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安全健康新知丛书  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模式·方法·范例
安全健康新知丛书  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模式·方法·范例

安全健康新知丛书 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模式·方法·范例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云主编;展宝卫,彭吉银,刘三江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22309990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企业本质安全:理论·模式·方法·案例》一书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本质安全总论、本质安全理论、人因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技术本质安全化、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企业本质安全实践范例、政府本质安全实践范例等。
《安全健康新知丛书 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模式·方法·范例》目录

第1章 本质安全总论 1

1.1本质安全是安全发展的潮流及必然选择 1

1.1.1本质安全是国家安全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 1

1.1.2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2

1.1.3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现实意义 4

1.1.4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5

1.1.5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6

1.2本质安全的起源与发展 7

1.2.1古代的本质安全观 7

1.2.2工业本质安全的起源与发展 10

1.2.3防灾本质安全的起源与发展 13

1.2.4近代本质安全概念的提出 15

1.3现代本质安全概念及理论基础 17

1.3.1本质安全概念的演变 17

1.3.2本质安全的定义 18

1.3.3本质安全的内涵 19

1.3.4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 23

第2章 本质安全的基础理论 25

2.1本质安全的定量理论 25

2.1.1系统本质安全的数学定量模型 25

2.1.2系统本质安全的风险定量 26

2.1.3技术本质安全的定量 28

2.1.4环境本质安全定量 31

2.1.5管理本质安全的定量 33

2.2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 35

2.2.1本质安全系统学原理 35

2.2.2本质安全预防控制链理论 36

2.2.3本质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36

2.2.4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动力学原理 38

2.2.5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系统理论 39

2.3人本安全的基本理论 43

2.3.1人本安全的理论 43

2.3.2“人本”安全原理 45

2.3.3人因失误理论 46

2.4物本安全的基本理论 49

2.4.1“物本”安全特点及模式 49

2.4.2技术系统能量转移理论 51

2.4.3“物本”安全的方法论 53

2.5环本安全的基本理论 55

2.5.1环本安全的方法论 55

2.5.2建立人-机-环境本安系统 59

2.5.3强基治本构建“三基”体系 60

2.6管本安全的基本理论 61

2.6.1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 61

2.6.2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 63

2.6.3安全管理方法体系发展和完善 64

第3章 人因的本质安全化 67

3.1人本安全的重要性 67

3.1.1“人本”安全与“物本”安全的关系 67

3.1.2人因的重要性 67

3.2人的本质安全规律 70

3.2.1人为事故的规律 70

3.2.2人的生理学行为模式分析 70

3.2.3人的生理学安全行为规律 71

3.2.4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72

3.2.5事故的共性原因分析 74

3.3人的本质安全素质论 74

3.3.1人的安全素质 74

3.3.2个性心理与行为安全 76

3.3.3感觉、知觉与安全 82

3.3.4记忆、思维与安全 85

3.3.5人的安全态度与行为 87

3.3.6提高安全素质的理论与方法 88

3.4基于文化学的“人本”安全方法论 89

3.4.1基于文化学的“人本”安全理论 89

3.4.2“本质安全型员工”的培塑方法 90

3.5安全领导力 92

3.5.1安全领导力的概念及涵义 92

3.5.2安全领导力的实现 92

3.6全员安全参与 94

3.6.1群体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95

3.6.2群体凝聚力和安全 96

3.6.3群体沟通和安全 97

3.6.4群体动力论与安全 98

3.6.5全员安全责任共担 100

第4章 管理的本质安全化 102

4.1管理本质安全化的概念及思想 102

4.1.1管理本质安全化的概念 102

4.1.2管理本质安全化的基本特征 103

4.2国家本质安全的管理机制 104

4.2.1国家安全生产宏观安全管理机制的概念 104

4.2.2我国现行安全生产宏观安全管理机制 105

4.2.3我国安全生产宏观机制的内涵 105

4.3国家本质安全管理战略 107

4.3.1国家本质安全“战略-系统”理论 107

4.3.2国家本质安全战略模型 107

4.3.3国家本质安全的“系统思路” 108

4.3.4国家本质安全的“系统治理”对策 109

4.4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11

4.4.1 NOSA“安全五星”管理体系 111

4.4.2 OHS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15

4.4.3 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118

4.5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20

4.5.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120

4.5.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理 121

