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绪论 1
「台湾」地名的由来 1
一、形成诸说 1
(一)崇台濒湾说 1
(二)埋冤说 1
(三)颜思齐命名说 2
(四)台员说及大员、大湾说 2
(五)Tayouan社译音说 3
二、形成至定型 3
历代对台湾称谓之递嬗 5
一、上古时期 5
(一)岛夷 5
(二)岱员 6
(三)彫题国 6
二、中古时期 6
(一)秦之瀛洲 6
(二)西汉之东鳀 6
(三)三国之夷州 7
(四)隋代之流求 7
三、近古时期 7
(一)宋代之毗舍耶 8
(二)元代之瑠求 9
(三)明代 9
四、外人称呼 10
(一)福尔摩沙Formosa 10
(二)高山国(Takasagun)等 11
台湾各时期行政组织结构及政策措施 11
无所属时代(西元一六二四年以前) 11
荷兰时期(西元一六二四年~一六六一年) 12
一、荷兰人的崛起与侵略 12
二、行政组织结构 13
荷治时期荷属东印度公司驻台提督名录 14
荷治时期东印度公司组织系统图 15
三、荷人对台的经略 16
(一)中部的经略 16
(二)南部的经略 17
(三)东部的经略 17
(四)北部的经略 17
四、荷兰人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17
(一)政教设施 17
(二)经建设施 18
西班牙时期(西元一六二六年~一六四二年) 20
一、西人占领台湾 20
(一)基隆的占领 21
(二)淡水的占领 21
(三)西荷冲突 21
荷西治台时期一览表 22
二、西班牙人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22
明郑时期(西元一六六一年~一六八三年) 23
一、郑氏占领台湾 23
(一)澎湖的占领 25
(二)征占台湾 25
二、行政组织结构 26
明郑时期承天府组织系统图 27
明郑时代东宁行政区域图 28
三、郑氏在台的开发 29
(一)北台湾的开垦 29
(二)抚绥原住民加速屯垦 30
四、郑成功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30
(一)政治纲领 30
(二)经建设施 31
五、郑经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36
(一)政治革新 36
(二)经建设施 37
六、明郑的降清 38
明郑治台时期主政者一览表 39
清领时期(西元一六八四年~一八九五年) 40
一、清廷治台之起源 40
二、行政沿革 40
明郑至清代台湾行政区域沿革表 42
三、组织结构 43
台厦道组织调适及道员一览表 44
道、府、县组织系统变迁及调适图 45
台厦道组织系统图 46
台湾巡抚衙门组织系统图 47
四、清廷在台的开发 48
(一)清治期间的开拓 48
(二)推行理番开山招垦 57
(三)奖励开拓番地 60
五、清治时期的政策措施 62
(一)清代地制 62
(二)水利建设 66
(三)教育制度 67
(四)交通设施 68
六、清廷治台的衰微 68
(一)对刘铭传施政的反抗 68
(二)刘铭传之后的台湾巡抚 69
台湾置行省后历任巡抚 70
日治时期(西元一八九五年~一九四五年) 71
一、日本占领台湾 71
(一)日人犯台原由 71
(二)甲午战争 71
(三)平定澎湖列岛 72
(四)平定台湾全岛 73
二、行政沿革 75
日治时期台湾行政区域沿革表 77
三、组织结构 78
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组织系统图(一)(二) 79
日治时期历任台湾总督名录 81
四、日人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83
(一)度量衡制度的改革 83
(二)确立审判制度 83
(三)开辟交通航线 83
(四)文化设施 83
台湾光复(西元一九四五年~) 84
一、光复初期 84
(一)行政沿革 84
(二)组织结构 84
台湾省行政组织建制层级表 85
台湾省行政组织建制调适综合分析表 86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系统图(一)(二)(三) 87
二、实施地方自治之后 90
光复后台湾地区行政区域沿革表 91
调适后台湾省政府组织系统图(一)(二)(三)(五) 92
三、现行之行政区域 97
台闽地区地方行政统计表 98
台闽地区各县市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及人口密度 99
中华民国行政组织概况 100
一、政府组织 100
政府组织系统表(一)(二) 101
二、宪法 103
