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新,刘燕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38963
  • 页数:8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2版)在保持第1版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并存,充分吸收和反映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全书内容分为绪论、哲学基础、脏象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康复等5篇,共20章。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两章是新增内容,对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发展中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渊源、历代沿革、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并在总结近60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临床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吸取了“国家重点基础理论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所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果,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及新成果,成为一部既能深入系统发掘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能汲取历代医家的学术精华,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体现了高级、权威、实用、创新的特点,是现今内容最全、体例最新、论理最深、文献最精丰富且实用的中医基础理论高级参考书。可作为具有一定中医理论水平的中医教师、中医临床医师、中医研究生及高年级大学生强化理论学习的必备参考书。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 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 3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11

第二节 中医学文化的精神与特征 15

一、中医学文化的基本精神 15

二、中医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28

第三节 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32

一、独特的人文内容和文化根基 32

二、独特的思维观念和理论体系 33

三、独特的养生之术和“治未病”思想 34

四、独特的诊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35

五、独特的医疗经验和防治技术 37

第二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8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8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38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39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2

第三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46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 46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46

一、整体观念 46

二、恒动观念 53

三、辨证论治 56

第四章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 60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 60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 60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60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人体的理论 61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 62

四、中医学关于养生和防治的理论 62

第五章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63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 63

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 63

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针政策 65

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65

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66

第二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展望 67

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67

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67

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 68

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战略目标 68

五、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 68

第二篇 哲学基础 74

第一章 精气学说 74

第一节 精气的基本概念 75

一、精的基本含义 76

二、气的基本含义 77

三、精气理论的层次结构 79

第二节 精气学说的形成 82

一、精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82

二、精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84

第三节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87

一、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88

二、精气的运动和变化 91

三、精气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94

四、精气为人 97

第四节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8

一、中医学精气神学说的建构 98

二、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构建 104

三、藏象经络学说的构建 105

四、对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 107

五、病因病机理论的构建 108

六、诊断与防治理论的构建 110

七、养生康复理论的构建 112

第二章 阴阳学说 117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117

一、阴阳的语词意义 117

二、阴阳的术语意义 118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120

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 120

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121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122

第三节 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123

一、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 123

二、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23

三、阴阳的特性 125

第四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26

一、阴阳对立 126

二、阴阳互根 128

三、阴阳互藏 130

四、阴阳交感 132

五、阴阳消长 133

六、阴阳转化 135

七、阴阳自和 137

八、阴阳平衡 138

第五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40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43

三、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 144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150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51

第三章 五行学说 158

第一节 五行的基本概念 158

一、五行的语词意义 158

二、五行的术语意义 159

第二节 五行学说的形成 160

一、五行概念的产生之源 160

二、对五行特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 161

第三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63

一、五行特性 163

二、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164

三、五行相生与相克 168

四、五行制化与胜复 169

五、五行相乘与相侮 171

六、母子相及 172

第四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72

一、阐释人体生理 173

二、阐释病理变化 175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81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82

第四章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192

第一节 中医学思维的概念 192

一、思维的基本概念 192

二、中医学思维的含义 196

第二节 中医思维的类型与工具 196

一、中医思维的类型 196

二、中医思维的工具 197

第三节 中医思维的形式与方法 198

一、形象思维 198

二、抽象思维 201

三、创造性思维 206

第三篇 脏象经络 211

第一章 脏腑 211

第一节 五脏 213

一、心 213

二、肺 220

三、脾 226

四、肝 231

五、肾 240

六、五脏的现代研究 249

第二节 六腑 265

一、胆 266

二、胃 270

三、小肠 275

四、大肠 276

五、膀胱 277

六、三焦 280

第三节 奇恒之腑 285

一、脑 285

二、髓 287

三、女子胞 288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90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290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295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96

第二章 经络 303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03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303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307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内容 309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309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10

三、经络的命名 311

四、经络的循行分布 313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343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343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 348

