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关系契约与契约关系
关系契约与契约关系

关系契约与契约关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艳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713744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尝试将关系契约理论具体建构为一个契约法的常态理论,将关系契约理论定位于关于契约关系对契约内容及当事人行为的影响和反作用的理论研究,明确契约关系的概念,从契约关系属性、契约关系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契约关系性义务、契约关系责任与救济等方面建构和完善关系契约理论的具体问题,力图超越契约关系性的分析视角,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关系契约理论,促使关系契约理论具体化、制度化,构建完整的关系契约理论体系。书稿中提出不少新的观点,发掘了新的视角,创新性思维显著,其进行具体建构的常态理论,为我国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理论探索价值。
《关系契约与契约关系》目录
标签:契约 关系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问题的意义 4

三、本书创新之处 7

第一章 关系契约理论研究的缘起 9

第一节 关系契约理论的提出及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9

一、关系契约理论的提出 10

二、既有关系契约理论的核心内容 13

第二节 关系契约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15

一、意思自治原理的价值局限 15

二、诚信原则的过度扩张 17

三、违约救济理论的局限 20

四、契约正义理论的局限 22

五、小结 23

第三节 关系契约理论研究的制度背景 26

一、对当事人契约约定的制度补充和调整 26

二、补偿责任对于过错责任的制度补充 31

三、小结 34

第二章 关系契约理论的既有研究及评价 37

第一节 关系契约理论既有研究概述 37

一、美国学者麦克尼尔的关系契约理论 37

二、日本学者内田贵的关系契约理论 42

三、其他学者的关系契约理论 46

四、对既有关系契约理论研究的总体把握 53

第二节 对关系契约理论既有研究的评价 55

一、对有关学者的关系契约理论架构的评价 55

二、对既有关系契约理论的肯定性评价 60

三、对既有关系契约理论缺陷的批评 66

第三节 关系契约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问题 71

一、长期契约与关系契约理论 72

二、不完全契约与关系契约理论 74

三、依赖性契约与关系契约理论 76

四、关联契约与关系契约理论 79

五、为第三人利益契约与关系契约理论 82

六、契约解释与关系契约理论 83

第三章 关系契约理论视野中的契约关系 87

第一节 契约关系的基本属性 87

一、契约关系的社会性 87

二、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90

三、契约关系的人际脱附性 92

四、契约关系的共同体属性 95

第二节 契约关系的特质:相互支配、信赖约束和沉没成本 101

一、契约关系的相互支配 101

二、契约关系的信赖约束 103

三、契约关系的沉没成本 108

第三节 契约关系的价值取向及伦理准则 114

一、契约关系的价值取向 114

二、契约关系的伦理准则 118

第四节 契约关系的基本原则 122

一、契约安全原则 122

二、合作共赢原则 123

三、契约公平原则 128

第四章 关系契约理论视野中的契约关系性义务 131

第一节 契约关系性义务概述 131

一、契约关系性义务的界定 132

二、契约关系性义务的分类 139

三、契约关系性义务的特性 145

第二节 安全保护义务之契约关系性义务审视 150

一、安全保护义务的契约关系性义务性质分析 150

二、作为契约关系性义务的安全保护义务的特点 154

第三节 协作互助义务之契约关系性义务审视 159

一、协作互助义务的契约关系性义务性质分析 159

二、作为契约关系性义务的协作互助义务的特点 162

第四节 忠实互惠义务之契约关系性义务审视 165

一、忠实互惠义务的契约关系性义务性质分析 165

二、忠实互惠义务的契约关系性义务内涵 166

三、作为契约关系性义务的忠实互惠义务的特点 172

第五章 关系契约理论视野中的救济 176

第一节 违反契约关系性义务对契约履行的影响 176

一、违反契约关系性义务与对这种义务的强制履行 177

二、违反契约关系性义务与对这种义务的终止履行 179

三、违反契约关系性义务与契约的解除 181

第二节 契约关系责任 186

一、契约关系责任的内涵 186

二、契约关系责任的性质 190

三、契约关系责任观念的合理性 194

第三节 关系契约理论中的增量价值分配 196

一、契约合作关系增量价值及对其分配的选择性缺省 196

二、关于合作关系增量价值的分配规则 201

三、关于合作关系增量价值的弹性分配方案 206

余论 210

主要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