三、国民大会 104
第三届国民大会正副议长补选结果 106
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名录 107
四、中央政府 119
(一)总统府 119
总统府幕僚组织及直属机关简表 119
(二)五院概述 119
1.行政院 119
2.立法院 120
第四届立法委员名录 121
3.司法院 127
4.考试院 127
国民大会行使司法院、考试院人事同意权投票结果一览表 127
监察院 128
第三届监察委员被提名人同意权投票结果一览表 128
(三)台湾省 131
精省后台湾省政府及省谘议会组织概况图 133
地理形势 134
一、地理位置 134
台湾地区行政区域图 135
台湾地区地理位置表 136
台湾地区面积及海岸长度表 137
台湾本岛重要河流长度及其流域面积(一)(二) 138
二、地形分区 140
(一)高山区 140
台湾山脉地形图 142
(二)丘陵台地区 143
(三)平原低地区 143
(四)外围岛屿区 144
三、海岸地形 144
(一)东部断层海岸 145
(二)西部隆起海岸 145
(三)北部升降混合海岸 145
(四)南部珊瑚礁海岸 145
自然环境 147
一、台湾气候的特徵 147
(一)温度 147
(二)降雨 149
(三)风 150
(四)湿度 151
台湾气候图 152
二、影响台湾气候主要因素 153
(一)纬度 153
(二)季风 153
(三)地形 153
(四)暖流 153
三、台湾岛弧特性 154
四、台湾地质运动 155
五、台湾岩层地理分布 157
(一)古生代至中生代之大南澳变质杂岩 157
(二)上白垩纪、始新世、渐新世之壁哮统、雾社统及坪林统岩层 157
(三)中新世至上新世之海山统与丰原统及上新世至更新世之头萪山统 157
(四)各期之珊瑚石灰岩 157
(五)更新世之台地砾层与高位台地堆积层 157
(六)近世冲积层 158
(七)火山岩类 158
六、影响台湾土壤发育之因素 158
(一)母岩 158
(二)地形 159
(三)气候 160
(四)生物 160
(五)时间及人为因素 161
七、台湾土壤之分类及其地理分布 161
(一)冲积土 161
(二)台地砖红化土 162
(三)低山土壤 163
(四)高山石质土及灰化土 163
台湾拓垦沿革 164
一、早期开发台湾的先民 164
(一)台湾原住民的来源与分布 164
(二)台湾现存九大族群及平埔族的分类 165
(三)早期开发台湾的记载 166
二、台湾族群拓垦 168
(一)闽南族群概述 168
(二)闽南迁台拓垦 171
明郑时期在台拓垦年代表 173
闽南族群在台祖籍分布概况表 185
(三)客家族群概述 188
大陆地区客家族群分布情形一览表 191
台湾地区客家族群分布情形一览表 192
(四)客家在台拓垦 193
三、明代的开拓 202
(一)台湾早期移民 202
(二)明初禁海政策 204
(三)颜思齐与郑芝龙的开发 205
四、荷西时期的拓殖 206
(一)荷西侵台经过 206
(二)荷人据台的行政范围 208
(三)西人对台的教化事业 209
五、明郑时代的开发 209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209
(一)拓垦地区分布 210
(二)筹划开拓规定 216
(三)实施屯垦制度 217
(四)兴建水利发展产业 218
六、清代的开发 219
(一)满清领台后 219
(二)拓垦地区分布 220
(三)推行理番开山拓垦 238
七、日本在台殖民统治 240
(一)日本治理台湾 240
(二)日本治台时的政策措施 240
台湾地区开拓史大事纪年表 243
台湾人文发展史 350
一、文化与遗址之关系 350
二、遗址之涵义 351
三、台湾史前文化的研究 351
四、台湾地区遗址之类型 353
五、台湾地区遗址之空间分布 354
六、台湾地区遗址之时期画分 354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 355
(二)新石器时代早期 355
(三)新石器时代中期 356
(四)新石器时代晚期 357
(五)金属器与金石并用时代 358
七、台湾地区史前文化遗址概述 361
(一)台湾地区重要之史前遗址 362
1.圆山遗址 362
2.芝山岩遗址 363
3.十三行遗址 363
4.大坌坑遗址 365
5.山佳遗址 366
6.牛骂头遗址 366
7.大马璘遗址 367
8.关刀山石墩坑遗址 368
9.水蛙窟遗址 368
10.南港遗址 369
11.曲冰遗址 370
12.笨港遗址 370
13.乌山头遗址 370
14.茑松遗址 372
15.道爷遗址 373
16.左镇遗址 373
17.凤鼻头遗址 374
18.鹅湾鼻第二地点遗址 375
