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蜕变的社会  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
蜕变的社会  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

蜕变的社会 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至诚著
  • 出 版 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7
  • ISBN:9578424019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
《蜕变的社会 社会变迁的理论与现况》目录

Ⅰ 概论 3

第一章 社会变迁的概说 3

壹、社会变迁的定义 3

贰、社会变迁的类型 4

参、形构社会变迁的因素 9

肆、研究社会变迁的挑战 12

伍、社会变迁的影响与结果 13

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15

柒、社会变迁的理论 16

捌、现代化 22

玖、现代化理论 25

拾、世界体系 29

第二章 社会变迁的理论分析——古典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之理论探讨 32

壹、圣西门 32

贰、孔德 34

参、托克维尔 35

肆、马克思 36

伍、韦伯 38

陆、涂尔干 40

柒、社会进化论 41

第三章 社会变迁的理论分析——当代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之理论探讨 44

壹、前言 44

贰、桑巴特 45

参、熊彼特 45

肆、亚宏 47

伍、结构功能理论 47

陆、冲突理论 50

柒、社会交换理论 51

捌、形象互动论 52

玖、社会生物学理论 53

拾、循环理论 53

拾壹、结语 54

第四章 社会变迁的理论分析——社会学家对后工业社会之理论探讨 56

壹、丹尼·贝尔 56

贰、脱冷 59

参、杭廷顿 59

肆、达伦道夫 60

伍、哈伯玛斯 61

陆、马库色 63

柒、尤劳耳 64

捌、卡恩 66

玖、托佛勒 67

拾、汤浦深 68

拾壹、哈门 70

Ⅱ现代化 75

第五章 现代化的概说 75

壹、现代化的定义 75

贰、现代化的内涵 75

参、现代化的类型 77

肆、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比较 78

伍、现代化社会 79

第六章 现代化的社会 85

壹、现代化的生活 85

贰、现代化的动力 88

参、现代社会的法律 94

肆、现代社会的政治 97

伍、工艺的现代化 102

陆、现代化的阻碍因素 105

第七章 现代化与世界体系 107

壹、现代化的定义 107

贰、现代化的内涵 107

参、现代性的特徵 108

肆、现代化的力量 110

伍、世界体系 112

陆、结语 116

第八章 建构现代化社会的力量 117

壹、前言 117

贰、现代性的特质 117

参、型塑现代化的力量 119

肆、教育对现代化的影响 121

伍、大众传播对现代化的影响 122

陆、结论 124

Ⅲ价值观 127

第九章 台湾地区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 127

壹、前言 127

贰、青少年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27

参、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与特徵 130

肆、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 133

伍、结论 137

第十章 变迁社会中的工作伦理 138

壹、前言 138

贰、变迁社会中的价值观 139

参、变迁社会中的道德体系 140

肆、台湾社会在转型期的道德体系 142

伍、变迁社会中的工作疏离现象 143

陆、变迁社会中的工作信念 146

柒、结语 149

Ⅳ互动与角色 153

第十一章 已婚就业女性的角色调适 153

壹、前言 153

贰、角色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154

参、职业妇女的角色变迁 156

肆、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与压力 159

伍、职业妇女的生活压力 161

陆、现代职业妇女的家庭互动与调适 163

柒、职业妇女於现代社会的角色调适 170

捌、结语 172

第十二章 当前社会的女性主义思潮 174

壹、前言 174

贰、强调以父权为主体的台湾社会 174

参、女性主义的理论性探讨 175

肆、女性主义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177

伍、结语 177

第十三章 台湾地区妇女角色的变迁 180

壹、前言 180

贰、性别角色的理论 180

参、女性角色的变迁 182

肆、台湾地区的妇女运动 184

伍、女性研究的主要理论 186

陆、女性为男性附属的四个观点 189

柒、我国妇女地位与社会政策 191

捌、结论 201

Ⅴ社会问题 205

第十四章 台湾地区当前的社会问题 205

壹、前言 205

贰、社会问题的定义 205

参、社会问题的类别 207

肆、当前台湾地区的社会问题 212

伍、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15

陆、社会问题的解决 223

柒、结语 224

第十五章 当前社会的失业问题 225

壹、前言 225

贰、失业的定义及类型 225

参、对抗失业因应之道 229

肆、离职现象及其影响 232

伍、引进外劳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42

第十六章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之探讨 244

壹、前言 244

贰、青少年犯罪的现况 244

参、犯罪理论之简述 246

肆、青少年犯罪行为於学理上的分析 254

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处遇之道 260

陆、结论 268

第十七章 台湾社会的色情问题 270

壹、前言 270

贰、色情问题的社会学解析 271

参、变迁的性观念与色情 271

肆、政府的角色与色情问题的解决 272

伍、结语 273

第十八章 老人安养问题之探讨 275

壹、前言 275

贰、家庭安养 276

参、老人失偶问题 279

肆、老人的照护问题 281

伍、结论 285

第十九章 变迁社会的犯罪现象——白领阶级的犯罪 288

壹、前言 288

贰、白领犯罪的定义和特质 289

参、研究白领犯罪的主要理论 290

肆、白领犯罪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292

伍、对白领犯罪的处遇 294

陆、结论 295

Ⅵ 家庭 299

第二十章 当前我国社会的孝道 299

壹、前言 299

贰、农业与工业社会的结构特色 300

参、变迁社会中的「孝道」 302

肆、影响孝道变迁的因素 306

