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信访学
信访学

信访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威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061282
  • 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第一个大学本科新兴专业——信访专业的指导教材,共六种。本书是沈阳大学政法学院组织编写的信访专业教材之一,介绍了信访学的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信访学》目录
标签:信访

上篇 背景理论 3

第一章 民意表达的基本理论 3

第一节 民意表达的基本定义 3

一、民意的概念 3

二、民意的结构 5

三、民意表达的概念 9

四、民意表达的类型与结构 10

第二节 民意表达的基本要素 13

一、民 13

二、客体 15

三、意志 17

四、路径 18

五、对方 19

六、环境 20

第三节 民意表达的价值与功能 20

一、民意表达的价值 20

二、民意表达的基本功能 27

第四节 民意表达的发生机制 37

一、民意表达的环境 37

二、民意表达的动力 39

第二章 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 47

第一节 沟通与政治沟通 47

一、沟通(Communication) 47

二、政治沟通(Political communication) 49

三、政党——社会沟通机制(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51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 54

一、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含义 54

二、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基本要素 55

三、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形成的要求 57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基本特征 62

一、沟通主体的能动性 62

二、沟通对象的大众性 63

三、沟通渠道的优越性 64

四、沟通方式的灵活性 65

五、沟通过程的互动性 66

第四节 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重要意义 67

一、增强执政党的社会应变能力 67

二、提高执政党的科学决策能力 68

三、提高执政党社会利益整合能力 69

四、提高执政党的社会控制能力 70

五、拓展执政党政治社会化能力 71

六、强化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72

第三章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 73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的含义与特征 73

一、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 73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含义与特征 77

第二节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84

一、从生态风险角度透视风险社会 84

二、从风险分配逻辑的变化观照风险社会 85

三、从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探究风险社会 86

四、从制度层面分析风险社会 88

五、从风险的二元性阐释风险社会 89

第三节 风险社会的应对策略 90

一、倡导自反性现代化 90

二、建立健全安全性策略和决策机制 92

三、推行积极福利社会制度 93

四、塑造风险伦理和责任伦理 94

第四章 社会冲突理论 98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含义 98

一、冲突不是社会病 98

二、西方对社会冲突的释义 100

三、我国对社会冲突的基本认识 102

第二节 科塞的社会冲突功能理论 107

一、科塞对冲突类型的分析 107

二、科塞对冲突功能的分析 109

三、科塞冲突功能理论的借鉴意义 110

四、冲突制度化机制的问题——安全阀机制 112

第三节 科塞的冲突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115

一、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115

二、完善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机制 117

第五章 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 120

第一节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20

一、探索阶段 120

二、初步形成阶段 121

三、成熟阶段 122

四、执政后的曲折与深化阶段 123

第二节 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及价值 126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 126

二、群众路线的价值意义 129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所赋予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容 134

一、科学发展观中群众路线的内涵 134

二、群众路线的时代内容 137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 142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要以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重要目标 142

二、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要点 143

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 144

四、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145

第六章 权利救济制度的基础理论 148

第一节 权利救济概述 148

一、权利与救济 148

二、权利救济的分类 150

第二节 权利救济的基础理论 153

一、权利为什么需要救济 153

二、权利救济的价值追求:正义 154

三、权利救济的结果:实力——利益平衡 156

四、影响救济方法选择的因素 157

中篇 信访现象 163

第七章 信访现象概述 163

第一节 信访 163

一、“信访”一词的由来 163

二、“信访”的词义解读 164

三、“信访”的引申含义 166

第二节 信访的属性 168

一、关于信访性质的几个误区 168

二、信访属性的定位 170

第三节 当代信访现象的背景 175

一、断裂社会的形成 175

二、弱势群体的形成 176

三、利益博弈时代的来临 177

四、权利觉醒时代的到来 178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信访现象 180

第一节 中国古代信访现象综述 180

一、先秦时期的“信访” 180

二、秦至清时期“信访”制度梳理 181

第二节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的评价 190

一、“信访”是中国传统的行政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不辍,成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0

二、古代“信访”职能机构属中央集权机构,权力源于帝制 190

三、古代信访本质上是民本主义思想的产物 190

四、古代“信访”反映了百姓对地方权力制约机制的缺失 191

五、朝廷对信访时常处于矛盾摇摆中 191

第三节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的文化特征 192

一、古代信访制度以民本主义为价值诉求 192

二、中国传统的信访制度浸透着儒家伦理礼治主义的色彩 195

三、古代信访制度蕴涵着浓郁的清官情结 196

四、古代信访制度浸染着人治主义色彩 197

第九章 域外的信访现象 199

第一节 域外信访现象综述 199

一、瑞典和英国等国家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 200

二、法国总统府通信局和共和国协调员制度 201

三、加拿大的公共保护人制度 203

四、德国的行政申诉制度 203

五、澳大利亚的行政裁判所制度 204

六、日本的行政相谈和苦情制度 205

七、韩国的民愿委员会 206

八、中国香港的申诉专员制度 206

九、我国台湾地区的陈情制度 207

第二节 域外相关制度的评价与启示 208

一、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评价 208

二、西方监察专员制度与我国信访制度的比较 212

三、国外相关立法的借鉴 213

四、国外民众诉愿权利保护途径给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 215

第十章 当代中国信访与信访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21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的信访活动 219