19.大竹围遗址 376
20.丸山遗址 376
21.六十石山遗址 377
22.花冈山遗址 377
23.扫叭遗址 378
24.大坑三号遗址 378
25.清水遗址 378
26.卑南遗址 379
27.富山遗址 380
28.八仙洞遗址 381
29.良文港遗址 381
30.锁港遗址 381
31.拱北山遗址 382
32.平林遗址 382
(二)台湾地区史前遗址简要 382
1.圆山遗址 382
2.芝山岩遗址 383
3.嗄唠别山遗址 384
4.龟子山遗址 384
5.万里加投遗址 385
6.十三行遗址 385
7.大坌坑遗址 386
8.下罟大埔遗址 387
9.狗蹄山遗址 387
10.三角埔遗址 388
11.山子脚山遗址 388
12.坡内坑遗址 388
13.土地公山遗址 388
14.茅埔头遗址 389
15.打铁坑山遗址 390
16.石壁寮遗址 390
17.生教所后山坡遗址 390
18.螃蟹壳山遗址 390
19.妈祖田山遗址 391
20.层楼阁山遗址 391
21.溪子边遗址 391
22.平顶山遗址 392
23.斩龙山遗址 392
24.虎子山遗址 392
25.鹄尾山遗址 393
26.土地公埔遗址 393
27.麻园山遗址 393
28.犁舌尾遗址 394
29.上帝公山遗址 394
30.下茅埔遗址 394
31.菁学埔遗址 395
32.圳头遗址 395
33.柴埔山遗址 395
34.员山子遗址 395
35.营盤口遗址 396
36.顶埤角遗址 396
37.十八份山遗址 397
38.贵子坑遗址 397
39.半山子遗址 397
40.桥子头遗址 398
41.淡海新市镇遗址 398
42.太平村遗址 399
43.盐寮遗址 399
44.大园尖山遗址 400
45.红毛港遗址 400
46.山佳遗址 401
47.苑里遗址 401
48.番仔园遗址 402
49.牛骂头遗址 402
50.顶街遗址 403
51.营埔遗址 404
52.新六村遗址 404
53.沙鹿遗址 405
54.竹林里遗址 405
55.牛埔遗址 406
56.维新庄遗址 406
57.大埔遗址 407
58.草鞋墩遗址 407
59.顶崁子遗址 408
60.平林第四地点遗址 408
61.大马璘遗址 409
62.关刀山石墩坑遗址 409
63.水蛙窟遗址 410
64.虎头山遗址 410
65.南港遗址 411
66.曲冰遗址 411
67.内辘遗址 412
68.鹅田遗址 412
69.田寮园遗址 413
70.大坪顶遗址 414
71.大邱园遗址 414
72.洞角遗址 415
73.水车顶遗址 415
74.后沟坑遗址 416
75.东埔一鄰遗址 416
76.久美遗址 417
77.崁顶遗址 417
78.笨港遗址 418
79.大埔遗址 418
80.两奶山遗址 419
81.乌山头遗址 419
82.茑松遗址 420
83.道爷遗址 420
84.八甲遗址 421
85.牛稠子遗址 421
86.左镇遗址 422
87.圣功女子遗址 422
88.覆鼎金遗址 423
89.大湖(Ⅰ)遗址 423
90.大湖(Ⅱ)遗址 424
91.湖内遗址 424
92.后尘遗址 425
93.凤鼻头遗址 426
94.北叶遗址 426
95.伊拉遗址 427
96.龟山遗址 428
97.垦丁遗址 428
98.鹅湾鼻第二地点遗址 429
99.龙坑遗址 429
100.南仁山遗址 430
101.大竹围遗址 430
102.海岸遗址 431
103.富南遗址 432
104.公埔遗址 432
105.六十石山遗址 433
106.花冈山遗址 433
107.扫叭遗址 434
108.奇美遗址 434
109.宫下遗址 435
110.新社遗址 435
111.太巴塱遗址 436
112.水琏遗址 437
113.大坑三号遗址 437
114.月眉(Ⅰ)遗址 438
115.平林遗址 438
116.富世遗址 439
117.崇德遗址 439
118.普洛湾遗址 440
119.清水遗址 441
120.Jimasik遗址 441
121.Jiranweinaa遗址 441
122.工作地遗址 442
123.卑南遗址 442
124.鲤鱼山遗址 443
125.加路兰遗址 443
126.渔场南遗址 444
127.富山遗址 445
128.渔港遗址 445
129.油子湖遗址 446
130.五线(Ⅰ)遗址 446
131.都兰遗址 447
132.东河(Ⅰ)遗址 448
133.麻竹岭遗址 448
134.泰源遗址 449
135.麒麟遗址 450
136.白守莲遗址 450
137.胆?遗址 451
138.八桑安遗址 451
139忠勇遗址 452
140八仙洞遗址 453
141吉贝(E)遗址 453
142后寮遗址 454
143赤崁头遗址 454
144赤崁(B)遗址 455
