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中国人才学史  1979-2015
中国人才学史  1979-2015

中国人才学史 1979-2015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建东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0869414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除绪论外,由5篇18章构成,详细介绍了人才学从1979年创立以来的历史。本书是中国人才学领域的首创,它的问世,填补了人才学学科领域的空白,是人才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具体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清晰了解和把握人才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历史轨迹;二是有利于夯实人才学的学科发展基础;三是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四是有利于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人才学发展;五是有利于人才学的学界传播、代际传播、社会传播,乃至于国际传播等。本书可供人才学研究者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上一篇:交际的艺术下一篇:普鲁塔克全集 2
《中国人才学史 1979-2015》目录
标签:才学 中国人

0绪论 1

0.1 中国人才学史研究亟待廓清的认识问题 3

0.1.1 中国人才学史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

0.1.2 中国人才学史研究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7

0.1.3 当代人撰写作为当代史的中国人才学史之优势与劣势 10

0.2 中国人才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12

0.2.1 中国人才学史的术语界定 12

0.2.2 中国人才学史的学科性质 15

0.2.3 中国人才学史的研究任务 16

0.2.4 中国人才学史的研究方法 18

0.2.5 中国人才学史的入史标准 19

0.3 中国人才学史分期的初步探索 20

0.3.1 人才学史分期的理论思考 20

0.3.2 中国人才学史分期划分的简要回顾 22

0.3.3 中国人才学史分期的划分探索及其主要标志 23

0.4 本书的体系构架及其要义 29

第一篇 人才学的学科开创阶段(1979—1985) 35

1人才学的横空出世 35

1.1 人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催生人才学 35

1.1.1 人才学产生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 35

1.1.2 人才学产生的国际科技文化大背景 37

1.1.3 人才学在中国产生的人才文化背景 39

1.1.4 人才学在中国产生的独特社会背景 42

1.2 首倡创建人才学——雷祯孝、蒲克与《应当建立一门“人才学”》 44

1.2.1 雷祯孝、蒲克及其人才学研究 44

1.2.2 雷祯孝、蒲克萌生创建人才学之念与油印《人才学报》诞生 45

1.2.3 雷祯孝、蒲克发表《应当建立一门“人才学”》 48

1.3 振聋发聩的开山之作——王通讯、雷祯孝与《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 49

1.3.1 王通讯及其人才学研究 49

1.3.2 王通讯、雷祯孝联手推出《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等论文 51

1.3.3 高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与异常强烈的社会反响 52

2人才学的迅速传播 54

2.1 学界聚焦人才学——敢峰挂帅创建新学科 54

2.1.1 敢峰及其人才学研究 54

2.1.2 国庆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与“人才学研究会筹备组”成立 55

2.1.3 敢峰的奔走呼喊与童大林的鼎力支持 56

2.1.4 “合肥三学会议”“全国第一次人才学学术讨论会”落幕与人才学任务的明确 58

2.1.5 人才学学术报告的热潮突起与人才学学术研讨会的热潮初兴 59

2.1.6 人才学创建一波三折与敢峰等的调离 60

2.2 “人才学热”高潮迭起——媒体争抢人才学话题 61

2.2.1 人才学研究动态的及时报道与多种人才学研究论文集出版 61

2.2.2 敢峰、王通讯率先开设人才学栏目与媒体竞相争设人才学话题栏目 63

2.2.3 人才学对外宣传的开启与海外对中国“人才学热”的密切关注 66

2.3 人才学跻身高校讲坛——叶忠海等与人才学教育蓬勃兴起 67

2.3.1 叶忠海及其人才学研究 67

2.3.2 人才学走上华东师范大学讲坛与人才学课程开设在全国高校迅速扩散 68

2.3.3 人才学讲习班的长期举办与人才学研究火种撒播全国 70

2.3.4 李新生率先培养人才学研究方向研究生 72

3人才学学科制度的雏形建构 74

3.1 研究队伍的组织化——敢峰、王康、王通讯与人才学研究团体的建立 74

3.1.1 王康及其大才学研究 74

3.1.2 中国人才研究会的历史沿革及其挂靠单位变迁 75

3.1.3 专业性人才学研究团体的建立及其演变 77

3.1.4 省市自治区及其以下人才学研究团体的建立与发展 80

3.2 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赵守一、苏六也与人才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82

