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2016-2017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2016-2017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2016-2017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喻国明,李彪主编;王斌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1551597
  • 页数:2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内部逻辑和文化价值体系,以科学方法对新兴的网络舆情进行采集、评价、对比分析和预测。全书共20余万字,分为五部分,对2015—2016年我国的舆情情况既有宏观的概述,又有微观的分析,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舆情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技巧。
《2016-2017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目录

第一编 背景篇 3

第一章 关系传播与情感传播成为新传播时代的形式与内容 3

第二章 接力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内容生产与分发格局 6

第二编 变化篇 11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舆情生态的新特点及网络社会治理 1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舆情的生态演化进程 11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新特点与新变化 14

一、舆论生成模式:爆米花模式成为主流爆发形式 14

二、舆情生态:更加复杂多变,不同意见平台竞争更加激烈 14

三、关注领域:公私领域界限越来越模糊 15

四、网络社群:“抱团”极化趋势加剧 16

五、社会关系:“社群的茧房化”效应凸显 16

六、参与主体:资本力量介入,网络民粹化表达加重 17

七、社会情绪:中等收入群体“弱势认同心理”蔓延 17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的思维创新与手段创新 18

一、治理目标创新:争取人心为最终价值取向 18

二、微观修辞创新:改变舆情事件的命名机制 18

三、路径选择创新:凝聚超越社群的价值共识与族群认同 18

四、治理基础创新:增强社会流动和社群边界的可渗透性 19

五、治理对象创新: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政治认同感和幸福感 19

六、治理环境创新:构建有效的社会情感按摩机制 20

第四章 当前社会舆情场域态势与话语空间转向 21

第一节 社会舆情与场域理论 21

第二节 社会舆情元场域新变化:萌化与语态转向 23

第三节 社会舆情场域行动者变化:话语空间发生转向 24

第四节 社会舆情场域“惯习”与趋势:人际关系茧房化 30

第五节 社会舆情演进态势及应对 31

第五章 网络表情包流行与社会话语空间 33

第一节 网络表情包发展的三个阶段 33

一、网络表情包发展三阶段 34

二、表情3.0时代的特征 34

第二节 表情3.0流行背后的传播逻辑 35

一、视觉修辞与话语权威 36

二、“纯天然”草根文化 37

三、情绪发泄和集体狂欢 37

第三节 表情3.0话语表达方式带来社会话语语态和生态变革 38

一、构建草根话语壁垒 39

二、构建全新话语框架 39

三、加剧对主流信息传播的离心力 39

四、一定程度刺激低俗、暴力、谣言话语流行 40

五、社会互动呈现以量取胜的发展趋势 40

第六章 网络舆情治理的要素设计与操作关键 42

第一节 舆论主体的要素设计 42

第二节 规则机制要素设计 43

第三节 舆论引导范式创新 45

第三编 数据篇 49

第七章 2015—2016年中国社会舆情总报告 49

第一节 社会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指数的构建 49

第二节 2015—2016年中国社会舆情运行趋势与特征 50

一、舆情热点事件的月度数量分布 50

二、月度舆情指数均值分布 54

三、舆情热点事件周数量分布:周一和周三是舆情事件高发期 56

四、24小时分布:睡前是刷屏高峰期 57

五、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数量持续下降 58

六、2015—2016年舆情的烈度分布:依然以橙色和黄色警戒级别为主 61

七、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集中的领域:反腐让位于社会民生话题 62

八、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的关涉主体:公检法、市级官员和职能部委 64

九、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分布的行政级别:一线大城市和地市级 65

十、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的省域分布:集中在广东、河南和北京等 66