145岐头(B)遗址 455
146草屿遗址 456
147莳板头山(A)遗址 456
148中屯(B)遗址 457
149南港遗址 457
150沙港(A)遗址 458
151北寮遗址 458
152菓叶遗址 459
153良文港遗址 459
154锁港遗址 460
155拱北山遗址 460
156内垵(A)遗址 460
157内垵(B)遗址 461
158内垵(C)遗址 461
159东垵(D)遗址 462
160望安·鲤鱼山遗址 462
台湾史前文化层次年表 464
台湾地区史前文化遗址一览表 465
台湾海洋发展史 475
一、台湾航运发展 475
(一)台湾航运起始 475
(二)日治时期航运 477
(三)近年来之航运发展 484
(四)河运的发展 492
(五)海运的发展 494
二、台湾各大商港 497
(一)基隆港 497
(二)苏澳港 499
(三)高雄港 500
(四)花莲港 502
(五)台中港 504
(六)淡水商港 507
三、台湾海洋休闲胜地 508
(一)基隆市 508
(二)台北县 509
(三)桃园县 510
(四)新竹市 511
(五)苗栗县 511
(六)台中县 512
(七)云林县 512
(八)台南县 512
(九)高雄市 512
(十)屏东县 513
(十一)宜兰县 514
(十二)花莲县 514
(十三)台东县 514
(十四)澎湖县 515
台湾的自然生态和保育 518
一、台湾高山森林概述 518
(一)中央山脉 518
(二)雪山山脉 519
(三)玉山山脉 519
(四)阿里山山脉 519
二、台湾著名山岳简述 520
(一)北部地区 520
(二)中部地区 534
(三)南部地区 545
(四)东部地区 552
三、台湾森林资源 555
(一)全民造林运动是当前重要课题 555
(二)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管理权属 556
四、台湾老树景观 558
(一)北部地区 558
(二)中部地区 561
(三)南部地区 564
(四)东部地区 566
(五)澎湖地区 567
全台珍贵老树一览表 568
台北市古树一览表 615
全台珍贵行道树一览表 623
五、台湾自然保育 625
(一)自然保留区 625
1.淡水河红树林自然保留区 625
2.关渡自然保留区 626
3.坪林台湾油杉自然保留区 626
4.哈盆自然保留区 627
5.插天山自然保留区 627
6.鸳鸯湖自然保留区 628
7.南澳阔叶树林自然保留区 628
8.苗栗三义火炎山自然保留区 629
9.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区 629
10.台湾一叶兰自然保留区 630
11.出云山自然保留区 631
12.台东红叶村台东苏铁自然保留区 631
13.乌山顶泥火山自然保留区 632
14.大武山自然保留区 632
15.大武事业区台湾穗花杉自然保留区 633
16.挖子尾自然保留区 633
17.乌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区 634
18.垦丁高位珊湖礁自然保留区 634
全台自然保留区一览表 635
(二) 国有林自然保护区 638
国有林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639
(三)野生动物保护区 643
1.澎湖县猫屿海鸟保护区 643
2.高雄县三民乡楠梓仙溪鸟类保护区 643
3.宜兰县无尾港水鸟保护区 643
4.台北市中兴桥华中桥野生动物保护区 644
5.台南市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 644
6.澎湖望安绿蠵龟产卵地保护区 645
7.大度溪口水鸟保护区 645
8.基隆棉花屿花瓶屿野生动物保护区 646
9.兰阳溪口水鸟保护区 646
10.台中樱花钩吻鲑保护区 646
全台野生动物保护区一览表 647
(四) 鸟类自然保护区 649
全台赏鸟风景区 654
台湾河川概述 657
(一)跨省市河川 657
(二)台湾省省管河川及县(市)管河川 657
台湾省省管河川一览表 658
台湾省县(市)管河川一览表 661
改列排水之河川一览表 664
一、台湾河川防治规划 664
二、各河川概述 665
(一)主要河川 665
1.兰阳溪水系 665
2.淡水河水系 668
3.头前溪水系 672
4.后龙溪水系 673
5.大安溪水系 673
6.大甲溪水系 674
7.乌溪水系 674
8.浊水溪水系 682
9.北港溪水系 683
10.朴子溪水系 684
11.八掌溪水系 685
12.急水溪水系 685
13.曾文溪水系 686
14.盐水溪水系 687
