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品创意  版式视觉设计灵感分享
品创意  版式视觉设计灵感分享

品创意 版式视觉设计灵感分享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庄跃辉,庄正,庄舒敏,舒妙飞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2476337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系统完整地讲解版面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规则和表现技法,展现版面视觉艺术设计的独特构思方法。作者历时三年,广泛搜罗版式设计、创意精华版面近万个,将其中最经典的版面进行归类,通过例举经典的版面实例,探索点、线、面三者在版面设计中的应用,标题与版面搭配, 通过对形、色、空间、动势等视觉要素的研究,在视觉和心理上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共鸣,进而拓展思维设计灵感。可谓“点有点的灵性,线有线的活力,面有面的气象...
《品创意 版式视觉设计灵感分享》目录

第1章 版式设计基础 2

1.1 了解版式设计 2

1.1.1 版式设计 2

1.1.1.1 版式设计的目的 2

1.1.1.2 版式设计的基本构图 2

1.1.1.3 为什么要进行版式设计 2

1.1.2 版式设计的作用 3

1.1.2.1 视觉传达的一种重要形式 3

1.1.2.2 完美的视觉传达依赖版式设计 3

1.1.2.3 技术与艺术结合 3

1.1.3 版式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3

1.1.3.1 直观 4

1.1.3.2 易读 4

1.1.3.3 美观 4

1.2 版式设计的功能与构成要素 4

1.2.1 导读功能 4

1.2.1.1 希望能顺畅地阅读 4

1.2.1.2 希望能有效率地阅读 5

1.2.1.3 希望能够受到某种刺激地阅读 5

1.2.1.4 希望从信息中有所收获地阅读 5

1.2.2 导向功能 5

1.2.2.1 鲜明主题的诱导力 5

1.2.2.2 版式设计的标题导向 6

1.2.2.3 布局空间的导向 6

1.2.2.4 选题的导向 6

1.2.3 标志功能 6

1.2.3.1 如何把握整体设计 6

1.2.3.2 思维观念影响视觉表现 7

1.2.3.3 空间的平衡与紧张感 7

1.2.4 版式设计的三大视觉要素 7

1.2.4.1 文字 7

1.2.4.2 图形 7

1.2.4.3 色彩 8

1.3 版面构成的四大原则 8

1.3.1 主题性与单一性 8

1.3.1.1 主题鲜明突出 8

1.3.1.2 构图主题鲜明突出 8

1.3.1.3 凸显版面的视觉亮点 9

1.3.1.4 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 9

1.3.2 趣味性与独创性 9

1.3.2.1 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 9

1.3.2.2 个性亦即风格 9

1.3.2.3 版式设计中的趣味性 9

1.3.2.4 严肃的话题在版式上童趣化 9

1.3.3 整体性与协调性 9

1.3.3.1 强化整体布局 10

1.3.3.2 整体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 10

1.3.3.3 优化版面的整体性 10

1.3.3.4 版面的协调性原则 10

1.3.3.5 版面构图是组织安排布局 10

1.3.4 艺术性与装饰性 11

1.3.4.1 不同的装饰形式 11

1.3.4.2 装饰由审美特征所构造 11

1.3.4.3 版面的装饰艺术 11

1.3.4.4 赋予版面以立体的景深 11

1.3.4.5 版面装饰形式的多样化 11

1.3.4.6 艺术表现形式的运用 12

1.4 版面语言 12

1.4.1 版面空间 12

1.4.1.1 避免产生诱眠效果 12

1.4.1.2 控制设计的技法——“简约” 12

1.4.2 编排手段 12

1.4.2.1 构思新颖,主题鲜明突出 13

1.4.2.2 重要的主体成为视觉中心 13

1.4.2.3 多种信息组合成块状 13

1.4.2.4 突出主体,侧重于图形元素创作 13

1.4.3 版面布局结构 13

1.4.3.1 版式设计的基本步骤 14

1.4.3.2 如何让技巧与审美起作用 14

1.4.3.3 梳理文字脉络,明朗结构关系 14

1.4.3.4 初学者应尽可能少用设计元素 14

1.5 报纸版式设计基础 14

1.5.1 了解报纸 14

1.5.1.1 信息的不灭性 15

1.5.1.2 信息的时效性 15

1.5.1.3 报纸作为定期连续出版物的特点 15

1.5.1.4 报纸的读者对象 15

1.5.1.5 报纸的水准 15

1.5.2 报纸的类型 15

1.5.2.1 按照发行数量与覆盖区域分 16

1.5.2.2 按照出版时间分 16

1.5.2.3 按照内容分 16

1.5.2.4 按照出版周期分 16

1.5.3 传播特性和受众特性 17

1.5.3.1 报纸的保存性强 17

1.5.3.2 受众处于专注接收状态 17

1.5.4 报纸设计工作的特点 17

1.5.4.1 报纸设计工作的内容及流程 17

1.5.4.2 报纸由视觉性符号构造 17

1.5.5 报纸设计思想 18

1.5.5.1 报纸设计的知识结构 18

1.5.5.2 报纸设计的能力结构 18

1.5.5.3 报纸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 18

1.5.6 报纸的编辑方针 19

1.5.6.1 报纸的读者对象 19

1.5.6.2 新闻传播的内容 19

1.5.6.3 报纸的水准 19

1.5.6.4 报纸的风格特色 19

1.5.7 报纸的设计方法 20

1.5.7.1 定位 20

1.5.7.2 想象 20

1.5.7.3 选取 20

1.5.7.4 推敲 20

1.5.7.5 加减 21

1.5.7.6 调整 21

1.5.8 报纸的局部设计 21

1.5.8.1 设计的操作过程 21

1.5.8.2 局部版面设计的核心——传播力 21

1.6 报纸版式设计的风格 21

1.6.1 报纸风格特色的设定 22

1.6.1.1 《人民日报》的版式风格 22

1.6.1.2 《南方日报》的版式风格 22

1.6.1.3 《苏州日报》的版式风格 22

1.6.1.4 《广州日报》的版式风格 22

1.6.2 “浓眉大眼”的版式 22

1.6.2.1 大标题、大图片 23

1.6.2.2 《北京青年报》的版式风格 23

1.6.3 传统版式和现代版式的类型 23

1.6.3.1 《京华时报》的版式风格 23

1.6.3.2 《南方都市报》的版式风格 23

1.6.3.3 《华西都市报》的版式风格 24

1.6.3.4 《羊城晚报》的版式风格 24

1.6.3.5 《城市晚报》的版式风格 24

1.6.4 “杂志化”的版式 24

1.6.4.1 借鉴杂志封面的表现手法 24

1.6.4.2 以照片为主体的版式 25

1.6.4.3 以图片为主的导读方式 25

1.6.4.4 导读集纳化 25

1.6.4.5 “导读+图片+广告”版式设计 25

1.6.4.6 创意加时尚 25

1.6.5 “太阳稿”的版式 26

1.6.5.1 处理重点与非重点稿的关系 26

1.6.5.2 以编排手段增强版式强势 26

1.6.6 “眉清目秀”的版式 26

1.6.6.1 《经济观察报》的版式风格 26

1.6.6.2 《21世界经济报道》的版式风格 26

1.6.6.3 《中华工商时报》的版式风格 27

1.6.6.4 《南方周末》的版式风格 27

1.6.6.5 《新华每日电讯》的版式风格 27

1.6.7 《新民晚报》的版式风格 27

1.6.8 其他类版式 27

1.6.8.1 整体表现的版式 27

1.6.8.2 抽象的版式 28

1.6.8.3 图形为主体的版式 28

1.6.8.4 造型形式的版式 28

1.6.8.5 多图片的版式 28

第2章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30

2.1 骨骼型版式设计 30

2.1.1 标准骨骼型版式 30

2.1.2 横向骨骼版式 30

2.1.3 横向右视觉骨骼版式 30

2.1.4 严谨的骨骼版式 30

2.1.5 竖向骨骼版式 30

2.1.6 和谐的骨骼型版式 30

2.1.7 高位置图片的骨骼型版式 31

2.1.8 条理型骨骼型版式 31

2.2 满版型版式设计 31

2.2.1 满版型构图中的文字 31

2.2.1.1 文字上下排列 31

2.2.1.2 文字右排列 31

2.2.1.3 文字左排列 31

2.2.1.4 文字中心排列 32

