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家庭优势  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
家庭优势  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

家庭优势 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安妮特·拉鲁著;吴重涵,熊苏春,张俊译;吴重涵审校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9276526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江西省家校合作跟踪调查”的近4万份大样本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环境、家长参与、儿童智力水平和儿童成长等变量的结构特征,以及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在社会经济地位,如父母学历和职业、家庭收入和财产、社会资本及激活等,以及在社区环境,如社区居民类型、社区硬件和氛围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对家长参与,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类型上有显著影响,但相较国外有其本土特征。研究也发现,家长对家校合作的参与对儿童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家长参与减弱“家庭SES、社区环境、儿童个人特性与儿童成长的相关性”,对儿童成长有间接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弱势家庭可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弥补家庭不足,促进儿童发展,其对教育公平亦有重大意义。
《家庭优势 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目录

家校合作的家庭视角——译者序 1

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子女的类特征 2

家校合作的家庭视角 5

《家庭优势》的姊妹篇 8

作为质性研究初学者的研究范例 9

原书序言 1

文化资本的概念 2

家长参与学校的消极作用 3

人类学理论对本研究的作用 4

近期以来家庭和学校关系的研究综述 5

难以改变的不同阶层家长参与的差异性 7

未来的研究 8

教育的社会运动 10

第一章 社会阶层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1

社会阶层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3

个人生活历程与社会结构 5

价值观,歧视以及文化资本 7

社会阶层与家校关系 10

本书的结构 13

第二章 老师对家长的期望 18

科尔顿小学 19

汤普森老师的班级 21

科尔顿小学老师的期望 22

巩固课堂教学 24

对老师期望的回应 26

普雷斯科特小学 29

沃尔特斯老师的班级 31

普雷斯科特小学老师的期望 32

管理家长:普雷斯科特小学的老师们 35

家长参与的其他形式 38

学校标准 40

并非伙伴关系 42

第三章 家庭与学校相分离:科尔顿小学 46

莫里斯一家 47

汤普森老师的观点 53

观点冲突:家长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55

在科尔顿小学家校关系中的各种因素 57

学校教育中家长的适当作用 57

有关学校教育的信息 60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介入 63

家长对学校的批评与挑战 65

依赖老师 67

第四章 家庭与学校互动:普雷斯科特小学 69

家长在校园 69

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73

辛普森一家 73

老师们的观点 81

普雷斯科特小学家庭——学校关系的要素 82

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适当作用 82

有关学校教育信息 84

家长对普雷斯科特小学的批评 86

对普雷斯科特小学教育的干预 88

教育:共同的事业 91

第五章 母亲和父亲: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性别差异 92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 94

家长生活受到干扰和努力免受干扰 98

中上阶层父亲和他们的权威 101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106

第六章 社会阶层因素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影响 108

1.价值观 109

家长视角:教育的重要性 111

普雷斯科特小学家长的观点 114

2.学校存在制度性歧视吗 115

3.作为提供文化资源的社会阶层因素 119

家长的教育地位 119

家长的职业地位 123

工作性质 127

阶层、社交与信息 129

社会阶层与教育稀缺资源的获取 132

第七章 教育收益:家长参与对孩子学校教育的正向影响 138

家长参与对升级、留级的影响 139

普雷斯科特小学:课程向儿童家庭延伸 142

教育收益:成绩差的孩子们的经历 145

科尔顿小学:家校联系的区别 151

常规教育和个性化定制教育 156

在定制的学校教育中老师的角色 158

第八章 家长参与的消极作用:家庭和老师的代价 169

学生及其家庭的代价 170

老师们的观点 180

家长与教师:并非天然合作者 181

童年的改变 187

第九章 制度化组织关联的社会阶层差异 190

对制度间联系的忽视 191

社会阶层的联系 192

超越价值观 194

制度性标准 198

一种家庭优势 200

阶层文化与文化资本 201

研究成果的教育政策含义 206

社会结构,社会历史和个人生活历程 208

再版后记 214

对近期研究的评述 215

存在的理论问题 217

方法论问题 219

研究展望 221

最后的话 222

参考文献 223

附录 231

第一部分:《家庭优势》研究方法 233

个人背景 233

研究起步 235

联系和进入科尔顿小学 236

联系和进入普雷斯科特小学 238

我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 242

约请访谈 247

家长对我角色的理解 249

数据分析 251

田野调查的错误与教训 254

一种混合的工作模式 257

第二部分:如何发现研究问题 258

被数据遮住了双眼 258

不要成为孤独的研究者 264

撰写研究报告 266

对本研究的反思 268

参考文献 2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