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关键技术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关键技术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关键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永炎,吕爱平,谢雁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17132985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概念、发展、主要内容,以及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所应用的关键技术手段等内容并结合大量实例进行了论述。本书适合于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产品安全事务和质量的人员;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人员;以及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药品安全性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进行学习、研究和参考。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关键技术》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相关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

二、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必要性 2

三、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特点 4

第二节 中药临床再评价的历史沿革 8

一、我国古代对中药再评价的贡献 8

二、近代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发展 10

三、建国后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发展 11

四、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现状 14

第三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15

一、中药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5

二、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基本原则 16

三、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7

第二章 国内外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21

第一节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21

一、药物警戒的概念和主要目的 22

二、《药物安全性:WHO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查与报告指南》的主要内容 23

三、《WHO药物警戒体系草药安全性监测指南》 24

第二节 美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26

一、《美国联邦法典》中关于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制度的规定 26

二、FDA对药品上市后的监测 28

三、《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指南》 29

四、上市后研究承诺制度 30

五、美国的药品召回制度 31

第三节 欧盟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35

一、《欧盟药品管理法》(第9卷A部分)主要内容 36

二、英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44

第四节 亚太地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50

一、澳大利亚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50

二、日本的上市药再评价相关法规 55

第五节 中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 59

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60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63

三、《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66

第三章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技术规范 73

第一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技术框架结构 73

一、中药上市后的有效性再评价 73

二、中药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 77

三、中药上市后的经济学评价 84

第二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试验的设计规范 93

一、概述 93

二、中药上市后临床试验的设计 94

三、中药上市后临床试验操作规范 96

四、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临床试验设计体例格式 97

第三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指标选取 100

一、确定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目的 100

二、确定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结局的范围和类型 101

三、收集、选择和测量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结局指标 103

四、确定影响指标测量的因素 109

五、控制指标测量影响因素的措施 109

六、结局指标的效应表达 112

第四章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试验设计 114

第一节 药物流行病学与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 114

第二节 循证医学与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文献评价) 123

一、文献评价的流程 124

二、撰写文献研究报告 134

三、应用示例 135

第三节 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具体研究方案 137

一、流行病学方法 137

二、循证药学 156

三、个体不良事件评价方法 156

第四节 中药上市后有效性评价与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160

一、概述 160

二、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 161

三、实用性RCT设计要点 161

四、实用性RCT实例介绍 162

第五节 中药上市后经济学评价 167

一、中药上市后经济学评价的内容 168

二、中药上市后经济学评价方法 168

三、中药经济学评价的特点 171

第五章 中药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警戒 177

第一节 总论 177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177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178

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82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85

五、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 188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189

七、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 191

第二节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3

一、美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3

二、欧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5

三、瑞典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8

四、澳大利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

五、加拿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

六、国际药品监察合作中心(UMC) 199

七、英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状况 200

八、日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

九、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203

第三节 上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4

一、上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特点 205

二、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面临的问题 205

三、上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构成 206

四、上市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的建设 207

五、我国ADR报告体系建设的困难与尚需解决的问题 211

第四节 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设计研究 213

一、中国医药学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历史 214

二、中药ADR监测的特点难点 215

三、中药ADR报告表的设计 216

第五节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225

一、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定义 225

二、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产生及发展 225

三、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具体内容——ICH E2C指导原则介绍 226

四、我国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 229

第六节 药物警戒 240

一、概述 240

二、中药的药物警戒观 243

三、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44

四、药物的风险性与药物警戒 245

五、各国家和地区的药物警戒的发展现状 247

第六章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技术 250

第一节 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250

一、概述 250

二、建立文献数据库 250

三、基于文献数据库进行不良反应评价 254

四、专题案例介绍 257

第二节 数据挖掘技术在上市中药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279

一、概念 279

二、信号检测步骤 279

三、自愿报告数据分析的常用方法 281

四、专题案例介绍 291

第三节 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318

一、概念 318

二、研究内容 319

三、常用软件和方法 327

四、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331

第四节 人群免疫毒理学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334

一、概述 334

二、机体的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 335

三、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337

四、中药在上市前免疫毒理学评价的不足 349

五、几种常用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方法及注意问题 350

六、国外推荐的人群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352

七、初步拟定的中药上市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方案 354

第五节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的样本量估算 359

一、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样本量估算的目的 359

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样本量估算的影响因素 360

三、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样本量估算的方法 364

第六节 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计划在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中的应用 368

一、概念 368

二、药品风险管理的现状 370

三、药品风险管理过程 372

四、药品风险管理研究方法 374

五、药品风险管理计划的实践 375

第七节 中药上市后证候评价 381

一、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的必要性及意义 382

二、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的目标 384

三、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研究内容 384

四、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研究方法 386

五、中药上市后证候再评价关键问题 386

六、结语 387

附录 389

附录1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非临床研究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389

附录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392

附录3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399

附录4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可控性评价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405

附录5企业对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能力评价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410

附录6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风险效益评价技术原则(征求意见稿) 412

附录7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418

附录8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SAE) 426

附录9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 428

附录10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 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