2.2.1.5 文字组合排列 32

2.2.2 舒展的满版型版式 32

2.2.3 和谐的满版型版式 32

2.2.4 直观的满版型版式 32

2.2.5 丰富的满版型版式 32

2.2.6 大方的满版型版式 32

2.2.7 务实的满版型版式 32

2.2.8 新潮的满版型版式 33

2.2.9 鲜艳的满版型版式 33

2.2.10 值得玩味的满版型版式 33

2.2.11 庆典特刊的满版型版式 33

2.2.12 迎春的满版型版式 33

2.3 分割型版式设计 31

2.3.1 用分割型构图合理划分版面 33

2.3.2 等形分割型版式 34

2.3.3 左右对称分割型版式 34

2.3.4 比例与数例分割型版式 34

2.3.5 自由分割型版式 34

2.3.6 强弱对比倾斜分割型版式 34

2.4 纵向分割型版式设计 34

2.4.1 垂直中轴型版式 34

2.4.2 大方的中轴型版式 35

2.4.3 怀旧的中轴型版式 35

2.4.4 中轴对称型版式 35

2.4.5 中轴吸引型版式 35

2.4.6 明确主题的中轴型版式 35

2.4.7 用中轴型版式表现动感 35

2.4.8 用中轴型版式表现喜庆氛围 35

2.5 对称型版式设计 35

2.5.1 垂直对称型版式 36

2.5.2 对角构图版式 36

2.5.2.1 右上角与左下角对称版式 36

2.5.2.2 用对角型版面展现个性风采 36

2.5.2.3 文字或图形对角型构图 36

2.5.3 水平对称型版式 36

2.6 曲线型版式设计 36

2.6.1 不规则的曲线型版式 37

2.6.2 优雅的曲线型版式 37

2.6.3 韵律曲线型版式 37

2.6.4 规则的曲线型版式 37

2.7 倾斜型版式设计 37

2.7.1 局部倾斜型版式 37

2.7.2 动感倾斜型版式 37

2.7.3 多图倾斜型版式 37

2.7.4 主体倾斜型版式 38

2.7.5 整体倾斜型版式 38

2.7.5.1 用倾斜的图片吸引视线 38

2.7.5.2 用倾斜型构图表现动感 38

2.8 三角形版式设计 38

2.8.1 正三角形版式 38

2.8.2 直三角型版式 38

2.8.3 倒三角形版式 39

2.8.4 斜三角形版式 39

2.9 横向分割型版式设计 39

2.9.1 巧妙的上下分割型版式 39

2.9.2 嵌入式图文上下分割型版式 39

2.9.3 用横向分割型版式表现严正立场 40

2.9.4 用色彩分割型版式 40

2.9.5 用图片倾斜分割型版式 40

2.9.6 用上下分割型版式报道突发事件 40

2.9.7 用上下分割型版式表现生动与幽默 40

2.9.8 用构图表现上下分割型版式 40

2.9.9 用构图暗示上下分割型版式 40

2.9.10 用对比色表现上下分割型版式 41

2.9.11 自由型上下分割版式 41

2.9.12 创意式上下分割型版式 41

2.10 并置式版式设计 41

2.10.1 说解并置式版式 41

2.10.2 并置式意象组合 41

2.11 严谨四角型版式设计 42

2.11.1 四角型版式设计 42

2.11.2 用四角形构图表现规整的版面效果 42

2.12 定位式版式设计 42

2.13 重心型版式设计 42

2.13.1 向心重心型版式 42

2.13.2 离心重心型版式 42

第3章 版式设计中的“点” 44

3.1 认识构图的基本要素——“点” 44

3.1.1 什么是“点” 44

3.1.1.1 “点”的性质 44

3.1.1.2 “点”的位置关系重于面积关系 44

3.1.1.3 “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44

3.1.2 “点”的概念 44

3.1.2.1 几何学中的“点” 44

3.1.2.2 “点”与面的区别 45

3.1.2.3 改变“点”的位置 45

3.1.2.4 变了形的图案 45

3.1.2.5 形态形成等大的视觉效果 45

3.1.3 版面中被视作点的因素 45

3.1.3.1 面积因素 45

3.1.3.2 形状因素 45

3.1.3.3 数量因素 46

3.1.4 点在版面中的呈现艺术 46

3.1.4.1 点的注目性呈现艺术 46

3.1.4.2 点会引起注目 46

3.1.5 点的张力作用 46

3.1.5.1 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 46

3.1.5.2 大小不同时的“点” 46

3.1.5.3 “点”的基本特性是聚集 46

3.1.6 虚点视觉映像点 47

3.1.7 “点”主体和背景 47

3.2 “点”的种类 47

3.2.1 单“点” 47

3.2.1.1 单纯点的灵活排列 47

3.2.1.2 “点”的艺术魅力 47

3.2.1.3 “点”是力的中心 48

3.2.1.4 中间点的性质 48

3.2.2 多“点” 48

3.2.2.1 多“点”间视觉作用力 48

3.2.2.2 多“点”利于形成动感和立体感 48

3.2.2.3 多“点”的表现形式 48

3.2.2.4 “点”的线化排列 48

3.2.2.5 “点”是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 49

3.2.2.6 单纯的“点”排列 49

3.2.2.7 缩小图形形象更引人注意 49

3.2.3 分散型的“点” 49

3.2.3.1 张弛有度的“点” 49

3.2.3.2 “点”产生优美的韵律感 49

3.2.3.3 等间距的“点”产生动感 49

3.2.3.4 运用自然散点的构图 50

3.2.3.5 “点”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 50

3.2.4 重叠的“点” 50

3.2.4.1 “点”能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50

3.2.4.2 华丽组合型版式的“点” 50

3.2.5 组合的“点” 50

3.2.5.1 “点”的面化组合 51

3.2.5.2 不规则点 51

3.2.5.3 “点”构成不同深度的空间感 51

3.2.5.4 处在边缘位置的“点” 51

3.3 了解“点”的形态 51

3.3.1 “点”的形态能引起高度注意 51

3.3.2 自然形态中的“点” 51

3.3.3 “点”是视觉中心 52

3.3.4 “点”的不同形态及其组合 52

3.3.5 “点”的不同形态的视觉特征 52

3.4 从“点”元素中获取灵感 52

3.4.1 “点”在三个方向平均散开时 52

3.4.2 当两“点”的大小不同时 52

3.4.3 “点”有一种跳跃感 53

3.4.4 “点”有一种生动感 53

3.4.5 “点”有一种节奏感 53

3.5 “点”的基本表现 53

3.5.1 “点”的线化 53

3.5.1.1 线化的点赋予版面抽象性 54

3.5.1.2 点的线化视觉张力 54

3.5.2 “点”的面化 54

3.5.2.1 “点”的面化运用 54

3.5.2.2 “点”的线化排列 54

3.5.2.3 三个以上相隔的“点” 54

3.5.3 “点”的对比 55

3.5.3.1 等距离排列的“点” 55

3.5.3.2 以“点”的对比强调差异性 55

3.5.4 “点”元素的和谐统一 55

3.5.5 相同的“点”给人感觉大小不同 55

3.6 “点”的性质和作用 55

3.6.1 “点”与面的区分 55

3.6.1.1 差点构成 56

3.6.1.2 网点构成 56

3.6.1.3 参照物对“点”的影响 56

3.6.2 “点”构成的基本形态元素 56

3.6.2.1 “点”视觉吸引力 56

3.6.2.2 “点”的聚焦性 56

3.6.2.3 “点”大吸引力强 57

3.6.3 点的群集性组合,显露时代风格 57

3.6.3.1 点的集聚 57

3.6.3.2 “点”赋予版面灵性 57

3.6.3.3 “点”的群化组合 57

3.6.3.4 面化的“点”在版面上的构成 58

3.6.4 “点”的性格 58

3.6.4.1 点的无形状性 58

3.6.4.2 “点”的情感色彩 58

3.6.4.3 用“点”表达情感 58

3.6.4.4 用“点”表现“跳跃”感 58

3.6.5 有序的“点”的构成 59

3.6.5.1 丰富而有序的“点”构成 59

3.6.5.2 “点”在构成中的特性与表现 59

3.6.5.3 自由的“点”的构成 59

3.7 “点”的错视 59

3.7.1 远近错觉 59

3.7.1.1 周围空间对比所产生的错觉 60

3.7.1.2 “点”的交错与重叠 60

3.7.2 亮度错视 60

3.7.3 图底反转错觉 60

3.7.4 两个同相点的错觉 60

3.8 “点”在版面上的位置 61

3.8.1 “点”导向在上 61

3.8.2 “点”导向在下 61

3.8.3 “点”偏左或偏右 61

3.8.4 “点”导向斜向向下 61

3.8.5 “点”导向在中心 61