3.2.1 人才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历史变迁 82

3.2.2 省市自治区人才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84

3.2.3 高校和部队人才学研究机构的建立及其发展 87

3.3 信息交流的集成化——敢峰、王通讯、吴江与大才学专业报刊的创办 89

3.3.1 人才学专业报刊的创办与演变 89

3.3.2 敢峰、王通讯等与《人才》杂志的创办及其影响 94

3.3.3 吴江及其人才学研究 96

3.3.4 吴江与《人才天地》杂志的创办及其影响 97

4人才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搭建 99

4.1 “一脉三说”理论框架的构建——彭文晋与《人才学概说》 99

4.1.1 彭文晋及其人才学研究 99

4.1.2 《人才学概说》的写作背景与撰写缘由 100

4.1.3 《人才学概说》的主要内容与著述特色 101

4.1.4 《人才学概说》的独特贡献与社会反响 102

4.2 “一轴四论”理论框架的构建——叶忠海等的《人才学概论》 102

4.2.1 《人才学概论》的写作背景与撰写缘由 102

4.2.2 《人才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与著述特色 104

4.2.3 《人才学概论》的独特贡献与社会反响 105

4.3 “一线三观”理论框架的构建——王通讯的《人才学通论》 106

4.3.1 《人才学通论》的写作背景与撰写缘由 106

4.3.2 《人才学通论》的主要内容与著述特色 106

4.3.3 《人才学通论》的独特贡献与社会反响 107

4.4 全国研究力量的首次整合——王康等与全国人才学理论讨论会召开 109

4.4.1 全国人才学理论讨论会的召开与全国人才学研究力量首次整合 109

4.4.2 王康、王通讯主编的《人才学基础》 109

4.4.3 东北三省人才学研究力量的聚集与区域人才学研究平台的搭建 110

4.5 人才史学研究的发源滥觞——从人才研究文献挖掘到人才史学研究 111

4.5.1 人才史学研究的启动 111

4.5.2 李树喜与《中国人才史稿》 112

4.5.3 唐溥生与《人才述古》 113

4.6 学科嫩枝欲吐翠芽——人才学分支学科开始萌动 114

4.6.1 人才学分支学科的萌芽 114

4.6.2 赵红州提出“科学发现最佳年龄定律”与科技人才学的萌动 115

4.6.3 企业人才学萌动之初的研究成果 117

第二篇 人才学的学科拓展阶段(1985—1992) 121

5学科拓展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与人才学研究活动 121

5.1 学科拓展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 121

5.1.1 国外文化思潮涌进中国有力助推人才学的高速发展 121

5.1.2 学科研究体制重大调整蓦然拓宽人才学的研究视野 122

5.1.3 国内国际事件叠加发生间接影响人才学的正常生长 123

5.2 学科拓展阶段的人才学研究活动概述 124

5.2.1 全国人才学研究机构协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124

5.2.2 舒风与“全国人才研究新秀奖”的设立及其评奖活动 125

5.2.3 王康、王通讯等创办《人才研究》杂志与《中国人才》杂志的历史演变 127

5.3 教学团体适时创建——叶忠海等与人才学教学力量的整合 127

5.3.1 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教学研究分会的成立及其历史沿革 127

5.3.2 高校人才学教学骨干队伍的形成 129

5.3.3 人才学教材建设与人才学课程科目的拓展 130

5.4 系列成果集成推出——人才学研究丛书陆续出版 131

5.4.1 刘敬之、彭文晋与《当代人才管理丛书》 131

5.4.2 裴光、王小夫与《当代军事人才丛书》 132

5.4.3 冒瑞林与《江苏人才规划丛书》 133

5.4.4 敢峰、叶忠海组织编写《人才学教学丛书》 134

6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活力陡增 135

6.1 框架体系添枝加叶——丰富基础理论的著作相继出版 135

6.1.1 刘圣恩、马抗美与《人才学简明教程》 135