4.5.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素 121

4.5.4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 127

4.6企业管理本质安全化的关键方法 127

4.6.1 RBS基于风险的管控方法 127

4.6.2源头治理隐患查治 130

第5章 技术本质安全化 135

5.1设备本质安全特征 135

5.1.1技术本质安全化概念和定义 135

5.1.2设备本质安全化的概念 136

5.1.3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特征 137

5.2技术系统本质安全模式 138

5.2.1技术系统本质安全的概念 138

5.2.2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原则 138

5.2.3技术本质安全模型 139

5.2.4机械系统本质安全模式 140

5.2.5设备本质安全全生命周期模式 140

5.2.6技术系统本质安全的双重防护模式 142

5.3设备本质安全技术方法 143

5.3.1设备本质安全的原则、任务和基本方法 143

5.3.2本质安全技术层次体系 143

5.3.3设备本质安全技术方法 145

5.3.4机电系统的本质安全方法 146

5.4设备本质安全管控方法 147

5.4.1设备危险因素辨识 147

5.4.2投用前设备安全检查程序PSSR 148

5.4.3新设备质量保证QA 149

5.4.4设备完整性管理MI 149

5.4.5设备变量管理MOC 152

5.5特种设备本质安全特性分析 153

5.5.1特种设备风险强度概念及理论 153

5.5.2特种设备风险强度分析模型和方法 154

5.5.3特种设备风险强度计算分析 155

5.6特种设备基于风险的管控 158

5.6.1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辨识 158

5.6.2设备风险评价分级 161

5.6.3 RBI——基于风险的检验 163

5.6.4基于风险的行政许可 164

第6章 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166

6.1空间环境本质安全 166

6.1.1生产作业空间的安全 166

6.1.2安全设施及环境条件 167

6.1.3道路安全条件 168

6.1.4视觉环境条件 169

6.2时间环境本质安全 169

6.2.1设备时间管理 169

6.2.2人员时间管理 170

6.3物化环境本质安全 171

6.3.1物理环境安全 172

6.3.2化学环境安全 175

6.4自然环境本质安全 177

6.4.1自然灾害对企业生产破坏性的特点 177

6.4.2企业生产设施的防灾 178

6.4.3自然灾害预控对策和应急措施 179

6.5作业现场本质安全 181

6.5.1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规律 181

6.5.2作业现场的本质化安全管理 181

第7章 本质安全绩效的测量 183

7.1安全绩效测量的理论基础 183

7.1.1安全生产绩效的概念及意义 183

7.1.2绩效测评的基本方法 184

7.1.3安全绩效测评的理论基础 186

7.2政府安全监管绩效测量方法技术 190

7.2.1政府安全监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90

7.2.2政府安全监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191

7.3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绩效测量方法技术 191

7.3.1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192

7.3.2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绩效指标权重设计 194

7.3.3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绩效测评工具与标准 195

7.4企业安全文化测量方法技术 198

7.4.1企业安全文化测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198

7.4.2企业安全文化测量方法 200

7.4.3企业安全文化测量的实施 203

7.4.4企业安全文化测量实例 204

7.5企业管理部门及岗位人员责任权重定量管理 205

7.5.1安全责任权重定量化研究 205

7.5.2企业管理层级和管理角色权重矩阵应用 206

7.5.3企业管理部门及管理岗位安全责任权重研究 207

第8章 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实践范例 210

8.1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模式及实施 210

8.1.1树立“本质安全战略”思想 211

8.1.2构建“四大关键战略” 211

8.1.3规划“十大体系”建设工程 211

8.1.4效果评估 220

8.2企业安全文化培塑体系创建 221

8.2.1体系建设 221

8.2.2建设方式 222

8.2.3主要任务 223

8.2.4重点工程 224

8.3企业安全生产“三基”体系创建 226

8.3.1建设体系及模式 226

8.3.2建设任务 228

8.4企业安全责任落地体系 233

8.4.1基本思路 233

8.4.2建设目标 233

8.4.3建设体系及模式 233

8.4.4主要任务 234

8.4.5重点工程 236

8.5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239

8.5.1体系工程模式 239

8.5.2风险管控工作流程 241

8.5.3主要任务 244

8.6企业事故隐患查治体系 245

8.6.1建设目标 245

8.6.2主要任务 246

8.6.3主要措施 246

8.7企业安全信息化体系 249

8.7.1体系建设 249

8.7.2主要任务 251

8.7.3重点工程 253

第9章 地区本质安全实践范例 254

9.1城市安全生产科学预防体系创建 254

9.1.1“泰安城市本质安全模式”构建之背景 254

9.1.2“泰安本质安全模式”构建内容 254

9.1.3关键技术创新 264

9.2经济开发区安全文化体系创建 267

9.2.1某经济开发区安全文化建设模型 267

9.2.2安全观念文化实践:理念引领、目标导向 268

9.2.3安全行为文化实践:行为激励、自律自觉 269

9.2.4安全制度文化实践:制度创新、管理固安 271

9.2.5安全物态文化实践:科技支撑、本质安全 273

9.3政府安全监管绩效测评指标方法 275

9.3.1省(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绩效测评 275

9.3.2地(市)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绩效测评 276

9.3.3地(市)县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绩效测评 279

参考文献 2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