3.8.5.1 “点”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 62

3.8.5.2 “点”导向中心位置 62

3.8.5.3 改变视线中心的“点” 62

3.8.5.4 设计中心的突显 62

3.8.6 “点”的三分法视觉效果 62

3.8.6.1 “点”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 62

3.8.6.2 “点”高低不同的组合 63

3.9 “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63

3.9.1 强调整齐,形成秩序美 63

3.9.1.1 “点”的节奏与韵律 63

3.9.1.2 “点”节奏的感染力 63

3.9.1.3 “点”能产生节奏感 63

3.9.2 运用自然散点的构图 63

3.9.2.1 “点”的变化 64

3.9.2.2 “点”有利于构思明确的主题 64

3.9.3 “点”元素与版式设计 64

3.9.3.1 整体与局部变化相结合 64

3.9.3.2 文字转化为点与图形的结合 64

3.9.3.3 图形与文字结合形成整体 64

3.9.3.4 整体选择和编辑素材的颜色 64

第4章 版式设计中的“线” 66

4.1 构图基本要素之“线” 66

4.1.1 什么是线 66

4.1.1.1 线是点运动形成的轨迹 66

4.1.1.2 线具有位置和长度属性 66

4.1.2 “线”的概念 66

4.1.2.1 “线”的描述 66

4.1.2.2 “线”空间的视觉流动线 67

4.1.3 “线”的基本要素 67

4.1.4 “线”能表达美丽而独特含义 67

4.2 “线”的种类 67

4.2.1 从形态分类 67

4.2.1.1 直线 68

4.2.1.2 曲线 68

4.2.2 从形式分类 68

4.2.2.1 实线 68

4.2.2.2 虚线 68

4.2.2.3 隐藏的线 68

4.3 “线”的特性 69

4.3.1 线的独立性 69

4.3.2 粗直线 70

4.3.2.1 直线类的“线” 70

4.3.2.2 粗直线 70

4.3.2.3 用交替的粗直线表现节奏感 70

4.3.2.4 用粗线条组合设计 70

4.3.2.5 用粗“线”条分割与规划版面 71

4.3.3 细直线 71

4.3.3.1 用细直线表现秀丽 71

4.3.3.2 用直线表现静态感 71

4.3.3.3 用线条表现巍峨气势 71

4.3.4 锯齿状线 71

4.3.5 无机线 72

4.3.6 线的组合 72

4.3.6.1 规则的组合 72

4.3.6.2 不规则的组合 72

4.3.6.3 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 72

4.3.6.4 线组合的分割 72

4.3.6.5 线的调和统一 72

4.3.6.6 线的面化 73

4.3.6.7 线动成面 73

4.3.6.8 线的排列 73

4.3.6.9 线的位置 73

4.3.6.10 独立的线 73

4.3.7 线的形态 73

4.3.7.1 直线的形态 73

4.3.7.2 曲线的形态 74

4.3.8 线的方向 74

4.3.8.1 水平方向 74

4.3.8.2 垂直方向 74

4.3.8.3 倾斜方向 74

4.4 直线系 74

4.4.1 垂直线 75

4.4.1.1 垂直“线”表现向上感 75

4.4.1.2 线的寓意 75

4.4.1.3 垂直线能聚集视线 75

4.4.1.4 垂直线构图 75

4.4.1.5 用平行线表现版式的整体感 75

4.4.1.6 垂直线产生聚集视线效果 75

4.4.2 水平线 75

4.4.2.1 用线表现空间上的深度和广度 76

4.4.2.2 水平线的形态 76

4.4.3 斜线 76

4.4.3.1 用斜线表现速度与动力 76

4.4.3.2 斜“线”引视觉流动 76

4.4.3.3 简练的斜线勾框 76

4.5 曲线系 77

4.5.1 几何曲线 77

4.5.1.1 几何曲线表现韵律 77

4.5.1.2 曲“线”的特征 77

4.5.1.3 用几何曲线表现简单与动感 77

4.5.2 常见的几何曲线 77

4.5.2.1 用S型构图表现曲线的美感 77

4.5.2.2 功能化到艺术化 78

4.5.3 单一型自由曲线 78

4.5.3.1 用曲线表现直观形象的版式 78

4.5.3.2 用曲线表现妩媚感 78

4.5.4 组合型自由曲线 78

4.5.4.1 灵活的自由曲线 78

4.5.4.2 版面上的曲线 78

4.5.4.3 自由线比几何线更接近生活 79

4.5.5 自由“线”的动感与张力 79

4.5.5.1 用自由“线”表现版面深度与感染力 79

4.5.5.2 用自由“线”表现自由与节奏 79

4.6 “线”的视觉特征 79

4.6.1 “线”的视觉比较 79

4.6.1.1 长度和速度是“线”的视觉特征 80

4.6.1.2 长度感是“线”的形态特征 80

4.6.1.3 “线”的速度感 80

4.6.1.4 “线”的长度与速度 80

4.6.1.5 曲线与直线的结合 80

4.6.2 方向与转折 81

4.6.2.1 “线”的形态变化 81

4.6.2.2 “线”的方向与转折 81

4.6.3 “线”的形态与节律 81

4.6.3.1 “线”运动的节律变化 81

4.6.3.2 形态和节律的视觉特征 81

4.6.3.3 “线”的对比与节奏感 82

4.6.3.4 通过“线”建立起版面的节奏 82

4.6.3.5 用重复的“线”表现版面的节奏 82

4.6.3.6 用文字构成“线”的节奏 82

4.6.3.7 “线”的节奏使版面具有无限想象空间 82

4.7 “线”的表现功能 82

4.7.1 线的造型功能 82

4.7.2 构成形的状态和比例关系 83

4.7.3 线的界定功能 83

4.7.4 线是理想的情感载体 83

4.7.4.1 线是形态和节律的“情感”载体 83

4.7.4.2 线的“情感”内涵得益于形态和节律 83

4.7.4.3 线对形态外轮廓的感知 83

4.7.4.4 “线”的情感传达能力 84

4.7.4.5 用直线和曲线创意组合设计的“线” 84

4.7.4.6 “线”表达情感 84

4.7.4.7 运用“线”条表达情感 84

4.7.4.8 “线”条是重要的抒情手段 84

4.7.4.9 运用多种方式表达真挚感情 84

4.7.4.10 “线”的表情和暗示 85

4.7.5 多变的组织关系 85

4.7.5.1 组合线的对比和节奏关系 85

4.7.5.2 组织关系形式风格 85

4.8 “线”的错视 85

4.8.1 尺度错视 85

4.8.1.1 垂直方向错视 86

4.8.1.2 尺度错视 86

4.8.2 长度错视 86

4.8.2.1 距离长短的错视 86

4.8.2.2 等长的两条直“线”效果 86

4.8.2.3 表现变形的错视效果 86

4.8.2.4 直“线”的错觉 87

4.8.3 形状和方向错觉 87

4.8.3.1 佐尔拉错觉 87

4.8.3.2 冯特错觉 87

4.8.3.3 爱因斯坦错觉 87

4.8.4 形态扭曲的错视 87

4.8.5 分断线的错视 87

4.8.6 集中线的错视 88

4.8.7 “线”的错觉 88

4.8.7.1 “线”的视觉形式美 88

4.8.7.2 错视在构成设计中的意义 88

4.9 线的构成 88

4.9.1 “线”的构成方法 88

4.9.1.1 平面构成要素——“线” 89

4.9.1.2 “线”的平衡感 89

4.9.2 “线”的有序构成 89

4.9.2.1 用规律化的“线”表现视觉效果 89

4.9.2.2 “线”的规律化位置 89

4.9.3 “线”的无序自由构成 89

4.9.4 用“线”表现版面韵律感 90

4.9.4.1 生长的“线” 90

4.9.4.2 “线”的节奏变化 90

4.9.5 “线”的情感表达 90

4.9.5.1 积极的“线” 90

4.9.5.2 积极的“线”自由自在 91

4.9.5.3 消极的“线” 91

4.9.5.4 消极的“线”在版面中的形式 91

4.10 “线”在版面设计中的运用规律 91

4.10.1 简洁单纯的线 91

4.10.1.1 用线分割版面形成呼应关系 91

4.10.1.2 从艺术欣赏角度运用线 91

4.10.1.3 用线表现简洁清爽的版面 92

4.10.1.4 用线为版面留白 92

4.10.2 线的魅力 92

4.10.2.1 从读者的视角运用线 92

4.10.2.2 用线“强势”处理 92

4.10.2.3 用线条突出表现版面中心 92

4.10.2.4 线条展示的价值与魅力 92

4.10.2.5 “线”与空间的编排构成 93

4.10.2.6 蛇形“线” 93

4.10.2.7 运用“线”条和空白等视觉元素 93

4.10.3 划分区域的线 93

4.10.3.1 用线分割版面空间 93

4.10.3.2 用线组织版面中的多种元素 93

4.10.3.3 用线划分版面功能区 94

4.10.4 用“线”区分和提高视觉表现力 94