6.1.2 钟祖荣与《现代人才学》 137

6.1.3 夏子贵与《人才学原理》 138

6.1.4 门里牟与《人才学基础》 139

6.2 研究视域多向开拓——扩张学术疆土的著作不断推出 141

6.2.1 王通讯的《宏观人才学》 141

6.2.2 李新生主编的《群体人才学》 142

6.2.3 杨敬东与《潜人才学纲要》 142

6.3 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展示最新进展的著作及时问世 144

6.3.1 人才学辞典、手册等工具书的陆续出版 144

6.3.2 叶忠海主编的《普通人才学》 145

6.3.3 王通讯主编的《人才学大辞典》 146

6.4 经典人才理论宝库的殿门缝开——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迈步上路 146

6.4.1 叶忠海等的《列宁人才思想研究》 146

6.4.2 舒风的《列宁人才思想研究》 147

6.4.3 陈玉金与《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148

6.5 人才史学研究的独立宣言——专门人才史学研究自立门户 149

6.5.1 雷祯孝的《中国人才思想史(第一卷先秦部分)》 149

6.5.2 谢燮正与《中国人才制度史略》 150

6.5.3 王凤岭与《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 152

7人才学分支学科群的迅猛创生 153

7.1 学科空白地带陆续开发——专门人才学科争先萌芽 153

7.1.1 叶忠海的《女性人才学概论》 153

7.1.2 裘克人与《军事人才学引论》 154

7.1.3 硕晶忱的《管理人才学》 155

7.1.4 裘克人、刘翠兰与《政工人才学》 156

7.2 专门人才意识大幅提升——专门人才学科热点形成 158

7.2.1 曾德聪与《科学家与科技人才群落》 158

7.2.2 马桂秋与《科技人才学》 158

7.2.3 于文远、王建新等与《科技人才学教程》 160

7.3 学科杂交意识逐步增强——人才学交叉学科开始孕育 162

7.3.1 朱钧侃与《现代人才管理学》 162

7.3.2 刘茂才与《智力开发工程学》 163

7.3.3 郑其绪、纪效田与《人才管理》 164

8人才学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初步尝试 166

8.1 走出迷茫的中国青年渴求成才——成才理论趋于成型 166

8.1.1 中国青年成才热潮的勃兴与成才理论研究高潮的兴起 166

8.1.2 王通讯的《论知识结构》 167

8.1.3 李端与《成才与第二文化环境》 167

8.2 首次全国人才调查全面铺开——人才预测学、人才规划学的建立 169

8.2.1 全国人才预测规划工作的开展与人才预测规划理论研究的兴起 169

8.2.2 叶家康、岳家俊与《人才预测学》 170

8.2.3 望山、夏安邦、徐纪敏与《人才规划学》 171

8.3 “人才市场理论”研究超前开题——胡泽思、望山等与人才市场学的建立 173

8.3.1 人才流动大潮倒逼中国建立人才市场与人才市场理论研究的兴起 173

8.3.2 胡泽思等与《商品经济与人才资源配置——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研究》 174

8.3.3 望山的《人才,走向市场——人才市场学概论》 177

第三篇 人才学的学科蓄势阶段(1992—2002) 181

9学科蓄势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与人才学研究活动 181

9.1 学科蓄势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 181

9.1.1 诸多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给人才学生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181

9.1.2 人才战略成为国家战略为人才学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83

9.1.3 人类生活方式突现转折给人才学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深远影响 184