15.二仁溪水系 688
16.高屏溪水系 689
17.东港溪水系 691
18.林边溪水系 691
19.卑南溪水系 691
20.秀姑峦溪水系 692
21.花莲溪水系 693
(二)次要河川 694
1.南澳溪水系 694
2.苏澳溪水系 695
3.得子口溪水系 695
4.新城溪水系 698
5.磺溪水系 698
6.双溪水系 699
7.南崁溪水系 699
8.老街溪水系 699
9.社子溪水系 700
10.中港溪水系 701
11.西湖溪水系 702
12.盐港溪水系 702
13.新虎尾溪水系 702
14.阿公店溪水系 702
15.知本溪水系 703
16.利嘉溪水系 703
17.美仑溪水系 703
18.和平溪水系 704
19.其他次要河川 705
(三)其他河川 705
1.北部地区 705
2.中部地区 709
3.南部地区 711
4.东部地区 714
台湾天然灾害 716
一、天然灾害与气象关系 716
台湾气象史记事表 717
二、台湾的台风史(风灾) 718
台风的诞生及命名 718
台风的变化形态 719
台风强度分类表 720
一九七九年以前之台风芳名录 721
一九七九年开始应用之台风名称 722
一九九六年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新命名 723
(三)台风的路径和预测 724
(四)台风灾害 724
1.冰雹及龙捲风 725
2.圣婴现象(坏小孩) 725
台湾地区台风警报发布、登陆次数及造成伤害统计 726
八十五年台湾地区台风警报发布情形 728
(五)台湾光复以来的十二次大风灾 729
三、台湾光复以来的十一次大水灾 730
四、台湾的地震(震灾) 731
(一)地震的分类 731
(二)台湾地震的分布 732
台湾三十五个地震断层带分布表 733
台湾地区震区划分表 734
地震仪器观测前(一六○四——一八九七)重大地震 736
地震仪器观测(一九○一——一九八八)重大地震 738
台湾百年来十一大地震表 739
台湾地区近四十年来地震灾害损失统计表 740
一九○○年至今嘉南地区十大地震一览表 741
五、公共意外灾害火灾 742
(一)台湾近年公共场所意外灾害一览表 742
(二)飞安事故 745
国内民航客机历年飞安事故一览表 745
台湾近十五年来空难死亡人数及罹难者每人赔偿金额一览表 748
十年来空军军机失事一览表 748
(三)火车爆炸意外事件 751
台湾近年火车爆炸事件一览表 751
台湾近年铁路交通意外事故一览表 751
(四)溺水事件 752
台湾地区八十三至八十四年溺水事件统计表 753
(五)建筑物爆炸事件 753
台湾近年重大建筑物爆炸事件一览表 754
(六)泥岩 754
台湾地区各乡镇市区村里数 756
台湾地区省、直辖市政府、县市政府及乡镇市区公所名录省、直辖市政府 762
县市政府及乡镇市区公所 763
台湾省 776
面积 776
人口 776
台湾省各县市面积、乡镇市区数、户数暨人口统计表 777
台湾省行政区域图 778
行政概况 779
一、行政区域划分 779
二、概况 779
台湾省行政区域演变 780
台湾历史的演变 782
精省后台湾省政府组织系统表 785
台湾省政府概述 786
台湾省政府组织系统表(一)(二)(三) 788
台湾省从官派省主席到首届民选省长概述 792
一、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 792
二、第一任省主席魏道明 792
三、第二任省主席陈诚 793
四、第三任省主席吴国桢 794
五、第四任省主席俞鸿钧 795
六、第五任省主席严家淦 795
七、第六任省主席周至柔 795
八、第七任省主席黄杰 796
九、第八任省主席陈大庆 796
十、第九任省主席谢东闵 797
十一、第十任省主席林洋港 797
十二、第十一任省主席李登辉 797
十三、第十二任省主席邱创焕 798
十四、第十三任省主席连战 800
十五、第十四任省主席宋楚瑜 800
十六、首任民选省主席宋楚瑜 801
台湾省历任省主席(行政长官)、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简表 803
历届省主席暨民选省长像 805
台湾省谘议会概述 806
台湾省谘议会组织系统表 806
台湾省谘议会谘议长、谘议员名录 807
台湾省议会概述 808
台湾省议会组织系统表 810
台湾省议会历届议长、副议长名录(二) 811
台湾省议会的发展过程 814
一、台湾省参议会 814
二、台湾省临时省议会 814
三、台湾省议会 815
历届台湾省议会议员选举概况 818
首届台湾省民选省长选举概况 818
台湾省二十一县市第十二届县市长名录 819
台湾省二十一县市第十三届县市长名录 820