4.10.4.1 用线界定图片 94

4.10.4.2 用“线”使版面富有弹性 94

4.10.4.3 “线”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 94

4.10.4.4 “线”在划分版面空间方面的魅力 94

4.10.5 曲折变化的“线” 94

4.10.5.1 折“线” 94

4.10.5.2 “线”的转折和比例 95

4.10.6 牵制和约束的线 95

4.10.6.1 “线”的视觉张力 95

4.10.6.2 用“线”条突出重点使阅读更流畅 95

4.10.7 垂直支撑的线 95

4.10.8 发散型的“线” 95

4.10.8.1 用“线”表现空间的延伸 96

4.10.8.2 用发散“线”加强版面视觉表现力 96

4.10.9 规则排列的“线” 96

4.10.9.1 运用“线”条区分界线 96

4.10.9.2 用规则“线”表现版面创新灵感 96

4.10.9.3 用线使骨骼分栏更清晰 96

4.10.10 多变的“颤抖”的线 96

4.10.10.1 起结合作用的线 97

4.10.10.2 有强势作用的线 97

4.11 “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97

4.11.1 “线”框的空间约束的功能 97

4.11.1.1 用“线”框约束空间 97

4.11.1.2 硬边形“线”使版面有收缩感 97

4.11.1.3 用“线”框强调与约束版面空间 97

4.11.1.4 用红“线”强调主题 97

4.11.1.5 用“线”框营造主题氛围 98

4.11.1.6 封闭“线”框创意组合设计 98

4.11.1.7 使用封闭“线”框的原则 98

4.11.1.8 根据主题选用不同“线”框 98

4.11.1.9 用“线”与“线”框组合表现整体美 98

4.11.2 版式设计中“线”的不同运用 98

4.11.2.1 不同“线”条的特点 98

4.11.2.2 “线”使版面内容更加醒目美观 98

4.11.2.3 “线”是空间的最佳依据 98

4.11.2.4 “线”增加视觉冲击力 99

4.11.3 “线”的装饰作用 99

4.11.3.1 “线”条的功能 99

4.11.3.2 “线”创造意境 99

4.11.3.3 用“线”条引导视线 99

4.11.3.4 用S形“线”构建版面 99

4.11.3.5 用“线”组合爱心图形 99

4.11.4 “线”与色彩图片的协调 99

4.11.4.1 用“线”构建版面个性空间 100

4.11.4.2 将“线”的形式美融入内容的文化意蕴中 100

4.11.4.3 用“线”表现古典版式 100

4.11.4.4 用彩色“线”构建版面 100

4.11.4.5 综合使用“线”条与色彩构建版面 100

4.11.5 “线”的对称与均衡 100

4.11.5.1 用左右对称的“线”表现对比效果 100

4.11.5.2 用左右对称的“线”分割版面空间 101

4.11.5.3 用“线”形成对称或均衡关系 101

4.11.6 “线”条陪体和背景 101

4.11.6.1 风格清新自然的“线” 101

4.11.6.2 “线”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101

4.11.6.3 “线”条“主体”在版面中的作用 101

4.11.6.4 “线”条版面的结构中心 101

4.11.7 用“线”强化整体布局 102

4.11.7.1 “线”条版面的布局 102

4.11.7.2 “线”条使整个版面简洁、清爽 102

4.11.7.3 “线”条布局和表现形式 102

4.11.7.4 用“线”条凸显主题与图的紧密关系 102

4.11.7.5 用虚实结合的“线”加强版面整体表现力 102

4.11.7.6 用“线”条来加强读者的关注度 102

4.11.8 “线”的灵感 103

4.11.8.1 用“线”条巧妙地使主题形象化 103

4.11.8.2 用“线”使版面形成鲜明风格 103

4.11.8.3 用设计的“线”条装饰版面 103

4.11.8.4 “线”的自由散点式版式 103

4.12 “线”与空间的编排构成 103

4.12.1 “线”对空间的分割 103

4.12.2 “线”的空间“力场” 104

4.12.2.1 用线产生的“力场”突出主题鲜明的图片 104

4.12.2.2 用粗、实线强化版面“力场” 104

4.12.2.3 线“力场”的空间感应 104

4.12.2.4 线“力场”的大小与线的粗细、虚实相关 104

4.12.2.5 线的“力场”是一种虚空间 104

第5章 版式设计中的“面” 106

5.1 认识“面” 106

5.1.1 “面”的概念 106

5.1.2 用点构成“面” 106

5.1.2.1 点、线与面的关系 106

5.1.2.2 点、线、面是视觉构成的基本元素 106

5.1.2.3 单图规则排列形成“面” 106

5.1.2.4 扩大的点形成“面” 106

5.1.3 用线构成“面” 107

5.1.3.1 单条线的重复形成“面” 107

5.1.3.2 “面”是容纳点与线的设计体现 107

5.1.3.3 “面”的表现 107

5.1.3.4 利用线的色彩形成“面” 107

5.1.4 用形状构成“面” 107

5.1.4.1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107

5.1.4.2 用有序元素构成的“面”表现律动美 108

5.1.4.3 用反复排列的“面”构成其他“面” 108

5.1.4.4 “面”的相对性 108

5.1.4.5 用色块元素构成面 108

5.2 “面”的构成形式 108

5.2.1 直线形“面” 108

5.2.1.1 直线“面”所表现的心理特征 108

5.2.1.2 直线构成的直线遽“面” 109

5.2.1.3 直线形“面”的心理特征 109

5.2.2 曲线形“面” 109

5.2.2.1 自由曲线形的“面” 109

5.2.2.2 由曲线构成的有机形“面” 109

5.2.3 直、曲富于变化的“面” 109

5.2.3.1 表达情感的“面” 109

5.2.3.2 用直线表现“面”的空间感 110

5.2.3.3 分割所产生的形式变化 110

5.2.4 组合型千姿百态的“面” 110

5.2.4.1 椭圆形更富有美感 110

5.2.4.2 不同题材组成的“面”空间 110

5.2.4.3 “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110

5.2.5 “面”与“体” 110

5.2.5.1 “面”的空间层次 111

5.2.5.2 用“面”比例关系表现层次 111

5.2.6 抽象的“面” 111

5.2.6.1 “面”的形状决定“体”的形状 111

5.2.6.2 立体化的“面” 111

5.3 规则形状的“面” 111

5.3.1 几何形“面” 111

5.3.1.1 三角形“面” 112

5.3.1.2 “面”与“面”相遇 112

5.3.1.3 “面”与“面”的轮廓线相切 112

5.3.1.4 “点”与“面”的转换 112

5.3.1.5 几何直线构成的“面” 112

5.3.1.6 同等面积正方形构成的“面” 112

5.3.1.7 几何形“面”的现场感 112

5.3.2 曲线类的“面” 113

5.3.2.1 用“面”作整体背景 113

5.3.2.2 以自然元素为设计对象的“面” 113

5.3.2.3 “面”的扭曲 113

5.3.3 有机形的“面” 113

5.3.3.1 “面”的形态 113

5.3.3.2 人为合成的“面” 113

5.3.3.3 人造形的“面” 113

5.3.3.4 以植物为设计对象的“面” 114

5.4 无规则形状的“面” 114

5.4.1 偶然型的“面” 114

5.4.1.1 偶然形成的“面” 114

5.4.1.2 不规则的“面” 114

5.4.1.3 自由“面”的偶然性 114

5.4.2 自由“面”的形态 114

5.4.2.1 自由“面”的个性 114

5.4.2.2 手绘的图版“面” 115

5.4.2.3 自由构成的不规则“面” 115

5.5 “面”构成的特征 115

5.5.1 “面”的积极性 115

5.5.1.1 实“面” 115

5.5.1.2 积极的“面” 115

5.5.1.3 “面”的视觉影响力最大 115

5.5.1.4 “面”具有平衡、丰富空间层次的作用 115

5.5.2 “面”的消极性 116

5.5.2.1 虚“面” 116

5.5.2.2 消极的“面” 116

5.5.2.3 “面”具有空间感 116

5.6 “面”的三维空间构成 116

5.6.1 动、静图像肌理关系的空间层次 116

5.6.1.1 以文字或图像组织出空间感 116

5.6.1.2 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感 117

5.6.2 用黑、白、灰营造空间层次感 117

5.6.2.1 色调的重要性 117

