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理论之后”与原型  文化批评
“理论之后”与原型  文化批评

“理论之后”与原型 文化批评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丽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92986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运用比较文论的方法,针对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向展开讨论。本书首先就中西文论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确认了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综合性文化批评趋向。在这一大的前提和背景之下,本书以原型理论为基点,对原型的内涵、特点、类型和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广泛涉及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后现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成果,力图在阐明原型理论的本质及特点的同时,为“理论之后”中西文论建设做出贡献。
上一篇:长城内外 5下一篇:第七子 血统
《“理论之后”与原型 文化批评》目录

第一章 西方文论的发展态势 1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 1

一、后现代理论的哲学话语 2

二、传统文化观念的消解 5

三、宏大叙事的消解 8

四、文学诸要素内涵的变化 11

第二节 “理论之后” 18

一、后现代思维的泥沼 19

二、对后现代文化观念的批判 24

三、恢复宏大叙事的需要 28

四、文学观念和批评宗旨的重新定位 33

第二章 中国西方文论研究和文学理论建设——以原型理论为例 39

第一节 原型理论研究 39

一、译介和传播 39

二、反思和发展 42

三、问题和机遇 44

第二节 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 45

一、怎样的文论才称得上“中国当代文论” 45

二、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需要哪些条件 46

三、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关键在哪里 47

第三节 原型—文化批评的建构 48

一、原型理论特有的认知方式 49

二、原型理论特有的批评视角和人文价值 59

第三章 原型的界定 63

第一节 原型的概念 63

一、原型与哲学和宗教命题 64

二、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66

三、原型与文学模式 68

四、原型的基本内涵 71

五、原型的特点 73

第二节 原型的辨识 77

一、原型与母题和仪式 79

二、原型与象征和意象 81

第四章 原型的类型 86

第一节 原型的类型划分 86

一、弗雷泽从人类学角度对原型的发现及其影响 86

二、弗莱从文学意象角度对原型类型的划分 90

三、荣格从心理学角度对原型类型的划分 93

第二节 经典原型举要 96

一、死亡与再生原型 96

二、阴影 98

三、阿尼玛 100

四、阿尼玛斯 103

五、曼荼罗 105

六、上帝 108

七、其他原型 110

第五章 原型的置换 112

一、原型置换的内在动因 112

二、原型置换的中介 114

三、原型置换的机制 116

四、原型置换的基本途径 117

五、原型置换的原则 120

六、原型置换的具体方式 122

第六章 原型的价值 128

第一节 原型对人自身的认识价值 128

一、荣格的研究源自并始终与亲身体验密切相关 129

二、荣格认为幻想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31

第二节 原型对文学研究的价值 135

第三节 原型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142

一、共时性概念的哲学语境 143

二、荣格对共时性概念的最初发展 144

三、鲍利对共时性概念发展的贡献 147

第七章 原型批评的本质和价值 152

第一节 原型批评的文化批评本质 153

一、微观与宏观兼顾 155

二、共时性与历时性兼顾 157

第二节 原型—文化批评的价值 159

一、打破批评围栅 160

二、达成批评创新 161

三、建构新型世界观 163

四、破解文化困局、平抑文化冲突 165

五、全面提升文学价值、适应文学发展 167

第八章 批评实践 174

第一节 布莱克对“经验”的“介绍” 174

第二节 《红字》中的库贝勒原型 184

第三节 异化主题及其原型分析 190

第四节 《红高粱》从小说到电影——一个原型的两次置换 198

结论 206

附录1 “我在这些虚悬着的碎片上奔跑……”——卡尔维诺作品的“元小说”特征分析 208

附录2 关于文学生态批评的几个重要问题 220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