台湾省各县市新任正副议长与县市长党籍对照表 822
二十一县市地名沿革 823
台北县 823
一、县为名由来 823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23
(一)板桥 823
(二)三重 823
(三)永和 824
(四)中和 824
(五)新庄 824
(六)新店 824
(七)土城 825
(八)芦洲 825
(九)树林 825
(十)莺歌 826
(十一)三峡 826
(十二)汐止 826
(十三)瑞芳 826
(十四)淡水 827
(十五)五股 827
(十六)泰山 827
(十七)林口 827
(十八)深坑 828
(十九)石碇 828
(廿十)坪林 828
(廿一)三芝 828
(廿二)石门 829
(廿三)八里 829
(廿四)平溪 829
(廿五)双溪 829
(廿六)贡寮 830
(廿七)金山 830
(廿八)万里 830
(廿九)乌来 831
基隆市 831
一、市名由来 831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31
(一)社寮岛 831
(二)桶盘屿 832
(三)基隆屿 832
(四)彭佳屿 832
(五)棉花屿 832
(六)花瓶屿 832
宜兰县 833
一、县名由来 833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33
(一)宜兰 833
(二)罗东 834
(三)苏澳 834
(四)头城 834
(五)礁溪 834
(六)壮围 835
(七)员山 835
(八)冬山 835
(九)五结 835
(十)三星 836
(十一)大同 836
(十二)南澳 836
桃园县 836
一、县名由来 836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37
(一)桃园 837
(二)大园 837
(三)芦竹 837
(四)龟山 838
(五)八德 838
(六)中坜 838
(七)杨梅 838
(八)平镇 839
(九)新屋 839
(十)观音 839
(十一)大溪 839
(十二)龙潭 840
(十三)复兴 840
新竹县市 840
一、名称由来 840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40
(一)新竹 840
(二)新埔 841
(三)关西 842
(四)竹北 842
(五)新丰 842
(六)湖口 843
(七)竹东 843
(八)宝山 843
(九)横山 843
(十)芎林 844
(十一)北埔 844
(十二)峨眉 844
(十三)尖石 844
(十四)五峰 844
苗栗县 845
一、县名由来 845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45
(一)苗栗 845
(二)苑里 845
(三)通霄 845
(四)西湖 846
(五)公馆 846
(六)铜锣 846
(七)三义 846
(八)头屋 846
(九)竹南 847
(十)头份 847
(十一)后龙 847
(十二)三湾 847
(十三)造桥 848
(十四)南庄 848
(十五)卓兰 848
(十六)大湖 848
(十七)狮潭 848
(十八)泰安 849
台中县 849
一、县名由来 849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49
(一)?原 849
(二)后里 850
(三)神冈 850
(四)潭子 850
(五)大雅 850
(六)大里 850
(七)雾峰 851
(八)太平 851
(九)乌日 851
(十)大甲 852
(十一)清水 852
(十二)沙鹿 852
(十三)梧棲 852
(十四)外埔 853
(十五)大安 853
(十六)龙井 853
(十七)大肚 853
(十八)东势 854
(十九)石冈 854
(廿十)新社 854
(廿一)和平 854
台中市 855
一、市名由来 855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55
(一)西屯 855
(二)南屯 855
(三)北屯 856
彰化县 856
一、县名由来 856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56
(一)彰化 856
(二)鹿港 857
(三)和美 857
(四)线西 857
(五)伸港 857
(六)福兴 858
(七)秀水 858
(八)花坛 858
(九)芬园 858
(十)员林 858
(十一)溪湖 859
(十二)田中 859
(十三)大村 859
(十四)埔盐 859
(十五)永靖 859
(十六)埔心 860
(十七)社头 860