5.6.2.2 色彩和空间布局 117

5.6.3 用“面”的比例关系表现空间层次 117

5.6.3.1 协调版面元素的空间感 117

5.6.3.2 用“面”的大小及色彩表现空间感 117

5.6.3.3 “面”增加造型表现视觉冲击力 118

5.6.3.4 带弧线的“面”给人以视觉心理的平衡与舒适感 118

5.6.4 版面的视觉顺序 118

5.6.4.1 版面中的对称 118

5.6.4.2 “面”与“面”的分离 118

5.6.5 基本形的“面”与骨架 118

5.6.5.1 “面”的重叠 118

5.6.5.2 “面”的透叠 119

5.6.5.3 “面”的联合 119

5.6.5.4 “面”的差叠 119

5.6.5.5 “面”的减缺 119

5.7 “面”的应用 119

5.7.1 “面”的组合 119

5.7.1.1 “面”的可塑性 119

5.7.1.2 完全重合的“面” 119

5.7.2 “面”的隐视 120

5.7.3 “面”的进深 120

5.7.4 “面”的虚拟 120

5.7.4.1 负形的“面” 120

5.7.4.2 正形的“面” 120

5.7.5 “面”的视觉重心设计 120

5.7.6 用组合版面传达更丰富的信息 120

5.7.7 用“黄金分割”法表现版面美感 120

5.7.8 均衡的版面结构 121

5.7.9 专栏的版面设计 121

5.7.10 图与背景的关系 121

5.7.10.1 图与背景的转换 121

5.7.10.2 图与背景关系的强调 121

5.7.11 群化的“面” 121

5.7.12 “面”的情感内涵 121

5.7.12.1 形状的感情色彩 122

5.7.12.2 “面”的性格 122

5.8 “面”的错视 122

5.8.1 “面”的透视规律 122

5.8.2 空间错视 122

第6章 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124

6.1 了解视觉流程 124

6.1.1 视觉流程原理 124

6.1.1.1 视觉流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124

6.1.1.2 视觉流程设计的意图 124

6.1.1.3 视觉流程的生命线 124

6.1.2 视觉流向的引导 125

6.1.2.1 视觉流程的逻辑性 125

6.1.2.2 视觉元素的可视性 125

6.1.2.3 视觉流程的易视性 125

6.1.3 视觉感知的三阶段 125

6.1.3.1 印象感知 125

6.1.3.2 运动感知 125

6.1.3.3 整体感知 126

6.1.4 视觉设计的三元素 126

6.1.4.1 色彩的处理 126

6.1.4.2 图片的处理 126

6.1.4.3 文字的处理 126

6.2 视觉流程的规律 126

6.2.1 视觉流程原理的运用 127

6.2.1.1 吸引受众的眼球 127

6.2.1.2 视觉运动的规律 127

6.2.1.3 引导视觉流向的方法 127

6.2.2 视觉心理流程 127

6.2.2.1 视觉对事物的感知 127

6.2.2.2 视觉流程的设计要求 128

6.2.2.3 版面视觉流程的特性 128

6.2.3 运用组合来引导视线流动 128

6.2.3.1 形的组合与色的组合 128

6.2.3.2 以色彩做内容联系的手段 128

6.2.4 视觉整体与视觉中心 128

6.2.4.1 视觉版面的主题表达 129

6.2.4.2 视觉的最佳视域 129

6.2.4.3 版面编排要突出目标 129

6.3 视觉的强化处理 129

6.3.1 视觉效果的形式 129

6.3.1.1 视觉中心与导向 129

6.3.1.2 视觉中心的上与下 130

6.3.1.3 版面的上部比下部更吸引人 130

6.3.2 视觉的中心 130

6.3.2.1 视觉习惯形成的中心 130

6.3.2.2 重心在上强调第一印象 130

6.3.2.3 重心在左凸显版面舒展性 130

6.3.2.4 视觉重心的左与右 130

6.3.2.5 左侧比右侧注目性高 131

6.4 线向视觉流程 131

6.4.1 竖向视觉流程 131

6.4.1.1 垂直线形导向 131

6.4.1.2 主轴确定垂直线形导向 131

6.4.1.3 垂直感主轴线的处理 131

6.4.1.4 竖向视觉流程形式 131

6.4.1.5 直观视线视觉形式 132

6.4.2 横向视觉流程 132

6.4.2.1 水平的线能够引导视线 132

6.4.2.2 横向导向有舒展、秀美、宁静的视觉效果 132

6.4.2.3 水平线能引导视线上下移动 132

6.4.2.4 水平线导向流程形式 132

6.4.2.5 横式视觉流程形式 133

6.4.2.6 富有变化的水平线导向流程 133

6.4.3 斜向视觉流程 133

6.4.3.1 斜式视觉流程形式 133

6.4.3.2 倾斜单向式视觉流程 133

6.4.3.3 单向斜线将影响平衡 133

6.4.3.4 倾斜多向视觉流程 133

6.5 曲线视觉流程 134

6.5.1 弧线形视觉流程 134

6.5.1.1 C形曲线视觉 134

6.5.1.2 抛物线形视觉流程 134

6.5.2 回旋形S形视觉流程 134

6.5.2.1 S形视觉导向 134

6.5.2.2 流畅曲线视觉流程 134

6.5.3 O形视觉流程 135

6.5.3.1 环绕型视觉流程 135

6.5.3.2 曲线视觉流程 135

6.5.3.3 圆形视觉流程 135

6.6 重心视觉流程 135

6.6.1 向心型视觉流程 135

6.6.1.1 聚拢向心 135

6.6.1.2 向心控制 136

6.6.2 向心偏向视觉流程 136

6.6.2.1 视觉向心在左侧 136

6.6.2.2 视觉向心在下方 136

6.6.3 离心型视觉流程 136

6.7 导向视觉流程 136

6.7.1 指示导向 136

6.7.1.1 引导视觉流程 137

6.7.1.2 引导单向视觉流程 137

6.7.2 形象导向 137

6.7.2.1 三角形视线视觉 137

6.7.2.2 三角形视觉中心 137

6.7.2.3 矩形视线视觉 137

6.7.3 文字导向 137

6.7.3.1 文字导向视觉 137

6.7.3.2 新闻标题导向视觉 138

6.7.3.3 设计引导视觉 138

6.7.4 动势导向 138

6.7.4.1 手势导向视觉 138

6.7.4.2 视线导向视觉 138

6.7.5 位置导向 138

6.7.6 方向型导向 138

6.7.6.1 表现轻松与生动 138

6.7.6.2 用有方向的曲线引导视线 139

6.7.6.3 表现层次关系 139

6.8 多向视觉流程 139

6.8.1 散点视觉流程 139

6.8.1.1 自由移动散点视线视觉流程 139

6.8.1.2 自由组合视线视觉流程 139

6.8.1.3 发散型视觉流程 139

6.8.2 疏散型视觉流程 139

6.8.2.1 分散的主题版面 139

6.8.2.2 用疏密变化的版面表现节奏感 140

6.8.3 密集型视觉流程 140

6.8.3.1 散构编排的图与文 140

6.8.3.2 用密集型版面引导视线 140

6.8.4 十字型视觉流程 140

6.9 有规律的版面视觉设计 140

6.9.1 重复运用相同设计元素 141

6.9.1.1 反复视觉流程 141

6.9.1.2 特异视觉流程 141

6.9.1.3 运用重复手法表现稳定感 141

6.9.2 渐变型版面视觉形式 141

6.9.2.1 引导视线渐变的视觉形式 141

6.9.2.2 诱导视线的渐变视觉形式 141

6.10 版式视觉优化 142

6.10.1 了解视觉优化 142

6.10.1.1 引入格式塔心理学 142

6.10.1.2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发现 142

6.10.1.3 “简约合意”的格式塔 142

6.10.1.4 视觉设计的自由和表现力 142

6.10.2 整体优化 143

6.10.2.1 简化版面整体构成 143

6.10.2.2 简约风格的版面 143

6.10.2.3 “简化”与“张力”的取舍 143

6.10.2.4 版面的张力平中求险 143

6.10.3 视觉中心的优化 143

6.10.3.1 善于安排的版面 144

6.10.3.2 视觉中心集中于左上角 144

6.10.4 视觉平衡优化 144

6.10.4.1 用对称版面表现稳定 144

6.10.4.2 对称与平衡的关系 144

6.10.5 视觉平衡优化 144

6.10.5.1 运用“模块式编排” 145

6.10.5.2 组合优化的视觉中心 145

6.10.5.3 组合令视线在版面停留 145

6.10.6 视觉和谐优化 145

6.10.6.1 重心和主色调 145

6.10.6.2 版面的色彩搭配 145

6.10.6.3 以内容为中心的优化 145

6.10.6.4 将视觉流程线揉在创作之中 146