十一、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的首发主体:微博微信为主体、新型平台崛起 67

十二、2015—2016年舆情热点事件的议题活跃天数:平均每个话题活跃天数为12.7天 68

第四编 引导篇 73

第八章 网络舆情引导的宏观机制和微观修辞 73

第一节 思维转变 73

一、舆情应对思维误区 73

二、树立正确的舆情应对意识 74

第二节 顶层设计:舆情应对必须告别倒逼模式 76

一、黄金1小时原则:回应速度就是引导力 76

二、明确责任让部门无法推诿 77

三、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 77

四、部门一把手负责制 78

五、建立容错机制,用宽容失误给政务发言人减压 78

第三节 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 79

一、舆情应对策略的五要素和三十六计 79

二、舆情应对的上中下策略选择 83

第四节 体制和机制建设 84

一、舆情发言人机制 85

二、舆情调查处置机制 86

三、舆情初级引导机制 87

四、舆情预警汇报机制 87

五、舆情案例库机制 88

六、定期舆情培训机制 88

七、信息公开制度 88

第五节 舆情引导的微观修辞 89

一、舆情采集与监测 89

二、危机舆情的研判 92

三、舆情研判的流程及机制建设 97

四、日常负面舆情信息应对方法 98

五、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日常运营理念和技巧 100

六、日常新闻信息发布 102

第五编 分报告篇 107

第九章 中国舆论学研究三十年(1986—2015)发展报告 10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07

第二节 舆论学研究热点议题:基于论文的共词分析 110

一、横向分析:舆论学的研究热点分布 110

二、纵向梳理:舆论学研究的发展阶段和热点议题变迁 114

第三节 舆论学研究者、研究机构及其合作网络 117

一、核心研究者和研究者分布 117

二、研究者合作网络 119

三、研究机构 121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23

一、研究结论 123

二、研究不足 124

第十章 中国网民的信息生产及情感价值结构演变 126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方法 126

一、数据来源 126

二、数据处理 126

第二节 中国网民信息生产行为与内容 127

一、行为层面 127

二、内容层面 128

三、不同话语场景 138

第三节 中国网民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特点 141

一、社会问题层面:教育问题是核心,诚信问题上升最快 141

二、私人领域层面:爱情至上、无“购”不欢 142

第四节 “这五年”:特殊人群、社会关系及社会观念变迁 144

一、特殊人群的行为变化 144

二、不同网络世代的网民群体比较 148

三、不同世代网络行为模式 154

四、社会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主导 158

五、社会价值观念 161

第五节 基本结论 164

一、基本结论 164

二、对策建议 165

第十一章 税务舆情的特征、挑战及应对 168

第一节 当前网络舆论环境 168

一、“互联网+”纳入国家行动计划,多地出台方案 168

二、网络治理成为“新常态”,舆论共识度不断提升 169

三、移动政务布局加速,“两微一端”成为经典模式 169

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媒体融合趋势进一步加深 170

五、热点话题领域分布变动明显,经济、反腐领域关注度上升 171

六、不良信息向“微领域”渗透,亟待官、企、民联管共治 171

第二节 税务舆情总体特征研判 172

一、税务舆情话题数量变化 172

二、地域分布 174

三、涉事主体 176

四、税务舆情事件类型 177

五、税务舆情话题倾向 178

六、首发渠道(传统媒体新闻、微博、微信、论坛) 180

七、危机话题的处理 181

八、当前税务舆情的综合研判 181

第三节 税务舆情重点敏感话题解读 183

一、税收政策类议题:单一税种最受关注 183

二、税收征管类议题:玩忽职守和违规调税最受关注 184

三、办税服务类议题:排长队和号贩子猖狂最受关注 184

四、公费超标类议题:公费旅游和豪华办公场所最受关注 185

五、个人问题类议题:贪污受贿和生活作风最受关注 185

六、其他突发类议题:新闻稿、官网或微博出错最受关注 186

第四节 税务舆情面临主要挑战 186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舆论监督增强 186

二、不实举报、旧帖新炒造成负面影响 187

三、税务系统人员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 187

四、征纳关系敏感,公费支出备受关注 188

五、政策解读不到位,易引发争议 188

六、部分舆情事件处理不及时、不妥当 189

附录一 2016年中国社会舆情月度事件 190

附录二 2015年中国社会舆情月度事件 203

附录三 2008—2016年度热词排行榜 2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