(十八)二水 860
(十九)北斗 860
(廿十)二林 861
(廿一)田尾 861
(廿二)埤头 861
(廿三)芳苑 861
(廿四)大城 862
(廿五)竹塘 862
(廿六)溪州 862
南投县 862
一、县名由来 862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62
(一)南投 862
(二)草屯 863
(三)中寮 863
(四)名间 863
(五)埔里 863
(六)国姓 864
(七)集集 864
(八)水里 864
(九)鱼池 865
(十)竹山 865
(十一)鹿谷 865
(十二)仁爱 866
(十三)信义 866
云林县 866
一、县名由来 866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67
(一)斗六 867
(二)斗南 867
(三)林内 867
(四)古坑 867
(五)大埤 867
(六)?桐 868
(七)虎尾 868
(八)西螺 868
(九)土库 869
(十)褒忠 869
(十一)二仑 869
(十二)仑背 869
(十三)麦寮 870
(十四)台西 870
(十五)东势 870
(十六)北港 870
(十七)四湖 870
(十八)口湖 871
(十九)水林 871
(廿十)元长 871
嘉义县市 871
一、名称由来 871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71
(一)嘉义 872
(二)太保 872
(三)朴子 872
(四)大林 872
(五)布袋 873
(六)民雄 873
(七)溪口 873
(八)新港 873
(九)六脚 873
(十)东石 874
(十一)义竹 874
(十二)鹿草 874
(十三)水上 874
(十四)中埔 875
(十五)竹崎 875
(十六)梅山 875
(十七)番路 875
(十八)大埔 876
台南县 876
一、县名由来 876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76
(一)新营 876
(二)永康 876
(三)盐水 877
(四)白河 877
(五)柳营 877
(六)后壁 877
(七)东山 878
(八)麻豆 878
(九)下营 878
(十)六甲 878
(十一)官田 878
(十二)大内 879
(十三)佳里 879
(十四)学甲 879
(十五)西港 879
(十六)七股 880
(十七)将军 880
(十八)北门 880
(十九)新化 880
(廿十)善化 881
(廿一)新市 881
(廿二)安定 881
(廿三)山上 882
(廿四)玉井 882
(廿五)楠西 882
(廿六)南化 882
(廿七)左镇 883
(廿八)仁德 883
(廿九)归仁 883
(卅十)关庙 883
(卅一)龙崎 883
台南市 884
一、市名由来 884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84
(一)安南 884
(二)安平 884
高雄县 885
一、县名由来 885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85
(一)凤山 885
(二)林园 886
(三)大寮 886
(四)大树 886
(五)仁武 886
(六)大社 886
(七)鸟松 886
(八)冈山 887
(九)桥头 887
(十)燕巢 887
(十一)田寮 887
(十二)阿莲 888
(十三)路竹 888
(十四)湖内 888
(十五)茄萣 888
(十六)永安 888
(十七)弥陀 889
(十八)梓官 889
(十九)旗山 889
(廿十)美浓 890
(廿一)六龟 890
(廿二)甲仙 890
(廿三)杉林 890
(廿四)内门 891
(廿五)茂林 891
(廿六)桃源 891
(廿七)三民 891
屏东县 892
一、县名由来 892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92
(一)屏东 892
(二)潮州 892
(三)东港 892
(四)恒春 893
(五)万丹 893
(六)长治 893
(七)麟洛 893
(八)九如 894
(九)里港 894
(十)盐埔 894
(十一)高树 894
(十二)万峦 894
(十三)内埔 894
(十四)竹田 895
(十五)新埤 895
(十六)枋寮 895
(十七)新园 895
(十八)崁顶 895
(十九)林边 896
(廿十)南州 896
(廿一)佳冬 896
(廿二)琉球 896
(廿三)车城 897
(廿四)满州 897
(廿五)枋山 897
(廿六)三地 897
(廿七)雾台 897
(廿八)玛家 898
(廿九)泰武 898