6.11 视觉流程的应用 146

6.11.1 结构打造空间奇特感 146

6.11.1.1 让视觉版面鲜活起来 146

6.11.1.2 “点”提示效果 146

6.11.1.3 视觉与主题的关系 146

6.11.2 视觉流程的设计原则 147

6.11.2.1 视觉流程引起视觉兴趣 147

6.11.2.2 强调可视性 147

6.11.2.3 突出策略性 147

6.11.3 合力视觉流程 147

6.11.3.1 专版视线导向视觉形式 147

6.11.3.2 用稀有元素突出视觉中心 147

6.11.3.3 版区的艺术组合 148

6.11.4 视觉流程的节奏性 148

6.11.5 有特点的个性艺术 148

6.11.5.1 有个性特点的标题 148

6.11.5.2 特殊个性的标题 148

第7章 版式设计的图片编排 150

7.1 了解新闻图片 150

7.1.1 新闻图片的内涵 150

7.1.1.1 新闻图片的求真 150

7.1.1.2 新闻图片的求新 150

7.1.1.3 新闻图片的求活 150

7.1.1.4 新闻图片的求情 151

7.1.1.5 新闻图片的求意 151

7.1.1.6 新闻图片的瞬间 151

7.1.2 新闻图片的视觉技术 151

7.1.2.1 图片干净、简洁,视觉中心突出 151

7.1.2.2 在拍摄时要善于掌握清晰度、焦点、景深 151

7.1.2.3 图片说明 151

7.1.3 注重新闻图片的视觉效果 152

7.1.3.1 追求视觉效果的优化 152

7.1.3.2 图片揭示主题深度 152

7.1.3.3 科学地简约化 152

7.1.4 图形与文字方式 152

7.1.4.1 注重秩序和动感 152

7.1.4.2 图片细节产生纵深感 153

7.1.4.3 图文结合是一种平等的结合 153

7.1.4.4 将图片和文字完美地融合 153

7.2 新闻图片的形式 153

7.2.1 新闻图片 153

7.2.1.1 图片抓住事物的本质 153

7.2.1.2 新闻图片的简洁性 154

7.2.1.3 立体空间转化为静态图片 154

7.2.2 非新闻图片 154

7.2.2.1 除摄影所得以外的一切图和形 154

7.2.2.2 图形的文字性 154

7.2.3 新闻漫画 154

7.2.3.1 图解性新闻漫画 154

7.2.3.2 评论性新闻漫画 155

7.2.3.3 把漫画当作新闻配图 155

7.2.3.4 “时评”漫画点缀 155

7.2.3.5 漫画的装饰和解读功能 155

7.2.3.6 新闻漫画与版面结合的独特性 155

7.2.4 图示新闻 156

7.2.4.1 新闻图示的特点 156

7.2.4.2 新闻性的图示 156

7.3 新闻图示的分类 156

7.3.1 插图新闻图表 156

7.3.2 新闻统计图表 156

7.3.2.1 新闻速写 156

7.3.2.2 制图形式的巧妙运用 157

7.3.3 新闻示意图 157

7.3.4 新闻地图 157

7.3.5 新闻图示的传播优势 157

7.3.6 新闻图示的叙事功能 157

7.3.7 符号的指示性 157

7.3.7.1 符号的象征性 158

7.3.7.2 符号的形象性 158

7.3.7.3 图说新闻 158

7.3.7.4 图形的符号性 158

7.3.8 新闻图示内涵 158

7.3.8.1 新闻图示的视觉形式 158

7.3.8.2 图示标注的空间布局 158

7.3.8.3 图示与版面结合 159

7.4 新闻图片的特性 159

7.4.1 新闻性 159

7.4.1.1 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 159

7.4.1.2 多拍独家新闻 159

7.4.1.3 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 159

7.4.2 真实性 160

7.4.2.1 新闻图片真人真事 160

7.4.2.2 新闻图片的典型性 160

7.4.3 瞬间性 160

7.4.4 形象性 160

7.4.4.1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应统一 160

7.4.4.2 解说承担着解释作用 160

7.4.4.3 以照片衬托新闻标题 160

7.4.5 直观性 161

7.4.5.1 图片的夸张性 161

7.4.5.2 新闻照片的客观性 161

7.4.6 具象性 161

7.4.6.1 线条抽象性和具象性 161

7.4.6.2 图形的抽象性 161

7.5 新闻图片的体裁 161

7.5.1 图片新闻 162

7.5.1.1 新闻图片的主体形态 162

7.5.1.2 拍摄新闻图片是独立的艺术 162

7.5.1.3 新闻图片的价值与图片大小无关 162

7.5.1.4 新闻图片以线、形、色、质为语言 162

7.5.2 特写新闻报道 162

7.5.2.1 事件特写 162

7.5.2.2 场面特写 162

7.5.2.3 人物特写 163

7.5.2.4 景物特写 163

7.5.2.5 工作特写 163

7.5.2.6 杂记性特写 163

7.5.3 专题新闻图片 163

7.5.3.1 新闻图片的多角度 163

7.5.3.2 新闻图表片与艺术并存 164

7.5.3.3 重视读者的视觉感受 164

7.5.3.4 如何深化新闻图片的主题 164

7.5.3.5 新闻图片的构图 164

7.5.4 文字的精炼性 164

7.6 新闻图片的主题 164

7.6.1 新闻图片的主题特点 164

7.6.1.1 真实性 165

7.6.1.2 及时性 165

7.6.1.3 鲜明性 165

7.6.2 新闻图片主题的划分 165

7.6.2.1 时代的主题 165

7.6.2.2 国家一定时期的主题 165

7.6.2.3 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165

7.6.2.4 一定范围内的主题 165

7.6.3 新闻图片主题的要求 166

7.6.3.1 融贯主题思想 166

7.6.3.2 新闻图片主题的创见性 166

7.6.3.3 新闻图片主题的特点 166

7.6.3.4 新闻图片主题的深化 166

7.6.3.5 新闻主题的具体性 166

7.6.3.6 主题思想寓于新闻形象之中 167

7.6.4 纪事照片 167

7.6.4.1 以图说新闻丰富版面内容 167

7.6.4.2 善于捕捉信息的瞬间 167

7.6.4.3 深度报道的特征 167

7.6.4.4 新闻图片的求新思维 167

7.6.4.5 求新思维新闻图片的运用 168

7.6.4.6 资料照片 168

7.7 新闻图片的题材 168

7.7.1 事件性新闻 168

7.7.1.1 瞬间记录 168

7.7.1.2 善于找到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168

7.7.1.3 题材的开拓与发展 168

7.7.1.4 利用人视觉的选择性 168

7.7.2 非事件性新闻 169

7.7.2.1 名人名事名物 169

7.7.2.2 幽默摄影 169

7.7.2.3 出乎预料的事情 169

7.7.2.4 壮观的景象 169

7.7.3 构图的基本形式 169

7.7.3.1 色彩对比 169

7.7.3.2 形式构成的美感 169

7.7.3.3 色彩的整体基调 170

7.7.3.4 承担社会责任,恪守新闻道德 170

7.8 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 170

7.8.1 情节瞬间 170

7.8.1.1 抓动作让形象动人 170

7.8.1.2 抓神态让情感表露 170

7.8.1.3 抓特写提高视觉感染力 171

7.8.1.4 抓细节真实可信 171

7.8.1.5 抓矛盾引人注目 171

7.8.2 高潮瞬间 171

7.8.2.1 抓特点令瞬间深刻 171

7.8.2.2 抓悬念作为吸引手段 171

7.8.2.3 抓极端刺激视觉 171

7.8.2.4 抓本质凭敏锐感觉 172

7.9 新闻图片的结构要素 172

7.9.1 主体 172

7.9.1.1 版面主体反映内容与主题 172

7.9.1.2 人物、情景、物品 172

7.9.2 陪体 172

7.9.2.1 以陪体均衡版面 172

7.9.2.2 陪体的地位和作用 173

7.9.3 前景、背景 173

7.9.3.1 说明主题 173

7.9.3.2 照片说明文字 173

7.9.4 中景、后景 173

7.9.4.1 中景 174

7.9.4.2 中景是最常用的版面表现形式 174

7.9.4.3 近、中和远景的视线 174

7.9.5 拍摄角度 174

7.9.5.1 正面拍摄 174

7.9.5.2 侧面拍摄 174

7.9.5.3 背面拍摄 174

7.9.6 垂直角度 175

7.9.6.1 全景版面表现事物的全貌 175

