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创新模式及其融资优化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创新模式及其融资优化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创新模式及其融资优化路径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青虎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1858738
  • 页数:1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臂之距”下的“政府主导+社会资金参与”的创新模式,最后对融资路径进行了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创新模式及其融资优化路径》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1

1.1.2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

1.1.3 十八大的“文化强国”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

1.2 文献综述 7

1.2.1 国外文献综述 7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0

1.2.3 文献述评 11

1.3 问题的提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2

1.3.1 提出问题 12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5

1.4.1 研究方法 15

1.4.2 研究内容 15

第2章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8

2.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模式 18

2.1.1 政府主导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模式 19

2.1.2 市场分散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模式 20

2.1.3 “一臂之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模式 22

2.2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历史沿革 23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78年) 24

2.2.2 转型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1978—1994年) 25

2.2.3 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1994—2009年) 26

2.3 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7

2.3.1 文化的大众化需求与精英化供给的冲突 28

2.3.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的结构性失衡 28

2.3.3 文化供给脱离公共文化愿景 29

2.3.4 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31

2.4 本章小结 34

第3章 基于三层竞合博弈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创新模式 35

3.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机制中的要素分析 35

3.2 理论模型分析 37

3.2.1 基本假设 37

3.2.2 模型推导 40

3.2.3 比较静态分析 45

3.2.4 比较不同合作模式 61

3.3 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和社会资本水平竞合的创新机制 68

3.3.1 “一臂之距”下的“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 68

3.3.2 创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区别 68

3.3.3 案例分析 71

3.4 本章小结 73

第4章 基于投融资互动内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动态边际融资决策 74

4.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融资难点和现行的融资渠道 74

4.1.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资现行的融资渠道 74

4.1.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资的难点 76

4.1.3 投融资互动内生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动态边际融资模型构建 77

4.2 资本无关论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资 79

4.3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说明 82

4.4 模型求解 85

4.4.1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价值估算 86

4.4.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动态边际最优融资决策 88

4.5 风险因素对动态边际融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94

4.6 基于混合比例风险模型的公共文化设施投资风险分析 99

4.7 本章小结 101

第5章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最优边际融资的实证分析 102

5.1 研究假设 102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104

5.2.1 数据来源 104

5.2.2 变量选取 104

5.3 最优边际融资选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09

5.4 本章小结 116

第6章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边际融资的契约治理机制 117

6.1 银行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合作契约的序贯机制 118

6.1.1 基本模型 118

6.1.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银行合作的最优结果(First-best Outcome) 121

6.1.3 序贯决策的分离均衡 122

6.2 社会资本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合作契约的序贯机制 128

6.2.1 基本模型和假设 130

6.2.2 政府和社会资金的再协商过程 131

6.2.3 双方诚实揭露类型的诱因限制条件 134

6.3 本章小结 139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140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 140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42

参考文献 1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