9.2 学科蓄势阶段的人才学研究活动概述 185

9.2.1 人才学三级学科地位的确立及其影响 185

9.2.2 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的举办 186

9.2.3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建立与一年一度的问卷调查 188

9.2.4 人才学界积极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及其影响 189

9.2.5 全国人事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91

9.2.6 侯建东与中国人才学史文献的抢救性搜集、规范化整理 192

9.3 “‘自我设计’之争”的激荡交锋——人才学终获社会接纳 194

9.3.1 “自我设计”提出的历史背景 194

9.3.2 梅介人与“自我设计”命题的提炼和概括 194

9.3.3 “‘自我设计’之争”的历史回放 195

10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艰难推进 202

10.1 高潮之后的维艰守望——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换挡蓄力 202

10.1.1 刘翠兰主编的《人才学》 202

10.1.2 夏子贵、罗洪铁与《人才学论纲》 203

10.1.3 薛永武与《新世纪人才学——跨世纪人才工程之参酌》 204

10.2 经典人才理论研究的热点聚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日趋深入 206

10.2.1 望山、王立信主编的《毛泽东人才思想概论》 206

10.2.2 邓小平人才理论研究的热潮形成与《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出版 206

10.2.3 王体正、董立仁与《邓小平人才论》 207

10.3 人才史学研究的热潮勃起——中国古代人才史学研究持续升温 209

10.3.1 李树喜主编的《中国人才史:成才选才用才之道》 209

10.3.2 程有为与《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 210

10.3.3 邱永明与《中国历代职官管理制度》 211

10.3.4 郑玉光与《知人善任的奥秘——刘邵〈人物志〉研究译注》 212

11人才学分支学科群的快速分蘖 214

11.1 专门人才研究热点纷呈——专门人才学科持续萌生 214

11.1.1 郑其绪主编的《企业人才开发与管理》 214

11.1.2 王元瑞与《领导人才学概论》 215

11.1.3 高建国与《经略世纪第一高地:中国军事人才发展战略百年构想》 216

11.1.4 陈岸然与《军事人才品德培育论》 218

11.2 专门人才研究重点显现——专门人才学科著作稳步增长 219

11.2.1 汪群、汪应洛、王建中的《科技人才素质测评理论与应用》 219

11.2.2 吴光炳与《中国当代企业家成长研究》 220

11.2.3 郭淑英、戴万津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研究》 221

11.3 人才交叉研究热点转移——人才学交叉学科加速萌生 222

11.3.1 刘翠兰主编的《人才哲学》 222

11.3.2 徐可淳、杨永清、朱永新等与《实现你的梦——人才心理学探索》 223

11.3.3 杨永清、沈荣华、陈保华与《人才竞争学》 224

11.3.4 李小平、陈宪与《21世纪谁主沉浮——中国企业家人才市场研究》 226

11.3.5 苏廷林、王通讯主编的《人才资源学导论》 228

11.3.6 贺淑曼、冯培与《21世纪人才心理素质教育丛书》 229

12人才学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超前探索 231

12.1 “第一资源理论”的破题——甄源泰的《人才:第一资源》与沈荣华的《第一资源论》 231

12.1.1 甄源泰与《人才:第一资源》 231

12.1.2 沈荣华主编的《第一资源论——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33

12.1.3 超前研究“第一资源理论”的重要意义 235

12.2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的提出——宋德福与人才工作转轨 235

12.2.1 宋德福及其人事人才理论研究 235

12.2.2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过程 236

12.2.3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的体系构架与人才工作转轨变型 238

12.2.4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理论”的独特贡献和社会反响 239

12.3 “人才解放理论”的提出——沈邦仪与《人才解放论》 240

12.3.1 《人才解放论》的写作背景与撰写缘由 240

12.3.2 《人才解放论》的主要内容与著述特色 241

12.3.3 《人才解放论》的独特贡献与社会反响 242

12.4 “人才潜能理论”的提出——王通讯的《人才潜能开发学》等 243

12.4.1 人才潜能理论的提出背景 243

12.4.2 人才潜能理论的理论贡献 244

12.4.3 人才潜能开发的技术创新 245

12.4.4 人才潜能理论的实践运用 246

12.5 区域人才开发研究的组团攻关——叶忠海等与人才地理学的创建 247

12.5.1 人才地理问题研究的重启与人才地理学的倡建 247

12.5.2 二度获得国家自科基金资助与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地理学研究群体崛起 248

