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洪伟著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4834745
  • 页数:4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记录了中国钧瓷创烧以降的所有钧瓷望族和全部艺人的个人命运与国家、社会现代性转型的交集共振,着力从政治、市场和技艺结构框架下记录中国钧瓷手工艺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命运折转。
《中国钧瓷艺人录 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目录

导 论 方法、理论与结构框架 1

第一节 人物志与社会学写作 1

第二节 社会理论资源 5

一、“惊扰一窄化”理论 5

二、苦难社会学和底层研究 8

第三节 资料来源和结构框架 14

第一章 禹州神垕钧瓷:中国钧瓷史缩影 16

第一节 神垕概况 17

一、地理资源 17

二、人口与行政建制 19

三、经济发展 22

四、文化教育 24

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里的中国钧瓷史纲要 25

第三节 中国钧瓷史述(上):传统经验科学阶段 29

一、“唐花瓷”:钧瓷启蒙期 29

二、北宋鼎盛期 32

三、金元钧窑系形成期 36

四、明清钧窑衰落期 39

第四节 中国钧瓷史述(下):现代理性科学阶段 41

五、晚清民国复兴期 41

六、共和国官窑时期 46

七、钧民窑繁华时期 52

八、现代钧瓷业扩张期 56

第二章 神垕卢家 63

第一节 神垕卢氏谱系 64

第二节 神垕卢家代际钧艺成就 67

一、第一代 67

二、第二代 67

三、第三代 68

四、第四代 73

五、第五代 75

六、第六代 76

第三节 中国钧瓷艺人的历史缩影 78

一、新中国成立前:权力和市场的双重压榨 78

二、集体化时期:感恩和荣光 83

三、寂寞身后 89

第三章 神垕刘家:刘保平、刘国安、刘富安 94

第一节 刘保平:共和国钧窑的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 95

一、组织恢复钧瓷研烧第一人 99

二、落难 99

三、自杀及平反 100

第二节 刘国安:最卓越的钧瓷艺人培育师 101

一、艺精而成 102

二、力挽狂澜以不倾 103

三、官办瓷业颓势的反思 104

四、当代钧艺“孵化器” 107

第三节 悲情刘富安:中国钧瓷史首位“国大师” 109

一、钧艺生涯 110

二、钧艺成就 115

三、当钧瓷艺人遭遇行政 117

四、使命和担忧 119

第四章 钧艺老人及其后裔 123

第一节 钧瓷史上闪现的杰出艺人 124

第二节 王凤喜:“三绝”艺人 126

第三节 郗杰:断续的钧艺之家 129

第四节 杨书信:钧艺老人之“富家” 132

一、最老的钧瓷老艺人 132

二、“杨家钧窑”:钧艺望族后继有人 135

三、杨付洲:钧瓷“醉烧”第一人 136

四、王金合:当代中国钧瓷集大成者? 137

五、张义:当代钧瓷“学者”艺人 143

第五章 任坚:一生坎坷的“知识”艺人 146

第一节 陶瓷世家 146

第二节 志学于瓷 147

第三节 政治磨难中的钧瓷生涯 149

第四节 家教:切需一技之长 152

第五节 钧陶科研成就 156

第六节 当代钧界“任家军” 162

第六章 神垕孔家 173

第一节 孤儿孔铁山 173

第二节 发迹地图 177

第三节 孔家兄弟 180

第四节 当代钧瓷工艺开创者 186

第五节 孔家“国礼”踏上联合国圣坛 191

第六节 产业化实践和梦想 198

第七章 晋佩章:中国钧瓷实践型“史记者” 203

第一节 楔子 203

第二节 荣耀身后 203

第三节 晋佩章的前世今生 208

一、一进山城 209

二、二进山城 211

三、三进山城 212

四、晋家子女 215

五、最后的日子 216

第四节 晋佩章烧钧:机理、成效、影响与理念 219

一、晋氏研烧史 220

二、烧钧成就和思想 225

第五节 晋佩章钧研:田野、工艺、文史集大成者 228

一、实践型“史记者” 229

二、钧研资源 233

第六节 晋佩章钧瓷研究成就与局限 236

一、成就 236

二、局限 239

第七节 大师操守和晋佩章精神 241

第八章 苗锡锦:中国钧瓷文化的守望者 245

第一节 苦难的童年 245

第二节 从业 246

第三节 涉政 249

第四节 主编《钧瓷志》 251

第五节 十五年艰辛路 254

第六节 钧艺创新 256

第七节 钧研贡献 259

第九章 集体化时期的钧瓷艺人 265

第一节 宏观政治经济背景 266

一、钧瓷恢复研烧时期的地方政治经济形势 266

二、钧瓷恢复研烧时期的国家产业政策 275

第二节 共和国官窑繁育的钧瓷艺人 279

第三节 钧瓷艺人的政治化 289

一、翻身和感恩 289

二、政治“忠诚”和生产“变通” 291

第四节 钧瓷技艺的传承 298

一、家族传承 300

二、师徒传承 304

三、现代学校教育 307

第五节 钧艺成就和局限 311

第六节 集体化时期钧瓷艺人类型学分析 319

一、钧瓷二厂的钧瓷艺人 319

二、国营瓷厂的钧瓷艺人 325

三、钧瓷一厂的钧瓷艺人 330

附录一 刘振海:钧瓷二厂制钧工艺的奠基者 335

一、钧艺家世 335

二、“二厂”钧窑创建者 336

三、患难兄弟 340

四、一窑烧造四瓷 341

五、刘建军:还原钧瓷艺术品性 343

六、刘志军:古钧堆里与历史细语 347

附录二 王振营:饱受政治风浪颠簸的钧瓷艺人 351

附录三 杨志:底层崛起的正统艺人 356

一、居无定所的流荡岁月 356

二、学艺 358

三、技艺创新 360

四、自建窑口 361

五、“国大师”的宏愿和焦虑 362

六、杨晓峰:渐渐长成的新秀艺人 366

第十章 市场转型背景下的钧瓷艺人 371

第一节 钧瓷艺人的结构分化 372

第二节 当代钧瓷艺人总体群像 381

一、转型之难 381

二、六十年代 386

三、传统工艺的坚守者 388

四、职业“钧”人 400

第三节 傅振华:把钧瓷刻入印史的民间篆刻艺术家 409

一、首款钧瓷印出炉记 409

二、自创钧瓷篆刻工艺 411

三、从篆刻寻求钧瓷艺术真谛 412

第四节 苗峰伟:中国钧瓷史上最卓越的战略“钧商” 414

一、钧瓷史上的商界名家 414

二、艰难入场 416

三、开创传统钧窑现代商业运作模式 417

四、最现代钧窑的“传统情怀” 421

结语 425

参考文献 435

田野访谈 440

致谢 441

后记 我为何书写中国钧瓷艺人 4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