7.9.6.2 仰摄的夸张效果 175

7.9.6.3 向下俯摄令读者有新鲜感 175

7.9.7 水平角度 175

7.9.7.1 横竖画面的确定 175

7.9.7.2 透视规律的运用 175

7.9.8 对比的运用 175

7.9.8.1 动静的对比 176

7.9.8.2 色调对比 176

7.9.8.3 领导视察突出主要人物 176

7.9.9 会场 176

7.9.10 文艺演出 177

7.9.10.1 文艺演出的拍摄角度 177

7.9.10.2 拍摄文艺演出的方法 177

7.9.11 运动照片 177

7.9.11.1 体育摄影的特点 177

7.9.11.2 体育预见拍摄 177

7.9.11.3 合理地运用提前量 177

7.9.11.4 了解运动员的典型动作是什么 177

7.9.11.5 真切的运动形象 178

7.10 如何挑选图片 178

7.10.1 新闻价值高 178

7.10.1.1 确定图片的基本步骤 178

7.10.1.2 新闻图片正面性 178

7.10.1.3 新闻图片价值性 178

7.10.1.4 新闻图片主题性 178

7.10.2 新闻元素多 179

7.10.2.1 新闻图片的完整性 179

7.10.2.2 新闻图片的交织 179

7.10.2.3 适当运动摆拍 179

7.10.3 单幅新闻图片 179

7.10.3.1 仔细观察人物动作 179

7.10.3.2 有历史价值的新闻图片 179

7.10.3.3 图片用影像语言来说话 179

7.10.3.4 独一无二的新闻图片报道 180

7.10.4 图文的结合 180

7.10.4.1 用新闻组照讲述新闻故事 180

7.10.4.2 组合图片三原则 180

7.10.4.3 组合图片的使用 180

7.11 图片的裁剪处理 180

7.11.1 照片裁剪处理的原则 181

7.11.1.1 照片的裁剪 181

7.11.1.2 图片裁剪技巧 181

7.11.1.3 新闻主题形象更加鲜明 181

7.11.1.4 吸引读者的视线 181

7.11.2 照片构图的修正 181

7.11.2.1 照片长宽比例的调整 181

7.11.2.2 照片篇幅大小与外形的确定 181

7.11.2.3 图片在视觉上要形成冲击力 181

7.11.2.4 以主次呼应的方式编排组图 182

7.11.3 新闻图片在软件Photoshop中的处理原则 182

7.11.3.1 不能改变原始图片的新闻真实性 182

7.11.3.2 在新闻现场图片只能做细微调整 182

7.11.3.3 去除图片污点的细微调整 182

7.11.3.4 纪实照片完整性的优先原则 182

7.11.4 照片不可以使用的数码修补技术 182

7.11.4.1 不允许使用照片修复或笔刷工具 182

7.11.4.2 不允许使用自动色阶工具 183

7.11.4.3 在编发图片时不允许使用套索工具 183

7.11.4.4 不允许使用局部锐化工具 183

7.12 图片的形式 183

7.12.1 方形图 183

7.12.1.1 角版 183

7.12.1.2 有趣的漫画版面 183

7.12.1.3 创意为先导 183

7.12.2 出血版 184

7.12.2.1 出血版图形充满或超出版页 184

7.12.2.2 图形充满版面向外扩张 184

7.12.3 退底图式 184

7.12.3.1 “挖版”图片和特写 184

7.12.3.2 打破约束,活泼、自由 184

7.12.3.3 “角版”和“挖版” 184

7.12.3.4 情趣性的攻势 184

7.12.4 特殊图式 185

7.12.4.1 化网图式 185

7.12.4.2 羽化版 185

7.12.5 图形版面的布局结构 185

7.12.5.1 图片的方阵式 185

7.12.5.2 图片的阶梯式 185

7.12.5.3 阶梯式版式 185

7.12.6 矩形式图片区 185

7.12.6.1 图片的直角式 185

7.12.6.2 图片的对角式 186

7.12.6.3 图片的品字式 186

7.12.6.4 图片的拼图式 186

7.12.6.5 图片的N形 186

7.12.7 三角形的图片 186

7.12.7.1 倒三角形版式 186

7.12.7.2 起烘托作用的三角形版式 186

7.12.8 图片组图的排列 186

7.12.8.1 图片的排列式 187

7.12.8.2 图片的串联式 187

7.12.8.3 图片的并置式 187

7.12.8.4 图片的连拍式 187

7.12.9 图片的导读式 187

7.12.9.1 图片的网页式 187

7.12.9.2 主图居版面的视觉中心位置 187

7.12.9.3 图片的视觉诱导式 187

7.12.9.4 图片的半包围式 188

7.12.10 使用异形图片让版面的层次更分明 188

7.12.10.1 图片的T字式 188

7.12.10.2 图片的L形分割 188

7.12.11 图片的口形分割 188

7.12.12 U字形构图 188

7.12.12.1 专题图片 188

7.12.12.2 写真图片 188

7.13 图片的版面位置 189

7.13.1 图片的位置 189

7.13.1.1 构图的基本形式 189

7.13.1.2 版面的位置配合 189

7.13.1.3 版面的位置特征 189

7.13.2 横图版式 189

7.13.2.1 横图居上排列 189

7.13.2.2 横图居下排列 190

7.13.2.3 横图左对齐排列 190

7.13.2.4 横图居右排列 190

7.13.3 把主图放在版面中部 190

7.13.3.1 横图居中 190

7.13.3.2 居中排列 190

7.13.3.3 竖图居中版式设计 190

7.13.3.4 竖图版心以中轴线均衡设计 190

7.13.4 版式设计上的横图与竖图 191

7.13.4.1 竖图居左排列 191

7.13.4.2 竖图偏右排列 191

7.13.4.3 竖图居右排列 191

7.13.4.4 图文“装箱式”排列 191

7.13.5 图片面积 191

7.13.5.1 大面积的图片与小面积的图片 191

7.13.5.2 图形面积与张力 191

7.13.5.3 元素支配的形状及空间 192

7.13.6 图片数量 192

7.13.6.1 图片的安排和搭配 192

7.13.6.2 一幅图胜千言 192

7.13.6.3 增加一张图片,增加版面活跃感 192

7.13.7 图片在三张以上 192

7.13.7.1 图片也是语言 192

7.13.7.2 图片构图和角度的表现力 192

7.13.7.3 图片可以增加版面的跳跃率 193

7.14 图片形式 193

7.14.1 图片组合 193

7.14.1.1 以图片特质开拓版面新亮点 193

7.14.1.2 图较多、较杂时适当缩小图片面积 193

7.14.1.3 照片和3D制图相结合 193

7.14.2 插图和照片结合的形式 193

7.14.2.1 以插图表现的人物形象生动 193

7.14.2.2 以制图的方式揭示事物 194

7.14.2.3 以插图形式串起重要报道 194

7.14.3 图片图饰 194

7.14.3.1 图形版式设计和色彩运用 194

7.14.3.2 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的作用 194

7.14.3.3 图像化具有醒目、简洁、明快的特点 194

7.14.4 版式设计技巧与审美 194

7.14.4.1 版面运用视觉语言,解构热点 194

7.14.4.2 页面色调的整体设计 195

7.14.5 整体与局部 195

7.14.5.1 新闻现场的人、物等新闻主体 195

7.14.5.2 真情流露,让人感动 195

7.14.6 插图标题 195

7.14.6.1 标题置于头条增加兴趣 195

7.14.6.2 标题放大,视觉度增强 195

7.15 用图形与文字构成版面 195

7.15.1 图片与文字结合 196

7.15.1.1 图文排列的四个基本方式 196

7.15.1.2 图形的应用和编排 196

7.15.1.3 文字图形生动妙趣 196

7.15.2 图片与文字混排 196

7.15.2.1 文字在视觉上的整合 196

7.15.2.2 将主题蕴含于图片之中 196

7.15.2.3 以背景图片配合标题内容 196

7.15.2.4 散点组合 197

7.15.3 图版率 197

7.15.3.1 图版率低,减少阅读兴趣 197

7.15.3.2 图版率高,增强阅读活力 197

7.15.3.3 图版视觉度 197

7.15.3.4 版式设计要以信息受体——读者为本 197

7.15.4 视觉度和图版率的区别 197

7.15.4.1 图形与文字的视觉传播力 197

7.15.4.2 版式设计使技巧与审美同时起作用 197

7.15.4.3 照片给人的视觉度强烈,印象更深刻 198

7.15.4.4 块状组合 198