一、以信访促工人运动发展和政权建设 219

二、通过信访体恤民间疾苦 221

三、建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专职信访机构 221

第二节 1949年至1957年信访制度的初步形成 222

一、1949年至1957年信访状况 222

二、信访制度的初步形成和完善 223

第三节 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全国信访工作 226

一、信访状况 226

二、信访制度曲折中的发展 226

第四节 1966年至1977年信访制度受到严重挫折时期 229

一、信访状况 229

二、信访机构和信访工作 230

第五节 1977年到1982年信访制度的恢复阶段 232

一、第二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 232

二、第三次信访工作会议 233

第六节 中国信访制度的新发展 234

一、1982年到1995年的信访工作 234

二、1995年以来的信访工作 235

第十一章 当前中国信访现象分析 240

第一节 信访的基本类型 240

一、求决类信访 240

二、参与类信访 242

三、涉法涉诉类信访 243

四、举报类信访 245

五、申诉类信访 246

六、其他类信访 247

第二节 当前中国信访形势分析 248

一、目前信访形势分析 248

二、当前信访形势的原因剖析 252

三、影响信访形势的主要因素 255

第十二章 《信访条例》的基本内容 260

第一节 信访工作基本原则 260

一、方便信访人的原则 261

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62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 263

第二节 信访法律关系 264

一、信访法律关系的主体 264

二、信访法律关系的内容 265

三、信访法律关系的客体 268

第三节 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269

一、信访事项的受理 269

二、信访事项的办理 271

三、信访事项的复查与复核程序 272

四、信访事项的督办程序 273

第四节 信访法律责任 274

一、信访机构的责任形式以及追究程序 274

二、信访工作人员的责任形式和追究程序 274

三、信访人的责任形式以及追究 275

下篇 信访制度 279

第十三章 信访制度概述 279

第一节 信访制度、信访体制、信访机制 279

一、信访制度 279

二、信访体制 279

三、信访机制 280

第二节 信访制度的功能 280

一、信访制度的社会功能 280

二、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 283

三、法律功能 287

第三节 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意义 289

一、信访制度有利于落实群众路线 289

二、信访制度有利于反腐倡廉 290

三、信访制度有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92

第十四章 信访体制 294

第一节 信访人 294

一、信访人的概念 294

二、信访人的权利 294

三、信访人的义务 298

第二节 信访工作机构 301

一、信访工作机构概述 301

二、信访工作机构的性质 303

三、信访工作机构的职权 304

四、信访工作机构的义务 306

第三节 信访工作人员 307

一、信访工作人员的含义 307

二、信访工作人员的作用 307

三、信访工作人员的素质 308

四、信访工作人员的职责 311

第十五章 来信、来访、来电处理 316

第一节 来信处理 316

一、受理程序 316

二、处理程序 317

三、特殊信件的处理 319

第二节 来访处理 320

一、群众上访的类型 320

二、接访工作的特征 321

三、接访工作的方法 322

四、特殊来访的处理 328

第三节 来电办理 330

一、群众来电的基本形式 331

二、接听群众电话的应答技能 331

三、办理电子邮件应注意的问题 332

四、处理群众来电的基本程序 332

五、来电办理情况的反馈形式 333

第十六章 集体访的处理 335

第一节 正确认识集体访 335

一、集体访的概念 335

二、集体访的性质 335

三、集体访的社会影响 336

四、集体访的特点 337

五、集体访与非法聚集活动的区别 337

六、对集体访的基本态度 338

第二节 集体访的成因 339

第三节 如何正确处理好集体访 341

一、处理好集体访的重要意义 341

二、处理集体访的要求 342

三、处理集体访的主要做法 344

第十七章 信访案件查办 348

第一节 信访案件查办的含义和分类 348

一、信访案件查办的含义及特征 348

二、信访案件查办的作用和意义 348

三、信访案件查办的分类 349

第二节 信访案件查办的原则 350

一、职、权、责统一原则 350

二、依法办事原则 351

三、群众路线原则 352

四、实事求是原则 352

第三节 信访案件的立案交办和督办 353

一、信访立案范围 353

二、信访立案交办程序 354

三、信访立案交办方式 355

四、信访案件督办 356

第四节 案件调查处理 357

一、信访案件调查组织 357

二、信访案件调查步骤和方法 357

三、信访案件的定性处理 361

第五节 审查结案 362

一、审查结案的基本要求 363

二、审查结案的基本程序 364

第十八章 信访风险评估机制 366

第一节 信访风险 366

一、信访风险的含义、性质、特征 366

二、影响信访风险的因素 368

第二节 信访风险评估的含义、性质、特征与价值 372

一、信访风险评估的含义 372

二、信访风险评估的性质 373

三、信访风险评估的特征 373

四、信访风险评估 375

第三节 信访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 378

一、信访风险评估的范围和事项 378

二、信访风险评估的评估原则 381

第四节 信访风险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382

一、信访风险评估的程序 382

二、信访风险评估的方法 3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