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与演化分析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与演化分析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与演化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善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9780800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历时千年,存世最久,高度浓缩了中华民族千余年的历史和传奇、文化与秉性,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强对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集中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并且引导着国际资源的流向。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原来表现突出的集群,却逐渐衰落消亡,有的产业集群却能长期保持发展的动力,比如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历经千年而不倒,本研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历经形成、发展、转型三个历史时期,本研究从宏观(集群与环境)、中观(群内种群之间)、微观(群内企业之间)三个层面入手,分别研究集群形成、发展、转型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情况,从而正确把握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演变趋势。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与演化分析》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一 选题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3

一 产业集群研究的三个高潮及其主要流派 3

二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三 产业集群的变迁与演化研究 5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7

一 理论基础与主要研究方法 7

二 研究内容 8

三 主要创新点 11

第二章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历史变迁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视角 12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分析 12

一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分期 12

二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数量、人口规模 16

三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销售情况 21

四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情况 38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52

一 产业群落空间配置的演变情况 52

二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情况 56

三 产业群落的结构比例 68

四 原材料供应的演变情况 111

五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特征 117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企业个体分析 121

一 集群形成时期 121

二 集群发展时期 123

三 集群转型时期 128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种群分析 130

一 集群形成时期 130

二 集群发展时期 130

三 集群转型时期 135

第三章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演化分析:基于企业和集群的视角 142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演化分析 142

一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企业间关系分析 142

二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企业间演化模式研究 147

三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的演化策略研究 155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种群间演化分析 161

一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种群间关系分析 161

二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种群间演化模型研究 165

三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种群间演化模式研究 171

第四章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分析 176

第一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模型研究 176

一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176

二 演化模型构建 178

三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180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地理环境的协同演化 182

一 基础资源 183

二 基础设施 196

三 区域经济水平 199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文化环境的协同演化 213

一 大众心理与工商从业者态度的变化 213

二 精英阶层价值观的变化 215

三 宗教的影响 216

四 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217

五 景德镇瓷器从业者价值观的变化 218

六 官窑文化及其影响 220

第四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制度环境的协同演化 221

一 历代政府政策 221

二 管理体制的演变情况 228

第五节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与科技环境的协同演化 235

一 劳动力素质情况 235

二 主要领导的创新意识 236

三 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237

四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学习、消化和整合机制 238

第五章 全书总结与研究展望 240

第一节 全书总结 240

第二节 研究展望 243

参考文献 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