7.15.4.5 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 198

7.16 图片的文字说明 198

7.16.1 新闻图片文字说明的原则 198

7.16.1.1 图片说明用一句话概括 198

7.16.1.2 图片说明中不允许添加主观想象 198

7.16.1.3 新闻图片的多行标题或复合式标题 198

7.16.2 图片说明局限情况 198

7.16.2.1 写实性的标题 199

7.16.2.2 写意性的标题 199

7.16.2.3 减少标题压图片的用法 199

7.17 内刊的图片运用 199

7.17.1 立意高,角度新 199

7.17.1.1 图片在封面内封的主角地位 199

7.17.1.2 图片在内刊中的地位提升 199

7.17.1.3 重视图片表达刊物的效果 199

7.17.2 精心策划,有的放矢 199

7.17.2.1 用照片增加可读性的手法 200

7.17.2.2 内容贴切的图片 200

7.17.2.3 运用内刊照片的技巧 200

7.17.2.4 尽量选用自拍的照片 200

7.17.3 版面图片决定品位 200

7.17.3.1 合理剪裁图片大小 200

7.17.3.2 形式上讲究一个“新”字 200

第8章 版式设计的色彩搭配 202

8.1 色彩的基本知识 202

8.1.1 色彩的概念 202

8.1.1.1 色彩由光引起 202

8.1.1.2 色彩的观察方法 202

8.1.1.3 色彩的表现方法 202

8.1.1.4 色彩的艺术风格 202

8.1.1.5 报纸版式与色彩 202

8.1.2 色彩的形成天 202

8.1.2.1 设计色彩 203

8.1.2.2 绘画色彩 203

8.1.2.3 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 203

8.1.3 掌握色彩设计的钥匙 203

8.1.3.1 色相与设计色彩 203

8.1.3.2 明度与设计色彩 204

8.1.3.3 纯度与设计色彩 204

8.1.4 色彩的属性 204

8.1.4.1 写生色彩 204

8.1.4.2 装饰色彩 204

8.1.4.3 设计色彩 204

8.1.5 色彩的艺术特点 205

8.1.5.1 艺术性 205

8.1.5.2 科学性 205

8.1.5.3 创造性 205

8.1.6 色彩的特性 205

8.1.6.1 光源色 205

8.1.6.2 环境色 205

8.1.6.3 固有色 205

8.2 色彩分类 206

8.2.1 无彩色系 206

8.2.1.1 信赖 206

8.2.1.2 沉寂 206

8.2.1.3 复古 206

8.2.1.4 悬疑 207

8.2.2 有彩色系 207

8.2.2.1 色调理念与内涵 207

8.2.2.2 活跃型 207

8.2.2.3 特殊情调的版面 207

8.2.2.4 激情型 207

8.2.3 光泽色 207

8.3 色彩对比 208

8.3.1 原色 208

8.3.1.1 原色对比 208

8.3.1.2 营造气氛与形象的完美统一 208

8.3.2 间色 208

8.3.3 复色 209

8.3.3.1 复色搭配 209

8.3.3.2 复色调和 209

8.3.4 类似色 209

8.3.4.1 类似色对比 209

8.3.4.2 同类色搭配 209

8.3.4.3 类似色搭配 210

8.3.5 补色 210

8.3.6 巧用色彩创造美的版式 210

8.3.6.1 诠释严肃的题材 210

8.3.6.2 发挥对比组合的功效 210

8.3.6.3 明暗衬托 211

8.3.6.4 冷暖衬托 211

8.3.6.5 灰艳衬托 211

8.3.6.6 繁简衬托 211

8.3.6.7 点缀色 211

8.3.6.8 局部呼应 211

8.4 色彩功能说明 211

8.4.1 情感色彩 211

8.4.1.1 感情表达功能 212

8.4.1.2 不同的情感色调 212

8.4.1.3 明快色彩的表达 212

8.4.1.4 用色彩传播情感 212

8.4.1.5 色彩的构成 212

8.4.2 标识性功能 212

8.4.2.1 组织和导读功能 213

8.4.2.2 信息传递功能 213

8.4.2.3 强势标点功能 213

8.5 配色规律 213

8.5.1 以色相为依据的色彩搭配 213

8.5.1.1 邻近色相对比 214

8.5.1.2 类似色相对比 214

8.5.1.3 补色对比 214

8.5.1.4 借用补色产生对比 214

8.5.2 以明度为依据的色彩搭配 214

8.5.2.1 明度色标分为三个明度基调 215

8.5.2.2 色彩明度变化营造出不同的版面印象 215

8.5.2.3 高明度 215

8.5.2.4 中明度 215

8.5.2.5 低明度 215

8.5.3 以纯度为依据的色彩搭配 215

8.5.3.1 纯度掌握版面鲜明度 216

8.5.3.2 纯度弱对比 216

8.5.3.3 纯中度对比 216

8.5.3.4 纯度强对比 216

8.5.3.5 四种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 216

8.5.4 颜色搭配的两条主线 216

8.5.4.1 主线一:补色 217

8.5.4.2 主线二:近似色 217

8.6 色彩联想 217

8.6.1 色彩心理 217

8.6.1.1 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217

8.6.1.2 色彩的轻重感觉 217

8.6.1.3 色彩积极与消极的感觉 218

8.6.2 色彩联想 218

8.6.2.1 色彩的艳丽与素雅 218

8.6.2.2 色彩搭配的视觉效果 218

8.6.3 具体联想 218

8.6.3.1 设计色彩改变阅读感受 218

8.6.3.2 古典色彩组合 219

8.6.4 抽象联想 219

8.6.5 类似联想 219

8.6.6 对比联想 219

8.6.6.1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的感觉 219

8.6.6.2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 219

8.6.7 因果联想 220

8.7 色彩的感官特性 220

8.7.1 有彩色 220

8.7.1.1 儒雅型的色彩形态与风格 220

8.7.1.2 暖意 220

8.7.2 色彩带来的版面风格 220

8.7.2.1 迷幻 220

8.7.2.2 色彩的冷暖 221

8.7.2.3 色彩给人的心理影响 221

8.7.3 无彩色 221

8.7.3.1 黑白为主色调 221

8.7.3.2 黑白版的张力 221

8.7.3.3 无彩色的经典怀旧风格 221

8.7.3.4 富有神秘感 221

8.7.3.5 冷暖对比 221

8.7.3.6 冷感 221

8.7.4 色彩的视觉识别性 222

8.7.4.1 色彩与图形的关系 222

8.7.4.2 色彩与字符的关系 222

8.7.4.3 色彩与版面率的关系 222

8.8 色彩美感 222

8.8.1 色彩平衡 222

8.8.1.1 物理平衡 223

8.8.1.2 知觉平衡 223

8.8.1.3 心理平衡 223

8.8.2 色彩节奏 223

8.8.2.1 简洁明快 223

8.8.2.2 同种色搭配最简便 223

8.8.3 色彩主次 224

8.8.3.1 版面主色彩的确定 224

8.8.3.2 色彩与主题的搭配 224

8.8.3.3 色块的安排应避零求整 224

8.8.4 色彩层次 224

8.8.4.1 不同层次与秩序 224

8.8.4.2 色彩的“形式”意味 224

8.8.4.3 色彩层次的“跳” 224

8.8.5 色彩呼应 225

8.8.5.1 把握好用色的“度” 225

8.8.5.2 色彩的灵活运用 225

8.8.5.3 主动掌控配色 225

8.8.6 色彩对比 225

8.8.6.1 对比色间加入渐变色 225

8.8.6.2 邻近色搭配 225

8.8.7 色彩调和 226

8.8.7.1 版面注重整体和谐 226

8.8.7.2 将构思形象化 226

8.8.7.3 色彩和谐 226

8.9 色彩含义 226

8.9.1 红色的性格与表现 226

8.9.1.1 红色是最容易被吸收的信息 226

8.9.1.2 红色色彩调和 227

8.9.1.3 借助色彩表达清晰简洁 227

8.9.1.4 最能打动人心 227

8.9.1.5 鲜明色彩和较强的形式感 227

8.9.2 黄色的性格与表现 227

8.9.2.1 黄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 227

8.9.2.2 黄色与紫色的搭配 227

8.9.2.3 黄色的性格特点 228

8.9.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