12.5.3 《人才地理学概论》的出版与人才地理学的创建 250

第四篇 人才学的学科繁盛阶段(2002— ) 255

13学科繁盛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与人才学研究活动 255

13.1 学科繁盛阶段的人才学学科生态系统 255

13.1.1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人才学资政高层决策搭建难得的操作平台 255

13.1.2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人才学迈步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57

13.1.3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人才学服务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59

13.2 学科繁盛阶段的人才学研究活动概述 260

13.2.1 吴江与人才学理论研究集刊《第一资源》创办及其影响 260

13.2.2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 262

13.2.3 杨河清、吴江联合打造第一个人才学博士点 263

13.2.4 人才学升级为二级学科 265

13.2.5 黄健等与人才学国际交流力度加大 266

13.2.6 第一部地方人才法规的研制和出台 269

13.2.7 杨河清、王通讯携手开发第一套“全国高校人才学课程系列教材” 270

13.2.8 第一批国家“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的设立与授牌 272

13.3 人才学论道高端平台的及时搭建——“中国人才发展论坛”的高规格举办 272

13.3.1 “第一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的举办 272

13.3.2 “人才发展理论创新座谈会”的召开 275

13.3.3 “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的举办 277

14人才学体系构架的多元发展 279

14.1 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基础理论研究著作的密集出版 279

14.1.1 徐颂陶与《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 279

14.1.2 叶忠海主编的《人才学基本原理》 280

14.1.3 王通讯主编的《人才学新论》 281

14.1.4 叶忠海、郑其绪主编的《新编人才学大辞典》 282

14.1.5 罗洪铁、周琪与《人才学原理》 284

14.2 理论框架全面突破——“新三论”的隆重推出 285

14.2.1 “新三论”的隆重推出及其理论创新 285

14.2.2 叶忠海主编的《新编人才学通论》 287

14.2.3 赵永乐主编的《宏观人才学概论》 288

14.2.4 郑其绪主编的《微观人才学概论》 289

14.3 经典人才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走向综合 290

14.3.1 徐颂陶、罗洪铁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史》 290

14.3.2 董立仁、王体正、邹爱华主编的《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 291

14.3.3 胡雪梅与《大国崛起制高点——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与实践》 292

