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现代模具制造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现代模具制造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现代模具制造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滕宏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1107719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按照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根据作者的企业经验以及对国家示范院校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过程的思考实践,提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的“3331”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基于“课程群”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的构架、平台、资源。本书通过递进层次的课程群对应岗位群,即用“一组课程+实训+一组综合实训”,解决课程改革中各种矛盾交融的难题,并建立课程、实训、综合实训标准以及整体教学方案,给出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成功案例。全书共六部分。
《现代模具制造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目录

第一部分 专业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1

一、专业建设目标及三年建设总体成效 1

二、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 2

(一)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和建设思路 2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思路 5

(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8

第二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与建构 11

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思路 11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工作岗位任务的调研分析 11

(一)职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分析 11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就业岗位分析 14

(三)专业的职业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5

(四)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7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17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 17

(二)人才培养目标 18

(三)人才培养规格 18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20

(五)方案制定与实施说明 23

第三部分 专业和课程标准 27

一、专业标准 27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27

(二)入学要求 27

(三)学习年限 27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27

(五)就业面向与职业规格 28

(六)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 28

(七)课程结构 35

(八)实施性教学安排 41

(九)专业教学团队基本要求及建设建议 42

(十)实施要求 49

二、课程标准 49

(一)《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标准 49

(二)《机构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64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75

(四)《模具材料及热表处理方法》课程标准 85

(五)《模具零件普通机械加工》课程标准 89

(六)《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100

(七)《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标准 118

(八)《模具零件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124

(九)《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标准 146

(十)《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标准 150

(十一)《模具CAD/CAM应用》课程标准 163

三、综合实训标准 169

(一)钳工教学标准 169

(二)车铣加工教学标准 175

(三)《数控加工》教学标准 181

(四)《产品设计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189

(五)《产品制造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195

(六)《设备电气控制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202

(七)《模具设计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209

(八)《模具制造与装配综合实训》教学标准 215

第四部分 专业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建设 224

一、课程作业单 224

二、综合实训手册 242

(一)数控加工实训 242

(二)产品设计综合实训 256

(三)产品制造综合实训 270

第五部分 专业教学基本运行机制与资源建设 282

一、专业教学基本运行机制及保障条件建设 282

(一)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管理模式 282

(二)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流程 283

二、教学资源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91

(一)教学资源建设 291

(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方案 299

(三)校企合作 300

第六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成效分析与创新 304

一、改革与建设成效分析 304

(一)“教学工厂”形成 304

(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成效分析 305

(三)顶岗实习、毕业项目与就业对比成效分析 310

(四)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对比成效分析 310

(五)各类获得奖项的对比分析 311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1

参考文献 3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