的用法 185

二、现代汉语中“奇葩”用法的拓展 187

三、网络时代“奇葩”用法的分化 188

四、“奇葩”一词变异的动因及对其变异应持的态度 192

第二节 新形式的起变及无序向有序变异的转化——“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扩散过程分析 193

一、“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的起变 194

二、“动宾式动词+宾语”格式无序变异向有序变异的转化 198

三、无序变异向有序变异转化的条件 201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研究 204

一、贬义词语褒义化的表现层次 204

二、贬义词易色的动态过程及转化机制 209

三、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的动因分析 210

四、对待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的态度及规范 212

参考文献 2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