14.3.4 《科学人才观丛书》的出版 293

14.3.5 余兴安、吴江主编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95

14.4 人才史学研究的视野大开——人才史学学科领地迅速扩展 297

14.4.1 苗枫林与《中国用人史》 297

14.4.2 房列曙与《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299

14.4.3 王通讯、叶忠海主编的《中国人才学30年(1979—2009)》 301

14.4.4 钟祖荣等的《外国人才研究史纲》 302

14.4.5 陆春炎、张煜与《军事人才思想通论》 303

15人才学分支学科群的不断繁衍 306

15.1 专门人才研究热点再起——专门人才学科研究趋向精耕 306

15.1.1 沈国权、杨运学主编的《军事人才学新论》 306

15.1.2 吴东莞与《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研究》 307

15.1.3 徐美辉与《20世纪湖南音乐人才群体研究》 309

15.1.4 刘翠兰、王少宁、冯爱红主编的《女性人才学》 310

15.2 人才交叉研究重点凸显——人才学交叉学科研究走向纵深 312

15.2.1 李小平的《由单位所有到社会经营:人才体制的第三种选择》 312

15.2.2 桂昭明与《人才资源经济学》 313

15.2.3 丁向阳与《人才竞争战略》 314

15.2.4 陈文义、范军与《人才安全论》 316

15.2.5 刘远我与《人才测评——方法与应用》 317

15.2.6 薛永武的《人才与审美》 318

15.2.7 叶仁荪等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研究》 319

15.3 人才交叉研究热点频现——人才学交叉学科著作井喷增长 321

15.3.1 齐秀生与《社会环境与人才》 321

15.3.2 沈邦仪的《人才生态论》 323

15.3.3 桂昭明的《人才资本论》 324

15.3.4 胡跃福等与《西部人才政策措施实施效果的调查与评估研究》 325

15.3.5 郑其绪的《人才评价理论与方法》 326

15.3.6 马抗美等的《大才法律制度新论》 327

15.3.7 司江伟、徐凌与《人才统计理论与实践》 328

16人才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持续深化 331

16.1 人才工作理论研究的启动——为起草《决定》提供理论服务 331

16.1.1 高层重视人才工作理论研究与精心筹备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331

16.1.2 人才工作理论研究全面铺开与《人才工作理论研究报告》的出版 332

16.1.3 起草工作专题调研与第一个人才工作《决定》的形成 333

16.2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的总结——吴江等与《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丛书》 334

16.2.1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丛书》的编写背景和组织实施 334

16.2.2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丛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 335

16.2.3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丛书》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反响 337

16.3 人才发展理论研究的升华——为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338

16.3.1 第一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编制方案的制定与专家作用的发挥 338

16.3.2 人才战略专题研究与《人才发展规划专题研究报告》的形成 339

16.3.3 第一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全国人才规划体系的构建 340

16.4 人才学研究首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吴江与“人才强国战略重大问题跟踪研究” 341

16.4.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大问题跟踪研究”的精心组织和强大阵容 341

16.4.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大问题跟踪研究”的潜心研究和丰硕成果 342

16.4.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大问题跟踪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344

16.5 人才学研究首个大型出版项目——吴江等与“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 345

16.5.1 “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的推出背景和高端定位 345

16.5.2 “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的强力实施和主要构成 346

16.5.3 “人才强国研究出版工程”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47

16.6 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的深化——《人才发展规划》实施追踪研究 349

16.6.1 李燕萍、吴绍棠与《人才强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 349

16.6.2 吴江等的《建设世界人才强国》 350

16.6.3 吴江等的《人才强国战略概论》 352

第五篇 理性沉思与发展方略 355

17人才学发展的理性沉思 355

17.1 人才学取得的辉煌成就 355

17.1.1 理论人才学研究成绩令人瞩目 355

17.1.2 应用人才学研究功能尽致发挥 357

17.1.3 人才学学科人才培育初见成效 359

17.2 人才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360

17.2.1 人才学肩负的历史使命 360

17.2.2 人才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362

17.2.3 人才学发展的潜在危机 364

17.3 人才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365

17.3.1 人才学发展睡“L”型走势曲线 365

17.3.2 人才学带头学科“‘人’字雁阵式”更替规律 372

17.3.3 人才学学科领地梯次扩张规律 378

18人才学发展的方略抉择 383

18.1 强化传灯理念,完善学科育才机制,渐进迈向年轻化 383

18.1.1 增强引力,选育新苗,鼓励青年理论工作者积极跨界加入人才学研究行列 383

18.1.2 搭建平台,重压担子,激励中青年人才学理论工作者勇当人才学研究先锋 385

18.1.3 严格要求,匡正学风,勉励中青年人才学理论工作者肩负人才学传薪大业 387

18.2 强化学理精神,构建学科创新体系,阔步迈向专业化 390

18.2.1 创新学科发展理论,重构学科理论体系,提升人才学的社会影响力 390

18.2.2 探寻专业研究工具,搭建学科方法体系,提升人才学的理论创新力 392

18.2.3 规范学科研究行为,建立治学信用体系,提升人才学的学界认可度 393

18.3 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服务社会能力,踏实迈向应用化 395

18.3.1 紧盯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人才问题研究的导向机制 395

18.3.2 搭建应用研究平台,创新人才问题研究的工作机制 397

18.3.3 激发应用研究活力,优化人才问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398

18.4 强化全球思维,打造独特话语体系,自信迈向国际化 400

18.4.1 推动人才文化走出国门,发出人才科学研究特色独具的中国强音 400

18.4.2 提炼人才强国鲜活经验,献出解决中国人才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 402

18.4.3 研究国际人才重大问题,拿出化解全球人才发展难题的中国对策 404

后记 4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