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19522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将各国公民培养为“世界公民”的思想潮流。全球化需要各国开展公民教育时既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认同,也要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及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 最终培养出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公民。同时,环境、气候、人口、宗教、种族暴力等全球性问题也促进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蓬勃生长。本书论述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什么”(研究现状、主要特征、发展脉络、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思潮实践),分析了“为什么”(思潮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根源),评价了“怎么样”(思潮影响、价值取向与政治倾向),探讨了“怎么办”(积极应对、融入国情、科学引导、合作共生)。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一)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战 1

(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2

(三)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对“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博弈 3

(四)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需要 3

二 核心概念界定 5

(一)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由国家维度到世界维度 5

(二)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维度到多元维度 19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一)研究思路 21

(二)研究方法 22

四 研究意义 24

(一)理论意义 24

(二)实践意义 25

五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25

(一)研究问题 25

(二)分析框架 2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8

一 国外研究 28

(一)总体特点 28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29

(三)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39

二 国内研究 45

(一)总体特点 45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 46

(三)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53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发展 55

一 萌芽期(公元前4世纪—1945年) 57

(一)“道德普世主义”阶段(公元前4世纪—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与世界主义的兴盛 57

(二)“宗教普世主义”阶段(476年—16世纪)——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过渡 61

(三)“政治普世主义”阶段(16世纪—1945年)——源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近代公民观念诞生与“世界公民”政治诉求的明晰化过程 64

二 初创期(1945—1991年) 72

(一)“前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45—1973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思想初兴 72

(二)“文化普世主义”阶段(1973—1991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 74

三 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 75

(一)“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91—2000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兴起 75

(二)“数字普世主义”阶段(2000年至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广泛传播与国际组织、民族国家的积极应对 77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 81

一 世界主义 81

(一)世界主义的内涵 81

(二)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 87

(三)世界主义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之源 90

二 全球化理论 91

(一)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 91

(二)全球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92

(三)全球化促进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95

三 全球治理理论 98

(一)全球化背景下由“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98

(二)全球治理的内涵 99

(三)全球治理的主要推进机构 100

(四)全球治理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导 103

(五)全球治理的局限 105

四 世界性与民族性系列理论 106

(一)从个人主义到人类主义模式 106

(二)“多元文化主义/国家主义模式”与“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模式” 109

第五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 113

一 关于世界公民资格的演进:世界范围内的公民资格扩展 113

(一)国家框架内的公民资格 113

(二)世界公民资格的孕育 115

(三)世界公民资格的展开 116

二 关于世界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优先权之争 119

(一)认同的内涵 119

(二)由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转变的原因 120

(三)对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优先权的争论 124

三 关于世界公民权利:基于国家的契约式保障 126

(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权利观 127

(二)世界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128

(三)世界公民实际被赋予有限的权利 132

四 关于世界公民义务:担当全球道德责任 136

(一)世界公民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136

(二)世界公民怎样履行义务——培养国际素质,分层实施 138

五 关于世界公民参与:主动参与全球事务 139

第六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教育观 143

一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 143

(一)世界公民教育是应对全球变革的要求 143

(二)世界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实际处于“一般地位” 144

(三)世界公民教育是多维度公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146

(四)世界公民教育可以统合同类教育思潮共同推动全球发展 149

二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 150

(一)宏观层面:不同立场的教育目标 150

(二)微观层面:“知识、情感、态度”的目标 151

三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 153

(一)国际组织:培养担当全球责任的世界公民 154

(二)怎样培养与成为“世界公民” 158

(三)培养全球参与意识 159

(四)培养文化公民,实行主动公民教育 160

(五)面向全球的多领域教育 161

(六)建立世界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163

四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途径 165

(一)依托多元文化教育 166

(二)分层展开 168

(三)创设环境 168

(四)学科渗透 169

第七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 172

一 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国际理解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 172

(一)合作共生:融入民族国家的教育政策与课程改革 172

(二)追溯源头: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世界公民”的内容 181

(三)主动实践:融入教师的教育理念 183

二 实践带来的认同危机:民族国家内部对世界公民教育接受的限度 189

(一)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张力:国家认同趋于强大 189

(二)学校和教师:没有准备好培养世界公民 191

(三)受教育者:尚未把握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尺度 199

三 理论的质疑:是否有利于实现全球公正与正义 201

(一)质疑西方单向度的全球公正与正义 201

(二)质疑无差别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 203

四 理论的争议:批判与对立理论 204

(一)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批判理论 204

(二)挑战世界平等与正义:对立理论 211

(三)偏离与背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畸形发展 213

第八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评价反思 217

一 研究结论 217

(一)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 217

(二)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 222

(三)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五项主要特征 230

二 反思 236

(一)谁是世界公民——社会精英还是普罗大众 236

(二)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世界政府抑或民族国家 240

(三)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抵制排斥或者选择性引入 261

(四)批判性世界公民教育的视角——世界一体化还是多样化 266

三 展望 270

(一)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70

(二)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 272

(三)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 274

(四)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 277

参考文献 280

索引 2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