(卅十)来义 898
(卅一)春日 898
(卅二)狮子 898
(卅三)牡丹 899
花莲县 899
一、县名由来 899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899
(一)花莲 899
(二)凤林 900
(三)玉里 900
(四)新城 900
(五)吉安 900
(六)寿丰 900
(七)光复 901
(八)丰滨 901
(九)瑞穗 901
(十)富里 901
(十一)秀林 901
(十二)万荣 902
(十三)卓溪 902
台东县 902
一、县名由来 902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903
(一)台东 903
(二)成功 903
(三)关山 903
(四)卑南 903
(五)大武 904
(六)太麻里 904
(七)东河 904
(八)长滨 904
(九)鹿野 904
(十)池上 904
(十一)绿岛 905
(十二)延平 905
(十三)海端 905
(十四)达仁 905
(十五)金峰 905
(十六)兰屿 906
澎湖县 906
一、县名由来 906
二、辖域内主要地名由来 907
(一)马公 907
(二)湖西 908
(三)白沙 908
(四)西屿 908
(五)望安 908
(六)七美 90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乡村情结》(中国)刘玉堂 2019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27 民国贵定县志稿 康熙定番州志 民国定番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 道光广顺州志 乾隆南笼府志 民国册亨县乡土志略》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18 光绪黎平府志 2 民国麻江县志 嘉庆古州杂记 民国榕江县乡土教材》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中国地方志集成 贵州府县志辑 30 民国兴义县志 雍正安南县志 光绪安南县乡土志》黄家服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编委会编 2016
- 《中国地方志集成 新疆府县志辑 11 光绪新疆吐鲁番厅乡土志 道光哈密志 光绪镇西厅乡土志 咸丰孚化志略 乾隆塔尔巴哈台事宜 光绪绥定县乡土志》凤凰出版社编选 2012
- 《广西乡土文化产业化研究》黎学军著 2018
- 《宁夏地方志编纂研究》贠有强主编 2018
- 《军事志编纂概说》姜天裁著 2019
- 《担保法理论与实践 第4辑 担保物权法编纂的理论基础》董学立主编 2018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4》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0》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1》王志邦主编;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二十五史中的浙江人 2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5
- 《贵州省志 1978-2010 卷10 民政》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2018
- 《遵义市志 上》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
- 《秦淮广纪 下》(清)缪荃孙编纂;程章灿,成林校点 2017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哈佛出版史》董唯责编;李广良,张琛译者;(美)马克斯·豪尔 2019
- 《新时代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吴厚庆 2019
- 《上海市订购苏联情报出版物联合目录与索引 1983》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
- 《中国骨干旅游高职院校教材编写出版项目 中国饮食文化》邵万宽 2016
- 《出版词典》《出版词典》(修订本)编委会编 2014
- 《晚明士人与商业出版》何朝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