三、十二经别的功能 350

四、十五别络的功能 351

五、经筋、皮部的功能 352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52

一、用以阐释病理变化 352

二、用于疾病的诊断 355

三、用于疾病的治疗 357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360

一、经络学说的理论研究 360

二、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362

三、经络学说研究的展望 369

四、经络学说的国外研究概况 376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384

第一节 精 385

一、精的概念 385

二、精的生成 386

三、精的功能 387

第二节 气 387

一、气的概念 387

二、气的生成 392

三、气的功能 394

四、气的运动 399

五、气的分类 403

六、气的现代研究 411

第三节 血 415

一、血的概念 415

二、血的生成 415

三、血的循行 417

四、血的生理功能 418

第四节 津液 419

一、津液的概念 419

二、津液的代谢 419

三、津液的功能 421

四、五脏化液 422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423

一、气与血的关系 423

二、气与精的关系 424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424

四、血与精的关系 425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426

第四章 形体官窍 437

第一节 形体 437

一、五体 437

二、躯体 446

第二节 官窍 454

一、耳 455

二、目 457

三、鼻 459

四、口 461

五、舌 463

六、咽喉 464

七、前阴 465

八、后阴 467

第五章 体质 470

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471

一、体质与素质、气质、性格 473

二、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 474

三、体质的概念 475

第二节 体质的标志与评价 476

一、体质的标志 476

二、体质的评价 477

三、体质的形成 477

第三节 体质的形成 477

一、先天因素 477

二、后天因素 479

第四节 体质的分类 485

一、传统的分类方法 486

二、现代的分类方法 492

三、正常体质分类法 495

第五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496

一、体质与病因 496

二、体质与发病 496

三、体质与病机 496

四、体质与辨证 497

五、体质与治疗 497

六、体质与治疗体质学说研究的进展 498

第四篇 病因病机 520

第一章 病因 520

第一节 外感病因 522

一、六淫 522

二、疠气 530

第二节 内伤病因 532

一、七情内伤 532

二、饮食失宜 537

三、劳逸失度 541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542

一、痰饮 543

二、瘀血 545

三、结石 549

第四节 其他病因 550

一、外伤 550

二、寄生虫 553

三、药邪 555

四、先天及体质因素 556

第五节 病因的现代研究 558

一、六淫的现代研究 558

二、七情学说的现代研究 562

三、痰饮的现代研究 568

四、瘀血的现代研究 571

第二章 发病 593

第一节 发病的基本原理 593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 593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594

三、邪正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 595

第二节 影响发病的因素 596

一、情志因素与发病 596

二、体质因素与发病 596

三、自然环境与发病 597

四、社会环境与发病 600

第三节 发病途径 601

一、外感病邪侵入发病途径 601

二、内伤病邪侵入发病途径 602

三、其他病邪侵入发病途径 602

第四节 发病形式 602

一、感邪即发 602

二、伏而后发 603

三、继发 603

四、复发 603

第三章 病机 606

第一节 基本病机 609

一、邪正盛衰 610

二、阴阳失调 615

三、气血失常 625

四、津液代谢失常 634

五、基本病机的现代研究 638

第二节 脏腑病机 654

一、五脏病机 655

二、六腑病机 743

三、奇恒之腑病机 750

第三节 经络病机 752

一、十二经脉经别病病机 753

二、络脉病病机 760

三、经筋皮部病病机 762

四、奇经八脉病病机 764

第四节 形体官窍病机 769

一、形体病机 769

二、官窍病机 773

第五篇 防治康复 785

第一章 养生 785

第一节 养生与养生学的概念 785

一、养生的基本概念 785

二、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785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 785

第三节 中医养生的重要意义 790

一、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790

二、抵御邪气,预防疾病 791

三、延缓衰老,颐养天年 791

第四节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793

一、天人相应,顺乎自然 793

二、身心合一,形神共养 794

三、动静结合,协调平衡 796

四、摄养脏腑,脾肾为先 797

第五节 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798

一、精神养生 798

二、饮食养生 802

三、起居养生 808

四、房事养生 813

五、运动养生 816

六、药物和针灸养生 817

第二章 防治 822

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 823

一、治则的基本概念 823

二、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824

第二节 早治防变防复 824

一、有病早治 825

二、既病防变 827

三、瘥后防复 829

第三节 治病求本 830

一、治病求本的概念 830

二、对“病本”的不同认识 830

三、“本”为病与证本质的统一 832

第四节 扶正与祛邪 833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833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 834

第五节 治标与治本 836

一、治标与治本的概念 836

二、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837

第六节 正治与反治 839

一、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839

二、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840

三、对反治的不同认识 842

第七节 调整阴阳 843

一、调整阴阳的概念 843

二、调整阴阳的运用 843

第八节 调理气血 845

一、调理气血的概念 845

二、调理气血的运用 845

第九节 调理脏腑 847

一、调理脏腑的概念 847

二、调理脏腑的运用 847

第十节 三因制宜 850

一、三因制宜的概念 850

二、三因制宜的运用 850

第三章 康复 863

第一节 康复与康复学的概念 863

一、康复的基本概念 863

二、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863

第二节 中医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863

第三节 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 865

一、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865

二、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866

三、自然康复与自疗康复相结合 866

第四节 中医康复的主要方法 867

一、精神康复 867

二、饮食康复 868

三、运动康复 869

四、药物康复 870

五、针灸康复 871

六、自然康复 872

七、娱乐康复 8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