伍、结论 307

第二十一章 社会变迁下的单亲家庭 309

壹、前言 309

贰、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 309

参、单亲家庭所面临的问题 311

肆、解决单亲家庭的策略 316

伍、结论 318

第二十二章 自社会结构的观点探讨家庭的变迁 320

壹、社会结构的意涵 320

贰、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家庭 321

参、家庭的功能 324

肆、社会变迁中的家庭 326

伍、家庭结构变迁的原因与趋向 329

陆、结论 334

第二十三章 双生涯家庭的问题与调适 336

壹、前言 336

贰、双生涯家庭的多重角色 337

参、双生涯家庭的生活压力与问题 338

肆、双生涯家庭的适应 341

第二十四章 台湾地区家庭变迁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345

壹、前言 345

贰、家庭变迁的因素 345

参、家庭变迁的特徵 346

肆、家庭变迁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348

伍、结论 350

第二十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破碎家庭 352

壹、前言 352

贰、婚姻、家庭与个人互动 352

参、离婚现象及其造成的问题 354

肆、结论 356

Ⅶ制度 361

第二十六章 建立合於人性需求的现代管理制度 361

壹、前言 361

贰、科层制度的特质 362

参、科层制度对专业工作之影响性 364

肆、由相关的观点探求人性管理制度 366

伍、人性管理制度实施的例证 367

陆、尊重人性需求的行政管理制度对组织运作的功能 370

柒、结论 371

第二十七章 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 373

壹、前言 373

贰、社会福利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功能 374

参、社会福利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功能 375

肆、社会福利有助於社会发展 377

伍、结论 379

第二十八章 经济发展与人力规划 380

壹、前言 380

贰、人力政策与人力规划的意义 381

参、我国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所呈现的问题 382

肆、人力政策的内涵及人力规划的原则 386

伍、经济发展中人力政策及人力规划的执行及目标 391

陆、结论 399

第二十九章 现代社会的宗教信仰 400

壹、前言 400

贰、宗教的定义 401

参、社会学家对宗教的观点 403

肆、宗教的类型 407

伍、宗教的功能 412

陆、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信仰 415

柒、台湾地区宗教的发展 416

捌、宗教暴力问题 422

玖、行为科学对宗教的研究 423

拾、后工业社会下的宗教信仰 427

拾壹、结语 430

第三十章 台湾地区政治体制变迁之探讨 432

壹、前言 432

贰、解严前的政治体制 432

参、威权体制的相关理论 436

肆、解严后的政治体制 441

伍、全球民主化的潮流 444

陆、形构民主化的原因 444

柒、民主化的型态 445

捌、结语 448

第三十一章 全民健保实施之检讨与未来发展之方向 450

壹、前言 450

贰、全民健康保险实施的方式 451

参、实施全民健康保险的争议 452

肆、全民健保实施之检讨 453

伍、全民健保未来发展之方向 454

陆、结论 455

第三十二章 全民健保实施对医疗体系影响之探讨 456

壹、前言 456

贰、医院组织之特质 457

参、我国现行的医疗制度 462

肆、全民健保实施对医院管理之影响 463

伍、结论 466

第三十三章 现代政府於推动社会福利中的职能与角色 468

壹、前言 468

贰、由个人的福利到社会福利 468

参、需求的满足与资源的分配 469

肆、社会福利的最适性 472

伍、社会福利强化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474

陆、结语 477

第三十四章 当前台湾地区的社会运动 478

壹、前言 478

贰、社会运动的定义与特徵 478

参、社会运动的行为特徵 479

肆、社会运动进行的程序 481

伍、社会运动的组织方式 484

陆、社会运动的肇因 489

柒、台湾地区新兴社会运动的特徵 496

捌、结语 501

Ⅷ职业 505

第三十五章 社会变迁下的职业与工作 505

壹、职业结构 505

贰、工作态度 509

参、工作满足 511

肆、工作投入 516

伍、工作疏离 517

陆、职业与生涯 522

柒、结语 527

第三十六章 由生涯发展观点探讨大学院校生计辅导组织变革之刍议 528

壹、前言 528

贰、大学院校生计辅导工作主要的目标 529

参、大学院校设置生计辅导组织之现况 534

肆、大学院校生计辅导组织之缺失探讨 538

伍、大学院校生计辅导组织规划之刍议 539

陆、结语 547

第三十七章 福利社会中护理工作的展望 548

壹、前言 548

贰、现代社会中的福利需求 548

参、护理专业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549

肆、护理机构於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552

伍、结论 554

Ⅸ文化 557

第三十八章 现代社会的休闲观 557

壹、前言 557

贰、休闲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558

参、休闲的定义及主要理论 561

肆、休闲活动的功能 564

伍、休闲活动的类型 567

陆、国人现行休闲活动之检讨 569

柒、休闲活动的未来展望 572

捌、结论 576

第三十九章 台湾地区消费文化的变迁 578

壹、前言 578

贰、消费的意涵 578

参、社会学理论对消费行为的解析 580

肆、后工业社会的消费行为 587

伍、结语 589

第四十章 有线电视对台湾社会影响之探讨 590

壹、前言 590

贰、电视媒体的特徵 590

参、有线电视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591

Ⅹ人口与社区 597

第四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区发展 597

壹、前言 597

贰、社区的意义与功能 598

参、社会变迁下的社区 600

肆、建立「社区意识」型塑「生活共同体」 603

伍、社会变迁下社区发展的原则 606

陆、结语 609

第四十二章 我国社会的人口变迁 610

壹、前言 610

贰、人口变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611

参、人口变迁的主要形构因素 613

肆、人口成长理论 621

伍、我国未来社会的人口隐忧 623

陆、社会发展中的人口政策 625

参考书目 6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