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24/s69f0835.jpg)
![教育学](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24/s69f0835.jpg)
教育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秋前,陈宏祖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8078290
- 页数:312 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一节 教育概述 1
一、教育的概念 1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10
一、教育学的概念 10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1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9
第二章 教育功能 22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22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与基本分类 22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25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8
一、个体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28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30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33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5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36
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36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39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41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43
五、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挑战 45
第三章 教育目的 50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50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作用 50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52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54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57
一、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58
二、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59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62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62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 65
三、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68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72
第一节 教师 72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72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74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素养 77
第二节 学生 88
一、教育史上不同的学生观 89
二、现代学生观 90
三、学生学习的年龄与个体差异 92
第三节 师生关系 96
一、师生关系概述 96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 98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 101
第五章 课程 104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04
一、课程的含义 104
二、制约课程的因素 105
三、课程的类型 106
第二节 课程编制 109
一、确定课程目标 110
二、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112
三、课程实施 119
四、课程评价 123
第三节 课程改革 127
一、课程改革的内涵 127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 128
三、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30
第六章 教学(上) 140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40
一、教学的概念 140
二、教学的意义 141
三、教学的任务 141
第二节 当代教学理论流派介绍 143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效教学的主要流派 143
二、当代国外重要教学理论 161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方法 165
一、教学原则 165
二、教学方法 169
第四节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72
一、教学组织形式 172
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76
第五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178
一、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种类及用途 179
二、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180
三、命题双向细目表 181
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改革举要 182
第七章 教学(下) 192
第一节 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192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192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194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95
一、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95
二、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204
三、有效作业与练习策略 208
四、有效学习指导策略 214
第八章 德育 221
第一节 德育概述 221
一、德育的含义 221
二、德育的功能 222
三、几种重要的德育观 225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227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227
二、德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228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229
第三节 德育过程 232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与特点 232
二、德育过程的矛盾 234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235
第四节 德育原则 238
一、德育原则概述 238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238
第五节 德育方法和途径 244
一、德育的主要方法 244
二、德育的主要途径 249
第六节 当代西方主要德育理论 253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53
二、价值观澄清理论 256
三、社会学习理论 257
四、体谅道德教育理论 259
五、品格教育运动 260
第九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263
第一节 教师成为研究者 263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63
二、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266
三、教师的研究对象 266
第二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程序 269
一、选定研究课题 269
二、制定研究方案 270
三、实施研究计划 271
四、表述研究成果 271
五、成果的应用与反馈 272
第三节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 273
一、观察法 273
二、文献研究法 273
三、调查访问法 275
四、问卷法 276
五、教育实验法 277
六、案例分析法 278
七、行动研究法 279
八、叙事研究 281
第十章 班级管理 285
第一节 班级概述 285
一、班级的含义 285
二、班级的功能 286
三、班级管理的意义 288
第二节 班集体的发展与教育 290
一、班级群体的概念 291
二、班集体的含义及特点 291
三、班集体的培养 293
四、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297
第三节 班级管理模式 299
一、班级管理模式的概念 299
二、班级管理模式设计的原则 299
三、班级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 301
四、班级管理模式优化的策略 302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304
一、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04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305
二、班主任的素质 306
主要参考文献 31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
- 《电子管风琴伴奏中外经典合唱曲集》主编;王永刚副主编;宋尧尧陈宏赵雪陈海涛 2019
- 《众阅国学馆·经典永流传 说文解字》徐弘祖著;冯慧娟 2018
- 《苍源剩草》(清)冯梦祖著 2018
- 《农业、农村文化遗产保护》陈宏发主编 2017
- 《槐聚心史 钱钟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汪荣祖著 2020
-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宋秋前,王儿主编;张春雅,鲁林华副主编 2018
- 《基于RailSys平台的轨道交通实验与仿真》陈宏,徐国权编著 2014
- 《梦里与黑暗同在》杨光祖著 2019
- 《调亏灌溉对旱稻生长的影响》姚帮松,张文萍,陈宏德著 2018
- 《徐霞客游记校注 下 增订本》(明)徐弘祖著;朱惠荣校注 1985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浙江海岛植物原色图谱》蒋明,柯世省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美丽浙江 2016 法语》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编 2016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